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雅洁的头像

郭雅洁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9/30
分享
《东周演义》连载

第五十一章 洹水六国结盟约 激将法苏秦荐张仪

话说商鞅死后,秦国继续推行商鞅变法,秦国变得富强。六国纷纷效仿。各国新兴商人地主要把封建主土地公田制改变为税亩制。而六国旧主仍想保持原来割据的统治。新兴土地所有者认为中原诸侯应与秦国友好,东西联盟,主张亲秦,展开“连横”运动;旧主及其追随者则认为中原诸侯应“合纵”(从地理上看,南北合成一条直线,所以叫“合纵”。)抗击西秦。合纵、连横两派反复斗争,天下纷乱。直到苏秦游说六国,建立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一日,秦相公孙衍劝秦惠文王吞并巴、蜀,称王以号令天下,并要列国都像魏国一样割地作为贺礼,如若不从,就发兵讨伐。因六国中,楚国最强。最近楚威王熊商攻灭越国,地广兵强。公孙衍建议先说服楚国献地,其他各国不在话下。秦惠文王听从其计,于是遣使到楚,请求楚王献地为贺。

这日,有人来求见秦惠文王,听说此人名叫苏秦,是鬼谷子弟子,秦惠文王很高兴,宣他觐见。

苏秦本想投奔商鞅,到了咸阳,才知秦孝公已薨,商鞅也被处死的消息。于是他入宫拜见秦惠文王。

此前,苏秦还游说过周显王,讲述富国强兵的主张。苏秦初衷是周游列国,可惜家里不支持。苏秦是洛阳人,家中老母在堂,原有一兄二弟,兄长已去世,只有嫂子在,还有苏代、苏厉两个弟弟。苏秦离家数年,回家团聚,全家不甚欢喜。

几天后,苏秦和母亲说他想变卖家产,作为路费,出游列国。老母、嫂子和妻子都不赞同,说此举不现实,通过口舌来博取富贵,日后生计无着,穷困潦倒,就悔之晚矣!建议他不如守住这份现成的家业,脚踏实地,从事耕种工商,过个小日子。苏秦执意要走。苏代、苏厉就劝他说:“兄长如果真的精通游说之术,何不就近游说周显王,在家乡也可以成名,何必远行?”家里反对,苏秦无奈只好就近游说周显王。周显王见苏秦能说会道,但又不知他是否真的有才,就先将他暂留馆舍。

东周国为发展农业,提高农作物产量,想改种水稻。正值春耕时节,东周国急需涧河水灌溉田地,不料,涧河上游的西周国却突然堵塞了河道,不给放水。东周君为此忧虑,茶饭不思。东周君于是命人张榜布告天下,谁能说服西周国放水,必有重奖。苏秦知道后,去拜访东周君说:“请让我去西周国说服放水,好吗?”东周君准奏。苏秦于是去拜见西周君,西周君知苏秦是为东周君做说客的,态度很是傲慢。苏秦毫不在意,礼毕,他对西周君说:“不给东周国放水,君上失策了!这是在逼着东周国富强起来啊!”西周君惊诧道:“先生此话怎讲?”苏秦解释道:“君上在春耕之时堵塞河道,不让东周国取水播稻,表面上看是在压制东周国,但您细想,如果东周国被逼得太紧,下令全国改种麦子怎么办呢?君上也知道,种麦子不需要用很多水,一旦东周国改种了麦子,就再也没有用水之忧,也就不用仰仗您的鼻息了。这样一来,君上不就彻底失去控制东周国的资本了吗?”西周君觉得有道理,于是问苏秦:“依先生之见呢?”苏秦趁机道:“现在东周国百姓都种麦子,没有种其他东西。君上要想控制东周国,不如突然放水,破坏他们的庄稼。放下了水,东周国一定又改种水稻;等稻子长起来,来不及改种麦子时,君上再用断水来威胁东周国。这样一来,就可使东周国百姓完全依赖于西周国而听命于您了。”西周君听了,连声叫好。寥寥数语,苏秦就两头讨好,得到了双方的赏金。

