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站的头像

梁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5/18
分享
《生如浮尘》连载

第一十九章 日月如梭

到了初三,小秋和这两位学友又分开了,这两位学友都在初二复读了,按校方的意思,小秋也是要被留级复读的。一因为家长不让小秋复读,二因为小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很自信。小秋就和高银芝调换了名额,进入了初三。而当时成绩更好点的高银芝,却自愿留级复读,因为她只想初中毕业后考入师范或中专。她哥哥是县公安系统的干部,能给她在本县找到不错的工作岗位。

进入初三,小秋又处于没有好友的状态中了,好在初三的课程很紧张,整天埋头学习以备毕业考试,也就没有时间顾影自怜、“品味孤独”了。中学时代的友情虽已不及儿时的友情那般纯真纯朴,但依然是滋养人心灵的甘露,少了它,会让人没精打采,蔫而不振。因为这所初中里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各小学的优秀生,自然是聪明而又勤奋的,小秋在这里就丧失了原来一直独占鳌头的学习优势,成绩嘛,在班里也就是中上流的水平了。小秋认为,自己远离家乡、心情压抑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没有好心情,哪来好成绩啊!

初中时代,小秋觉得还能引以为自豪、聊以自慰的就只有两件事了:猜谜语夺奖和写作文。初二时的班主任,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毕业于师范学校的、会弹钢琴的老师。这位老师也姓李,三十三四岁,中等个儿,身材微胖,方脸儿,大眼睛,亮脑门,看起来很帅,爱笑,也爱开玩笑,就是在课堂上讲课也是脸上笑眯眯的。这是全校最有风流名士派头的一位老师了,人长得帅,穿着讲究,还多才多艺。他一上讲台,课堂气氛就变得很活跃,同学们就很兴奋,同学们很喜欢他风趣幽默的讲话,上他的课不觉得沉闷乏味。这位李老师在自习课时,爱组织学生玩猜谜游戏,事先还买好一些铅笔和圆珠笔作为奖品,猜对了就奖励一支。这些谜语大都是一些涉及文学和历史知识的,因为小秋在小学时就读过许多“杂书”,对谜面的领悟力较强,也就能猜出大部分。有时都不好意思上台再猜了,就私下告诉同桌谜底,让同桌出面,一堂课下来,往往能赢一大堆笔,别的同学就只有羡慕的份儿啦!

另一件能给小秋以自豪的事,也是和这位风雅的李老师有关。那天,又是作文课,这位李老师抱了一大摞作文本进班,讲了开场白,就拿出一个作文本来打开,说要让同学们欣赏一篇作文,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小秋在下面一听:“哦,这不是我写的《我的奶奶》吗?”读完后李老师又风趣地向大家说:“这位同学写她的奶奶用大衣襟包了一大包拾来的干柴,她奶奶穿的应该不是西装吧?”同学们大笑,小秋却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脑袋。下课后,这位李老师让小秋工工整整地把那篇作文又抄写了一篇并拿去了,说是要把这篇作文投往该地区的一家中学生杂志《海燕》。可是后来却没了下文,这位李老师再没向小秋提过这件事。

可能是这位老师事后忘了投稿了,也可能是自己的稿子不合格,没被人家采用,小秋私下里想。但这件事却在小秋心里种下了一棵投稿的种子,她想验证一下自己的作文到底达没达到发表的水平。小秋从来都没拿写作文当难事,以前的语文老师也都常常夸赞她的作文,但都没这次老师要给她投稿给她的影响大。几年后,当她的第一篇文章被发表在南方的一家叫作《侨乡文艺》的杂志上时,她心里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初中的李老师,是他,最先鼓励她投稿,他,相当于自己人生中的伯乐,虽然自己不敢自诩为千里马。

上了中学的女孩子,也不能再象小学时那样疯疯癫癫,再也不能满村子地跑着玩,再也不能见了人家的书就要拿去看,周末从学校回到家只能和妹妹们嬉笑打闹一阵子,余下一点时间还要收拾家务和打理个人卫生:洗衣服、刷鞋子、洗头发——都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了,再不能让衣服和头发上生满虱子了!

