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克明的头像

赵克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02
分享
《悼念一条河》连载

第六十三章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文学蓼军实力派作家、散文家张烈鹏的第二部散文集《最好的风景》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我有幸在第一时间读到烈鹏兄惠赠的著作,甚是喜悦。这部书很雅致、大气、厚重,内容十分丰富。

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老家的菜园,收入家乡风物的散文三十一篇,家乡的雨,家乡的风,家乡的春雷,家乡的夏日,家乡的秋色,家乡的冬雪,家乡的居所,家乡的池塘,家乡的水井,家乡的古树,家乡的菜园……虽是一物一景,但却纤毫毕现,显得鲜活有味,带着淮河泥土的芬芳。第二辑,小幸福,收入亲情与个人情趣的散文三十四篇,有以父亲的慈爱眼光欣赏儿子的,有以儿子(女婿)、孙子的孝敬之心讴歌父亲、母亲、岳父、岳母、祖母的,有以丈夫的脉脉深情描述妻子的,有以哥哥的关爱之情讲述弟弟的,有以热爱生活者的悠然笔调勾勒自己的业余趣事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美好,幸福。第三辑,因为有你,收入与朋友相识相知的散文二十八篇,这其中有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军旅作家徐贵祥,有著名文学评论家、诗人柳冬妩、韩传喜,有笔名“白天鹅情人”的诗人胡世远,有文学大家刘醒龙、陈世旭、侯德云,有八零后小说作家王晓璇,有语文名师、名编辑田家骅、阎银夫、王恒,有大学教授刘书林、张牧寒,有中学、师范的老师马有彬、张诚接,有身边的文友赵克明、王培康,有天南地北的读者与评论者……。第四辑,那些难忘的片段,收入自己记忆中见闻往事的散文三十五篇,童年的味道,少年的求学,从教的经历,文学的体验,生活的咀嚼……一枝一叶,一花一瓣,无不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人生的美妙。

诗人艾青在诗作《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是因为对淮河岸边家乡的无限深情,所以在作者张烈鹏的眼里,这里的一切都是最好的风景。

地处淮河南岸的作者家乡,“举目群峰,松林与连绵起伏的山色相映衬,翠绿的直逼你的眼;泛舟淮水,烟柳笼罩着逶迤曲折的堤坝,图画一般蕴含着清新的意境;寻访淮畔,杞柳渲染着一望无际的滩涂,一处处又无不是精彩绝伦的景致”(《家乡的两棵古树》)。这里的雨,“脚步勤,隔三差五露个面,与宽阔的水面亲吻,同长长的河堤交谈,在肥沃的土地上穿行,到竹林茅舍前串门”(《沿淮的雨》);这里的风,“堪称一位丹青妙手”,“更像一位哲学大师”(《沿淮的风》);这里的民居,“是一种独特”,“是一种收藏”,“是一种见证”,“更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标签,为淮河母亲、沿淮人民,提供了朴实而生动的象征,做出了直观而详尽的诠释”(《淮上的民居》);这里的小城,“像一个壮实的汉子,栉风沐雨,憨头憨脑地出现在淮河岸边”(《小城》);这里的老街,“像一条腰带,松软地系在家乡的腹部”,又是“舞动着的一条美丽的彩练”(《家乡的老街》);这里的老屋,“像一幅水墨画,酣畅的笔墨浸透了我记忆的宣纸”,它“贮存着原汁原味的的农家生活”(《想念老屋》);这里的桥,“连通着许多美丽的故事”,“抹上浓厚的传奇色彩”(《家乡的桥》);这里的塘,“总是风景秀美处”,又是家乡“一口口聚宝盆”(《家乡的塘》);这里的井,“是上苍特殊恩赐的一块夺目的奖章,数百年来一直醒目地挂在小镇的胸前,成为父老乡亲莫大的福分和永远的骄傲”(《故乡的龙井》);这里的人,汉子“善饮烈酒,乐于开怀畅饮一展雄风”(《沿淮的汉子》),女人“长成一道别具情韵的迷人风景”(《淮河岸边的女人》)……

张烈鹏的眼睛是多情而善于发现美的,而他的笔同样的多情而善于表现美的。他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来展示家乡的人、事、物、景,以细腻的笔法表述出人与自然的万象。

具象化的表述,尤其是运用新颖的比喻。形容事物的美,任何的形容词都是苍白无力的,而美的形象才是最佳的呈现。张烈鹏把对家乡的爱升华为想象的翅膀,以新颖而美丽的形象唤起读者的审美情趣,在《淮河岸边的教师》中,把教师比作“淮河的河床”、“淮上的渡船”、“淮岸的杞柳”;在《描绘清明》中,把清明比作“一个山水田园间的绝色女子”;在《小城》中,把弯弯曲曲的街巷比作“平平仄仄的韵律”;在《家乡的田埂》中,把寻常的田埂比作“支撑起千里沃野广袤的形象”的“根根肋骨”;在《老家的菜园》中,说“一畦菜有一种美学风貌,一畦菜就是一首清新隽永的诗”;在《春夜听雨》中,把春雨声比作“一曲委婉和美的轻音乐”,“那‘沙沙’的声音,是春雨在摆弄柳姑娘翠绿秀美的发梢吗?是亲吻鲜艳春花发出的醉人呻吟吗?是回归母亲怀抱时幸福、喜悦的啜泣吗?”;在《相思的女人》中,把相思比作“人生的必修课”……这些比喻都不落俗套,创造了令人玩味无穷遐思无限的美的境界。

