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克明的头像

赵克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02
分享
《悼念一条河》连载

第六十四章 一棵葱笼、丰硕、峭拔的树

读赵炳庭先生散文集《怀念一棵树》,眼前总时时浮现一个画面:旷远苍茫的西部,蓝天绿地之间,伫立着一棵树,一棵葱茏、丰硕、峭拔的树。

这棵树的葱茏,在于文集内容的丰富,作者情感的丰富。赵炳庭先生的生活阅历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甚至可以说波澜不惊,但是他的情感世界却如一江浪花涌溅的春水,因而他笔下便绽放出生活的多姿与异彩。

在回眸“岁月屐痕”时,他忆及“在静静的夜,泡一杯清茶,捧一篇精致的美文”(《夜读》)夜读的情景,忆及上个世纪60年代以“苦苦菜”(《苦苦菜》)充饥的日子,忆及少年时常见到的“拼死拼活”的“牛抵仗”(《少年趣事》)的趣事,忆及师范刚毕业“被分配到远离家乡百里外的山沟沟里教书”(《校园情思》《难忘初为人师时》)的情形,忆及曾经不当地批评一个学生日后陷入“深深自责”(《往事是一只受伤的蝴蝶》)之中的往事,忆及生病手术时“多彩的世界被白色充斥着……心田也由绿色演化为苍白”(《病隙笔记》)的感受……这些生活中的滴滴水珠,汇聚成一条潺潺的小溪,跳跃着流淌于读者的心房。

作者出生于贫瘠而闭塞的山乡,但他对它却一往情深。在他的眼中,“秃秃的山,被刺绣成白槐林、杏花云、梨花雾”(《村韵》);最普通不过的榆树“尽管外表丑陋,身上有太多的疤痕,却从不自暴自弃,悄然地兀自把生命绽放”,它们“称得上树中的伟丈夫”(《怀念一棵树》);河岸的屋宇村树“被月光的清辉朦胧成一片不着边际的迷离”(《月色明净》); “葳蕤的生命之苗在悄悄拔节”,“硕大的瓜果在枝蔓上轻轻地扭动着腰肢”,蔬菜大棚里“躁动着一种临盆的欣喜”(《山乡风景线》);母亲的菜园子,青菜“闪着翡翠一般醉人的光泽”,香葱“氤氲着一团浓浓的春意”,韭菜“是一首缀满乡情的诗行”,西红柿“明媚着整个村庄的眼眸”(《母亲的菜园》); “经历着岁月的风雨,经历着伤痛和无奈,渐渐地老去”的石磨记录了“往日的风采”(《石磨》);“响亮亮甩出悠悠的‘花儿’”“抑扬顿挫间,优美的旋律便水灵灵地浸润了一天一地的灵气”(《西海固,“花儿”的故乡》); “天地融合结晶”的家乡的草台戏具有非一般的“自然的美,野性的美”(《草台戏》)……。对于家乡的人,作者更是情深意切。他为“终于没有走出那张冷酷的世俗网”(《网》)的八叔而感伤,他为早年“为衣食所困”又因出身不好“免不了戴着高帽、挂纸牌、受批斗”的牛壮壮“晚年喜结良缘”(《牛壮壮》)而欣喜,他为一生“积善修德” 的林德老汉“在万物复苏的阳春”(《林德老汉》)离开人世而悲痛,他为父亲用“冒着汗腥味的血汗钱”(《山民之路》)拓宽那通往山外的山民之路而赞叹,他为尤七爷住进“鬼窝窝”为村民看护包谷、陈爹偷包谷给村里老寡妇“赎罪”的故事(《杏湾里的故事》)而感动,他为“用爱心和灵感”感受家乡变化、“用清甜的歌声”(《西吉民歌手李凤莲》)回报黄土地厚爱的民歌手而歌唱……

在“异地行踪”一辑里,作者又以细腻的情思记录了游赏所见,这里有“仿佛正从朦胧晨雾中醒来,安详的眼眸中蕴含着慈悲为怀的情状,凝视着人世间”(《南方之旅

这棵树的丰硕,在于思想的金果灿然闪烁在枝叶之间。赵炳庭先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学者,他的这本散文集里的每一篇作品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关于风物的,关于人生的,关于社会的。

