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雅洁的头像

郭雅洁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2/13
分享
《东周演义》连载

第三十八章 令行禁止斩美姬 巧除腹患破强楚

      话说众人带着要离、庆忌尸首,来投奔吴王阖闾。阖闾大喜,重赏降卒,将他们收编入军队。

       阖闾按上卿之礼,把要离安葬在都城姑苏阊门下,说:“借你之勇,为寡人守门。”并追封其妻儿。为他和专诸立庙,按时祭祀。把庆忌也按公子的待遇,葬在王僚墓旁,然后大宴群臣。

       阖闾祸患已除,伍员、伯嚭大仇未报,二人垂泪请兵伐楚,阖闾说:“明早商量。”

       次早,伍员同伯嚭又入宫里来拜见阖闾。阖闾说:“寡人欲为二卿出兵伐楚,不知派谁为将好?”伍员、伯嚭都说愿效劳。吴王阖闾担心二人皆是楚人,只想着为自己报仇,一旦成功了,或许会留在楚国而不回吴国,于是沉默半晌,长叹一声。伍员看出吴王阖闾心思,就换了个角度说:“大王是担心楚国兵多将广吗?”阖闾点点头。孙武说:“我推荐一个人,保准能打胜仗。”阖闾欣然笑 问:“卿所举何人?其才能如何?”伍员回答说:“此人姓孙名武,生于齐国,现隐居吴国穹窿山茅蓬坞。是我招募贤人勇士时听说的。”因阖闾从未听说过孙武,于是有意岔开话题,谈论其他事。

      为让吴王阖闾任用孙武,伍员不厌其烦,一有机会就在吴王阖闾面前提起孙武,但吴王阖闾仍无动于衷。

       近日,吴王阖闾阖因伐楚之事没理出个头绪来,日夜寝食难安。这天,伍员又来求见,二人又谈起用兵之道,吴王阖闾听了伍员论述,称赞说:“吴国除您之外,别无良将。”伍员说:“大王谬赞。有人军事才华胜我十倍!”阖闾问:“谁?”伍员说:“孙武。”伍员曾六次向吴王阖闾推荐孙武,吴王阖闾有些厌烦地皱眉,摇叹说:“怎么又是孙武?”伍员说:“大王,孙武决非等闲之辈,他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著有《兵法十三篇》,如得此人为军师,别说破楚国,平定诸侯,称霸天下都不在话下。”阖闾说:“看来此人是非见不可了?”见阖闾心动了,伍员喜上眉梢,说:“良将难求,大王切莫错失良机!”孙武先后七次举荐孙武,吴王阖闾终于同意召见孙武。阖闾说:“卿替寡人把他找来。”伍员说:“此人不肯轻易出山,不能像对待常人那样待他,必须带着礼物去请,才可能来。”阖闾就叫伍员带着黄金十镒、白璧一双,让伍员乘驷马车,到穹窿山茅蓬坞聘请孙武。

      伍员见了孙武,先道明来意。得知伍员为了极力引荐自己,前后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向吴王阖闾提出了七次请求,吴王阖闾终于动心了,孙武很是感动。伍员曾受吴王阖闾所托,招募贤才,听说孙武精通兵法,是罕有的将才,特地专门登门拜访了孙武。与之接触,二人年纪相仿,志趣相投,很谈得来,彼此互相敬重。

       听说孙武来了,阖闾忙下台阶来迎,到了庭堂,又让人搬椅子请孙武坐下。问他兵法,孙武将所著十三篇《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就地》《火攻》《用间》按顺序依次呈上。阖闾叫伍员从头朗诵一遍。听完,阖闾大喜,赞不绝口。

