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91年,齐相田和把齐康公迁到海边,自己掌政。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齐国诸侯,即田太公。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从此,齐国不再姓姜,改姓田了,史称“田氏代齐”。
田和之孙,田午之子齐威王田因齐即位后,沉迷酒色,不理国政,韩、魏、赵等国都来伐,尽管齐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尽管朝臣们无数次劝谏,齐威王依然对国事不闻不问。
一天,齐威王正在宫中弹琴,忽有内侍来报,说宫外有一文士姓邹名忌,来求见大王,说是听说大王喜欢音乐,他精通琴瑟之道,特来拜见。齐威王最爱弹琴,与人切磋琴艺,于是将其召入。
走进内宫,邹忌只听琴声悠悠,齐威王正在很投入地抚琴……
“好!好!好琴艺!”曲终,邹忌连声称赞道。齐威王问:“好在哪?”邹忌叩拜行礼后,道:“大王指法纯熟,每个音符都把握很准,曲调流畅,既灵活多变,又相互协调。”齐威王听了笑着点头道:“点评精当!”话罢,即命随从准备几案,让邹忌当场演奏。
邹忌摆出一副要弹琴之态,两手握琴,却半天抚弦不弹。齐威王惊问:“先生不是善于弹琴吗?为何迟抚弦不弹?”邹忌将手拿开,说:“臣不光会奏琴,更精通弹琴的道理。”齐威王心想:“我只会弹琴,但不懂弹琴还有什么道理。”他更加好奇了,说:“那你不妨讲讲奏琴的道理吧!”邹忌道:“琴就是禁,即禁止淫邪,使人归于正道。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从前伏羲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琴。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征三百六十六日;宽六寸,象征上下东西南北六合;五弦:宫、商、角、徵、羽,分别象征着金木水火土五行;一弦是君,二弦是臣,三弦为民……琴音因缓急而分为清浊,浊音宽厚而不松弛,是为君之道;清音低而不乱上,是为臣之道。后来,周文王为悼念死去的儿子伯邑考而增加了一根弦;周武王讨伐商纣时,为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文弦为少宫,武弦为少商,表示君臣相合。君臣相合,政令和谐。治国之道,也是如此。”齐威王听了,拍手称好,道:“先生说得好!先生如此精通琴理,必定通晓琴技,愿先生能奏上一曲,寡人好好欣赏一下。”邹忌说:“臣老拿着琴不弹,大王有点不爽吧?现在大王掌管齐国大权而久不治国,臣民百姓大概也有点扫兴吧?”齐威王恍然大悟,起身说:“先生拿着琴来劝谏寡人,寡人明白了。”遂命人将琴撤走,盛情款待邹忌,与之谈论国家大事。邹忌劝齐威王安抚百姓,重用贤才,加大生产,节省财物,练兵备战,建立霸业。齐威王大悦,当即拜邹忌为相。
邹忌仅凭一张嘴就当了相国,齐国名士淳于髡有点不服。这天,淳于髡带着几个弟子来见邹忌。
邹忌将淳于髡请进家门,热情招待。淳于髡一脸傲气,大模大样地坐到上座,对邹忌说:“我今天登门造访,是有几个问题要向相国请教。”邹忌说:“请讲!”淳于髡说:“子不离母,妇不离夫,对吗?”邹忌说:“谨受教,我不敢远离君王身边。”淳于髡又说:“木轮涂上猪油,没有比它再滑溜的东西了,但将它放在方形孔穴上就转不动了,对吗?”邹忌说:“谨受教,方的不能转,我不敢不顺应人情。”淳于髡又说:“弓虽被粘得很牢固,也有分开的时候;江河纵横,流入大海,就汇合为一体。”邹忌说:“谨受教,我不敢不亲近百姓。”淳于髡又说:“狐裘破了,不可用狗皮补,对吗?”邹忌说:“谨受教,我一定会任用贤者,不让不肖之徒混入其间。”淳于髡又说:“辐毂不讲究分寸,不能成车;琴瑟不讲究缓急,不能成音律。”邹忌说:“谨受教,我一定修法令而督奸吏。”淳于髡沉默半晌,恭恭敬敬行个礼,告辞而去。
淳于髡初见相国时,趾高气扬,神气十足,有些不屑一顾,临走时,变得客客气气,恭敬行礼。弟子们不解,问其缘故,淳于髡说:“我连说了五句玄妙之言,相国都能迎刃而解,对答如流,他真不愧是治国之才,令我佩服!”
