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法好的头像

杜法好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3/19
分享
《《农民兄弟》》连载

第二章

第二章

秦氏三兄弟中的老大秦志仁,两年前娶的是邻村一个很普通的农家姑娘,叫李明秀。那时志礼还在上初三,志信刚刚上到小学三年级。

李明秀个子不高,和所有同龄的大姑娘一样扎着两条大辫子,相貌也挺一般,是胶东较为普遍的平面脸型,两腮并没有什么棱角,如果是在沽河大集遇见她,只要错过身,你一定不会再认识她。她的母亲早亡,家中只有父亲和一个兄弟,因为家庭的不幸,逼迫她早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因此在介绍李明秀和秦志仁认识时,媒人对李明秀好一顿夸赞,说这个大嫚不但能持家,还是地里的一把好手。

志礼第一次见到李明秀时很兴奋,隐隐感觉,她有一天可能会变成自己家的成员,一个邻村的外姓大嫚成为自己家的成员,是不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自从媒人给志仁介绍对象之后,志礼发现志仁就像换了一个人,整天情绪高涨,经常哼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再不就是“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万遍也不厌倦……”

秦志仁刚跟李明秀认识时,志礼还在上初中。志仁结婚时,志礼已经上农中了。

志仁以前不太会唱歌,现在天天把歌声挂在嘴边,令志礼挺嫉妒。志礼猜想,他一定是受到了“爱情”的感染。在那个年代,人们用得最多的是“相亲”“相对象”“结婚”等字眼,对于“爱情”这两个字还不敢大张旗鼓地提及。志礼清楚地记得,若干年后,自从村里放映了故事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爱情”这个字眼才在年轻男女之间流行起来。

志仁和李明秀未结婚之前,村里每次放电影,志仁就专门托志礼跑好几里路给李明秀传信,邀请她上秦王庄看电影。志礼从内心里也挺愿意叫李明秀过来看电影,每次看到她和志仁坐到同一条小板凳上,引得村里好些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志礼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感。

每一次志仁让志礼替他请李明秀,志礼偶尔会在心里埋怨志仁,心说,你要见李明秀就自己跑腿,找我当中间人是什么意思?但是每次志仁都给他一毛钱算做“跑腿钱”。这倒不错,一毛钱完全可以买到一两炒瓜子,或者是四块高粱饴糖。等到志仁成亲之后,这份属于志利的额外待遇就没有了。

自从李明秀进了秦家大门,秦志礼偶尔会想,以后我也会找媳妇吧?秦红娟可以吗?哦,她和他在农中里只是同班,并非是同桌。当年她和他上学都是步行,但是两个人向来一前一后,一般志礼走在前面,她跟在后面,沿着乡间土路,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春夏秋冬。秋初时节,有一天是阴天,窦桂芳看天气不太好,给要上学的志礼捎一个苇苙,志礼学着《红色娘子军》里的红军战士,把苇苙背在身后。出村时,看见秦红娟空着双手一无所有。等他们走到半道时,天空中忽然起一阵旋转的大风,跟着几声炸雷响起,大雨点瞬间就摔落下来,志礼本想赶紧戴上苇苙,一眼看见慌张无措的秦红娟,连忙跑过去把苇苙戴在她头上。等走到学校,他自己被淋得全身湿透。第二天一大早上学时,秦红娟却又跟在他身后,神色有些紧张。两个人走到半路上,秦红娟突然小跑着追上来,往他手里塞一个煮熟的青皮鸭蛋……

志礼在心里埋藏的第二个遗憾,是在志仁结婚不久,大姐志红竟出出嫁了。志红在村里算是个挺惹男青年上眼的大姑娘,个头挺高,她在大队养猪场喂猪。志礼知道大姐早晚也是要出嫁的人。那年腊月二十八日,多年不到秦王庄走动的大姨突然颠着小脚来到他家,端端正正坐在炕上,跟窦桂芳在嘀咕什么,好像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大姐志红,另外一个是二姨家的三表哥。志礼当时还奇怪,大姨真要走亲戚,也得等到年后啊!她现在来干什么?