      吴王阖闾问孙武:“这十三篇兵法与周礼中的兵法有所不同,有的地方甚至还相悖,请问先生作何解释?”孙武答道:“为降低作战双方伤亡,周礼制定了一些军礼,如不鼓不战、不列阵势不开战等,可后人屡有违背,且违者胜,遵者败。如长勺之战中,鲁军以一次击鼓战胜齐军三次击鼓。齐军击了二通鼓,而曹刿让鲁军不击鼓,等齐军击第三通鼓时,鲁军才击鼓,一鼓作气,战胜齐军。一鼓气盛,二鼓气衰,三鼓气竭。曹刿为养三军士气,故迟不击鼓,待敌气竭才出击。曹刿用兵,不死守军礼,用兵灵活多样,才得以取胜。又如宋襄公严守周礼中的军礼、兵法,结果被楚军打败。以后,诸侯吸取了宋襄公的教训,由崇尚军礼变为诡诈权变。作战双方谁也不再机械地遵守军礼,而以实力和谋略取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者,诡道也。”阖闾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伍员说:“想不到先生年纪轻轻,就对兵法有独到见解,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一会儿,吴王阖闾又说:“看这《兵法》,真是通天彻地的大才。只恨我国小兵微,如何能用上?”孙武说:“臣写的《兵法》不仅可以用来训练士兵,即使是妇人女子,只要听从我的军令,同样可以上阵打仗。”阖闾听了,不禁大笑,说:“先生的话,多么不切实际,天底下哪有妇人女子可以执戈打仗的?”孙武说:“大王若是认为我不合实际,请把宫女们交给我训练吧!如训练不好,甘当欺君之罪。”阖闾当即召来一百八十名宫女,令孙武操演。孙武说:“望得到两位大王的宠妃当队长,然后才能统一号令。”吴王阖闾于是又将自己最宠爱的左姬、右姬召来。

       孙武把宫女分为两队,派两位大王的宠姬分别担任两队队长,让她们全部持戟。孙武又和吴王提出:“在军队里,首先要严格执行命令,其次要赏罚分明。这次虽只是小规模训练试验,但也不能废弛军纪。请派一人当执法官,派二人为军吏传达命令,派二人敲鼓,再派几个力士当牙将,拿着刀枪斧戟,排列在将台上,以壮军威,这样才能训练出效果。”阖闾准许他自行挑选。

       于是孙武把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唤来,指派他们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二人均是彪形大汉,生得浓眉大眼,虎背熊腰,好不威武,让人望而生畏。再从众宫女中选取几名粗壮有力的大个子负责敲鼓、充当牙将。

       然后,孙武命两名军吏将执法用的斧锧抬来,竖立在演兵场一侧……

       一切布置好后,孙武首先耐心地为宫女们讲解动作要领:“向前,要目视前方;向左,看左手;向右,看右手;向后,看后背。一切行动,以鼓声为令。”讲完,并问:“是否明白?可有疑问?”宫女们响亮地回答:“听明白了!”说完,哄然大笑。

       随即,孙武登上指挥台上,对众宣布军法:“一不许队伍混乱,二不许言语喧哗,三不许故意违令。明日五鼓,所有人都到操场集合听候操练。”且反复强调,各位都要认真对待这次训练,听从指挥,用心演练。如有违令,按军规处置。

       次日五鼓,两队宫女都如期到教场,个个身披甲胄,头戴兜鍪(古代作战时戴的盔),右手操剑,左手握盾,二姬顶盔束甲,充当将官,分立两边,伺候孙武升帐。孙武亲自用绳墨画好了阵形,又命传谕官将黄旗二面,分授二姬,命她们举着旗子当前导。众宫女们都跟在队长之后,五人为伍(一排),十人为总(一组),脚步跟着脚步,随着鼓点进退,左右回旋,寸步不乱。传谕完,令二队皆伏地听令。

       少顷,孙武先重申军规,陈设斧钺,然后下令说:“听到第一通鼓响,两队一齐起立;听到第二通鼓响,左队往右转,右队往左转;听到第三通鼓响,每个人都挺剑作交战的姿势;听到鸣金,敛队后退。”众宫女皆捂嘴嬉笑。军士敲完第一通鼓,宫女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队伍参差不齐。孙武起身离席,说:“约束不明,令出不行,是将官之责。”命中军再传前令。第二通鼓响后,宫女们都站起来了,但歪歪斜斜地靠着,依旧嬉笑。孙武揎起双袖,亲自操鼓槌击三通鼓,又申前令,二姬及宫女无不笑。