邹忌将淳于髡的话铭记于心。为端正朝纲,肃清风气,邹忌想劝齐威王广开言路,别被阿谀奉承之言蒙蔽了双眼,为此他日夜冥思苦想,却久未想出如何劝导。
邹忌身高八尺多,英俊魁伟。平日里,他特别注重外观形象,对衣着颇为讲究。这日清早,和往常一样,梳妆一番,穿戴好衣帽,准备上朝。他端详着镜中的自己,越看越喜欢。他问妻子:“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帅?”妻子说:“您非常漂亮,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城北徐公是齐国美男子。邹忌不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妾:“我和徐公谁更帅?”“当然是您。徐公哪比得上您?”妾的回答和妻子如出一辙。
次日,有客来访,谈话间,邹忌问客人:“我和徐公相比,谁更帅?”客人说:“徐公不如您帅。”邹忌还是将信将疑。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从头到尾打量着他,无论是外貌、气质,都无可挑剔。他自认为不如徐公帅。回头,再到屋里照照镜子,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
当晚,邹忌上床休息时,偶想起此事,心中自语:“明明徐公比我帅,妻、妾、客人为取悦我,却都说谎。一个国家要想重用人才,就不能让阿谀奉承之人得势,也不能让行贿的庸官得到提拔。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需要广开言路,人才才不会被埋没,国君才不会被谗言所蒙蔽。我可把这事讲给国君听,国君也必有所触动。”
第二天,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时,提到此事,然后说:“实际上,我确实没徐公帅。可我妻偏爱我,妾怕我,客人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说我比徐公帅。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姬妾及身边近臣,无不偏爱大王,朝中大臣无不惧怕大王,全国百姓无不对大王有所求。由此可见,您受蒙蔽一定很厉害,您周围人都会说一些恭维话,几乎没人说真话。”齐威王听了,说:“相国所言极是。”于是当即下令:“今后广开言路,所有臣民百姓能当面批评我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能上书直谏我的,给予中等奖赏;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议论我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齐威王命令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齐威王渴求着别人的批评,甚至希望百姓们在公开场合议论、评价他,一点也不担心声誉受损,这需要多大的自信?!燕、赵、韩、魏等国听说此事,纷纷都来齐国朝拜齐威王。
为选贤用能,淘汰一批庸才,邹忌常在朝中打听,各地守官谁最贤能,谁最不肖?朝臣多称赞阿(阿,在山东省阳谷县东北)大夫功绩,而指责即墨(即墨,在山东省平度县东南)大夫不作为。
邹忌将此事告诉齐威王,齐威王询问身边侍从,结果大致一样。
