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孟伟的头像

梁孟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07
分享
《​有种感动叫乡愁》连载

第二十八章 舞狮调龙莲子行

胡卜有目连戏,查林有莲子行。

查林莲子行从民间传说演变而来,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群舞。相传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武宗皇帝私下江南察访,途遇“红芍药”和“白牡丹”两位漂亮女子,一见钟情,竟在客栈盘恒半年之久。朝廷为找武宗,派出御林军“广吃排”(指演到那里吃到那里的一种组织)化装成普通百姓,沿途表演《双贵图》,寻觅皇帝下落。后来找到武宗皇帝,护送其安全回朝。从此“莲子行”流传于世。

新昌最早演出莲子行的应是西王村,据说开始于明朝正德年间,系由戏曲《双贵图》演绎而来。相传村内有一位叫兰继子的青年,随母亲改嫁于当地村民兰荒草。继父死后,兄丛林、丛秀外出赶考得中后在朝廷做官。母亲逼迫兄嫂白天磨粉,晚上纺纱织布,吃尽苦头。兰继子同情兄嫂遭遇,背着母亲,组织村里人千里寻兄。兰继子临行前,嫂子偷杀鸡给叔吃后分别,母亲看到血后诬嫂杀叔而报官府,被入狱问斩。而兰继子装扮成乞丐模样,一路唱莲子行历尽艰辛,终于兄弟相逢,救嫂子于法场。由此事件后,皇上招兰继子为驸马。西王莲子行每年农历10月15日参加沃洲山真君殿庙会时,随“三十六行”游行队伍一道表演,历经清代、民国,直到今天。作为邻村的查林侬,很早就学会了这种表演。

查林莲子行具有一唱众和、即兴编唱、边走边歌边舞的艺术特色,与西王“莲子行”的表演形式类似,但属于两个不同的流派。其服饰的主要区别在于,西王“莲子行”作穷苦百姓的“丐帮”形象打扮,全体成员头戴扎花草帽,身穿茶坊布衣,腰束草绳,足踏草鞋。而查林“莲子行”作“义和团”义士形象打扮,领唱者一手执鼓板,一手握一竿竹制的响器,其他表演者一手执响器,另一手执七姐妹道具。舞蹈既有领舞、领唱,又有合唱,队形有“八字形”“直三角形”“斜三角形”的不同变化。领唱者可因人因地随编随唱,即兴发挥。唱词内容多为群众熟悉的历史故事和现实题材,通俗易懂。从风格特色上看,查林莲子行融舞和唱于一炉,唱词节奏明快,琅琅上口;舞蹈队形变化清晰流畅,舞蹈动作富有民间乡土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者情绪高昂,手中道具击打自如,动作雄劲奔放,其朴素的舞姿,加以高亢的领唱,给人以强烈的情绪感染。

莲子行队伍可大可小,多的80余人甚至100多人组成,少的也在40人至50人左右。表演时,由一人带头领唱,其余队员列成两行紧随其后。莲子行头善于应变、色艺双全,左手持铜钿鞭(板长1尺,板宽一寸,上方有三个小洞,串有数枚铜钱),右手握刹啦啦签(又称“竹尺剑”,即带齿的小竹剑,长1尺,宽一寸),发音领唱。莲子行尾(队员)手拿小竹板和串儿(又称“七姐妹”,长5寸,每格串有铜钱一只),接唱应声。歌声伴随着行进的步伐,莲子行头的铜钿鞭与行尾的串儿,以相同的节奏,发出“刹啦啦啦”的响声,此起彼伏,声情并茂。

起初,《莲子行》采取的是传统唱法,如从一唱到十,“一字写来像条龙,二字写来像条河,三字写来有长短,四字写来团团转……”后来查林西王的业余编剧,在继承发扬传统的基础上,编出了许多新歌,看到什么唱什么,而且唱得朗朗上口。

莲子行内容一般改编自历史演义或民间传说,另一种是重大活动时沿街演唱的唱词,由莲子行头结合当时的情境随编随唱,见什么唱什么,行话称“憧”。其内容有赞扬大姑娘漂亮的,有鞭笞为官不正、为富不仁的,有慨叹百姓无盐无粮的,有指桑骂槐斥责行为不规的,等等。沿街的每一爿店铺,店铺中的每一种货物,都可成为莲子行咏唱的对象。莲子行以咏唱的品种齐全、想像奇特、语句诙谐取胜。

莲子行的必唱曲目是《十二月歌》,从正月起逐月唱下去,都是描写月令和吉祥祝福的内容。表演时先由莲子行头领唱,唱词一般用七言,也有九言、十一言等。每节唱词分为四句,前两句称为下句,后接四段和句,讲究对偶和押韵。莲子行尾在其间插入衬句,衬句中多用具有代表性的衬词,如“刹啦啦啦啦啦”和“哎,荷花花儿开,嗳得儿家中一朵鲜荷花开”等。莲子行曲调简单,乐句短小,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其间以小竹板、串儿、铜钿鞭打出节拍,增强节奏感。据记载,原来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两种,还有少数用板胡演奏,开场和演唱间隙还用锣鼓吸引观众,现今一般不再使用这些乐器。