上了中学后,相比于小学时代,小秋的阅读量反而下降了。当时的学校里没有图书馆,镇上也没有图书馆,只有一家卖书的新华书店,对于小秋这样连菜钱都没有的乡村穷孩子,哪有钱去买书啊!那时小秋课外阅读的唯一来源,就是哥哥带回来的一些书,中学时,哥哥带回来的书也少了,小秋的课外书阅读几乎断流。

据小秋那时的观察,村里和亲戚们家的书也少了。原来,村里的孩子们手里多的是民间传说类的连环画,青少年和青年们手里多的是大块头的、讲史的演义,和革命的传奇类的书,名著也不少见。可是到小秋上中学时再回到村里,已很少看见孩子们读连环画了,偶尔去别人家窜门,也不再看见屋子哪个角落还扔有大部头的书了。只是有一次去舅舅家时,却发现舅舅家有几本表哥搜罗来的杂志,小秋随便翻开看看,却都是些奸杀一类的所谓的法制内容。那里面的插图虽然张张生动形象,却透露着莫名的诡异,小秋对那种诡异,感到一丝丝的害怕,就随手又把这书扔掉了。

再后来,小秋发现,这类的杂志在村子里已很常见,同时流行的还有言情小说,而那些讲史、讲革命、讲民间传说类的书却日益稀少了,最后那些名著在农村里竟不见了踪迹。在人们不再爱看这类书时,那些农村妇女做饭时都拿这当引火的材料。当时那些刚穿上花衬衫、喇叭裤的青年嘲笑爱看书的人时会说“看了红楼梦,会得相思病”、“看了岳飞传,会变圣人蛋”、“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等等。小秋心里就不明白了:《红楼梦》难道只是教人怎样害相思病的么?民族英雄岳飞怎么就和圣人蛋挂上钩了呢?老年人不能看三国,少年人不能看水浒,既如此,那中学的课本里为什么还选有《林冲雪夜上梁山》、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呢?当然,这些所谓的时髦青年,也有他们爱看的书,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不如读《红娘》,夜来学翻墙”。

小秋从这些现象上隐隐觉得社会在变,社会风气在变,这种变,让小秋心里有一丝丝的不安:自己以前从书上看到的自以为是真理的东西,不会都被慢慢否定了吧?既然少了课外书,小秋只好埋头于那枯燥无味的功课中了,但没了课外阅读的调节,小秋只觉得自己的大脑变得迟钝了。

上了初中后,生活中最让小秋烦恼不已的就是“那个”了,从第一次光顾后,每月都要来一次,每来一次,就让人烦恼好几天。要是冬天还好点,穿得厚;如果是夏天,可就要倍加小心了:稍一不慎,鲜艳桃花就在屁股上开放了!开在树枝头的桃花是芳香的,可这在屁股上绽放的桃花,却带着一股腥味儿,一股血腥味儿!每当“那个”造访,小秋都吓得不敢穿浅颜色的裤子,唯恐一不小心,裤子后面染了红遭人笑话。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最是害羞的,当“那个”第一次造访时,发现自己的内裤上有红色的液体,心里是惶惑又惶恐的。急忙忙撕几页干净的作业本上的纸,钻到厕所里,把这纸用手揉搓一下,折叠着衬在内裤里。接下来,连上课都是心神不定、烦躁不安的。小秋的初潮竟是用作业本上的纸应付过去的。

那时,社会上还没有卖卫生巾的,学校里别的女孩子,大都是母亲给她们缝的卫生带或是用的卫生纸。而小秋所亲眼看到的农村妇女都是用的布条,用完后洗干净晾晒起来,以备再用。小秋是个性格有点内向的女孩子,这种事对自己的母亲竟也不好意思诉说,而母亲呢,又是个家务、农活繁忙的农妇,对这些生活上的细节,无暇也无心顾及。小秋啊就用作业本上的纸对付了几次。半年后,小秋就开始节省买菜票的钱,用来买卫生纸。当时的卫生纸虽然很粗糙,但总比作业本的纸好点啊,最起码它更吸水。麻烦的还有洗被染脏了的内裤,在学校里要避开同学,在家里要避开父母,当时觉得被人看到了多不好意思啊。偏偏还不好洗,往往揉搓了半天,还是有淡淡的痕迹残留在上面,晾晒的时候只好再想办法把这痕迹遮掩在里边,以防人看到。

她有时想,下辈子可不要再做女人了,这么多麻烦事!小秋不想做女人还因为,年轻女人走到哪儿都容易招惹目光。那目光,有好奇的,有研究的,有欣赏的,还有猥亵的,让人如芒刺背!想要逍遥游于江湖,还得做男人啊!男人嘛,只要身上没带横财,一般是没麻烦上身的;女人呢,只要你年轻、只要你不是过分的丑,你就会有天外飞来的意想不到的麻烦!对于男人,人们只想谋他的财;对于女人,人们却想谋她的身,同时还想谋她的财!