不久,齐威王降旨令阿、即墨两地大夫,入朝来见。
即墨大夫一接到圣旨,立刻准备动身进宫。身边有大臣劝他别去,说他在朝中名声不好,不少齐威王身边的大臣、随从都说他坏话。齐威王准对他印象不好,他这次如去朝中,定会被定罪。即墨大夫说,君命难违,不可不去。该大臣又叫他等一等,建议即墨大夫多带点财物去,以便沿途打通人脉,收买人心。即墨大夫不听,这次进宫,他除了自己必需用的盘缠路费外,并不多带分文钱。
当阿大夫接到圣旨,见齐威王亲自召见自己,欣喜万分,心想,他平日里常赠送金银珠宝给齐威王身边的随从,让他们多替自己在齐威王面前美言,以便早日升官进爵。盼来盼去,现在终于有好消息了。
待二大夫来到都城,齐威王召集群臣入朝。群臣议论纷纷,猜测这次阿大夫一定会受重赏,即墨大夫却要大祸临头了。阿大夫会搞人际关系,懂得用钱财拉拢齐威王身边的宠臣、侍卫,所以,这些宠臣、侍卫都在齐威王面前说他好话。众人也希望阿大夫步步高升。他若得到提拔,他们也有好处。而那个即墨大夫,不懂人情世故,默默无闻,众人也都对他冷眼视之。
群臣礼毕,齐威王先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听说自你到即墨任大夫后,玩忽职守,贪赃枉法,你可知罪?”即墨大夫叩首,面不改色心不跳,从容地道:“请大王明察!这些年来,臣在即墨,忠心耿耿,日夜为民操劳,责无旁贷。”大臣们在一旁得意地暗中偷笑。齐威王忽然话锋一转,道:“幸亏我派人去当地巡视,不然岂不冤枉了好人。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即墨美丽富饶,百姓安居乐业。只因你全心理政安民,不屑于用钱财笼络权贵,才受到诽谤,你是个贤大夫!”于是下令封赏一座万户城邑给即墨大夫。
然后齐威王又召来阿大夫,笑眯眯地说:“阿大夫,都说你很能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把阿城治理得井井有条。辛苦了!你的功劳不小啊!”阿大夫赔笑着,不住地点头说:“应该的,应该的。拿朝廷俸禄,理当为国效力。”齐威王突然敛住笑容,一脸严肃道:“可是,朕暗中派人巡视阿城,发现情况并非属实。那里田地荒芜,杂草丛生,百姓面黄肌瘦,难民成群……你不安分守己,把心思用在正事上,总想着耍小聪明,投机取巧,用重金厚礼贿赂我手下,以求他们为你说好话。而且前些年,赵国进攻甄地,卫国攻取薛陵,你都见死不救。如不惩罚你,岂不助长了贪腐的歪风邪气?”阿大夫吓得面如土色,慌忙顿首谢罪,说:“臣愿痛改前非,求大王恕罪!”齐威王不听,叫力士将他架起,扔入大锅……
一阵水花飞溅,只听大锅里一声惨叫,大臣们面面相觑。阿地大夫在沸水中扑腾几下,就归于平静。
威王又将平常夸赞阿大夫、诋毁即墨大夫的几十名左右随从叫来,责骂他们:“平日里我将你们当作耳目看待,而你们却贪图钱财,私受贿赂,颠倒是非,来蒙骗我,要你们有何用?”然后下令也将他们都投进锅中。随从们吓得哭喊着,纷纷跪地求饶。齐威王先挑几个最信任的随从逐个投入锅中。余众无不胆寒。
在邹忌等一班贤臣的辅佐下,不久齐国大治。齐威王为感谢邹忌帮他实现志向,封邹忌为武侯,将下邳赐给他作为封地。
公元前370 年(周烈王六年),周王室衰微,只剩虚名了,久无诸侯来朝。这天,忽听说齐威王要来朝拜周烈王,齐威王比列国诸侯位高,朝中上下、城中百姓无不欢欣。齐威王拜见周烈王时,举止得当,谦恭有礼,周烈王心里十分满意。周烈王想赏赐点什么给他,可是府库空空,搜罗了半天,好不容易凑了几件宝物。
齐威王从周室朝拜回来,满载而归。沿途赞声一片!