他在《夜读》中写道:“书是人类精神上的营养剂,缺少了它,生活必有缺陷。读书可以使人由琐碎杂乱的现实回归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它能使人摒弃功名利禄、尘世烦忧,如老道神人忘情于山林,它能使人风度高雅、气宇轩昂,这胜过服饰上的奢华或家宅中的堆金积玉。”他在阅读中认识到“作家高尚的人格,首先表现在对真理的追求与坚持上”,“还表现在不慕虚名、不谋私利上”,“表现在虚怀若谷,自觉地、不断地‘解剖自己’。”(《作家的笔与人格》)他清醒地意识到追寻文学之路,“不是求功名,不是图利禄,不是修身养性,不是热闹人生。但它和生存同样重要。”(《在文学的边缘徘徊》)他认为“敞开门窗,新鲜空气扑面而来,苍蝇蚊子也会乘机而入。这就需要杂文家真正‘放出自己的眼光’,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自己独有的观察、思维和概括能力,关注现实,关注改革,审度纷至沓来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烛微察隐,涉笔立言。”(《杂文的神圣使命——读

文集中的写景叙事散文,也闪动着赵炳庭先生思想的火花。在记叙家乡学校校长的散文末尾写道:“幸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也许别人看来吃亏的事而对自己来说,却是一种追求。”这是在评赞那位校长,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幸福观。类似这样颇富哲理的句子在文集中俯拾即是。“如果说,人类深挚笃诚的情谊是最宝贵的,那么,这种情谊、这种爱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建立的,不是金钱,不是丰富的物质享受所能代替的。”(《难忘初为人师时》)“质朴、稳重、坚韧、深厚,而没有丝毫的媚骨,不做那墙头的草,不拳拳于功名,也不在赞誉的美酒中沉醉而停留跋涉的脚步。”(《少年趣事》)“生病的确是一种不幸,但人是吃五谷杂粮的,难保长久健康,难道别人生病唯我无恙才算公平?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生活,原本就是酸甜苦辣的集合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苦难和疾病的困扰,贵在我们要有一个淡定自然、从容面对的心态……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博大的胸怀与豁达的气度,心里既能装得下日常的鸡零狗碎,也能装得下日月清风,就可算得上圆满了。”(《病隙笔记》)……这些既有哲理意味又颇含正能量的句子,无疑会启迪读者的心智,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这棵树的峭拔,在于作者在教师群里的高大形象。赵炳庭先生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固原市政协委员,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宁夏高级专家联合会常务理事,宁夏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教育专家组评委,宁夏普通高中会考语文学科专家组成员,固原市新世纪学术带头人,获得过全国首届“四方杯”优秀语文教师选拔赛中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教研能手”二等奖,曾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研究员,主持参与的课题《自能式素质作文教改实验》获全国语文教研成果二等奖,主编、参编教育教学论著2部,校本教材4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300多篇,其中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学研究》《宁夏教育》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多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4项,被推荐为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10期封面人物,其事迹曾在《人民教育》(2006年第24期)、《教育文摘周报》(2008年第48期)《教师博览》(2012年第2期)作为名师栏目人物介绍。他还获得过一串荣誉称号:2002年西吉县人民政府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2003年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教师;2006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所“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2008年宁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优秀人才。

单是这些荣誉的桂冠已闪烁着耀眼的光环,可是赵炳庭先生并不止步于此,他像一棵参天大树仍然把干往上长,峭拔地屹立在西部的天地之间。他追求精神的富足,他探究语文的真谛,把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融合在一起,且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文学创作成就影响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迄今已有大量作品发表于全国文学报刊和作品集,并出版了这本《怀念一棵树》散文集,现在他又当选为全国教师文学研究中心的常务理事,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的常务理事,《文学校园》的编委。

我钦敬于赵炳庭先生,钦敬于一棵葱茏、丰硕、峭拔的树!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