       宫女们常年深居后宫,整日只知争宠,吃喝玩乐,哪里见过这般阵势?听到鼓响,只觉得新奇好玩,嘻嘻哈哈的,根本没当回事。见宫女们目无军纪、不听命令,孙武不由得心中火起。但他深知,这次演练至关重要,事关他的名声和前途命运。成功了,吴王会接纳他,自己就可大展宏图,实现理想。否则,吴王再不会相信自己。想到这些,他冷静下来,并不急于求成。他集合宫女,自责宫女们对动作要领不熟是他规定的不明确。又耐心细致地把前面的动作要领和军法重申几遍。然后,他将两位宠妃队长叫到阵前,特别叮嘱她们说:“队长好比战时的将军,责任重大,你们要带头执行命令,带好各自队伍。如再不听令,首先处罚你们!”二姬自恃吴王宠爱,心想孙武不能拿她们怎么样,口里虽答应,心里却没当一回事。与二姬谈完话,孙武下令再重新操演。

       这次操练,宫女们依然队形不整。两位队长与宫女们嘻笑如故,你推我搡,有的迈错了步子,有的转错了方向,有的丢了剑盾,有的撞歪了兜鍪……

       望云台上,前来观看孙武操演的吴国君臣,议论纷纷,都认为宫女们队形紊乱,如此不听使唤,尤其左右二姬平日被吴王宠坏了的,这回孙武定拿她们没辙了。伍员不禁也有些担心,为孙武捏一把冷汗。

       孙武再也按捺不住怒火,立即召来执法官,喝叫:“取斧锧!”一会儿,象征军法的斧锧搬来了,寒光闪闪,宫女们都被怔住了,一派肃静。执法官上前跪下听令。孙武说:“如果动作要领交待不明,军规军纪宣布不清,那便是将官之责。既然刚才动作要领已反复讲明,军规军纪也三令五申,仍得不到执行,就是兵将们的过错了。不服从军令,按军法当斩!士兵难已全诛,罪在队长。”说完,命将左右两队队长押下去处斩。左右二姬目若秋波,美艳动人,深得吴王宠爱,宫女们纷纷跪下,请求孙将军看在二姬美貌的份上,饶了她们。孙武默不作声。

      一会儿,伯嚭急匆匆跑来,手执令箭,说:“大王有令,他已知将军善于用兵,请将军手下留情,赦免二姬!”孙武说:“军中无戏言,臣已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若听从君命而释放罪犯,何以服众?”于是喝令左右速斩二姬,枭首军前。

       二姬被斩,宫女们全都吓呆了。孙武再次申明军纪要求,然后重选队长,准备继续用鼓声指挥她们操练。这次,宫女们都像变了个人似的,个个全神贯注,表情严肃,目不斜视,口不出声。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下起立,全都整齐有序,合乎要求。空旷的演兵场上,只有齐唰唰的踏步声和兵器撞击声。

见宫女们操练得像模像样了,孙武便派执法官去报告吴王阖闾:“士兵已训练好,请大王检阅!大王一声令下,哪怕赴汤蹈火也无人敢退却。”

       痛失二姬,吴王阖闾悲痛万分,哪还有心思检阅两队婢女?于是气呼呼地说:“寡人累了,得先回宫了。孙将军请自便!”

       吴王走了,小试就此结束。

       吴王阖闾命厚葬二姬于横山,并立“爱姬祠”祭祀。

       一连六天,吴王阖闾都心情沉痛,不吃不喝,寝食难安,无心过问政事。

       斩二姬后,吴王迁怒孙武冷落他,孙武心里明白,吴王并非真的喜爱兵法,只是喜爱兵法上的词句,根本不想真正去实行。于是他请伍员向吴王传话: “吴王如果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来;如果不听我的计谋,指挥作战一定失败,我马上告辞。”伍了听了孙武的话,入宫中去见吴王。此时,吴王还沉浸在二姬去世的悲痛中,无法自拔,伍员好言好语慰藉他。吴王叹说,悔不该答应孙武用宫女来演练,不然左右二姬是不会死的。又说,孙武如此胆大妄为,今后不想再见到他了。伍员进言:“用兵打仗事关生死,是件很严肃的事。以法治军,军令才能畅通。如果将帅不严格执法,就难以治理军队。大王欲称霸天下,一定得有良将。常言道,‘美色易得,良将难求。’若因二姬而弃一贤将,何异于爱莠草而弃嘉禾?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孙武是个难得的将才,如果把他放走了,日后图谋霸业靠谁呢?望大王三思!”伍员一番苦劝,阖闾权衡利弊,这才醒悟,说:“卿言是也。寡人错怪了孙将军。以后吴国称霸诸侯,还得靠你们运筹帷幄。”见吴王终于肯原谅孙武,伍员很是高兴,忙说:“既然大王打算用孙武,您请稍候,我马上去引孙武来晋见。”话毕,正要出门,吴王喊住他,说:“卿请留步!还是我亲自去趟驿馆吧!”伍员便引吴王到孙武下榻的驿馆。