莲子行的服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如查林莲子行后来男青年头扎白头巾,身穿老黄底色、淡蓝色边的对襟上衣,白色灯笼裤;女穿红色上衣,脚穿球鞋,都肩背大刀,头戴草帽,腰束绸带,脚缠绑腿,与原来“义和团”打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今的莲子行多穿传统的艳丽服装,大多是上红下绿的大襟面衫,十分喜庆。这一习俗的改变,原因不得而知,大概跟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有很大关系。

查林莲子行于1956年参加省第一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获得优秀节目奖;1996年,新昌县政府将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比莲子行场面更大的还有三百六十行,扮演者至少有300来人,化妆成农夫、郎中(医生)、县太爷、叫花子、妓女、嫖客、马夫、木工、泥工、商人、算命瞎子、孕妇、尼姑、和尚等社会上各色人等,旨在展示各行各业的特征和风采,寓意“行行出状元”的内涵。游行队伍前面“行走”着一匹纸扎大骆驼,两个青壮年扛着大旗先行,两支号头吹奏开道,后面紧跟着10个肩扛土铳、4名手执马刀的大汉护卫;再是县太爷出巡,几人开锣喝道,三班六房手持棍棒,肩扛“回避”“肃静”旗牌。表演由一二人领舞,然后按扮演的角色分别进行《十番》《扭秧歌》《打花鼓》《卖草团》《回头拜》《荡湖船》《财神送元宝》《双看相》《卖湖膏药》《拾田螺》等节目表演,演员们各按行业身份,作出种种发噱的表演。最后是莲子行,由一人领舞众人和,摆出里龙阵、外龙阵、梅花阵等队形。三百六十行小型、多样、自然、风趣,生活真实而不故弄玄虚,诙谐幽默却又真情流露。民间俚语插科打诨,嬉笑怒骂尽情发挥,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广大乡亲所喜闻乐见。

相比莲子行和三百六十行,家乡调狮舞龙更为普遍。舞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舞蹈。龙是古老的图腾,传说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因此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故乡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

舞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新林乡秀溪村一青一黄的盘布龙,元朝大德年间(公元1299年)就有。每年通常要盘三次,用盘龙来象征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龙凤吉祥”。青布龙和黄布龙,从龙头到龙尾共十三节,长六十米左右,每节直径0.35米,“龙”布是天台买来的白土布,用毛竹筒蘸乌墨水在白布上印铜钿花纹,远看像蓝青色的“龙”筋(身),用削成三角形的杉木印乌色龙鳞,“龙”爪则用红色泽布缀上,表演一次至少二十人左右。每年元宵佳节,盘布龙表演时,先吹两声目连嗐,随即鼓乐齐鸣,行进时夜明珠在前,母(黄布龙)子(青布龙)随后,母子两龙随夜明珠的旋转翻滚,竞相飞舞,时而母随子转,时而子随母转,时而母子嬉耍,时而母子互斗,时而腾空飞跃,时而席地翻滚,时而首尾相持,时而盘旋成形,龙过之处,起伏翻滚,飞沙走石,一片欢腾。

稻草龙顾名思义是用稻草编制成的龙。因其浑身插满线香和蜡烛,晚上舞起来香气扑鼻,人们又称其为香龙。据说香龙与佛教有关,农历7月30日是地藏王菩萨的生日,那天有的村家家户户都要祭祀,在自家门前点插线香,其中三支一撮为龙头,其余单支排列为龙体。等到暮色降临,各户将香拔起,插在草龙身上,香龙就此形成。几十人举着一条四五十米长的草龙环村游行,走在前面的乐队,演奏《一条龙》乐曲,一个手擎“夜明珠”的彪汉,面向龙头退着走,“夜明珠”忽高忽低,时左时右,龙的眼睛紧盯着“夜明珠”,龙身随“夜明珠”作翻滚舞动,在浓浓的夜色中,星光璀璨的草龙穿街过巷,环村起舞。香龙舞就以这样朴素的艺术手段,把美术、灯光、舞蹈组合得浑然一体,美轮美奂。龙象征吉祥,“夜明珠”象征光明,选在农历7月30晚上,那夜没有月亮,表达出“打破黑暗,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的美好意象。

