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救燕国而灭令支、孤竹,平鲁国内乱而立僖公,逐夷狄而存邢、卫,一时名扬天下,中原诸侯无不佩服,纷纷追捧。
一日,郑国使臣来齐国请援,说楚国入侵了郑国纯门,又来攻打郑国,快抵挡不住了,大将聃伯已被囚……楚国为何伐郑?原来,祭足生前,郑国本来是楚国附属国。祭足故后,齐桓公派宾须无助郑厉公子突打败子仪回国复位。从此,郑国就与齐国结为盟友了。楚成王一直想称霸中原,先后兼并掉申、息、邓等国后,又开始对黄、蔡、随等国施加压力。楚成王一直都想称霸诸侯,听说中原各诸侯都尊齐桓公为霸主,心有不服,他问子文怎样可以做霸主。子文说:“郑国地处南北之间,为中原屏障,大王若要称霸中原,非攻下郑不可!”于是楚成王准备派兵攻打郑国。自从郑庄公薨后,郑庄公四个儿子互相争夺王位,郑国长期内乱,国力大不如从前。郑厉公打不过楚国,只好派人到齐国请援。
齐桓公问管仲怎样才能打败楚国。管仲说:“楚国民富兵强,不好对付。主公要救郑伐楚,必须大合诸侯。楚、蔡接壤,要是以讨伐蔡国为名,出其不意乘机讨伐楚国,或许能取胜。”齐、蔡本是姻亲,蔡穆公之妹蔡姬是齐桓公三夫人。蔡姬年轻貌美,自小娇纵,有些顽皮。一个夏日,齐桓公与蔡姬一起乘舟采莲。蔡姬玩得兴起,突然掬水泼洒齐桓公,齐桓公不高兴地瞪她说:“别泼!”蔡姬笑吟吟仍继续泼水,水花飞溅,弄得齐桓公满身都是。他慌忙抖落身上的水珠……水还没擦干,哪知小舟突然摇晃起来,是蔡姬在使劲摇船,船舱上荡进来一些浪花……齐桓公不习水性,害怕得大叫蔡姬快停下。蔡姬反而把船摇得更猛了,笑声也更响亮……上岸后,齐桓公大怒说:“婢子,以后再不要你侍奉寡人了!” 蔡姬见齐桓公真的生气了,愣了一下,这才安静下来。竖貂也在一旁,指责蔡姬道:“你怎么能拿主公性命当儿戏呢?还不快向大王请罪!”蔡姬委屈地说:“我又没犯法,凭什么这样对我?”齐桓公见蔡姬错了还有理,更加生气。于是即刻命竖貂送蔡姬归国。过了一段时间,齐桓公总算气消了。他想,虽说蔡姬性情顽劣,但自己处罚蔡姬也有些过火。想起和蔡姬种种恩爱的往事,突然十分想念蔡姬。于是再遣竖貂去把蔡姬接回齐国。竖貂空手而回。齐桓公不见心爱的人,急问:“蔡姬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难道她还在生寡人的气吗?”竖貂沉默半晌,结结巴巴告诉齐桓公,蔡姬不……不在……在蔡国了。齐桓公双目瞪圆,吃惊说:“怎么回事?给我说实话!”竖貂就把蔡姬改嫁一事道来。原来,那日蔡姬被遣送回国,蔡穆公十分恼怒。他说:“已嫁出去了,又没犯什么原则性大错,怎么就这样随随便便把她送回来了,这不是明摆着要与我蔡国绝交吗?”一怒之下,竟将其妹改嫁到楚国,为楚成王夫人。齐桓公说:“好个蔡穆公!夫妻吵架,不劝和,反而这么快就将妹改嫁。以后齐蔡两国势不两立。”从此深恨蔡穆公。此次伐蔡,正合齐桓公心意。他欣然应允,于是会合宋、鲁、陈、卫、曹、许六国,名义上一起讨伐蔡国,实为偷袭楚国。
周惠王13年正月七日,管仲率隰朋、宾须无、鲍叔牙、公子开方等,兵车三百乘,甲士万人,分队进发。竖貂为前队,先率兵到蔡国边境。蔡国不知齐兵要来,边境没设防,蔡穆公接到齐兵入侵的谍报后,临时叫兵将守城。城高池深,加上蔡兵竭力守城,齐兵攻了半天攻不进去,黄昏时分,竖貂只好暂时退兵。
竖貂当年在齐宫曾服侍过蔡姬,蔡穆公知他贪财,于是深夜派人密送一车金帛给竖貂,请他缓兵。竖貂受了礼,私下将齐国先侵蔡后伐楚的军机泄漏给了蔡国,并劝其及早逃生。蔡侯闻讯,当夜领着宫眷,从后门逃往楚国。群臣无首,城中不堪一击,一下就溃散了。
放走蔡侯后,竖貂慌报齐桓公,说他攻破了蔡国都城,只可惜让蔡侯逃走了。齐桓公信以为真,赞赏他有功。
蔡侯到了楚国,告诉楚成王,齐国要攻打蔡国,请求他收留自己。并把竖貂的话复述了一遍。楚成王知道齐国的计谋后,立即撤回伐郑的军兵,传令简阅兵车,准备迎战。
