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克明的头像

赵克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0/21
分享
《悼念一条河》连载

第九章 书斋记

一直有一个愿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斋,给我的书们营造一个安身之所。

这个愿望终于在几年前成为现实。在那段即将搬家的日子里,我几乎天天都在料理那些大大小小的书。

那些书们有的与我辗转相伴已近40个春秋了,书页早已泛黄,书边也已卷曲,甚至书皮都已脱落了,但是我实在难以割舍,不忍心把它们遗弃。

我这个人在生活上历来都是低调的,可以不住宽敞的房子,可以不摆华丽的家具,可以将断腿的椅子捆绑好再坐,但是却须臾离不开书,逛书店,淘好书,买新书,可以说是我唯一的嗜好。

37年前,我师范毕业,提着一只书箱到一所乡镇中学报到,学校分给我一间半基建(砖土混合结构,即外墙为砖砌,内部隔墙为土坯砌成)的房子、一张木板床和一套桌椅。其时各方面条件有限,压根儿就没有“书房”的念头,为了读书的方便,我把书码放在床的一边,每天晚上伴书而眠,学起古人杨子云“年年岁岁一床书”(事实上我只是“年年岁岁半床书”而已)。

时日渐长,不断有新书加入,木板床已不堪重负;后来又结婚、生子,不得不考虑为书们另寻栖身之地。充分利用20多平米的住房空间,贴墙用砖块与毛竹片垒成一方大书架,又用废报纸糊裱装饰一番,当时感觉还有点像模像样——这才将书们安了个新家。打造了这么一个“书香小室”,我与家人日日以书相伴,工作之余,周末假日,围桌读书成了我们家庭的“定点节目”,就这样,全家人超越时空,痴情地读着,把世界读得很小,小到只有这斗室之内小小的一家,又把世界读得很大,大到无际无涯无穷无尽……那种读书生活虽然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浪漫色彩,但是总觉得有一分远离喧嚣的宁静,有一些沉淀浮躁的充实,有一种愉悦身心的逍遥。

22年前,组织上抽调我到县城中学,同事们知道我爱书,搬家时把所有的有文字的东西都放进了大卡车,连一块纸片也没留下。在校外租赁的一间30多平米的平房里,书几乎是我全部的家当,——入住那天,房东见从车上搬下的大箱小箱全是书,一脸惊诧地说:“赵老师,你这真是孔夫子搬家啊!”

看着那些书,我感到舒心,也感到愧疚——我对不起它们,未能拥有一个氤氲书香气息的书斋,给它们一个庄重神圣的殿堂,而让它们委屈在墙角里、桌肚下,甚至与烟火缭绕的灶台为伴。每当看到那些蒙垢的书们,我的心隐隐作痛,它在蒙羞啊!

后来,学校集资建房,我有了60多平米的套房,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张大书柜,把书们整整齐齐地安放在上面。无奈房屋面积有限,书柜容量也有限,仍然有一些书堆放在一旁,有的还垒在阳台的旧桌子、旧缝纫机上。

在楼市火爆的背景下,同事们都在改善住房条件,陆陆续续搬出了学校宿舍区,住进宽敞的套房或别墅小楼,我们家购房计划也得以实施。进入房屋装修阶段,妻子在念叨着衣柜、鞋柜要添置几个,孩子在策划影视墙如何设计,而我则一门心思在经营我的书房,盘算着该怎样让我的书们风光风光,并郑重地给它命了一个名字——守拙斋。

我终于可以偿还自己亏欠书们太多的情债了!我为与我辗转相伴的书们欣喜,料想书们也有同样的心情。

一本本抚摸着,把卷曲的书边捋平了,把脱落的书页粘接上,轻轻地,轻轻地,生怕把我的书们弄疼了。有的书实在太破旧了,还有些书内容明显带有时代的印记,在今天看来是有些过时了,家人说不要带了,可是我总也割舍不下,它们都是曾熨平我心灵的与我同过甘苦共过忧喜的知心朋友啊!它们都是曾擦亮我迷茫眼睛的同我促过膝谈过心的启蒙之师啊!

书斋启用那天,正是我从教40周年,在痛饮杯酒之后,我口占小诗一首:

教坛逐梦未弱冠,

白驹过隙四十年。

立雪浅知程门术,

临海深味秋水远。

淡去功利游逍遥,

养成三感臻大观。

教无止境学无涯,

守拙斋里调素弦。

守拙斋是我的园田与山林,从纷纭的尘世返归到这里,就像一只由喧嚣归于宁静的鸟儿,安安静静地待在那一片天地,让漂浮的心绪慢慢沉淀。一本本打开那些书,以平和的心态亲近那些文字,老子,庄子,世家绝唱,汉晋春秋,易学释玄,六祖坛经,天下至道,老老恒言,康德美学,亚里士多德……不为其玄奥伤神,只为洗去心灵的浮尘,暂得一片小憩的树阴,或只为与这些跟我辗转相伴的书们静静相看。

相看两不厌,只有守拙斋。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