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站的头像

梁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7/10
分享
《生如浮尘》连载

第四十九章 除夕

除夕那天上午,小秋又把六生买来的猪肉洗净了放在锅里的盐水里煮,同时加入一点花椒。这一点小秋自觉也比母亲长进了一点,母亲无论是煮肉或是炒菜,是只知放盐和油,最多放点葱花和姜片来加味,却不知加入八角胡椒桂皮等调料。逢年过节只觉得别人家的菜好吃,嗅入鼻孔都觉得美味无比,自家的菜虽比平时好吃,却总没有别人家的那种风味,原来就差在放还是没放各种调料上。

肉煮好后再用刀切成长方形状,交叉插上筷子,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就等收拾好屋子后摆在神前了。

煮好肉后小秋又炸鱼。六生买回的鱼有三条大的,约二斤重,还有些长两三寸的小鱼,都已被六生收拾好后腌在盆子里。小秋就把那三条大的剁成块,和那些小鱼一起用面拌了,放在热油里炸。炸好后捞在一个篾筐里,大鱼用来做菜,小鱼用来做汤。

炸完鱼后,小秋又开始剁饺馅。把买来的生猪肉洗净后割皮剔骨,先在案板上切成小块,再用刀剁。这剁饺馅可是费时的力气活,小秋还在读小学三年级时母亲就让她帮剁饺馅,那时母亲剁得累了,就让她剁一阵。“嘭嘭嘭、嘭嘭嘭”地乱剁一阵后,小秋就累得喘气了,还得母亲接着剁,母亲还嘲笑她剁饺馅听不见案板响,嫌她不够用力。在把肉剁碎后,撒上盐,再切入萝卜丁,放入葱花和姜沫,然后又是一阵猛剁。震得那些萝卜丁满案板都是,就得用扫把边扫边剁。等把萝卜丁也剁成沫并和肉掺和均匀时,就不用扫把了,因为这时萝卜丁已变成沫和肉粘合在一起。到了这种程度,饺馅也就剁得差不多了,再剁上一阵,就行了。饺馅剁好后盛入盆里,再倒上酱油搅拌,这样煮熟后的饺馅吃着好吃、看着好看,不会显得发白。

这剁饺馅的本事是小秋从母亲那里看来的,记忆中,母亲就是这样剁出饺馅的,配料也就是萝卜、葱、姜、酱油和盐,这种配方的饺子馅几十年没变过。所看到的亲戚邻居家的饺子馅也都是肉配大萝卜,韭菜馅的也有,但极少极少。韭菜人们大多都和粉条鸡蛋配馅做包子和炸炸角,导致小秋后来认为萝卜馅的才叫饺子,无萝卜不饺子,不这样配方的不叫饺子。

后来她到北京后看到竟还有茴香馅、芹菜馅、韭菜馅、大葱馅、白菜馅、冬笋馅、韭黄馅、香菜馅、香椿馅等,似乎是青菜就可以拿来配成饺子馅的!这让她很惊讶:这样乱配出来的馅还叫饺子馅吗?她就觉得拿这些菜配饺子馅是在糟踏饺子这个词,这样配出来的馅不叫饺子馅,做出来的也不能叫做饺子!饺子它既然是一个固定的名词,自有它固定的内涵和配方,怎能乱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嘛!而且北京的饺子,外形和老家的也不一样,倒和老家包的扁食很相似,饺子嘛,该是馅卷在一个梯形的饺子皮中,圈起后两边对捏而成的,是该有两个耳朵的!北京的馄饨,外形才像饺子,只不过皮太薄馅太少而已。后来小秋在北京也曾吃过好几种馅的饺子,总觉得没有家乡的饺子味美,虽然北京的饺子馅中加入的调料很多,甚至还加入了香油,但就是没有家乡的好吃,不知是不是因为馅中没放萝卜的原因。

小秋把调好的饺子馅盖上放在桌上,然后就和六生一起清扫屋子和院子。

屋子虽然质量和样式不好,但毕竟是刚盖了两年,屋子里又没有多余的杂物,倒也好收拾:清扫一下地面,抹一下桌子、条几、椅子、沙发就行了。至于院里,坑也似的,因是腊月天,连片枯树叶也没有,只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柴草。院墙边上、人迹罕到的地方,长着一些长长的枯草。墙角凌乱地堆着、几十块从老屋上拆下来的老式大青砖和屋瓦。就因为这青砖比现在的红砖大得多,刚从老屋上拆下来,就被老大拉走了,说是垒猪圈。在老太太的阻拦下才留下了这几十块,而且还是缺角少棱的残砖,这点儿可作古董的断砖残瓦,也算是公婆留给他们的财产之一吧。小秋就和六生把墙边枯草铲去,把柴草扫净,把砖瓦在墙角码好,这院子也就算收拾好了。