动感化的表述,突出体现在运用生动的比拟。张烈鹏眼中的家乡是鲜活的,跳跃着生命力的,因而他的作品很少有静态的叙述,往往把静态的形象转化为动感的视觉形象。他认为写作的过程,是升华灵魂的“笔和心灵的拥抱”(《稿费琐忆》);他描绘冬天,“扬起坚硬的风鞭,打着刺耳的呼哨,寒冬耀武扬威地走了过来”(《冬日的风景》);他写见到自己精心收藏的手稿,“像见到久违的儿女一样,我的胸中涌动着温柔的感情,脸上荡漾着慈祥的欢笑,两只手反反复复地抚摸它们,传达着无声的问候、无比的疼爱和无限的呵护”(《手稿》);他状摹少年读书走过的小路,“紫云英深深浅浅悄然绽放,给远远近近涂抹了好看的胭脂;金黄金黄的油菜花更不逊色,波浪一般在春风中起伏荡漾,渲染着无法掩饰的自然之美”(《通往母校的路》);他写与《江淮晨报》的结缘,“风雨几度,春秋几度,不变的却是执子之手的愉悦和幸福,是与日俱增的喜爱和流连”(《执子之手》)……这样的语句,把事物人格化,形象更加鲜明,情感表达更加摇撼人心。

细节化的表述,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表达细腻的感情。在《母亲的泪水》一文中,他抓住了最具情感张力的触动点和宣泄点——“泪水”,并极力用慢镜头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绘其形,传其神。写正在围沟沿洗衣的母亲得到“我”考取师范的喜讯时,先是身子“颤抖”,“抓紧”手中的棒槌,继而脸上“荡漾天真的笑”,眼睛“放出兴奋的光亮”,同时嘴唇“上下翕动”,泪水“汹涌而出”,接着又紧紧地“拥抱”“我”,“一个劲地亲我”。在对一度精神萎靡、不思进取的“我”劝说无效时,母亲怒极而骂,伴以哭诉,之后“和衣躺到床上,脊背对着房门,脸对着土墙,独自哭个不停”,以致把眼泡哭得“像桃子一样肿大”。这些真实的生活细节,合乎事理,近乎人情,将抽象无形的“情”具象化,动态化,无疑增强了情感的震撼力。同样,在《岳父的背影》中,凸显了岳父陪“我”去北京做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手术时背影:“由于东西(带的衣服等行李——笔者注)太重,又不平衡,岳父的右肩向上高耸许多,伸着颈,弓着腰,身体扭曲,两条腿也不时颤颤巍巍,一副吃力的样子。每走一段,岳父就停下来歇歇脚,顺便回过头来看看正在气喘吁吁艰难行进的女婿……”这看似很寻常的动作细节,满含着岳父对女婿的爱,也沁满了女婿对岳父的深情。正因为用情很深,所以作者能够捕捉到生活中极为寻常的细微处,发掘出常人所不易发现的动情点。

张烈鹏对家乡饱含着爱,以爱为目,发现了家乡最美的风景;以爱作墨,描画出了家乡的最美风景。其实,他本人,就是家乡一道最美的风景,或者说在家乡的眼里,他就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读散文集中《我的文学之路》一文,我们可以勾勒出作家张烈鹏的人生轨迹。他出生于淮河岸边并不优越的农村家庭,凭着自己不断向上的进取心汲取家庭、学校、社会的文化营养,一步步攀缘人生一座座山峰。作学生时,他勤奋刻苦学业优异,十四岁考取师范学校,成为当地学历史上考取初中中专的第一人;作教师时,他爱岗敬业积极探索,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撰写发表了百余篇教研文章,参与编写教学用书,同时写作了一系列教育新闻;作公务员,他从县委办公室秘书做起,在案牍劳形身染疾患的情况下,一边进修一边写作,出色地完成了公文写作任务,并创作了一大批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尤其是身居领导职位之后,他不为官场风气熏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文学的路上采撷最美的花朵,先后在《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安徽日报》《江淮晨报》《新安晚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百花园》《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东莞文艺》《南飞燕》等数十家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八百余篇,被收入《滋润心灵:晨读美文百篇》《当代现实主义诗歌年选》《中国新派诗人档案》《荆棘鸟的歌唱——新乡土诗选》等文集的作品达几十篇,荣获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安徽省作家协会首届散文大奖赛江淮散文大奖等多种奖项,出版散文集《梦中的家园·遥望》、诗歌集《梦中的家园·遥寄》等,现在《最好的风景》这部散文集又由品牌图书系列“中国记忆”推出,他早些年已是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不必一一列举,单凭这一串闪光的足迹,不是已构成了一道最美的风景吗?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父老乡亲,一定会引以为傲!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读张烈鹏兄其文、其人,我想用辛弃疾的这个词句来形容,确实恰如其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