      听说吴王阖闾来了,孙武忙出门来迎接,为杀姬一事主动向吴王请罪,并将迫不得已要斩二姬的缘由道来,说:“治军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权威。威行于众,严行于吏,三军才能令行禁止,所向披靡。”吴王杀姬之恨烟消云散,愧疚地称赞孙武治军有方,是位不可多得的良将。吴王不再因斩姬一事衔恨孙武,孙武感喟自己得遇明君,吴王胸怀大志,将来必定大有所作为。二人冰释前嫌,又热烈地谈论起了兵法。

       经过这次实操演练,吴王阖闾更加佩服孙武的才干和胆识,终于接受了伍员的建议,择吉日,在今吴县面向太湖的校场山旁筑将坛,正式拜孙武为上将军,号为军师,负责训练三军,参与谋划争霸大业。

       孙武上任后,整肃军纪,扩充兵马,又建议吴王阖闾号召百姓开荒屯粮,以备战时之需。在孙武严格要求,日夜勤加训导下,不久,吴军便成为一支法纪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精锐之师。

       伍员报仇心切,这日,他问孙武如何伐楚。吴王阖闾即位后,由前吴王僚派去伐楚的掩余和烛庸两位公子,得知国内政变,分别逃到徐国(今安徽泗县、江苏泗洪一带)和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徐、钟吾都是楚属国。孙武建议道,大凡兴兵进攻,必先除内患,然后方可进兵。所以,要先除王僚之弟掩余、烛庸,才能外征。伍员认为有理,奏过吴王阖闾。

       公元前511年(吴王阖闾三年)夏,吴王阖闾遣使臣分别去徐与钟吾索要逃臣。徐子章羽不忍看着掩余回国白白受死,私下派人把这事告诉他,掩余急忙逃跑,半路碰到烛庸也从钟吾逃了出来,二人商议后,一起逃奔楚国。

      楚昭王派监马尹大心迎接吴国掩余、烛庸二人,安排他们住在养城(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又派了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同时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二地赏赐给了他们。养城位于吴楚之间,楚昭王让他们为日后伐吴的内应。子西得知楚昭王要收留吴国逃臣,劝谏楚昭王说:“吴光新得国,爱民如子,深得民心。不如和吴国结好,和平共处。现在我们帮助他们的仇人,以加重他们的愤怒,恐怕不好吧?!吴,周之胄裔,而被弃海滨,不能和姬姓各国相往来,现在才开始强大,可和中原各国相比,吴光又很有抱负。不知上天将要使他暴虐,让他亡国而使异姓之国扩大土地,还是要保佑吴国呢?我们何不静观以待,何用自己出兵劳民伤财大费周章呢?”楚昭王固执己见,并不听子西劝言。

      知楚收留了掩余、烛庸,吴王阖闾大怒,召孙武、伍员、伯嚭共商计策。吴王阖闾、伍员和伯噽三人不谋而合,皆认为应先攻屯守养邑的掩余与烛庸,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师出有名。孙武在一旁陷入沉思,默不作声。阖闾问孙武:“寡人欲攻打养邑,将军有何妙计?”孙武道:“依臣愚见,应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养邑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二公子在此地经营多年,军事实力不容低估,如我军大张旗鼓地进攻养邑,楚军必定前来增援二公子,到时楚军势大,我军就难以对付了。不如先征讨徐国和钟吾。因为徐国位处淮水下游北岸,战略位置重要,很早就依附于楚国,徐勾结楚对抗吴已七十余年,是楚从侧背威胁吴的最重要的据点。如吴军西进伐楚,必先除掉徐国。在夷城(今安徽涡阳西北)的徐君章禹当年诈降吴国而逃到楚国,楚为他筑夷城使之与吴对抗,讨伐他师出有名,而且可以掩盖我军伐楚的意图。而我军征讨章禹,楚军必远道来救援,如此外围战斗,足可疲弊楚军,等楚军疲弊已极,无力救援养邑,我军再加兵养邑,必一举而夺之。”伍员、伯嚭都说妙计。阖闾大悦,于是把“肆楚疲楚、攻克养城”定为伐楚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即刻命依计行事。