然后就贴春联和年画。春联和年画是小秋在腊月二十七那天,路过集市时亲手买的,还顺带买了一大幅世界地图,准备贴在西边的山墙上。她不放心让六生去买,怕买回一些俗气的明星画像。她买的中堂是关山月的书法:“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中堂两边各挂两长条幅的花卉画,画中分别是梅兰竹菊,中堂和这四条幅画刚好铺满厅堂的墙面,只在上边露出两尺来高的空白地儿,这儿再贴上一幅长横幅的山水画,就很完美地遮住了空白。待画儿和地图一贴好,整间屋子顿时平添了几分雅气。

小秋买那幅地图是有深意的:现在已有了孩子,在墙上贴幅地图,想潜移默化在孩子头脑里形成世界和地球的概念,平时没事时还可以指着地图教孩子学一些地理知识,学前对这些知识就有些印象,能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一门功课学得好,还能激发孩子挑战别门功课的信心和斗志。虽不敢奢望孩子将来成龙,但也不愿看到孩子将来厌学的局面,只好教育要从早了。

贴好年画又贴门神和春联,春联上还是那些年年流传的吉祥话:“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然后再来个“春回大地”的横批。拉柴草的木驾子车的把上也贴上“出入平安”,院门外的树上也贴上“出门见喜”。

贴好了年画春联,就在堂前摆放上枣山大馍刀头等祭品,最后再在大门口处横放上一条俗叫“拦门棍”的长木棍,这过年该做的准备就算是做完了,等午饭做好,给堂前的神灵和先祖焚过香磕过头后,就燃放鞭炮,就叫“爆竹声声辞旧岁了”。

这大半个除夕的下午,就是忙着准备年夜饭了。年夜饭吃什么、丰不丰盛,就要看各家的经济实力了。钱多的人家,可以鸡鸭鱼肉全有,而且还要加上海参鲍鱼;钱少的人家也就是随便做几个菜,再来个杂烩汤。在小秋的家乡,不管除夕夜的菜非不非盛,都是要煮饺子吃的。

有的人家还在某个饺子里包个硬币,谁吃到就说明谁是有福气的,而小秋是年年都吃不到那个象征着福气吉祥的硬币的。

小秋和六生这样的家庭,就是在农村也算是下等的贫贱家庭了,自是没能力办太丰盛的年夜饭,小秋只是学着往年母亲的样儿,凉拌一盘卤牛肉,做个红烧鱼块,再煮个肉片白菜粉条丸子杂烩汤,再煮点饺子,这就是年夜饭了,还没有母亲办的年夜饭丰盛。不过,太丰盛了也吃不了,只有三个人,且儿子还不到一岁半吃不了这些油腻之物,只有小秋和六生两个人,能吃得了多少!小秋也去请过公婆过来过年,但被老人拒绝了,小秋只好给他们端送去两大碗饺子。

吃过年夜饭,在摇摇红烛的照耀下,小秋就包初一到初三吃的饺子。威儿先是被他爹抱去前院,找他爷奶玩了一会,然后又抱回来,就扶着案板站着,看妈妈包饺子。有时扶着案板边沿趔趄着走两步,有时就用小手去案上抓,大概是想去抓饺子皮,也想学妈妈包饺子吧,结果倒沾了一手的面粉。再用小手在案板上拍来拍去,倒搞得袖子上和小脸上都是溅上的面粉。小秋只好喊倒在床上看电视的六生,把他抱去。因人口不多,又算计着没什么客人,小秋就包了两锅盖―――是那种用高粱杆子做成的圆形家什,大小能盖住一口大锅的口。

包完了饺子,收拾一下,小秋也就抱着儿子看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六生已看得昏昏欲睡,只是因除夕夜不能睡才强撑着。这六生,自觉和小秋没有共同语言,平时都是丢下饭碗就出去,晚上很晚才回来。每天就是东家逛逛西家玩玩,或者是和一群村人在村头路边打牌,也没见他主动去田地里看过,也没听他说过以后过日子的计划。这样的人,小秋也实在和他无话好说,虽是阴差阳错地成了夫妻,但感情和精神世界却形同陌路,只是迫于现实,不得不敷衍着过日子。

除夕,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甜的,对于小秋来说,却带着点涩味:别人一家笑语喧哗,而小秋家里却显得冷清,好在还可以看看春晚、逗逗孩子,聊以开怀。看看时间将到凌晨一点,此时六生已倒在床上睡着了,威儿也睡得正酣,小秋也关掉电视,躺下假寐了一会。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