搜索
余朝阳的头像

余朝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1/02
分享
《百丈映山红》连载

第五十九章

蒙顶山景区入口已在蒙顶山偏高处,女娃子们最喜欢的是更高处的天盖寺。天盖寺有数十株古银杏围着的舞台样的大平台。要是秋天,古银杏叶飘落下来后,这大平台和四周的景色都是金色的。这季节还是仲春,古银杏树的叶是嫩绿色的。

沐浴在这样的春景中,又有春风的引诱,小小妖精换上了水绿裙,小妖精换上了水红裙,俩人在舞台样的大平台上穿梭着像模像样地斗起了茶艺。

上山,眉睫让女娃子们自由自在;下山,就要求大家和她一起走天梯。

这天梯是千百年来蒙顶山采茶人和背茶人走过的路,有一千四百三十级石阶,坡度极陡,宛若云梯。小小妖精和小妖精一个是蹑蹑缩缩,一个是颤颤惊惊,实在是怕得很。眉睫背起了小小妖精,小妖精爬到了油烫帅哥的背上。

眉睫多少有些心疼小小妖精,但更是要赶时间,她心里装着的已经不是蒙顶山,而是百丈关了。诚然,若是不登顶蒙顶山,她也是不会知道百丈关的。

百丈关距离蒙顶山有几十公里,但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就在蒙顶山顶上。蒙顶山顶是那场战役的红军的指挥所所在地,但那场战役最关键、最激烈、最惨烈的地方是在百丈关。

眉睫对这个国家的那段历史是了解的,但都是从书本上和电视上、手机上间接地看到的。在蒙顶山顶,在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在看到红军留下的实物和碑刻后,她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也就落到了实处。更准确地说,她是被巨大地震撼了。

尽管百丈关战役是以红军的大撤退为结局,但她从红军留下的碑刻上看到了红军在那个时候已经在精神上引领这个国家。这些碑刻就是红军必然胜利的红色基因,就是这个国家能够走出近代历史的历史的困境;又能再接再厉,在现代历史中大踏步地走在世界前头的激越精神的一脉相承的红色源头。

十几年前,在她和国先生商议购买民国小院的时候,也正是她精神大崩溃后找不到着落的时刻。是国先生的话给她定了心,国先生认为,这个国家国内战争的胜败也就是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胜者更有摧枯拉朽的力量。这之后,她翻阅了数十本有关的书籍,其中,也有为失败者叫屈的。为慎重起见,她就只能把国先生的观点作为国先生的一家之言;有时候,她觉得国先生过分谦虚了,有时候她又觉得国先生的话是极其诚恳的。为此,她试图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教育是民族之本,理科教育又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清朝灭亡后,这个国家的教育有了循序渐渐的发展,各种历史书都有记载。一天,三星都的报纸上还登载了上世纪四十年代三星都一中学的理科考试的试题,其难度出乎评论者的想象。由此可见,那个时段,教育,尤其是理科教育是不落后于时代的。这样,若从教育角度分析,也是难于解释那个时代的统治力量何以很快就全面失败。

又拿百丈关战役来说,川军的战斗力甚至于超出了那场战斗中红军指挥员的预料,这场战役也是以川军的防守成功而告终。由此,就难于用不堪一击来解释川军和更有实力的中央军。这样分析理解后,正确的解释只能是胜利方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只有胜利方才是这个国家唯一正确的选择。

商务车下了蒙顶山后,女娃子们都疲惫得睡着了。油烫帅哥一边开着车,一边和眉睫谈论着百丈关战役。他爱看战争片,也就从战争的角度滔滔不绝地谈论着。

商务车开到了百丈镇的百丈河的西边,一行人都下了车,又走到了百丈桥上。“我们不要过桥。”眉睫敏感地停下了脚步,这一刻,她的意识穿越了时空。

百丈关战役初战时,红军攻过了桥,但最惨烈的战斗却是争夺这百丈桥。川军一个团把守桥东头,红军不惜牺牲,在桥面上和川军反反复复地浴血奋战。这桥下只有四个老桥拱,几十步就可以冲过桥面,但是,这桥面上牺牲的红军是数不胜数的。

“你们是来看红军的吗?”有高龄老人从桥对面坐轮椅过来,推他的年轻人应当是他的孙辈。“是呀!”眉睫正想找人问问,也就说:“你老这大年纪了,怕是知道点儿这桥上的战斗吧?”

“我哪是只知道点点儿,我是太知道了!看到你们在这边,我就是要孙娃子推我过来给你们讲的。”老人牙齿掉了些,但说话还是清楚的。

眉睫和女娃子们都恭恭敬敬地站好,等待老人家的讲述。

“那阵子,这上面飞的是飞机。”老人仰望天空,比划着,“有时候有几十架,要不是躲飞机扔下的炸弹,红军冲得更猛。川军就是有大炮,红军也是不会怕的。”

“您那时多大了呢?”眉睫问。

“九岁,费得很,就想看打仗。我平时放牛,打起仗来就不能放牛了,川军打内仗我也看过,哪能和这场仗比。这场战斗,是川军要拼死保川西平原这个窝子,也就横了,怕不怕死都得冲,不然,就会被压阵的枪毙。”老人家吞了下口水,瘪了瘪嘴。

“那场仗打得有好凶呢?你们看你们的后面。”老人家望着西边,从近处到远处,“那时候,也是有一些水田和旱田的,仗打过后,那是没有一块好田。”

“爷爷,你那时候在干啥子呢?”年青的孙娃子故意提醒老人家。

“孙娃子,你提醒得好,快把我推到前面去。”老人家更加兴奋了。

眉睫和女娃子们随着老人的轮椅走了半条敞开的街,老人家的轮椅停下了,“就是这里,你们看到没有?就是那有点儿深的土沟里。”老人家指着现在已经变成来了茶地的一大块土地,那里有一条大半人深的土沟。

如果老人的记性没有错的话,这土沟是没啥变化了。“我就站在里面看打仗,听到炮声就梭下去。我看了好多打仗的电影,都没有我那天看到的真实和全面。我前面看,左面看,右面看,又往后面看”老人家生动地把头偏来偏去的。

“就在我往后面看的时候,我看见了两个扛着弹药箱的女红军。”说到此,老人皱巴巴的手握紧了拳头,“我还听到有男红军在喊:回来!两个映山红快回来!你们是卫生兵!”老人家说到这,孙儿用手帕给他擦了擦嘴角。

“我那时候不知道啥子是映山红,后来才知道,这些打仗的红军大多是从通南巴红军根据地出来的,那方的红军爱把好看的女红军叫映上红。”老人家得补充说明一下,他那时候不知道,也怕眉睫们不知道映山红是啥子意思。

“她们本身是卫生兵,卫生兵都在相对隐蔽的地方。我是晓得的,就在那后面的后面。”老人家示意远方,示意那只有他晓得的红军的卫生兵相对安全的地方。

“枪就在一梭子一梭子地打,但她们一人扛着一箱子弹就往桥头冲。你们想想看,那是啥场景,川军一个团的子弹都打过来了。”老人家说得更加激动了。

讲到这,老人家不再说话,捏了捏鼻子,两个眼圈都是红圈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