当时,许多小国都被大国兼并了,剩下七大强国:齐、楚、秦、燕、赵、魏、韩,也叫“战国七雄”。齐威王朝见周烈王之后,楚、燕、赵、魏、韩五国就公推齐威王为霸主。这六国都在中原地带,彼此联系紧密。只有秦国地处西部边陲,中原诸侯视之为戎族,不大来往。魏文侯时期,吴起率兵侵占了秦国河西地区。到了秦献公之子秦孝公即位时(公元前361年,周显王8年),秦国又渐渐强盛起来了。六国冷落秦国,秦孝公决心引进人才,向中原伸张势力。
一日,景监向秦孝公举荐卫鞅,说此人特别有才华,学识渊博,口才也很好。秦孝公说,怎么从没听说此人。景监就把卫鞅的情况道来。
卫鞅乃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人,卫君后裔,姬姓公孙氏。他出生贫寒,从小给别人放马为生。他的生父暴虐成性,一次发脾气要杀他,他离家出走,被好心的姬娘收养。公元前377年,臣与魏国大将公孙痤一同在秦、魏交界的西河边游历,遇见一放马少年,即卫鞅,当时他没有正经名字。和他闲聊了几句,发现他天资聪颖,是块将才。公孙痤当时给了姬娘两张羊皮,带走了他。因姬娘临别时把他爹用来捆他的革绳交给他,公孙座就给他改名为卫鞅,并让他在魏国陪公子卯读书。十五年后,卫鞅饱读诗书,尤喜法学。但魏相公孙痤嫉妒卫鞅才能,始终没有推荐他为官。
直到公孙痤得了重病,临死前,才向魏惠王推荐卫鞅接替自己为相,说他年轻且特别有才华。当时卫鞅还是个无名小卒,魏惠王没听说过他,就唯唯诺诺,没有答复。公叔痤又说:“主公如果不肯用卫鞅,就杀掉他,如果他被别国重用,恐对魏国不利。”魏惠王嘴上答应,心里却认为公叔痤病糊涂了。一会儿劝他重用卫鞅,一会儿又说不用就将他杀死。魏惠王走后,公叔座派人将卫鞅叫到床前,将此事坦率地告诉他,并要他赶快逃走。卫鞅不以为然,认为魏惠王既然不肯听从相国的话重用他,又怎能听从相国的话杀害他。于是他没有逃走。大夫公子卬与卫鞅素有交情,也向魏惠王举荐卫鞅,魏惠王还是不任用他。卫鞅在魏国郁郁不得志,这时,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卫鞅就来到秦国,求见秦孝公的宠臣景监。阔别多年,景监和商鞅交谈,看到他通晓古今,出口成章,才思敏捷,十分高兴,答应向秦孝公推荐他……
秦孝公召见卫鞅,询问他治国之道。卫鞅滔滔不绝道:“秦国要强大,就必须恢复周礼,像当年的五帝一样,以德治国……”然后列举伏羲、神农、尧、舜之事,还没说完,秦孝公就已呼呼大睡。
第二天,景监入宫,秦孝公责备他道:“你怎么推荐个这样的人,狂妄又迂腐,不切实际……”
景监回府后,将秦孝公的话告诉卫鞅,并说:“我向君王推荐你,是想你投其所好,希望他能重用你。你怎么却把大王惹恼了……”卫鞅说:“我期望秦君能效仿伏羲、神农、尧、舜,遵从帝道,但秦孝公不理解,能否再帮我进言?”景监说:“现在主公不高兴,过五天再说吧!”