苏秦在馆舍住了一年多,却无一大臣肯向周显王举荐他。因苏秦出身农商之家,大臣都怀疑他的主张空洞无用,不切实际。苏秦知自己在周室无用武之地,只好又回家。

苏秦不顾家人再次反对,将家中产业尽数变卖,换得黄金十镒,做了一件黑色貂裘,又买下车马,雇了随从,开始周游列国……

苏秦到赵国拜访平原君赵胜,赵胜欣赏苏秦才华,欲将他留为门客。可苏秦不甘做一名下等门客,就打算到赵国司寇李兑府上谋差事。

苏秦游说李兑,他先把自己的困难处境道来,希望能博得李兑的同情。他满面愁容地道:“我乃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苏秦,家境贫寒,为成就一番事业,变卖所有家产,出来谋生。现在穷得连个驾着劣马的破车、桑木轮子草编车箱的小车都没有,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背着书卷,担着口袋,冒着严寒,越过漳河,双脚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来到您宫门外,希望拜见您,谈谈天下大事。”

李兑听了,非但不同情他,反而眉头深锁,冷冷地说:“先生谈鬼事,我倒可以听听。若拿人事来游说,我就不必知道了。”苏秦答道:“臣下本是拿鬼故事来见您的,不是拿人的事。”李兑接见了他。苏秦胡诌道:“我来赵国邯郸时,天色已晚,城门已闭,连张草席都没找到,只好借宿在他人田地里。旁边有个祠堂,半夜,祠堂里,土偶跟木偶斗嘴说:‘你赶不上我,比我差远了。假如我遇到暴风雨,被毁坏了,就又回到土里。而你若遇上暴风雨,就会被漂到漳河里,向东流入大海中,漂浮游荡,没有安身立命之处。’我想,还是土偶赢了。如今阁下杀了武灵王,灭了他的宗族,您处境正危如累卵。您听臣下的计谋就能生存,不听臣下的计谋就得死亡。”李兑见苏秦揭他的伤疤,便说道:“您到客舍住下,明天再来见我!”苏秦告退。

苏秦提前做好了准备,次日,他兴冲冲地又来拜见李兑,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谈了一整天才离去。

李福出来送苏秦,苏秦叹息一声,不解地道:“奇怪,昨天我谈得粗略,相国却动了心。今天我谈得详细,相国却充耳不闻。这是为何?”李福笑了一下,说:“您的计谋宏大而规划高远,我们相国是不能采用的,是我叫他这样做的。虽然如此,您明天再来,我会请相国资助您大量财物。您可以另谋高就,大展宏图。”

原来,昨日,苏秦走后,李兑把这事和家臣李福道来,然后问道:“这苏秦机灵善辩,但有些危言耸听,我该如何待他为好?”李兑与苏秦的谈话,李福早已在暗中偷听了。李福嫉妒苏秦才华,便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您应远离此人。明天您见他时,只要牢牢堵住双耳,不要听信他的话就行了。”

苏秦虽有些失落,但听说赞助他路费,第二天还是来了。李兑赠送苏秦明月珠(又叫夜明珠)、和氏壁、黑貂裘、二百两黄金。苏秦谢过李兑,一路西行入秦。

苏秦来求见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召见了他。“先生不远千里来到敝邑,不知有何教诲?”秦惠文王说。苏秦施礼说:“现在七国中,属秦国最强。臣听说大王雄心勃勃,大有兼并天下诸侯之意,是吗?”秦惠文王说:“不错。”“大王东有渭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胡貉,沃野千里,奋击百万,凭如此国力,并诸侯,吞周室而一统天下,易如反掌。不过,像大王这样安坐而无所作为,要取天下还差一筹呀!”秦惠文王刚杀掉商鞅,心中憎恨游说之士,于是眉头一皱,说:“常言道,羽翼未丰,不可高飞。先生所言,我眼下还无法做到,等过几年实力雄厚了再考虑吧!”