公元前656年(周惠王21年,齐桓公30年,鲁僖公4年,卫文公4年,楚成王16年)齐桓公纠合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兵马,组成八国联军,在上蔡会合,准备进攻蔡国。
到了约定的日期,齐桓公小白和七国诸侯宋桓公御说、鲁僖公申、陈宣公杵臼、卫文公毁、郑文公捷、曹昭公班、许穆公新臣都陆续来了。许穆公带病按时赴约,齐桓公深受感动。许穆公因旅途劳累,病情发作,不幸当晚暴毙。为表彰许穆公不辞劳苦,信守承诺,齐桓公将许穆公排在曹侯之上。让所有诸侯都在蔡地停留三天,一起哀悼许穆公。命许国以侯礼厚葬他。
七国大军向南进发,到了楚界上,有一人神采奕奕,穿戴齐整,在那里等候。见齐国大军到了,他彬彬有礼说:“来者可是齐桓公?臣乃楚国使臣屈完,奉王命在此已恭候多时。”齐桓公心中纳闷:“楚人怎么知道我军要来?难道有人泄漏了军机?”于是他命管仲先去劝降。
管仲见了屈完,二人相互礼毕,屈完先道:“寡君听说上国要来攻打楚国,命臣完来致问。寡君让我问的话是:‘齐国在北海之滨,楚国临近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不知齐国为何要来攻打我国?’”管仲说:“昔日周成王将齐地封给我先君太公,让召康公颁赐命令说:‘五侯九伯,由你世代执掌征伐使命,以辅佐周室。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凡是不为周室尽职尽责的,你都不要赦宥!’自从周室迁都洛邑,诸侯因势力发展起来,国富兵强,都不再听从周天子诏令。国内屡发弑君、僭越之事。寡君奉周天子命主持盟会,尊王攘夷,扶弱济贫,讨伐逆贼,以恢复周室往日权威和社会秩序。往年,楚国总是按时进贡包茅给周天子祭祀滤酒用。近年,却从未见楚国再进贡包茅了。为此,寡君奉命前来问罪。另外,昭王南征未返,在楚国汉水沉船失事。这事得追究楚国的责任。”屈完道:“周室失去纲纪,天下诸侯都不再朝见进贡,岂止楚国如此?既便是这样,楚国不进贡包茅,我先代寡君赔罪。今后定将听从周天子旨意,悉数进贡包茅。若说昭王遇难一事,是渔民让昭王乘了劣质船的缘故,与寡君无关。寡君不能担此罪名!”说完,屈完驱车走了。
屈完回去后,如实向楚成王回禀了他和管仲的谈判,然后说,看样子齐桓公大张旗鼓地纠合各诸侯前来讨伐,是不会轻易退兵。建议楚成王做好防备,准备迎敌。楚成王先是称赞子文说话灵活,能进能退,继而,又气愤地说:“齐桓公真是狡猾,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诏令诸侯,咄咄逼人,不好对付。难道本王也要归降于他?……”发了一通牢骚后,犹豫不决地问屈完有何退敌计策,是战是和。屈完说:“齐国实力雄厚,尊王攘夷,扶弱济贫,深受各路诸侯敬仰和拥戴,不可与齐国为敌。我国久不纳贡周室,此次齐国发动诸侯前来讨伐,也合乎道义。因此宜言和,以解两国纷争。”楚成王说:“我与周室并驾称王,若是见了周王怎么说呢?”屈完说:“周室巴不得我们归附它呢!如果我们自称远臣,他应该会很高兴。周室衰弱,料它不会对我们怎么样。”楚成王不甘心就这么受降,沉默片刻,说:“此事非同小可,让寡人再好好考虑一下,视情况再定。”
楚国不肯受降,齐桓公于是传令屯兵在汉水附近的陉山,准备进攻楚国。
楚成王接到谍报,得知八国联军屯驻陉地(今河南郾城县南),即刻命斗子文为大将,率军屯在汉水以南,只等八国联军渡河时开战。
齐军迟不发兵。楚成王交战心切,等不及了,索性要斗子文先攻打八国联军。斗子文说:“管仲为人谨慎,善于用兵。八国联军停滞不进,必有诡计。应当遣使臣去探明情况,打探清楚敌军强弱、意向,再决定是战是和不迟。”楚成王觉得有理,于是又让屈完再跑一趟齐营,说要他借机回话进贡包茅一事,暗中观察敌情。屈完说:“臣想与齐议和。近日,臣反复思来想去,权衡利弊,还是觉得宜与齐国言和,服罪缺贡一事,归附周室,望主公批准。否则,就另请高明去齐营吧!”楚成王犹豫了一下,说,你先去看看什么情况,如果实在不能战,也没关系。