五天后,景监又向秦孝公举荐卫鞅,说上次卫鞅的话还没说完,想请主公再召见一次。秦孝公答应了,再次召见卫鞅。
这次卫鞅改讲三王之道,谈夏禹划土地规定赋税及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顺天应人之事,说:“三王强大,是因为他们遵循仁义之道,仁者,仁慈也;义者,义气也……”高谈阔论,又讲了许久。秦孝公又听不下去,中途打断卫鞅的话,说:“你的确是博闻强记,但古今情势不同,你说的这些,早已不适用了。”于是便让卫鞅退下。
卫鞅回头再托景监还为他引荐一次,说这次给秦孝公谈王道,他仍无兴致。景监责备道:“我说你怎么老说些不着边际的事?你就不能说点大王爱听的吗?”卫鞅笑道:“我现在知道该怎么说服秦孝公了!之前,我对秦君不了解,怕他志向高远,而我说的卑下,所以先说帝术、王术,以探大王的志向。我还有霸术要献给大王呢,保准他喜欢。”景监有些不情愿,嘀咕着说:“先生两次向大王进言都不欢而散,我若再向秦君提及此事,岂不又要惹恼大王吗?”卫鞅说:“事不过三,这次若是还不行,我也死心了。”景监只好答应再帮他一次。
几天后,景监和秦孝公说:“卫鞅自称有帝、王、霸三术,帝、王二术,大王不感兴趣,是否要听听这霸术?”秦孝公听到“霸术”二字,正中下怀,立即让景监将卫鞅召来。
卫鞅拜见秦孝公,说:“我之前说的帝王之道大王要是不喜欢,我还有霸业之道。”秦孝公说:“帝王之道得好好地干一百年,至少几十年,才有成效。我怕等不了。”卫鞅说:“我的霸业之道只需十年见效,能使秦国国富兵强,大王称霸诸侯。”秦孝公听了欣喜万分,迫不及待地道:“快快请讲!”卫鞅说:“但是霸术与帝王术区别就在,帝王术在于顺应民心,慢慢地教导人民;而霸术在于违逆民心,有时不能顺着他们的心意,反倒得使劲改变他们的习气。”秦孝公听了,大怒,握剑喝道:“大胆!你要我违逆民心,是何居心?”卫鞅解释道:“如果琴瑟音调不和谐,就得改弦更张,治国也是同理。百姓只顾眼前利益,君王考虑的是百年大计。要是顺忽短浅的目光,必然固步自封。如齐相管仲,革新政领,鼓励耕织,整饬战备,将齐国划为二十一个乡,按军事化管理,百姓肯定不舒服,但一定要他们服从。待国富兵强,列国诸侯畏服,百姓才知管仲是治国奇才。”秦孝公说:“有道理,但具体应怎么做?”卫鞅答道:“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要使国家富强,就一定让百姓从事农业生产;要想使军队强大,就一定让士卒建立军功。先用重利奖赏引导,而后百姓都知道这样去做了,再用严法督促,赏罚分明,政令必行,这样一来国家就富强了。”秦孝公大悦,说:“好,我尽量做到。”秦孝公正在兴头上,这时,卫鞅告退,说:“主公考虑三日后,决心改革,臣再来吧!”
是夜,秦孝公彻夜难眠,次日一早就遣人去请卫鞅。秦孝公等了半天,派去的人独自回来了。秦孝公问,卫鞅呢?使者说,卫鞅说他与大王约好三天后来。要是提前来了,就是失信,以后怎么取信于大王呢?请国君再耐心等两天。秦孝公无话可说,只好耐着性子等。
到了第三天,秦孝公派车接卫鞅入朝,十分恭敬地向他请教。卫鞅于是针对秦国当今现状,提出应更改哪些政令。君臣一连交谈了三天三夜,秦孝公废寝忘食地听着,不知疲倦。秦孝公下令封卫鞅为左庶长,赐给他一座府第,黄金五百镒。并诏令群臣:“今后国家的政令全归左庶长掌管,如有违抗,一律按抗旨犯上之罪论处。”
卫鞅突然被重用,他的新法令把农民和士兵的地位大大提高,这触犯了秦国贵族和大臣的利益,很多人都出来反对,说不能让这个外来的小子在这儿胡作非为。因阻力太大,秦孝公又刚即位,只好暂缓改革。
直到反对的声音渐渐平息,秦孝公王位稳固了,两年多后,一日,秦孝公在朝中召集群臣商议变法之事,让变法派的代表商鞅,与守旧派的代表甘龙和杜挚展开一场辩论,谁辩赢了,他就采用谁的主意。
卫鞅对秦孝公说:“晋国大夫郭偃说:‘厚德之人不附和世俗。谋事之人不与大众商议。’法度,用于爱护人民;礼制,为了方便做事。圣人治理国家,只有变法才能使国家富强,使人民得到好处。跟自己的臣民,不能考虑开创事业,只能分享事业的成功。最高尚的人不必附和世俗的观念,想建大功的人也不必跟民众商讨。因此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凡是品行超常的人,往往遭到世人的非议;具有独特见解而出谋划策的人,必定会被百姓诋毁。愚笨的人即使事情摆在面前,也视若无睹;聪明能干的人便能在事发之前先发现其苗头。不能够在事情创始时与百姓谋划,只能在事业成功后与其同乐。那道德极高尚的人,与世俗不融洽;能成大事业的人,不会与大众谋划。所以,圣人如能够使国家强胜,但不一味地默守陈规,循规蹈矩;他如能有利于百姓,是不会遵循依靠从前的礼仪的。”秦孝公说:“很好!”