苏秦退下,回到馆舍中,潜心著书,从三皇五帝到春秋五霸攻战得天下之术写了十余万字,然后献给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将书收下。过了段时间,仍不见秦惠文王召见自己,苏秦又去拜见秦相国公孙衍。公孙衍嫉妒苏秦才华,没答应在秦惠文王面前推荐苏秦。

苏秦在秦国一年多后,钱财殆尽,无计可施,无奈只好把车马、仆从变卖,担着行李徒步回乡。

走了好几个月,才到家。

苏秦数年未归,一事无成,回到家,家人都对他很冷淡。

苏母见到儿子,须发凌乱,衣衫褴褛,起初还以为是乞丐上门要饭。走近一看,才认出是苏秦。见苏秦如此狼狈不堪,劈头盖脸就是一阵责怪。苏母说:“我们周人的习俗,是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农商,追求那点小盈利。如今你丢掉正业而去干耍嘴皮子的事,以致穷困潦倒,不也应该如此吗?”苏秦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妻子正在织布,知苏秦回来,也不下机相见。苏秦疲惫不堪,饥渴万分,问嫂子要口饭吃,嫂子竟然敷衍他说,家中无柴,做不了饭。苏秦见此光景,委屈至极,躲到自己房间,黯然落泪。

苏秦哭着哭着,突然想起他下山之前,师傅鬼谷子先生曾送给他一本《阴符》,并叮嘱他,要是遇到挫折,不妨看看此书。苏秦擦干眼泪,找出《阴符》一书,从此,他闭门不出,整日在家认真研读《阴符》。《阴符》有纵横之精妙、行军之要诀。苏秦昼夜钻研,非常用功,为防倦睡,头悬梁、锥刺股。他反复琢磨,一年之后,终于吃透《阴符》,天下大势了然于胸。

苏秦和其弟苏代、苏厉讲读《阴符》的心得体会,苏代、苏厉很是佩服,又听苏秦说,他有志于出入朝堂,取得卿相之位。于是都出资赞助苏秦出游。

最近,苏秦思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合纵”之策,即说服六国齐心协力抗秦,这样,他即可在官场中立足了。

这时,正好听说燕国设立黄金台招贤,苏秦就辞别家人,登程去燕国。

苏秦到了燕国,朝臣见他年轻,无人举荐他。一年多后,苏秦坐吃山空,身无分文,但又不想回家。店主知道他的情况后,同情他的遭遇,好心借钱给他,才使他勉强度日。

一天,苏秦正准备出门买馒头,忽然听到鸣锣开道的声音,连忙跑出旅馆大门,正好遇上燕文公出游。苏秦跪在道旁,要求谒见燕文公。燕文公求贤若渴,听说苏秦是鬼谷子弟子,便与他交谈。见苏秦恭谦有礼,学识渊博,精通兵法,就带他回宫,拜苏秦为客卿,赠其车驾十辆、黄金百镒。

苏秦很感激旅店主人在他困难之时借钱给自己,帮他渡过了难关,于是派人带着百镒黄金去燕国酬谢旅店主人。

公元前333年,燕文公薨,其子燕易王继位。齐宣王趁燕国国丧之机进攻,占领了燕国十座城池。燕易王大怒,意欲报仇,向苏秦问计。苏秦说:“大王当务之急不是报仇,而是自保。燕国国力薄弱,应该把复仇的愿望暂时埋藏起来,首先向齐国示弱,以此赢得发展的时间。其次,要鼓动齐国攻打他国,使其无暇攻燕。”燕易王于是派苏秦出使齐国,收回失地。

苏秦领命来到齐国。见到齐宣王,苏秦先拜了两拜,以表祝贺,继而又仰头来念悼辞。齐宣王手按着铁戈向后连退几步,问:“咋回事,为何才贺喜马上又念悼辞?”苏秦答道:“为何人们宁愿挨饿,也不吃乌头(一种有毒植物)?这是因为乌头虽能填饱肚子,但是吃得越多就死得越快。现在燕国虽然弱小,但也是强秦的翁婿之邦。大王贪图燕国十个城邑的便宜却和强秦结仇。现在如果让弱小的燕国做先锋,而强大的秦国做后盾,从而用天下精兵攻击您,这与吃乌头充饥一样危险。”齐宣王听了,惊慌失色,说:“既然如此,那该怎么办?”苏秦回答说:“圣人处事,能转祸为福,因败取胜。大王如能听从我的计策,归还燕国十座城邑,燕国定会很感激,全心全意侍候大王。秦王也一定很高兴。如此,大王避开强敌,和他们友好建交,燕、秦都与齐国友好,那么天下诸侯又有谁不听从大王号令?实际上,这是以十城换取天下。这可是霸业,也是所谓转祸为福,因败建功的好办法。”齐宣王听后非常高兴,不顾群臣反对,归还了燕国十城,还送千金致歉,请求结为友邦……