屈完再次来到齐营,拜见齐桓公,说:“寡君已知不贡包茅之罪,齐桓公若能退师一舍(三十里),寡君敢不听命?”在这之前,管仲料到楚国会来求和,承认缺贡包茅罪,他和齐桓公商量好了,同意与他们言和。并教齐桓公怎样说。于是齐桓公照着管仲的话,回复屈完说:“大夫能辅佐你们君王,使他尽到自己的职责,也使寡人能向周天子交代了。我还要求什么呢?”屈完称谢后去回报楚成王,说:“齐桓公已答应退师,臣下承诺每年按时向周天子入贡,主公不可失信啊!”楚成王答应道:“向周入贡没问题,就怕齐国未必守信肯轻易退兵。”
不久,有谍报说:“齐兵已拔寨撤退了三十里,在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驻扎。”楚成王对大臣们说:“齐师退去,定是怕我们!谁来挂帅出征?”子文说:“八诸侯都不失信于匹夫。主公难道要让一匹夫食言于八诸侯吗?”楚成王无言以对,只好同意向齐国请和。他命屈完带八车金帛,到召陵犒劳八路之师,又备上菁茅一车,作为进贡的样品,运到齐军面前,然后送到周去进贡。
齐桓公收到屈完送来犒劳军队的礼物,将礼物分别送给八路诸侯。菁茅检验无误后,叫屈完自行去进贡给周室。屈完和齐桓公说:“我一直在偏僻的楚国,未曾见过中原兵阵,听说这次八国联军都来了,不知能否有幸见识一下,开开眼界!”齐桓公微笑着说:“真巧,这几日八路诸侯都在排阵练兵,欢迎莅临参观、指导!”于是,屈完和齐桓公同乘一辆战车,望见八国兵马汇聚一起,队伍庞大而齐整,个个整装戴甲,神情威严,浩浩荡荡,连绵数十里不绝。八国车马分别排列成八个方向,齐国之兵,屯于南方,以抵挡楚国的冲击。忽然齐国军营中一声鼓起,七路诸侯兵鼓声相应,如雷震天……齐桓公有几分得意地说:“怎么样?这样一支有凝聚力、震慑力的军队,还愁打不了胜仗吗?”原来,齐桓公知道屈完要来,提前让各路诸侯一起演练好了兵阵,只等屈完一来,就在他面前好好表现一番,显示诸侯联军的威风。不料,屈完并未称赞兵阵,满脸严肃说:“齐桓公之所以成为中原诸侯的盟主,是因为您尊从天子,广施仁德,抚恤百姓。您若以贤德待诸侯,谁敢不服?若依仗人多动武,楚国以方城山为城,以汉水为护城河,城峻池深,就算您有百万之师,也未必够用!”齐桓公意识到用武力威胁楚国欠妥,面有惭色,对屈完说:“大夫真是贤能之人!寡人愿与楚国结为友邦,你看怎么样?”屈完说:“您要是邀请我们参加联盟,寡君还能不同意吗?与您定盟可以吗?”齐桓公点头应允,设宴款待,并留屈完在营中过夜。次日,齐桓公派人在召陵搭建祭坛,举行盟誓。齐桓公拿着牛耳为主盟,管仲为司盟,屈完代表楚成王与各国立下盟约:“从今以后,世通盟好。”齐桓公先歃,然后七国与屈完依次受歃。结盟仪式完毕,屈完再次拜谢,代蔡侯谢罪。想到聃伯被擒,至今还关押在楚国,管仲私下与屈完说,请楚国放聃伯回郑国。屈完欣然答应回去会尽力说服楚成王。
管仲收服楚国入盟,齐桓公赞赏他又立一功。
对这次谈判,鲍叔牙有些不解。他问管仲:“楚成王僭号已有三世了。僭号罪大,缺供包茅事小,为何您与楚国谈判,对其僭号一事避而不提,只谈包茅?”管仲说:“如果让楚成王革除王号,楚国就一定会俯首听从我们的吗?”楚成王野心勃勃,无人不晓,鲍叔牙不语。管仲继而又说:“如果楚国不听,势必交战。楚国强大,实力雄厚,不好对付。双方一旦打起来,彼此报复,南北从此大乱,至少几年又不得安宁。若以包茅为说辞,楚国易于接受。楚国服罪,与齐入盟,又恢复对周室纳贡,皆大欢喜。这难道不比连年打仗造成祸患更好吗?”鲍叔牙叹服不已,说管仲真是考虑周到。