大夫甘龙反驳说:“不对。臣闻:‘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意思是说,圣人不改变百姓的旧习俗来施行教化,智者不改变旧有的法度来治理国家。这样只须按百姓的习俗去教导他,可以不必劳神费力而获得成功;依照老法规去治理国家,官吏熟悉法规,而且百姓自然安居乐业。按照过去的章程办事,官员才能熟练自如,百姓才能安定不乱。不怎么费力就可治理好国家,今天如果以变法改变秦国的光荣传统,我担心会受到百姓的非议,请大王明察!”
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言论。普通人只知安于传统,而学者们往往受所学知识的局限。这两类人,让他们做官守法可以,但与他们商讨旧法之外开创新业的事,就不行了。三朝 (夏、商、周) 不是同一礼制然而都称王天下;五霸 (春秋五霸) 不是同一法规然而他们都成就了霸业。智者能制定法规,愚昧的人只会循规蹈矩。贤德的人改革礼制,因时制宜。无能的人墨守成规,受礼制的制约。受礼制制约的人,不能够同他商讨国事。被法制限制的人,不能同他讨论变法。大王不必怀疑变法。”
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能改变法规;没有十倍的功劳,不能更换武器。按照老法规行事没有过错;遵照旧礼制没有邪门歪道。请您三思!”
卫鞅说:“治理世界不是遵照同一道理,便利于国家不是效仿古代。所以,商汤王、周武王不遵循古法而称王;夏桀、殷纣王不改变礼制而灭亡。违反古法的,不可说他不对;那遵循旧规矩的,也不能说他好。”秦孝公说:“很好!” 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制定变法的律令。
公元前359年(周显王10年,秦孝公3年),卫鞅拟定变法之令,将条目呈给秦孝公,商议停当,新政令公布之前,卫鞅怕百姓不信服,不能立即奉行,便派人在咸阳城南门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派官吏把守,下令说:“有谁能将这根木杆移到北门,可领赏金十镒(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百姓纷纷来到南门围观,但都心中疑惑,没人敢去移动木杆,卫鞅又说:“百姓不愿搬走木杆,是嫌赏金少吗?”当即下令将赏金增加到五十镒。众人更加疑惑了,百姓中有一人走出来说:“秦国法令一向赏罚不明,现在下了这道命令,一定有什么用意。我搬走它即使得不到五十镒金,多少也能得点赏钱。”于是就背起木杆,将它搬到北门竖起。守在一旁的官吏急忙将此事报告卫鞅,卫鞅把那人召到跟前,夸奖他说:“你肯听从我的命令,真是良民!” 立即取五十金交给他,又说:“我是决不会失信于百姓的。”百姓互相传说,都夸赞左庶长令出必行。
第二天卫鞅就将新政令公布出来。市民聚集观看。此时为周显王十年。
新政令说:一、定都:秦国最好的地方就是咸阳,被山带河,金城千里,现 在要迁都咸阳,永定王业。二、建立县制。凡是境内村镇,都合并为县。除了封邑外,在全国设三十一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乡、邑。三、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一直奉行的井田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谁开垦的土地,归谁所有。田地可以自由买卖,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秦国地广人稀,邻近的“三晋”地少人密。