苏秦游说有功,回国后,燕易王拜他为相国。苏秦奏道:“大王有土地方圆两千里,兵甲数十万,战马六千匹,兵车六百辆,然而和中原诸侯相比,还不及人家一半。近年,赵、齐强大了,可强国老打仗,请问大王,为何燕国弱小反而长期太平无战乱?”燕易王摇头道:“不知道。”苏秦解释道:“燕国之所以没遭兵祸,受到秦国侵略,是因有赵国做屏障。大王不知道跟赵国结好,反而去巴结千里之外的秦国,这不是有点欠妥吗?”燕易王问:“那我该如何是好?”苏秦说:“依臣之见,不如先与赵国结好,进而连接魏、齐等诸侯国,合力抗秦,才能使燕国长治久安。”燕易王点头道:“是啊,你这个主意倒是能保护燕国,我赞成,但恐其他诸侯不肯听从。”苏秦说:“臣虽不才,愿面见赵侯,与他缔结盟约。”燕易王很高兴,立即给苏秦提供金帛路费、高车驷马,让武士护送他前往赵国。

到了赵国,赵肃侯闻听苏秦来了,忙下台阶相迎,说道:“贵客光临,有何指教?”苏秦奏道:“臣听说‘保国不如安抚百姓,安民不如善交邻国。’如今函谷关以东各国,赵国最为强大,其占地二千多里,兵卒数十万,战车千辆,马匹上万,粮草众多。赵国民风慷慨、尚武重义,秦国最忌讳赵国。秦为何不敢发兵攻赵?还不是因为赵国西南边有韩、魏两道屏障。韩、魏无高山大川之险可凭,一旦秦国大举进攻,两国难以抵御,韩、魏一亡,赵国就难保了。臣曾考察天下版图,各诸侯国土地五倍于秦国,兵力十倍于秦国,如果赵、韩、魏、燕、齐、楚六国结盟,同心协力,攻打秦国,还怕秦吗?如今秦国以武力恐吓诸侯,让各国割地求和。依臣之见,不如六国君臣在洹水(又叫安阳河,从山西省流到河南省,经故殷墟到安阳县北安阳桥,再东到内黄县,入卫河)会盟,结为友邦,秦国如果攻打一国,其他五国共同出兵救援,如有背盟毁约者,诸侯共同出兵征讨。虽然秦国强暴,假如六国合纵,那么秦国再不敢出兵侵犯六国了。”赵肃侯年纪尚轻,血气方刚,即位不久,于是听从合纵抗秦之计,拜苏秦为相国,把赵国相印给了他,并赐给他一所大宅,又给他车驾百辆,黄金千镒,白壁百双,锦绣千匹,让苏秦作为“纵约长”去游说各国合纵抗秦。

苏秦选好了日子,还未起程去各国游说,这天,赵肃侯急召他入朝,说:“边关来报:‘秦国相国公孙衍出兵攻魏,俘获魏国大将龙贾,斩杀魏国士卒四万五千人,魏王割让黄河以北十城求和,公孙衍正欲转道攻赵。’我们该怎么办?”苏秦想:“秦兵如果攻打赵国,赵肃侯也定会仿效魏国割地求和,这样,我的合纵主张就行不通了。”他思虑片刻,气定神闲地拱手道:“秦军远征疲劳,未必能攻到赵国,万一他们来了,臣自有办法退兵。”赵肃侯吩咐苏秦,近期没他命令,不得远行。

一日,有门人来报,门外有个叫张仪的来求见,说是相国的同学。苏秦有意要门人不许为之通报。

张仪在门外,一连等了五日,才将拜帖送上。苏秦又借故政务繁忙,要他改日再来。

张仪又等了几日,仍不见苏秦召见。张仪大失所望,心想,苏秦定是富贵了,忘记了贫贱之交。他气愤不已,打算放弃投奔苏秦,收拾好行李,正准备回乡,旅店老板拦住他说:“你已向相府送去拜贴,未见发落,万一以后相国派人召你,我们怎么应答呢?就是等上一年半载,也不敢放你走。”张仪只好继续等候消息。