日月如梭,小秋很快就成为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了。进入初三,学习压力大增,她必须得一举考取高中。否则的话,她的学生生涯就该到此结束了,父母对她上初中本就不太支持,如果她连高中都考不取的话,父母就会认定她不是可造之材,会断然让她下学的。在他们的心目中,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如果连高中都考不上,还考什么大学!在小秋心中也认为,考大学是自己学生生涯的目标,是自己学生时代的最高奋斗理想,也是自己人生命运好转的转折点。小秋可不想一辈子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劳累、庸俗、碌碌无为。如果像母亲那样一辈子辛苦劳碌,还要受丈夫的窝囊气的话,那这辈子可就没什么好活的了,了无生趣!好在小学时代优异的学习成绩,还在支撑着她学习的自信。她自认为自己是领悟力很强的人,她当时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考取好成绩!进入初三后,她就很少再和别的同学们往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当中。

每天早晨,她集中精力解决语文和英语上的难题,凡是已掌握住的就不再看,专攻不懂不会的;上课时,只要老师讲的自己已领会就不再听,只管低下头来研究自己不会的;晚自习时就全力对付枯燥无味的数学,开展题海攻坚战。每天晚自习后教室里关了灯,还要点上自备的煤油灯再学习一小时。她书包里的本子,都是正反面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数学题的,她穷人家的孩子必须得学会节约,必须得学会废物利用。

刚开学几个星期,她已经把大部分课程预习完了,老师讲第一章时,她已经在做第五章的练习题了。当别人还在悠闲地过年假时,她已经预习完了下一学期的课程,课本嘛,可以从哥哥那里借,她读初三时哥哥已经读高一了。由于她每天埋头于功课,每天和老师同学都很少说话,有段时间,因为一天到晚不开口说话,再开口竟声音咽哑,她怀疑自己再不和别人说说话聊聊天,自己就要声带变异失声了。经过如此努力,在初三上学期期末的学习成绩检测结果中,她已经跻身班里前三名了。

在毕业考试前的那个星期里,同学们忙着填报志愿、照毕业照片,教室里已经是一片喧哗了。成绩好的同学,平时已夯实了基础,大考将至,也不在乎这几天了,放轻放轻神经;那些平时成绩就不好的同学,更是破罐子破摔,无所谓了,倒不如趁这毕业前夕,和同学们拉拉关系,笼络笼络感情,于是教室里就一片笑闹了!校方对这群将要飞出笼子的鸟,也不再加以管束,大多数的学生就要从此结束学生生涯,踏入社会了。

那年头时兴互赠照片,这些照片大多是报名时剩下的。小秋竟收到了班里全部女孩子的照片,这些女孩子就像送瓜子糖果一样,把自己的照片放在小秋面前的桌子上!小秋看着桌子上一大堆的一寸头像照,心里既感动又温暖,还夹带着一丝丝的自责:自己平时只管埋头于书本,对这些可爱的同学们是不是太冷漠了?那时的小秋没条件,如果有条件的话,小秋一定会请同学们吃大餐!后来小秋把这些照片,像贴邮票一样地贴在自己的一个心爱的日记本里,珍藏了起来。同时珍藏了一份温暖、一份友爱、一段记忆。

考试前一天,小秋在家里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精神拌擞地上考场了。

那天,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风是轻的,小秋的表情是平静从容的。试卷下来,凭着经验与感觉,小秋在试卷上过关斩将、哗哗飞写。题目全部写完,刚审视了一半,交卷时间到,也就果断起立,然后潇洒地走出考场了。如此两天,初中毕业会考也就结束了。

那时的小秋是很自信的,她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高中,自己的最高目标可是名牌大学啊!考高中不能、不会、也不应该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道槛。那时候的初中毕业证是很容易得到的,基本上是初三学生人人都有。会考过后,小秋又去学校领了毕业证,又等了一段时间,高中录取通知书也下来了。领到高中录取通知书后,小秋就真正地、彻底地放松了一个暑假。

在这个没有了学习任务、也没有了考试压力的暑假里,小秋和妹妹们尽情嬉闹玩耍,释放着尚存的天真和童趣;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学着母亲演译锅碗瓢盆交响曲;有时也去田里给羊儿薅草,钻进叶子密密的玉米地里,蹲在地上,闻着泥土和杂草的芳香,心灵和大地暂融于一体;累了时再带着满脸的汗珠,钻出玉米地,来到小河边,掬一捧清凉的水洗洗脸,瞅着被惊扰的河边小鱼儿划着波纹逃逸……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