      公元前512年十月,吴王阖闾命孙武为将,率精兵二万,进攻徐国。孙武令伍员、伯嚭等率兵围攻徐国,自己带兵围攻钟吾国,并引兵屯集于边境。钟吾弱小,不堪一击,孙武没费多大功夫,轻而易举地就攻下了钟吾。接下来,孙武打算调兵转战徐国,集中兵力与伯嚭共歼徐国。

      雅乐声声,舞姿翩翩,徐子章禹正拥着美姬醉生梦死,忽有急报,吴军来袭,章禹大惊失色,慌忙传令关闭城门,固守城池。然后派人速去楚请援。

       吴军将夷城围困后,不久,又有人来报,吴军正在日夜赶工凿丘开渠,声称要水淹夷城。城中百姓,皆慌乱不安。章禹闻报,忧心如焚,担心楚军救援来迟,又派飞骑去催。

       原来夷城四面环山,属地势较低的盆地。西北方是沱河,流经夷城南,再向东北流去,南折入淮河。夷城南有一山丘,如天然屏障,阻住沱河之水。孙武灭钟吾国后,挥军徐都夷城,亲自侦察地形后,先令大军将城团团围住,然后抽调一部分兵力去凿丘开渠,并令大军对外喧嚷要水淹夷城,如此一来,夷城将不攻自破。城中百姓一时惶恐不安。

       章禹君臣无计退吴军,除了加固防守。期间,时有人来行刺章禹。因章禹防范甚严,才幸免于难。后经查探,得知,过去,他为讨好楚王,竭力搜刮百姓,纳贡给楚王,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如今,百姓见吴军前来是为讨伐章禹往年之叛,不愿被他连累,于是便有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去谋刺章禹……

       转眼,夷城已被困半个多月了,章禹派人打探到吴军即将凿通山丘,水淹夷城,可楚兵迟迟未到,为此,章禹焦急万分,寝食难安。

       眼看吴军凿丘即将打通,孙武突然命吴军取消凿丘。伍员不解,问其缘故,孙武说:“夷城城高池深,可谓固若金汤,攻打不易。且徐本小国,无伐人奢望,只图固守,故城中粮草储备可供一年之用。如今他们已派人去楚请援,楚早晚会出兵来救。听说楚军已离郢都,急速赶来。楚兵一到,我军必前后受敌,故应速战速决。只有水攻可速胜,但水攻苦了夷城百姓,所以非万不得已不能行此术。我欲遣人向章禹晓之以利害,劝他献城,若他执迷不悟,再决口淹城不迟。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不以战,拔人之城而不以攻。”伍员听了,方知孙武用意,原来孙武下令凿丘开渠,并不是真的想以水淹城,只是为迫使徐人投降。于是与孙武商议后,派了名精于游说的使者,去见徐君章禹。

       听说有吴使来劝降,章禹以礼相待。见了徐子章禹,吴使禀明来意,说:“我奉孙将军之命,前来请徐侯开城延师。”章禹说:“吴为何要讨伐我国?”吴使说:“昔年您本已降服我君,后又背信弃义改投靠楚,故寡君深恨之。今孙将军不日将凿开南丘,夷城百姓将葬身鱼腹。如果没了百姓,您还能给谁做官呢?远水不救近火,吴军围城已二十余日,楚军还没来一兵一卒。为今之计,唯有献城请降。吴军定会善待城中百姓,且也不会亏待徐侯。”章禹听了,沉默片刻,长叹道:“请转告孙将军,我愿献城。”