张仪在赵国人生地不熟,想起一个人或许可以帮到自己。此人叫贾舍人。张仪这次来赵国途中新结识的朋友。

张仪离开鬼谷后,直接回魏国。张仪家境贫寒,请求侍奉魏惠王,未能如愿,便拖家带口,投在楚相国昭阳门下。昭阳领兵攻取了魏国襄陵等七城,为表彰他战功,楚威王将无价之宝和氏璧赐给了他。昭阳十分珍惜,时刻都将和氏璧带在身边。

一次,张仪等陪同昭阳到赤山游玩,途中,昭阳与众人在赤山脚下潭边高楼上饮酒作乐,酒至半酣,众人说,听说和氏璧天下无双,羡慕昭阳有如此宝物,想欣赏一下。昭阳于是命仆人将宝匣拿来,亲手用钥匙将锁打开,解开三层锦套,只见宝物晶莹剔透,光彩夺目,众人交口称赞。忽有随从跑来,说:“潭中有大鱼跳起。”昭阳离开片刻,再转头回来时,人已散,和氏璧不知传到何人手里,早已没了影。

回到府中,昭阳命门客追查盗宝之人,门客说:“张仪一贫如洗,定是他干的。”昭阳便让人将张仪捉来严刑审问。

张仪没偷和氏璧,故死活不招,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好心人将他送回家。

看到张仪遍体麟伤,奄奄一息,妻子痛哭流涕,说:“你今日含冤受辱,皆因读书游说所害,倘安心在家务农,哪来此祸?”张仪张嘴道:“我舌头还在吗?”妻子道:“在。”张仪说:“舌头是本钱,总有一天,我会凭着这三寸不烂之舌,翻身致富。”张仪待伤养好,又重返魏国。

回乡种地,半年后,张仪听说苏秦游说赵国,颇受重用,想去拜访。这天,他偶然出门,恰好有辆车停在他家门口休息。见到张仪,那人点个头,微微一笑。张仪上下打量着那人,说,从未见过老兄,是外地来的吗?贾舍人笑容满面,自我介绍一番,告诉张仪,他从赵国而来,路过此地。听说他是从赵国来的,张仪又问他道:“苏秦做了赵国相国,是真的吗?”贾舍人故意问道:“先生与我们相国认识吗?”张仪于是告诉他,自己是苏秦同学。贾舍人说:“真是这样,先生为何不去投奔?相国一定会将你举荐给赵肃侯。小人买卖已做完,正想回赵国,先生如不嫌弃,咱们一起赴赵,如何?”张仪欣然应允,辞别妻子儿女,与贾舍人一起结伴同行。

到了赵都郊外,贾舍人告诉张仪,他家就在城郊,他有事先回去了,后会有期!二人拜别……

张仪于是独自进城,求见苏秦……

张仪三番五次,左等右盼,仍未见着苏秦。他认为苏秦有意怠慢自己,一气之下不想投奔苏秦了。无奈,他已向相府送去拜贴,苏秦没叫他走,他不能随便离开,旅社老板拦劝住他……他只好求助于贾舍人,可是他到处向周围人询问贾舍人的住处也无果。

又过了几天,张仪再次向苏秦相府送去拜贴,苏秦传令:“明天见。”

次日一大早,张仪就赶到苏秦门外等待召见。苏秦为了显示威仪,预先命将府前正门关闭,让来客都从侧门出入。张仪想上台阶,不料被左右拦住,说:“相国正在接受官员拜见,客人还得稍等片刻。”张仪站在廊下,看到前来拜见苏秦的官员很多,一直等到日头偏西,才听到堂上有人叫道:“客人在哪?”左右说:“相国召客。”张仪整好衣冠,走上大堂。同窗相见,苏秦并未起身相迎,直到张仪过来下拜,才起来,微微抬了一下手,问道:“张兄最近可好?”张仪不答,一脸郁闷。