就吸引邻国百姓来秦国,给他们田地和住房。秦国本地人须服兵役,轮流应征。外来人口只要专事耕种纺织,兵役全免。四、制定租税:凡赋税都按照亩数征收,废除井田十一税制,一切田地都属官家所有,百姓不得私自占有。五、重农抑商,鼓励农桑。勤劳者,超过一定产量,国家会免除其徭役。懒惰者,不奖励军功。禁止一切商业活动。经商者,全家都抓进官府做奴隶。凭军功封拜职爵位,杀敌一人,立即进爵一级临战脱逃者斩首,功多者受上爵,秦君宗室也得靠军功大小来定远近亲疏。战而无功,削去属籍,与百姓相同。凡有私下争斗者,不治曲直,一并处斩。七、保甲连坐:五家为一保,十家为一连,互相监督,邻里犯法,如不加举报,十家同受制裁,举报者则受重赏。私藏罪人与罪人同罪。八、加强政令:政令一经公布,不论贵贱贫富,都必须严格执行,若有不遵守者,斩首示众。九、统一度量衡。原来秦国各地,尺有长有短,斗有大有小,斤有轻有重,卫鞅把全国的度、量、衡规定了统一标准。这样,百姓交税、纳租、做买卖,都方便多了。十、如果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否则重罚。这样可增加人口,提高生产力和增加税收。
新政令公布后,百姓议论纷纷,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卫鞅命令将议政者拿获,送到府中,训斥他们说:“你们听到政令就应该认真执行。说新法不好的,是抗令;说新法好的则是逢迎,这都不是良民!”立即下令将这些人迁到边远之地充军。某天,秦孝公杀了七百多个反对改革的人,渭河的水都变红了。大夫甘龙、杜挚私下议论新法,也被鞅贬为庶民。于是人们不敢再妄自议论新法。
实行新法之初,百姓不适用这种严刑峻法,暗暗叫苦。三年后,初见成效,百姓才称赞新法好。
为了便于向东发展,卫鞅又下令征发民夫,在咸阳修筑宫室,准备把国都从雍城迁到渭河北面的咸阳。太子驷不愿迁都,又议论攻击变法,卫鞅感到为难,对秦孝公奏道:“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面的人不遵守,底下的人可就不听从政令了。世子赢驷犯法,他的师傅应当替他受罚。”秦孝公于是叫卫鞅处置,以教导无方之罪将太子驷的太傅公子虔处以肉刑,将太师公孙贾处以墨刑。此后,朝中众臣都不敢批评新法了,都遵从新令。
卫鞅知道人心已定,于是下令择日迁都,雍州百姓迁到咸阳的,共有数千家。接着又将秦国分为三十一个县,下令百姓开垦荒地,增税到百余万。
从此秦国社会安定,路不拾遗,国无盗贼,国库充实,秦国从此变得富裕强大,天下无比。
公元前342年,商鞅变法十四年以后,魏国与齐国交战,齐军师孙膑,主将田忌率兵,大败以庞涓为主帅的魏军, 并将庞涓射杀。魏国元气大伤。商鞅向秦孝公建议,魏是秦的心腹之患,不妨趁魏国元气大伤、军民疲惫之机,攻打魏国。魏国肯定不敌,只能向东迁徙。我国占据东面的大片河山以求日后东进,帝王之业可图也。秦孝公大喜,准奏。于是,公元前340年,商鞅率军进攻魏国,夺取了商於之地,在武关之外,开拓疆土六百余里。商鞅凯旋回朝,秦孝公亲自出来迎接他,并且宣布,把商、于(今陕西商县到河南内乡县之间)地区十五个邑封赏给商鞅,赐予封号“商君”,从此,人们就管他为商鞅。
为避秦国锋芒,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商鞅变法之后,仅十余年,秦国就变成了一个富强的国家。周显王派使者慰劳秦孝公,封他为“方伯”。各国诸侯也都派使者来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