志礼曾听窦桂芳说过,大姨和二姨都不是他的亲姨,她们只是她的堂姊妹。志礼实在看不上三表哥,他的相貌平平,且腿脚有些不利索,估计找对象一定很困难。大姨那天突然来到他家,志礼正好放假在家里,只看到大姨拉着娘在炕上嘀嘀咕咕,一会又叫志礼把志红从养猪场叫回来。志礼眼瞅着志红进了里间,背靠着门框脸色凝重,眼神稍稍有些失落。

志礼不知道大姨和娘都对她说了些什么。数天之后的一个早晨,天色尚未完全大亮,志红就被三表哥家的人骑着自行车匆匆接走了,说是他们那地方都兴早上接亲,越早越好。过后志礼一肚子疑惑,三表哥家的举动,其实给他的感觉就是迫不及待。

志红出嫁三天后,就由三表哥骑着一辆自行车载着回门。志红进家门的时候,眼睛有些发红,引得窦桂芳偷偷追问:“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谁给你气受了?”志红瞅一眼木讷地坐在炕下的三表哥,说:“娘没事,是回来的路上刮风给眼里刮进土了。”窦桂芳再瞅瞅志礼的三表哥,再没言语。

志礼其时也看一眼三表哥,多了一个心眼,趁三表哥到院子里抽旱烟,赶紧偷偷问她:“姐,你在他们家他们对你好吧?”志红答非所问道:“志礼你要好好学习,还有志信,你们都要好好学习,一定上好学,将来可以进城里上班,还能找个好媳妇,一辈子不用在家里种地。”志礼感觉志红说话有些怪,却也没细想。

志月的出嫁同样显得有些急促,其时她刚刚才满十八岁,但是窦桂芳已经在托人给她找对象。若干年后志礼开始懂事,感觉窦桂芳当年就是想把志红和志月匆匆嫁出去,以便全力抚养她的三个儿子。不错,一个母亲要把五个未成年的孩子给拉扯大,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志月嫁给了邻村一个在东北某国营木器厂做木匠的小青年,老家是本地人,个子不高,眼睛挺大,很憨厚,不擅言语,但从长相上能够看出当工人和农民的不同。志礼初见未来的二姐夫,从内心还算认可,心说,二姐比大姐要幸福些。志月自从跟小木匠订亲后,不到两个月就出嫁了。她是跟着小木匠到东北举办的婚礼,所以志礼并未参加二姐的婚礼。

志月离开老家之后,经常写信回来,只要她的信邮到村里,治安员秦三春就会按时送到门上。志礼发现每次娘手里接到二姐的信,脸上就会溢出笑容。志礼一回家,立刻催促他快点念给她听。信的内容,无非是说在那边生活还不错,吃的比家里要好些,包括结婚时候居然杀了整整一头猪,大家摆酒席都是大碗吃肉大碗喝酒,那种场面真是挺热烈。志月还在信里说了她在工厂的一些工作情况,她说那座木器加工厂离森林很近,附近最不缺的就是大树,柴火有的是。每次志礼念到这些内容,娘的嘴角就溢出满足的笑意。等再过几天,娘就会催促志礼赶紧给志月回信,无非说说家里现在的情况。

志礼有一次写回信时,窦桂芳突然问他:“要不等你毕业后也去学木匠吧?行的话就在回信时候跟你二姐说说。”志礼闻听,立刻想起村里几个木匠给村民盖房子,时不时站在架子上坐在地上架着大锯锯大树,一拉一扯,两个人都是汗流浃背。还有大人教给孩子的一句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志礼对窦桂芳说:“我宁愿下煤矿当工人也不当木匠。”

那一次他给志月回信,明确表示了自己的心思,用的是从书上看到的一句俗话:“二姐,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草窝,你们在那儿过得好就行,我是不想去,祝你们一切平安顺利。”

志礼做梦也想不到,等到大包干第三年时,志月和小木匠一起从东北回来了。他们回到老家后,只能先住在三间破旧的草房里。不过小木匠挺有打算,前几年他在吉林通华某公社木器厂工作时,每天早晨都进林子转一转,从中选取一两根可以当檩条的细木伐倒,砍去枝叶,等过些日子风干差不多了,把它扛回家属院,两年光景竟攒了足足一节火车皮。在此需要说明一下,那时对于林木的管理还没有现在严格,并且他们所在的通化县全境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3%以上,出了公社驻地,到处都是林子,当地人们早就习惯于进林子砍几根木头备用,并无人管。

志礼想,志月和二姐夫大概早就做好回老家的准备,不然也不会拉一车皮木头回来。

再过一年,二姐和二姐夫就用这些木头盖起自家的新房,并搬到了新房居住。其时,窦桂芳还安排志礼前去帮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