苏秦说:“公务繁杂,让张兄久等了。想必张兄饿了吧,请先用便饭,饭后我有话和你说。”然后命左右在堂下为张仪设座,苏秦则在堂上用饭。张仪见苏秦在美美地享受山珍海味,而自己面前摆的只不过是简单的一荤一素。张仪本不想吃,但实在太饿,还是将就着张嘴吃了点。苏秦吃不完的大鱼大肉,都分给了左右人等。张仪不曾分到半点,老朋友相见却受到如此冷遇,令他十分难过。

饭后苏秦传令:“请客人上堂。”张仪抬头一望,苏秦仍高坐不起,张仪不禁上前大骂道:“姓苏的,我千里迢迢来投奔你,没想到你竟如此羞辱我。同窗之情何在?”苏秦不紧不慢地道:“以张兄的才干,早该发达了,怎么还如此穷困?我不是不能举荐你,使你富贵,我只是担心你志衰才退,无所作为,拖累我。”张仪说:“大丈夫自能成就功名富贵,何必要你举荐?”苏秦说:“既然如此,你何必来找我?看在同学多年的份上,给你一锭黄金,请自便!”话罢,命左右将黄金交给张仪。

“不用你可怜!”张仪气呼呼地把黄金一扔,甩袖扬长而去。

回到旅店,张仪的行李铺盖被搬走,他问店主是怎么回事。店主说:“我想你今日拜见相国,他定会请你住环境更好的国宾馆舍,因而才早点帮先生把东西搬出来。”张仪气得直跳脚,说:“可恶!什么国宾馆舍,以后休提此事!我没有这样的同学。”店主不解地道:“莫非你们不是同窗,是你乱攀?”张仪拉住店主,将自己与苏秦的交情和他今日的光景详细道来,店主叹说:“相国位高权重,自然要傲慢些。相国好心给你黄金为何不收?收下此金,你便可缴清餐费、住宿费,回乡也有了路费。”张仪愁容满面,嘀咕:“事到如今,我已身无分文,该怎么办?……”

正说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跃入眼帘。只见贾舍人走进店门,与张仪打招呼道:“多日不见,不知先生见到苏相国没?”一句话,重引张仪怒火,他拍案大骂道:“这个绝情无义的人,别提了!”贾舍人问他为何如此愤怒。一旁的店主见张仪气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就代张仪述说此事,最后摇叹道:“如今先生欠了小店的钱无法还,回家也没钱……”贾舍人二话不说,立即帮张仪把旅店的账结了。然后说:“当初是小人怂恿先生来的,小人愿代先生还清欠账,送先生回魏国,先生以为如何?”张仪说:“我想去秦国。”贾舍人问:“去秦国?先生秦国有亲朋好友吗?”张仪说:“没有。当今七国之中,秦国最强,我如能得到秦王重用,就可向苏秦报仇了!”贾舍人说:“太巧了!小人正好要去秦国探亲,我们又可结伴同行了!”张仪欣然同意。贾舍人一路帮张仪,张仪不甚感激。当下,二人结义,一起去秦国……

一路上,张仪吃住都由贾舍人出钱。到了秦国,贾舍人还为他置办新衣,雇佣随从,花大钱贿赂秦王左右,为张仪打通人脉。

左右向秦惠文王举荐张仪。过去,秦惠文王没把握住苏秦,一直后悔。现在,又有贤人求见,秦惠文王大喜,立即召见张仪,拜为客卿。贾舍人向张仪告辞想要离去,张仪流泪说:“我过去穷困潦倒,全靠兄弟资助,才得到秦王重用,如今我正想报答恩情,你为何突然要走?”贾舍人笑道:“实不相瞒,一直以来,帮你的人不是我,而是苏相国。”张仪瞠目结舌,问道:“不是你赞助我路费吗,与苏相国何干?”贾舍人说:“苏相国刚倡导六国南北合纵抗秦,担心秦国攻赵,坏了他的大计。他想到能执掌秦国大权的只有先生,所以先派小人假扮商人,将先生带到赵国。又担心先生安于现状,只满足于做个小官,所以故意怠慢、激怒先生……相国还吩咐我,不要吝惜钱财,要尽力帮助先生得到秦王重用,执掌秦国大权。如今事成,小人该回去了。”张仪听了,一拍脑瓜,叹道:“我从一开始就落入苏秦的计划中,却浑不知觉,我比他差远了。请贾兄代我感谢苏相国,只要苏相国还在,秦绝不伐赵,以报苏相国玉成之恩。”