       吴使与章禹立下盟誓,便回营复命。

       翌日,徐君章禹断发,携了夫人出城降吴。于是吴未废一兵一卒便拿下了夷城。

       孙武连破钟吾、徐二国,首战告捷,捷报传回吴国,阖闾连连称赞孙武,初次带兵上阵就大获全胜,值得庆祝,并说:“寡人得孙武,早晚得天下。”

       得夷城后,为疲弊楚军,攻下养邑,孙武将吴军整编成三支人马,点派将领准备分头行动。

       阖闾四年(公元前511年),孙武、伍员指挥的一支吴军,突然包围了楚国六(今安徽六安北)、潜(今安徽霍山南)二城。六、潜二城是楚腹地,又是战略要地。吴军一到六、潜二城,就对其展开猛烈攻势。六、潜二城守军急忙向楚昭王告急。楚昭王派左司马沈尹戍率楚军主力赶来救援。待楚军援兵赶到时,孙武、伍员又指挥吴军佯装败退,撤出六、潜二城。楚军扑了个空,个个疲惫不堪。

       吴军撤离,楚大军不便长期驻扎边地,就将潜城人回迁到南冈(今安徽潜山县),远离楚吴边境,然后楚军才班师回朝。

估计楚军差不多已回都,伍员又率领第二支人马溯淮而上,昼夜兼程,舟行数百里直扑楚国要邑弦城(今河南息县南)。这次,吴军攻势更加猛烈,弦城告急……

      楚昭王接到弦城急报,即命左司马戌、右司马稽两员大将,亲率全部楚军昼夜兼程速援弦城,击退吴军。此时,楚军刚从六、潜二城赶回,人未解甲,马未下辕,未曾喘息片刻,又得立即马不停蹄,火速奔赴弦城。

       吴军正投入水深火热的攻城之中,忽有谍报,楚军已抵达豫章(今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处),离弦城不远了。孙武、伍员二将即传令吴军立即撤围。

       浩浩荡荡的楚大军,兴致勃勃赶到弦城时,才知吴军已退。此时,楚军长途奔波,兵疲马乏,虚耗粮草,士气低落,还未出战,就劳累得不成样子。左、右二位司马皆以为吴军是因害怕楚军,才未战即退,都暗自嘲笑吴军胆怯。

       你攻我救,你进我退,如此这般,吴军以逸待劳,拉锯似地反复折腾楚军,楚军却浑然不知是计。

        乘楚师疲乏至极,放松警惕,不等他们修整,孙武和伍员便集中吴军三路人马,迅速全力出击,一举占领了楚国六、潜二城。这时,楚军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始至终,他们都在吴军的掌控之中。

        六、潜二城已破,孙武见攻取养邑时机已然成熟,于是号令大军对养城实施战略突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陷了养城,擒杀了阖闾的政敌——吴国掩余和烛庸二公子,然后班师回国。

      吴王阖闾闻报孙武凯旋,立即出郊迎接,并在郊外举行了隆重的“振旅”(战斗凯旋而阅兵)仪式。接见孙武时,阖闾说:“将军养邑之战,机动以疲敌,令敌不及拒,以最少之代价,获巨大之胜利。兵史所不曾见。”

       孙武初次带兵,就捷报频传,吴王阖闾大喜,称赞伍员果真有眼光,为他举荐如此神将。吴国有此良将,称霸天下指日可待,伐楚之战不在话下。吴王阖闾为孙武举行了庄重热烈的庆功宴,并赐以金帛美女,还为他起造豪宅,以示嘉奖。

       孙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吴王阖闾欣喜若狂,想要孙武率师乘胜一鼓作气直捣楚都郢城。孙武谏说:“楚军乃天下劲旅,非徐国和钟吾国所能比。这次我军行动虽获全胜,但只是使楚疲惫而已,并没有消灭其主力,况且我军连灭二国,又攻下楚六、潜、养三城,也已兵疲马乏,不如暂作休整,从长计议。”吴王阖闾遂下令班师。