楚国大夫屈完代楚王与齐桓公订盟后,楚王见诸侯兵退,突然又想反悔,不给周室进贡包茅了。他说:“八国联军一定是害怕我楚国才这么快撤兵。打都不打一下,就向齐国妥协,有辱我楚国大国风范。现在趁他们不备,偷袭齐国,定能取胜。”屈完劝阻说:“不可失信于齐。我们没有理由再战。楚国不尊周室,才让齐桓公钻了空子,挟天子以令诸侯,来讨伐楚国,已使我们很被动了,不能一错再错了。”楚王说:“我与周室并驾称王,现在又突然要向他臣服进贡,见了周王怎么说呢?还有,要是他奚落寡人怎么办?”屈完说:“周室衰弱,今非昔比,主公这时候去投靠他,向他称臣,他求之不得,必然会十分高兴,以礼相待,又怎么会为难您呢?”楚王不再说什么,即刻遣屈完为使臣,带上十车包茅、金帛去朝见周王。
楚国缺贡已久,今日又来朝贡,周惠王姬阆喜出望外,心里说:“楚国如此忠孝,大概是先王福德所感召吧!”于是命人准备好祭品,到文王、武王庙祭拜。祭祀完,他把祭肉赏赐给楚国,对屈完说:“回去告诉楚侯,好好镇守南方,不要再侵扰中原了!”屈完连忙谢恩,再拜稽首退下。
屈完走后,齐国大夫隰朋又来朝见,汇报了伐楚成盟的功绩,惠王非常高兴,盛情款待,并予以赏赐。
隰朋出宫时,半路上遇到一要好的大臣。他请隰朋一起喝茶。二人在宫外一偏僻的小店找了个包间坐下。大臣悄悄告诉隰朋一件事。隰朋听了,顿时目瞪口呆。离别之际,大臣一再拜托隰朋,一定要帮帮世子郑。
隰朋回齐国后,向齐桓公报说:“周室将有内乱。”齐桓公问:“怎么回事?”隰朋把缘由道来:姬郑是周惠王长子,先皇后姜氏所生。姜氏为齐国公主,姜后早卒。次妃陈妫得宠,立为继后。陈妫之子姬带相貌英俊,善于骑射,平日善于恭维奉承周王,周惠王很喜欢他,称他为太叔。陈妫母子俩一直把世子郑视作眼中钉,对他很排斥。平日里,总是在周惠王面前挑世子郑的毛病。近年来,周惠王身体每况愈下。陈妫担心周惠王一走,世子郑即位后,母子俩日子不好过。一次,趁周惠王高兴,陈妫提出想把太叔带改立为世子。周惠王起初表示为难,说自古“立长不立幼”,世子郑是嫡长子,又无大的过失,不便轻易废旧立新。也不好向大臣们开口说此事,且大臣们也不会同意的。周惠王不答应,陈妫就哭着说,她和太叔带的好日子不长了。陈妫日夜哭泣,不思饮食,几日下来,憔悴不堪。周惠王最宠陈妫,见不得她如此伤心难过,只好妥协了……说完,一会儿又郑重其事地道:“听说周惠王要废立世子。此事非同小可。主公为诸侯之长,不可坐视。”齐桓公听了,大惊,于是召管仲来商议此事。齐桓公转述隰朋的话后,叹道:“周惠王糊涂啊!明知此事不可为,偏要这样做。”管仲说:“臣有个办法可让周惠王不废世子。”齐桓公问:“什么办法?”管仲说:“向周王上表说,齐桓公想见世子,请世子出来会诸侯!世子一出来,君臣之分已定,周惠王想再废立世子也难了。”齐桓公说:“好主意。”于是即刻传檄诸侯,通知诸侯次年夏在首止(今睢县东)开会。再遣隰朋朝见周惠王,说:“各路诸侯无不称颂天子英明。为了进一步巩固天子圣威,诸侯一致请求面见世子,请天子理解臣子的恭敬之情,命世子屈驾首止,代天子领受诸侯敬意。”周惠王很不高兴,不想子郑会见诸侯,无奈惧怕齐国强势,且名正言顺,只好允诺。
次年夏五月,齐、宋、鲁、陈、卫、郑、许、曹八国诸侯齐聚首止。世子郑驾临行宫。齐桓公率诸侯拜见。
当晚,子郑派人邀请齐桓公到宫中,向他诉说太叔带欲谋夺位之事。齐桓公安慰他说:“世子勿忧!这段时间世子安心在这里住下。我已吩咐诸侯轮流敬献酒食犒劳世子。等秋凉,我们一定护送世子还朝。到时,我和诸侯立盟,共同拥立世子。”子郑感激不已,于是在行宫住下。
世子郑久不归国,周惠王猜想是齐桓公要干涉废立太子之事,很是气愤,大骂说,是不是寡人对齐桓公太好了,以致他如此放肆。陈妫说,齐桓公恃宠而骄,目无天子。虽然齐桓公功劳大,但也不能喧宾夺主。大王是该教训下他,以示天威不可犯。正说着,太宰周公孔来拜见,周惠王把心事道来,说:“齐国率诸侯久留世子,不知是何意,将置朕于何地?烦太宰送封密信给郑文公,让他弃齐从楚。”宰孔说:“齐桓公收服各诸侯结盟,尊王攘夷,劳苦功高,大王为何仅凭一时猜测,就抛弃长久亲近您的属国,而忽然要接近南方蛮夷?”周惠王冷笑一声,说:“哼!天晓得齐国有无异心。朕意已决,太宰不要再推辞。”宰孔只好遵命。