贾舍人回赵后,将秦重用张仪一事回报苏秦。秦兵果然未出动。苏秦辞别赵肃侯,又到韩国游说韩宣惠公:“韩国北有巩、成皋等城,西有要塞:宜阳、商阪,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占地方圆九百余里,军队数十万。虽面积不算大,兵也不多,但天下强弓硬弩皆出自韩国,像谿子弩、少府制造的时力和距来,都是射程在六百步以外的强弩。韩国士兵脚踏手扳发射强弩,可连发百箭,把远处敌人铠甲射穿,穿透胸膛,可把近处敌人心窝射透。韩国士兵使用的剑、戟等武器削铁如泥,在陆地上可斩牛马,在水上可杀鹄雁。临阵对敌中,能斩断铠甲、铁衣……凭着韩卒的强悍、勇猛,武器精良,要做到以一当百,不在话下。如果大王归附秦国,秦国必会向您索取宜阳、成皋。秦国贪欲无穷,韩国土地有限,秦国会不断逼大王割地。割几次,韩国土地就没了。臣听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大王贤明,又有强大的军队,如果甘为牛后,任人支配,我都替大王感到羞耻啊!”

韩宣惠公听了,脸都变了色,按剑仰天长叹:“寡人虽不肖,也决不能屈服于秦国。现在您既然向我转告了赵王的教诲,我愿把整个国家托付给您,听您安排。”并赠苏秦黄金二百两为谢。

苏秦又到魏国,游说魏惠王说:“魏国南有鸿沟、陈、汝南、许、郾、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东有淮、颍、枣、无胥,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枣,地方千里。人口之众、车马之多,为天下诸侯少有,用它们来抵抗秦国本绰绰有余,可近年,大王屡向秦国割地称臣。秦国贪得无厌,将来怎么办?大王如能听臣之言,六国共抗强秦,就可永保魏国平安。”魏惠王说:“先生所言有理,感谢教诲,寡人怎敢不听?”于是向苏秦赠送一车黄金、锦缎。

苏秦又来到齐国游说齐宣王说:“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可谓四塞之国(四面设防要塞,险要坚固的国家。)。齐占地方圆二千余里,兵马数十万,存粮充足,兵强将勇。自有战事以来,从未徵调过泰山以南的军队,也不曾横渡清河、涉过渤海去徵调兵卒。单是临淄的兵卒就有二十一万左右。齐国富甲天下,如今您却要向秦国臣服,大王难道不感到耻辱吗?韩、魏二国毗连秦国,惧怕秦国情有可原。假如双方交战,不到十天,便可定胜负。如果韩、魏打败了秦国,那么它们兵力自损一半,将无法守住四方的边境;如果它们不能取胜,那么即将亡国。故韩、魏不敢轻易与秦开战,而愿向秦国称臣。至于秦国攻打齐国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秦国得穿过卫国阳晋的要道,跨越齐国亢父的险塞,战车不能并驶,战马不能并行,只要用一百人守在险要之处,就能使一千人不能通过,秦军即便想深入,始终顾忌韩、魏在背后暗算它……既然秦国要攻打齐国,鞭长莫及,臣望大王听从赵国倡导,六国结盟,互相救援。”齐宣王说:“多谢先生指教!寡人愿听从您的安排。”

于是,苏秦又驱车向西南去游说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强国,大王是天下贤君。楚国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占地方圆五千余里,军队上百万,战车千乘,战马万匹,存粮够用十年。这是建立霸业的资本,天下没有哪国能比。秦国最怕的就是楚国,如今您却打算向秦国称臣,那么,诸侯国莫不向西面拜倒在秦国的章台宫下了。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二国势不两立。臣替大王考虑,大王不如与东方各国合纵,孤立秦国。否则,秦国势必会攻打楚国。如果合纵成功,各诸侯国就会割让土地事奉楚国;如果连横成功,楚国就要割让土地事奉秦国,二者差别真大!大王如能听从我的建议,诸侯国佳乐美人定会充满您的后宫,良马定会充满您的马厩。”