      吴军克养后,修整了一段时间,这日,吴王阖闾君臣又聚在一起商议伐楚之事。君臣一致认为要彻底打败楚国,必先伐越。二十七年前,越国尚弱小,就曾助楚伐吴,现在若吴军远征伐楚,后方空虚,越国只要派一支精兵,从背后偷袭,吴国就首尾难顾,连回师救援都难。经商议,公元前510年,吴王阖闾以兄弟邻邦的名义,向越王允常提出两国联合伐楚。一来越王允常不是俯首听命之辈,二来越臣文种、范蠡等反复夸耀楚国强不可攻,越必须依附楚,届时吴败,远在荆地的楚国无暇东顾,必然会将吴地赠给越国作为酬劳,开疆拓土;若助吴抗楚,楚国一灭,吴国接下来必然会侵吞越国,国破家亡,悔之莫及。越王允常本来犹豫,在大臣们劝说下,决定暂守中立,以观大局。于是他婉言回绝了吴使。

       越国不肯出兵与吴共同伐楚,吴王阖闾大怒,想要攻打越国。因当时星象学测定,天上的岁星恰与地下的吴越二国相呼应,预示二国都可受到天佑,但二国中如谁先动兵,就会反受其害。吴王阖闾为此举棋不定。孙武劝吴王阖闾伐越,说:“自古明君贤将,之所以能打胜仗,建功立业,是因为他们首先能对敌情了如指掌,这叫‘先知’。先知,不可求神问鬼,不可用相象的事物来比附猜测,也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度数去验证,必须依靠人自身的力量深入了解敌情。”吴王阖闾觉得有理,疑虑解除。于是吴军以伍员、孙武为将,全军南下,征讨越国,大败越军,奏凯而归。

      吴王阖闾回师后,准备倾力伐楚。为防伐楚期间,越国乘虚北上犯吴,吴王阖闾特命加固城池,增强守备。出征前,吴王阖闾还是忧心越国,于是召见孙武,问道:“将来我军攻打楚国,越国若是乘虚来犯,围困我都城,待我粮尽攻城,该怎么办?”孙武说:“越国虽为吴国宿敌,但刚被吴国打败,暂无兵力进犯吴国。如果越军万一真的来犯,深入到我都城的话,那么我军对付敌军最好的办法是,结集军队,积攒粮食,储备布帛,保城备险,遣轻兵绝其粮道。敌军挑战,我军坚守不出,敌军粮草等运不上来,到郊外抢掠又无获,三军困馁,我军再诱敌而歼,即可取胜。”吴王阖闾听了,连连点头,说:“孙将军高见!也就是说,不要轻率、过早地与敌决战,而要采取‘保城备险’以消耗敌人、‘绝其粮道’以困敝敌人,然后待敌疲惫不堪时,再集中兵力歼灭它。”吴王阖闾忧虑解除,于是倾力与楚争霸东南。

      夜深人静,吴宫灯火通明,吴王阖闾与孙武、伍员、伯嚭等人围坐在油灯下,展开一张地形图,共商伐楚战略。孙武根据地形图,分析了对方城池及兵力等状况,提出位于大别山以东江淮之间的豫章,是吴伐楚的正面屏障。目前,豫章地区的潜、六、群舒、桐等小诸侯国都被楚国所掌控。因此,吴国要想破楚都郢城,必先廓清豫章地区的楚国势力。然后以此为基地,深入楚国腹地,直逼郢都。诸将都纷纷应和,赞同孙武观点。

       吴王阖闾问孙武,有何良策打下豫章。孙武说,如果依次灭掉豫章地区这些小国,必然会大大损害吴军实力;如果施展计谋,利用楚与其属国之间的内部矛盾,让它们内斗的话,则可大大节省兵力。我们不妨通过外交手段作战,先策动桐国(今安徽省桐城县北)背叛楚国。桐国北面,原来有个小国舒鸠(今安徽舒城县),很早前就被楚吞并了,因此舒鸠人十分怀恨楚国。然后乘桐叛楚之机,派间谍前往舒鸠,向他密授反间之计,让舒鸠派人对楚王说:‘吴国现在十分惧怕楚国。若此时出兵攻打吴国,吴国就会用替楚讨伐逆桐之法讨好楚。机会难得,千万不可错过。’舒鸠人为报复楚国,定会听从吴国误楚之计。楚军若相信舒鸠的话,那时,我军便佯装惧楚,假意代楚伐桐,使楚国对我不存戒心,再伺机伐楚……众将都说可行。于是吴王阖闾命依计行事,先攻豫章地区,然后大举进攻楚国。君臣商议完,窗外,天已微明。