一晚,有人送来一封密函给郑文公,信中写道:“世子郑违背父命,结党营私,不能继承王位。次子带贤能、孝顺,我想让带继位。君侯如能弃齐从楚,与楚共同辅佐次子,我愿将国事相托。”郑侯看后,激动不已,说:“先君武公、庄公为周朝卿士,是诸侯中的领袖,不幸郑国中道衰落,现与小国同辈。郑厉公协助周惠王平定了“子颓之乱”,拥立了周惠王,对周王室有大功,却不受重用。想不到周惠王如此赏识我……”郑文公沉浸在莫大的喜悦中。大夫孔叔进谏说:“齐国曾为了保护郑国而出兵讨伐楚国,如今我们却要背齐联楚,这是违背道德的。况且拥戴世子继位,是天下的大义!周朝从来都是王位只能传给嫡长子。周幽王宠爱伯福,周桓王宠爱王子克,周庄王宠爱王子颓,都没好结果。您如果不从天下大义,只能重蹈前人覆辙,一定会后悔的。”大夫申侯说:“如果我们服从齐盟,就是违背天子之命。谁敢?!如果我们离开齐盟,诸侯一定怀疑,怀疑之后联盟就会解体。况且世子在外有诸侯拥戴,而太叔也有内党支持,二人谁胜谁负,无法预料,不如暂时回去,以观变化。”郑侯听从了申侯之言,借故国内有事,不辞而别。
除郑侯外,齐、宋、鲁、陈、卫、许、曹七国诸侯都如期到首止出席盟会。太子郑亲临观看盟誓之礼。盟词说:“凡我同盟,共同辅佐世子,匡靖王室,有背盟者,神明殛之!”仪式礼毕,世子郑到台阶下拱手相谢,说:“诸君不忘周室而拥戴我的恩德,我将永远铭记在心!”诸侯都下拜稽首。第二天,世子郑想回周,各国都派车护送。齐桓公、卫文公亲自将世子郑送出卫境。
楚成王知郑侯逃盟,很是高兴,说重得郑国的机会来了!郑国大夫申侯,曾在楚国做官,很有口才,为人贪婪而又善于逢迎,颇受楚文王宠信。楚文王薨后,他到栎改为投奔郑厉公,又得到他信任。郑厉公复国后,任申侯为大夫。想到申侯在郑、楚两国都有人脉,要是能让申侯答应从中活动,打通关节,让郑文公背齐从楚,此事必成。于是,楚成王派使臣重贿申侯。申侯得了好处,果然答应了。
郑文公听说诸侯已结盟,且齐桓公因他缺席,将讨伐郑国。郑文公担心楚国不是齐国对手,于是迟不敢投靠楚国。周天子怕郑文公反悔,三天两头打发宫监来催问进展。郑文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既要用好吃好喝的招待宫监,还要找各种理由说明与楚国恢复友好关系不那么容易……这天,郑文公正在为从齐还是从楚一事烦闷,有宫人来报,申侯求见!郑文公正为上次误听申侯之言,得罪了齐国懊悔,于是不耐烦地说,不见!一会儿宫人又回来了。申侯说有紧急军情要向大王禀报。郑文公这才叫人让申侯进殿觐见。申侯先是向郑文公请安。郑文公瞪他一眼,冷笑道:“不是说只要我们弃盟,联盟就会自动解体吗?现在齐国要打郑国,怎么办?”申侯说:“齐桓公君臣不分,违背周王命令,是死罪逆臣。难道大王也想得个叛逆不忠的千古骂名吗?再者,齐国、楚国一样强大,诸侯国中,只有楚国能与齐国抗衡。大王要是迟疑不决,到时将齐、楚两国都得罪了,郑国就抵挡不住了。”郑文公被他的话所迷惑,于是私下遣申侯向楚进贡。
周惠王26年,齐桓公率领同盟诸侯讨伐郑国,包围了郑国新密。申侯请求楚成王出兵救郑。楚成王与大臣商议此事,令尹子文进谏说:“许穆公在召陵之战中阵亡,为此齐、许两国特别友好,大王如果伐许,诸侯必然来救,那么郑国不就解围了?”楚王听从子文意见,于是亲自率兵伐许,并包围了许城。诸侯听说许国被围,果然弃郑救许。齐退兵后,申侯回到郑国,自以为有功,期待赏赐,不料,郑侯迟迟未赏,且连句褒奖的话也没有。申侯暗中打听到,原来有人在郑侯面前说他坏话,郑侯对他有意见,所以不封赏。为此,申侯不满,颇多怨言。
