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魏书生,发现“魏书生之谜”在于坚守“常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咬定青山不放松。他坚守民族的传统常识,认为“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一万年都用不着改变;他坚守新中国师生们耳熟能详的常识,“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三有一守”“注重实践”“尊重个性”“全面发展”;他坚守自认为科学的常识,“说了算,定了干”,不喜“标新立异”,不把“一堆萝卜”说成“此乃若干萝卜之组合也”,坚持“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六步教学法”、“七个一分钟”、“八个学习习惯”,一抓就是十几年乃至几十年……
然而,时下的一些人总拿“常识”当儿戏。
喜欢折腾,非要把普通的“常识”折腾出点花样来。正如魏书生曾讽刺过的:有些人专门负责把明白的事说糊涂了,把简单的事说复杂了,比如,说一堆萝卜,大家都明白。但是这就显得认识上太没深度,理论上太没高度,怎么办,就表述成“此乃若干萝卜之组合也”,大家一下子蒙了,什么是“此乃”,什么是“若干”,什么是“组合”,于是,不明白就得培训,培训完了终于明白了,还是一堆萝卜呀。过去我们叫自学,现在革命了,叫自主;过去咱一直叫互动,现在革命了,人家叫合作;过去一直叫探索,现在改叫探究。“探究”究竟比“探索”高明多少,我想了很多年也不明白。还有,过去一直叫教学大纲,现在叫课程标准。有人说,不要小看这四个字的变化,这体现了时代进步,和发达国家接轨。可回过头一看才发现,国民政府时期就一直叫课程标准。像魏氏所说的这种折腾近些年很盛行,一些人颠来倒去地在常识术语上做文章,搞得人们晕头转向,手足无措,甚至连“常识”都模糊了。
颠覆“常识”,做出许多荒唐不经的事情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在基础性、均衡性教育的基础上开发学生潜能的最佳发展区,这应该是最基本的常识;然而现今的学校总一味地拿“尺”比“寸”,总热衷于“齐步走”,拿着高考的大棒子驱赶所有的学生步入统一的轨道,谁不适应了,谁滚下去了甚至掉到了河里,自认倒霉吧。年年高考之后,各个学校都为考上了“状元”或“名牌”而沾沾自喜,殊不知这为数不多的“尺”是以牺牲多少“寸”换来的!关爱“差生”(教育词典上本无“差生”,是家庭和学校教育和评价不当造成的)这也应该是基本的常识,记得我刚上学时一见数学就犯糊涂,考试老是不及格,教数学的女教师王瑞成就利用假期无偿给我补课,后来终于对数字有了点灵性,考试还得了几支铅笔的奖励;然而现今的学校和老师们呢,总想着“锦上添花”,少有人“雪中送炭”,各校几乎都开设了什么“重点班”(有的学校居然还有重点的“重点班”)、“提高班”、“强化班”“临转班”,从没听说开设“助学班”、“补差补缺班”,非但如此,成绩好的所谓“优生”成了老师抢夺的“香饽饽”,而成绩不好的所谓“差生”成了大家踢来踢去的“皮球”。在以高考结果论英雄的年代,教师幸运地争得几个聪明的学生就能往脸上贴金,谁还去做关爱学困生的傻事!“一张一弛”“劳逸结合”,这也是基本的常识,我小时候老师就常说“会休息的就会学习”,那时候一天五节课,其余的时间全安排活动,大家学得投入玩得开心;然而现今的学校几乎把学生的时间安排到以分秒来计算,一天七节课三节晚自习,哪还有什么课外活动,连上厕所方便还得小跑呢,就这样有的老师还嫌没有“挤干榨净”,又让学生早中晚提前多少多少时间到教室,至于双休日、寒暑假,早已被学生忘到九霄云外了,反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你就像拉磨的驴子闭着眼睛麻木地转吧。
抛弃“寻常路”,专选功利性的“捷径”走。就说语文教学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话,古代私塾的启蒙教育就是从“读”开始的,孩子进学堂叫“读书”,描述学院氛围用“书声朗朗(琅琅)”,诵读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最重要、最常见、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惟有诵读才能走进文本,惟有诵读才能体察其情感,惟有诵读才能品出其韵味,惟有诵读才能融入其境界,惟有诵读才能“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基本常识了。然而,现今有些语文教师几乎不让学生去广泛阅读,不让学生诵读经典,而指导学生围绕教辅资料转悠,抱着《细说教材》《教材知识详解》《中学教材全解》《教材完全解读》《教材讲与练》等翻来覆去地“抠”,逼迫学生没完没了地去做一道道的练习题或一份份的试卷,据说这一“招”,学生省事,教师也省心,而且能保证学生考试“过关”甚至成绩跃跃领先。至于学生考试之后呢,是弃之如敝履,还是化作精神成长的营养了呢,天知道!
在这个时髦“创新”的年代里,学校里有悖“常识”的事情太多了,多得我们当见怪不怪了——什么年代了,谁还抱着那些“常识”不放!
可是,本人生性愚拙,跟不上潮流,总认为“常识”就是“常识”,违背“常识”行事总有一天会自食苦果。
别把“常识”当儿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