乡亲们热爱生活,裁布为龙,编草成龙,举凳作龙,通过制龙舞龙各种活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板凳龙流行于邻村前梁、后梁、斋堂一带,除龙头龙尾指定专人制作外,龙身是由全村每户出一人、找一条2米来长的板凳,每条凳上装六盏灯,称为“每户一桥灯”,然后用绳索将板凳龙连成一条150~200米长的龙形,参加舞龙的多达二三百人,形成“散开满天星,形成一条龙”的瑰丽奇观。糊灯的棉纸上多写“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庆词语和绘有山水花鸟图案,在灯内红烛照耀下,五彩缤纷满目琳琅。板凳龙舞开始,灯火辉煌,锣鼓齐鸣,夜明珠开道,龙眼睛闪烁。这种高度艺术化的凳龙舞,可概括为“长、众、亮、阵、盘”五个表演特征。长:200余米的板凳龙蜿蜒前行时,见首不见尾,露尾不露头;众:由二三百人同舞一条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气氛之热烈,配合之默契,直让人感叹;亮:200余米长的龙身上装满了600余盏灯,龙身遍体透亮、浮光耀金,夜里不见舞龙者身影,唯见流光溢彩的一条灯龙,蜿蜒遨游于大海般的夜色之中。阵:合着欢快的锣鼓,火龙摆弄出“剪刀阵”“香烟曲阵”“里外盘龙阵”等阵式,起、承、转、合,八方呼应;盘:这种凳龙舞又称“盘龙”,意谓其在盘龙场和田间小道上闪烁盘旋,随着锣鼓的节奏变化,盘出火龙图、剪刀箍等多种形态,热闹非凡,吸引着方圆几十里村庄的村民,最多时观众竟达数万,场面非常壮观。

除了调龙,还有舞狮。乡亲们把雄健、威武的狮子视为吉祥、勇敢的象征,并模仿狮子的形象和动作,逐渐形成狮舞,庆典喜日以此为乐,并期望驱魔辟邪,故有“辟邪狮子”之称。明清时期,家乡狮舞更为广泛,且花样更多,形成了许多流派。一般由两人合作舞一大狮子(有的地方称“太狮”),或一人舞一小狮子(有的地方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或大头佛持彩球逗引。在表演上可分“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主要刻画狮子温顺的神态,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则表现狮子勇猛的性格,有跳跃、扑腾、登高、翻转、踩球等动作。舞狮时一定要有锣鼓奏乐,狮踩乐点,节奏分明。

由于舞狮相对人少,道具简单,更能普及,村村皆会。而且舞狮队也是武术队,往往先舞狮后再表演武术,成为家乡的一道风景。在“嘟……嘟……”的长号声中,伴着《急急风》的锣鼓开始: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的双人舞,跳跃出场。它时而暴跳,时而文静;或蹲或坐,或立或行;摇头甩尾,左顾右盼;头尾协调,连若一体,把个金狮舞得风生水起,翻江倒海;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表演“狮子钻桥洞”“狮子吞锏”等绝技时,舞狮人更是使尽浑身解数。一场狮舞后,武术队便在打击乐声中威武登场。

看上道地舞狮,又是另一番风景。两支目连号在锣鼓声中吹响,一位队员荡起彩绸抛向天空,两位队员迅速钻进狮子皮里面,一个舞狮头,一个把狮尾,一头凶猛的雄狮就腾空而起,去追逐彩球,踏着鼓点,踩着乐声,摇头摆尾,威风凛凛,狮子诙谐有趣的生活化状态,高难度表演的艺术技巧,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印象最深的还是沿索狮子,一出是《狮子争绣球》,一出是《公鸡啄蜈蚣》。《狮子争绣球》,是一人先沿索(顺索移动)表现绣球的各种动作,以吸引绳索两端的一红一青两只狮子。阵阵乐鼓声中,两只狮子分别从索的两端沿向绣球,妄想独占绣球。此时绣球时高时低忽左忽右地跳跃,红、青两只狮子随着绣球表演动作,不时张牙舞爪,上蹿下跳,左右翻滚,来回扑腾,为争夺绣球腾挪撞击,相互厮打,你抢我夺,你追我赶,你咬我踢,直到谁争到绣球,谁就成为英雄。在一根绳索上表现出如此高难度动作,常常让观众目瞪口呆,拍手称奇。而《公鸡啄蜈蚣》,先是一人拿着蜈蚣在索上沿来沿去,左右摆动,十分自得,这时两人分别手持两只公鸡,从索的左右两端出现,看见蜈蚣就去追啄,想一口咬住囫囵入肚,这样两只公鸡啄着蜈蚣左拉右扯,蜈蚣哪肯就范善罢甘休,上下翻腾左撕右咬,张牙舞爪绝地反击,最后落败妄想逃脱,两只公鸡死啄紧咬绝不松口。就这样,一个乱逃乱咬,两个穷追猛啄,蜈蚣最后被啄得体无完肤。把一场两鸡争食蜈蚣、蜈蚣拼命反击的场面,演绎得波澜迭起、惊心动魄,赢得了观众的声声喝彩、阵阵掌声。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