次年春,齐桓公又要率军讨伐郑国。郑国哪是齐国对手?郑文公急命申侯去楚国请援,申侯还在为上次没封赏的事生气,于是推说身体不适,不去楚国。郑文公很是恼怒,只好另派他人去楚国。齐兵压境,却久未见楚援兵。郑侯正为此发愁,这时,孔叔求见,请求务必杀掉申侯,这样联军就能不战而归。并呈上来一封信给郑侯,说这是陈国大夫辕涛涂给他的来信,认为他说得不无道理,请郑文公审阅。原来辕涛涂与申侯之间有隔阂。公元前656年,召陵之会后,辕涛涂怕齐国路过陈国,就找郑国大夫申侯商量好,要他建议齐桓公沿东海回国。申侯当面虽答应了,背地里却在齐桓公面前说辕涛涂坏话。他说,辕涛涂不怀好意,如果听他的沿东海回国,会使齐国遭遇夷人袭击。齐桓公听了信以为真,当时很是恼怒,于是立即命人将辕涛涂扣押,并赐申侯虎牢之地。辕涛涂为了报复申侯,建议申侯修筑虎牢,然后向郑文公说申侯有不臣之心。郑文公开始怀疑申侯忠心。申侯劝说郑文公首止逃盟会后,齐桓公要讨伐郑国。申侯说服楚国援兵解围郑国新密,但郑侯并未赏赐他。这次,齐国又来围郑,辕涛涂写信给孔叔,企图将叛齐罪责推卸给申侯……郑侯打开信,只见信上写道,申侯以权谋私,出卖国家。他以前用郑国利益讨好齐国,独得虎牢之地的赏赐。现在又以郑国利益来讨好楚国,使郑文公负德背义,招致战灾,祸国殃民。虽说楚国同意援助郑国,但也不是长久之计。郑国哪里经得起联军没完没了的入侵?只有杀掉申侯,与联军言好,才能彻底解决联军的围困……郑侯阅毕,无比愧疚,悔叹道:“寡人当初没听孔叔劝告,逃盟而招致齐兵两次攻打郑国。佞臣申侯巧舌如簧,寡人一再被他蒙骗,以致给郑国带来祸患。郑国不能再容他了!”于是召来申侯,斥责他一番,然后命武士将他斩了,把首级装在匣中让孔叔献给齐军,并要他传话说:“齐郑本来一直友好,因寡君误听申侯之言,背弃盟约。现已杀申侯,派我前来向贵国请罪,希望盟主赦宥,两国能再恢复友好。”齐桓公知道孔叔贤能,于是答应了与郑国和解。同时约定各国诸侯在宁母再次会盟。郑文公因有周天子密旨,不敢公然赴会,就让世子华代为前去听命。
周惠王22年冬,周惠王疾笃驾崩,为防叔带夺位,世子郑与周公孔、召伯廖商议后,暂不发丧,遣人密报王子虎。王子虎再将此事报告齐桓公。齐桓公即刻召集齐、宋、鲁、卫、陈、郑、曹、许八国诸侯在洮地会盟。八国各遣使臣以问安周天子为名,聚集在王城外。王子虎先入城报信。世子郑派召伯廖出城迎接慰问各国使臣,然后发丧。周公孔、召伯廖侍奉子郑主丧,八国使臣则代表各国国君来吊唁。这一日,世子郑接受百官朝拜,为周惠王。太叔带知此事后,很是非常气愤。但局势已定,无挽回余地了。
周襄王元年,春祭完,周襄王为感谢齐桓公拥立即位之功,特命太宰周公孔赐胙给齐国。齐桓公闻讯后,立即召集各诸侯在葵丘(宋地,河南省东仁县)会盟。这是齐桓公第九次召集各国诸侯会盟,也是规模最大、最风光的一次。
在去葵丘路上,齐桓公与管仲谈论起周室内乱,世子郑与太叔带相互争夺王位一事,管仲感慨说:“周室嫡庶不分,引发权力纷争,陷入内乱。如今主公储位还空着,也该早作安排,以绝后患。”齐桓公愁眉微蹙,说:“寡人六子,皆是庶出。无亏最年长,昭最贤能。长卫姬侍奉寡人最久,寡人已许诺她立无亏为世子。易牙、竖貂二人也都劝我立无亏。但寡人又爱昭的贤能,所以迟迟未决。请仲父帮我决断此事。”管仲说:“继承基业,非贤能之人不可。主公既然知道世子昭贤能,就该立他。且公子昭是郑姬所生,郑国刚入诸侯联盟,立公子昭还可以借机加强与郑国的友好关系。”齐桓公依旧担忧,说:“要是无亏以长子的身份来争夺王位怎么办?”管仲想了一下,说:“周王之位,由主公定。这次葵丘会盟,主公可把世子昭托付给最贤能的诸侯。如此一来,还担忧什么呢?”齐桓公点头,高兴地说:“好!”于是问管仲谁最贤能。管仲说:“诸侯中宋襄公兹父最贤能。兹父本是宋国世子,为人正直宽厚,德才兼备。宋桓公后妻之子公子目夷,相貌、才学也很出众,宋桓公很喜欢他。兹父知道父王心意,便主动说服父王改立目夷为世子。宋桓公答应了,打算改立目夷为世子。目夷推辞说:‘兄长为世子,弟弟在他手下,这是符合礼义的。如果让弟弟做世子,兄长在弟弟手下,这不符合礼义。如果要我做不合礼义的事,我宁可离开宋国。’宋桓公又叫心腹大臣设法劝服目夷。目夷依然不动心,一日,他悄悄离开,来到卫国。兹父也随之来卫国。三年后,宋桓公和大臣们都盼着兹父回来即世子位,他才回。然后,目夷也回国了。”齐桓公听了,连连称赞宋襄公有让位的美德。