楚威王说:“我国西边与秦国接壤,秦是虎狼之国,有夺巴蜀、吞汉中的野心,不可与它亲近。现在赵王打算团结天下,拉拢诸侯,保存处于危险之中的国家,寡人愿听从您的安排。”

苏秦游说完列国,向北登程返回赵国,路过洛阳,诸侯各派使臣相送,仪仗森严,前呼后拥,车马辎重连绵二十余里不断。周显王听说苏秦将到,忙派人预先清扫道路,在郊外设帐篷,摆筵席迎接。

苏秦荣归故里,苏家合家欢庆,都出门迎接。苏母拄着拐杖,步行五里,在路边静候;两位弟弟和妻、嫂皆跪在郊外大道上,不敢抬头正视。苏秦在车中对嫂子笑道:“嫂子过去连饭都不肯为我做,如今为何如此恭敬?”嫂子低头说:“兄弟位高权重,不容我不敬畏!”苏秦长心中叹道:“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荣华富贵不可少啊!”

苏秦在家小住了几日,就继续驱车回赵。

赵肃侯封苏秦为武安君,派遣使者约齐、楚、魏、韩、燕五国国君在洹水会盟。

苏秦与赵肃侯先到洹水,建筑祭坛,等待各国诸侯。不久燕文公、韩宣惠公、魏惠王、齐宣王、楚威王陆续赶到。

苏秦先与各国大夫相见,商议座次如何排列。是按资历,还是其他……按资历的话,楚、燕资历较老,应该在前;齐、韩、赵、魏是改姓新国,应该在后……讨论一番后,诸侯一致赞同战争之际以国家大小为序较好,即按楚、齐、魏、赵、燕、韩顺序依次排位。六国中楚、齐、魏已称王,赵、燕、韩依旧称侯,爵位不同,不便叙谈会晤,苏秦建议六国一概称王。盟约为赵王所倡,赵王居主位,楚王等人以次序居客位。

会盟那天,六国君王登上祭坛,依次排好,苏秦登坛启奏:“诸君各掌大国,位皆王爵,地广兵强,足以自立。秦王本是牧马贱夫出身,如今却凭借咸阳的险要,企图吞食列国,诸君愿臣服秦国吗?”“决不臣服!”六国君王齐声道。苏秦说:“合纵抗秦之计,我从前已对诸君说过,今日只须歃血结盟,对神明起誓,从此六国结为兄弟,患难与共。”六王拱手道:“遵命!”苏秦手捧金盆,请六王依次歃血,拜告天地及六国列祖列宗,一同宣誓:“如有一国叛盟背约,五国须当联兵征讨。”苏秦让人写下誓书六份,由六国君王收下,然后摆酒开宴。

赵王说:“苏秦以大计安定六国,应该封他高爵,使他能往来六国之间,保证盟约的执行。”五王都说:“赵王说得对。”于是六国君王合封苏秦为纵约长,兼佩六国相印、金牌宝剑,总管六国臣民,又各赐黄金二百两、良马十匹。苏秦谢恩受命。席散后,六王各自归国,苏秦也随赵肃侯回赵。

秦惠文王听说六国在洹水结盟的消息,震怒,对相国公孙衍说:“怎么办?如果六国联合的话,寡人要称霸就难了!得设法破坏六国合约才行。”公孙衍建议道:“倡导六国合纵的是赵国,大王不如先攻打赵国,如果打败了赵国,其他各国诸侯就会害怕,合纵也就告吹了。”张仪也在旁边,他担心对苏秦失约,于是张仪进言道:“六国刚结盟,现在关系好,秦军如果伐赵,韩国出兵宜阳,楚国出兵武关,魏国出兵河外,齐兵渡过清河,燕国再起兵助战,秦军将四面受敌,还谈什么伐赵?依臣之见,不如联络一国,拆散合纵联盟,伺机进攻。离秦最近的是魏,最远的是燕,大王可遣使用重金贿赂重赂魏,与之讲和,这样,各国都会对魏国疑心。再和燕太子通婚,这样一来,‘合纵’的计划就会破产。”秦王将采取谁的计策,请听下回分解。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