       在吴国使臣的精心游说下,吴王阖闾七年(公元前508年)夏,桐背楚投吴。

       随后,吴王阖闾又派使臣出使舒鸠,成功与舒鸠国交好。吴使说,如果舒鸠能帮吴国引诱楚军出战,吴日后将无条件地保护舒鸠氏,并赠一块土地给他们,然后教舒鸠氏具体怎么做,舒鸠氏被眼前的利益征服,欣然答应请求。

       舒鸠国派使臣到楚国向令尹囊瓦传递假情报说,楚强吴弱,吴军皆惧楚军。楚兵多将广,尤其听闻囊瓦将军威名,皆惧怯三分。吴君臣商议,如果楚军围攻吴国都城,吴国只好讨伐叛臣桐国,代您收复失地为楚国效劳。囊瓦素骄傲自大,今听舒鸠使的这番奉承话,信以为真,沾沾自喜,并未怀疑。于是当年秋,囊瓦亲率楚军伐吴。

       数十天后,楚军便抵达豫章地区边界,安营下寨。

       听说楚军已到豫章地区,孙武将此消息告知众将。有将领提出,楚军长途跋涉,应乘其疲弊,安营未稳,立即出击,可一举取胜。孙武却说:“楚都离豫章虽很遥远,但楚军此番前来是边行进边休整,如今进入豫章,并不疲惫。而且楚令尹囊瓦目前对我军还有戒备之心,所以现在出击并不利。我军应假装害怕楚军,用假象麻痹楚军,伺机歼敌。”众将一致赞同孙武看法。于是孙武把吴水军调往豫章南部江上,摆出一副惧楚,要替楚国讨伐桐国的架式,造假象迷惑楚军。然后暗中把吴军主力——陆军不露声色地调往豫章地区中段的巢城附近集结,等待战机击楚夺巢城。

      当囊瓦接到谍报说,吴水军已列阵豫章南部江上,准备进攻桐国。囊瓦得意地大笑,说:“看来舒使所言不虚,吴军果然惧怕我大楚。”于是叫将士在营中原地休息,坐等佳音,等着吴国攻下桐国,双手献上。

      等啊等,转眼,秋去冬来,仍不见吴伐桐的捷报。立冬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将士们衣单被薄,渐渐禁受不住风刀霜剑的摧残,开始思念家乡,怨声一片。一日,有人说:“打也不打,走也不走,待在这里何年何月是个头?我看,再待下去,真要冻死在这里了……”其他将士都跟着起哄,纷纷叫嚷着回家,楚营一时乱哄哄。军营失控,部分士兵擅自逃离军营,囊瓦不知所措,只好先用言语宽慰将士们,说很快就回郢都。将士们这才稍安。

      孙武探得楚军思归心切,军心涣散,斗志无存,知战机已成熟,于是立即指挥在巢城的吴军主力突袭楚军。

      这日,黄昏时分,忽鼓声大震,吴军到楚寨,四面突入。楚军毫无防备,被吴军一冲,楚营大乱。楚兵慌乱无斗志,很快就被吴军打得大败而逃。囊瓦身负重伤多处,险些丧命。

      大败囊瓦后,吴军又乘胜进攻巢城。守将芈繁慌忙命兵将紧闭城门,加强守备。吴军兵强将勇,昼夜猛攻,很快,巢城将要攻破。守将芈繁无计可施,慌忙收拾行李,弃城逃跑。无奈,还没走多远,就被吴军发现,押往吴国,充当人质。

      巢城是楚国在豫章的最后一座军事重镇,占领了巢城,从此,豫章为吴国天下。

      捷报传到吴宫中,吴王阖闾大喜,说:“这是上天注定要将楚国送给吴国,要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入郢阅兵了,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开心的呢?”于是传令,等伍员、孙武他们回都,封赏三军有功之将,大摆庆功宴,犒劳三军,以鼓舞士气。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