等齐桓公到了葵丘,派管仲去宋襄公馆舍问安,并传达储位一事。事毕,管仲回禀齐桓公说:“宋桓公新丧,宋襄公不忘遵从盟主之命,穿着孝服来参加盟会。可见对齐国相当尊重啊!”一会儿,宋襄公来拜见齐桓公。齐桓公诚恳地说:“公子昭继位管理国政,将来一切都靠您的帮助了!” 说完,就把世子昭托付给他。宋襄公感谢齐桓公信任,爽快地答应了此事,并说一定尽力。
葵丘会盟那日,周使臣太宰周公孔先登上祭坛,然后诸侯依次上祭坛。坛上虚设周天子之位,诸侯依照周礼,向北叩头朝拜,如同朝觐的礼仪,然后各自入座。太宰周公孔面向东而立,传新王之命说:“天子有国事在身,让我来赐伯舅三样礼物:一块“文武胙”、一把“彤弓矢”、一辆“大路车”(“文武胙”是周天子祭祀后的祭肉,一般只送给同姓诸侯。周天子把此物送给异姓的齐桓公,可见齐桓公功劳之大。“彤弓矢”是一把涂抹了油彩的弓和箭,谁得到它,就拥有了代天子征讨四方的大权。“大路车”是天子才有资格乘坐的马车。只有功勋特别卓著的诸侯才能越级使用)。这些礼物,都意味着齐桓公位置仅次于天子。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齐桓公登上了高台,刚要跪拜领取礼物,周公孔说:“天子吩咐过,伯舅劳苦功高,念其年迈,可以免跪。”齐桓公已过六十花甲之年,腿脚的确不那么便利,他正犹豫不决,这时管仲从旁边进言道:“虽然周天子恩典,但作为臣子,众目睽睽下,礼节千万不能马虎!”齐桓公于是对周公孔道:“谢天子垂爱。天威不可违,小白不敢不遵臣职守。”于是再拜稽首,然后登堂受胙,诸侯都称赞齐桓公遵守周室礼仪。
盟会后,趁诸侯未散,齐桓公带头宣誓:“凡我同盟,都要言归于好。”并写在史册上,让人宣读。还规定不再杀牲歃血,诸侯无不信服。
盟誓结束后,齐桓公想起一事,请教周公孔说:“夏、商、周三代都有封禅之事,太宰知道其中仪式礼节吗?”周公孔说:“古代封禅泰山、梁父山。封泰山,就是在泰山筑土为坛祭祀天,报天之功。封禅梁父山,就是在梁父山下清扫场地祭拜土地,报地之德。夏、商、周三代君王接受天命,兴邦立国,得到了天地庇佑,都是诚心祭祀的回报。”齐桓公说:“夏朝都城在安邑,商朝都城在亳,周朝都城在丰镐。泰山、梁父山离他们都城都很远,他们还来祭祀。现在泰山、梁父山就在我们的封地之内,寡人也想举行大典,太宰您看如何?”周公孔当着齐桓公的面,不好直说,他说:“君认为可以,谁还能说不行?”背地里却找到管仲诉说了此事,说:“封禅之事,不是诸侯所谈论的。仲父能否劝谏齐侯?”管仲说:“寡君好胜,可以私下劝他,但不能当众批评他。我现在就去劝他。”于是连夜拜见齐桓公,对他说:“听说主公想要举行封禅仪式?”齐桓公说:“是的。寡人北伐山戎、灭令支、降孤竹;西涉流沙,直到太行;南伐楚,直到召陵。寡人举办了三次兵车之会,六次衣裳之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下诸侯没有不服从我的。三代王室虽然受命于天,但所建功勋也远不及我。因此,我想封禅泰山、梁父山,以昭示子孙后代……”管仲说:“夏、商、周三代君王都是受命于天,所以能封禅泰山、梁父山,准备祭品,举行祭祀大典。主公要听从上天安排,安心做好臣子的本分。想当初,我们的宗旨是尊王攘夷,济贫扶弱,其他诸侯才会追随我们。封禅泰山、梁父山是历朝历代天子的专属,如果主公也封禅,周室和诸侯各国会怎么想呢?主公封禅不仅不能起到昭示子孙后代的作用,反倒还会被人冠以忤逆不忠的罪名。”齐桓公无言以对,从此不再谈封禅之事。
齐桓公41年(公元前645年),80出头的管仲弥留之际,对齐桓公说:“臣要走了,有一事放心不下。齐桓公问,何事?管仲说,主公要远离‘三贵’——竖刁、易牙和公子开方三人为了攀附势利,竖刁不惜阉割自己,易牙杀子做肉羹,公子开方六亲不认放弃国君之位。他们多么凶残冷酷……”齐桓公不解地说:“这三个人侍奉寡人已久,为何之前从未听仲父这样说过?”管仲说:“臣不说是不想拂逆主公喜好。他们好比是水,臣是堤防,能遏止泛滥。现在堤防要没了,将有横流之患。因此主公宜避开他们。”齐桓公虽然不舍,但还是答应了。想到管仲日子不多了,又说:“贤相要是走了,寡人该立谁为丞相?用鲍叔牙为相如何?”管仲回答说:“不行。我很了解鲍叔牙,他是正人君子没错,但他为人太过于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到不像自己那样正直的人,便不去接近人家;对他人的过错,终生不忘。”齐桓公又说:“隰朋可以吗?”管仲说:“隰朋对胜过自己的人追羡不已,对赶不上自己的人则劝勉不息。常因自己赶不上黄帝而羞愧,对赶不上自己的人则表示同情;他对于国政,细枝末节不去过问;他对于事物,分外的不去了解;对于人,不刻意去找小毛病。一定要我推荐宰相的话,隰朋较为合适。”
管仲走后,于是齐桓公任用隰朋为相。不久,隰朋也走了。齐桓公只好请鲍叔牙执秉朝政。鲍叔牙说:“要我做丞相可以,必须先辞退‘三贵’。”齐桓公虽有些不情愿,但犹豫一番还是命人撵走易牙、竖貂和开方,不许他们入朝。
“三贵”走后,齐桓公食无味,睡不安,寡言少笑,容颜憔悴。长卫姬说:“主公何必折磨自己?难道鲍叔牙左右就不用几个听使唤的人么?”齐桓公叹口气,说:“管仲走前也曾要寡人远离这三人。管仲、鲍叔牙都是为寡人好啊!”长卫姬替三人辩护说:“易牙、竖貂和开方仨,多年来悉心侍奉主公,又没犯任何过错,随便撵走他们,对他们不公。依臣妾之见,不如先把易牙召来掌厨,开开胃口。竖貂和开方也会不请自来。”剑老无芒,人老无刚,齐桓公到了耄耋之年,霸业已成,心满意足,再无追求。加上他本来就耽于酒色,不是个清心寡欲之人,因此,在长卫姬谀言诱惑下,犹犹豫豫,最终还是答应了。
齐桓公43年(公元前643年)冬十月,霸主齐桓公病重。竖刁、易牙和公子开方三人合谋,派人把守住宫门,在门外挂出一块牌子,说:“寡人有怔忡之疾,需要静养,未经寡人许可,任何人一律不得入殿。著寺貂紧守宫门,雍巫率领宫甲巡逻。所有国政,都等寡人痊愈后再说。”为防有人闯入,“三贵”又把后宫所有侍从、卫士和宫女等全解雇,让他们出宫自寻出路。然后派人在齐桓公寝殿外修筑起三丈多高的围墙,封死所有门窗,只在墙下留个狗洞大小的窟窿,时派太监钻进去打探齐桓公生死。与此同时,整顿宫甲,以防群公子之变。
就这样,齐桓公孤自躺在荒废已久的偏殿内,病得起不了床,无人照看,接连两三天没吃喝,饥渴难耐。他呼唤左右,无一人答应。他兀自叹息,现在是他生命里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却被抛弃在此,是谁对他如此狠心?……就这样,齐桓公被困在这里……眼看齐桓公已奄奄一息,一日,突然听见“扑通”一声,似有人跳下来。齐桓公睁眼一看,一个人影推窗而入。那人见了齐桓公,跪下请安,然后说:“我乃贱妾晏蛾儿。”齐桓公非常感动,在这个时候,还有人记得他。一会儿齐桓公问晏蛾儿是怎样进来的。晏蛾儿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妾曾受过主公恩惠,所以设法翻墙进来的……”齐桓公说:“寡人饿了,想喝粥,你能为我去端碗粥来吗?”晏蛾儿从身上掏出一瓶水和两张馅饼,说:“妾知道主公一定饿了,特地给您带来的。”齐桓公狼吞虎咽地吃饼。一会儿又问“三贵”和长卫姬他们在哪?晏蛾儿半日吞吞吐吐不知所云。齐桓公一定要晏蛾儿说实话,晏蛾儿含泪说:“妾不敢说。说出来怕主公难过。”齐桓公更加好奇了,说:“没事的。我有心里准备。你说!”晏蛾儿于是就把易牙与竖刁作乱,筑墙隔绝内外,不许任何人进出一事道来。齐桓公听了惊愕万分,懊悔至极,悲叹道:“仲父真是圣人啊!这么有远见!寡人不听圣人言,所以有今日。难道我就这样死了吗?”说完,他气得连吐几口血,顿时气绝身亡……
齐桓公有宠妾六人,子十余人,却只有晏蛾儿一人为他送终。齐桓公于周庄王12年夏五月即位,薨于周襄王9年冬十月,在位共43年,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