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雅洁的头像

郭雅洁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3/22
分享
《东周演义》连载

第六十三章 秦王平定屯留兵变 秦相甘罗奇计代战

话说前241年,赵将庞煖率赵、楚、韩、魏、燕五国兵,合纵伐秦。五国联军攻打渭南不成,便围困渭南。秦相吕不韦派将军蒙骜、王翦、桓齮、李信、内史腾,各带五万人马去分别迎战五国。吕不韦亲自担任大将,率大军在离潼关五十里处扎下五座营寨,排列成星状,择精兵合力攻楚。消息走漏,春申君紧急下令连夜拔寨撤退。秦军便改道袭击赵军。赵军营寨防守坚固,待天亮时,燕、韩、魏三军都来援,王翦只好收兵回营。庞煖才知楚军已撤。各国无心再战,也各自撤军回国。

庞煖有火没处发,恨齐国追随秦国,便与燕军一同征讨齐国,占领了齐国饶安城(今山东省庆云西北)。

吕不韦怨恨五国联合攻秦,想到五国攻秦主谋是赵将庞煖,于是派蒙骜同张唐率五万大军,攻打赵国。三天后,又派长安君成峤同樊於期率八万大军作为后续部队。

蒙骜前锋军队已出函谷关,踏上去上党的路,直接进攻庆都,在都山(在河北省)下安营扎寨。长安君大军在屯留(在山西省长子县北)扎营,作为声援。

赵国派相国庞煖为大将,扈辄为副将,率兵十万迎击秦军。庆都以北,尧山(在河北省邢台县东北)最高,庞煖派扈辄率兵两万作为先行部队,去占据尧山。不料,秦兵万人抢先一步在那里驻扎,扈辄杀散秦兵,在山头扎营。

一会儿,蒙骜又派张唐率秦兵二万来争尧山。这时,庞煖大军已到,两军在山下排阵,大战一场。赵军浴血奋战,势不可挡,张唐被围困,不能冲出重围。直到蒙骜大军来了,才将他接应出去,重回本营。

庆都严兵把守,蒙骜等久攻不下,便派张唐去屯留催促后军速来增援。

张唐还未到屯留,途中就已听说长安君军队叛变了。

长安君成峤,年仅十七,他非将才,不懂用兵,这次却忽然当上大将,连自己都被弄糊涂了。樊於期怂恿长安君成峤反叛篡夺王位,说吕不韦纳妾盗国,秦王嬴政不是先王的骨血。又说,文信侯把兵权交给你,不怀好意。怕你将来揭发他,与秦王嬴政为难,所以这次把长安君放逐在外。如果蒙骜兵败,将定你兵败之罪,轻者削除王籍,重者受刑杀头……成峤吓得六神无主,他无计可施,向樊於期问计。樊於期对着成峤一阵耳语,然后说,事不宜迟,得赶紧行动。成峤连连点头。于是樊於期立即草拟檄文,传布四方。将屯留附近的青壮年,都编入军队,攻下长子、壶关,兵势更盛。

张唐连夜奔回咸阳报知秦王嬴政。嬴政大怒,召尚父吕不韦商议。吕不韦说:“长安君年幼无知,定是樊於期的主意。樊於期有勇无谋,大军一出,就会生擒他,不必忧虑。”于是任命王翦为大将,桓齮、王贲(王翦之子)为左右先锋,率军十万征讨长安君。

蒙骜听说长安君造反一事后,立即传令班师,兵分三队,亲自断后,缓缓撤离。前军一路平安通过,于是蒙骜放心大胆地走。谁知,突然一声炮响,密林深处,赵军伏兵鱼贯涌出,一齐杀来,把蒙骜杀个措手不及。原来,在这之前,庞煖探听到秦军兵马将途径此地,特选精兵三万,派扈辄从近道前行,埋伏在太行山林深处,嘱咐说:“蒙骜老将定会亲自断后,等秦兵快过完时,从后面袭击,方能得胜。”蒙骜回身和扈辄交战。待庞煖大军赶到,秦军已无斗志,被赵军杀得四散而逃。蒙骜身负重伤,还拚力杀了几十人,又射中庞煖肩膀。赵军将蒙骜包围数重,乱箭射来,一代名将,就这样壮烈牺牲于太行山下。庞煖得胜,班师回赵,因箭疮不好,不久也死了。

再说张唐、王翦率兵到屯留,双方列军布阵在城下。王翦责问樊於期说:“国家哪里对不起你,竟胁诱长安君造反?”樊於期狡辩说,秦王嬴政其实姓吕而不姓赢,是吕不韦之子。反劝王翦废掉伪王,扶佐长安君为国君。王翦怒道:“你造谣生事,污蔑秦王,犯下灭门之罪,还用花言巧语动摇军心。如果抓到你,一定要将你碎尸万段。”樊於期大怒,挥动长刀直杀入秦军,非常勇猛,如入无人之境,秦军都望风披靡。王翦指挥大军围困多次,都被他夺围而出,秦兵死伤极多。日暮时分,各自收兵。

王翦屯兵在伞盖山。想到樊於期骁勇无敌,难以迅速战胜,一定得用计策击败他。王翦反复思索,想出一计。他问营中将士:“有谁认识长安君的吗?”刚好手下有位小将叫杨端和,屯留人,他告诉王翦,自己曾是长安君的门客。王翦很高兴,于是写了一封信,托杨端和送给长安君,劝其早日归顺。并吩咐杨端和,等交锋以后,乘他们收兵之机,要他假扮成敌军,混入城中。

王翦又召桓齮,让他带一军攻长子(在山西省长治县西),让王贲领一军攻壶关(在山西省长治县东南),王翦亲自攻屯留,三处一齐攻打,使樊於期不能接应。

樊於期选精兵万人,打开城门迎战。王翦佯败一阵,退兵十里,驻扎在伏龙山,吩咐军士挖沟筑垒,分兵把守险要之地,不许出寨迎战。樊於期得胜入城,这时,杨端和已混入城中,住在亲戚家。

桓齮、王贲听说王翦退守伏龙山,便带着人马前来。桓齮、王贲二人告诉王翦,长子、壶关二城都已收复,一切安排妥当。王翦大喜。这时,辛胜将军奉秦王嬴政之命来营犒劳颁赏,并说秦王嬴政下令生擒樊於期,他要亲自将其斩首,以解其恨。王翦犒赏三军后,命令桓齮、王贲各带一支人马,埋伏在左右两侧,叫辛胜带五千士卒前去挑战。

樊於期认为王翦胆怯,正准备分拨出一些人马去救长子、壶关两处,忽然哨兵来报:“长子、壶关两城已被秦兵夺取!”樊於期大惊。为了让成峤安心,他把营寨移往城外。

成峤听说长子、壶关失守,急召樊於期进城商议。樊於期说:“我很快就与王翦决战,万一不能取胜,我们就一起去赵国、燕国,联合诸侯共诛伪主,保住秦国社稷。”樊於期急忙返回营寨。一会儿,秦王嬴政派将军辛胜来营前挑战。樊於期带兵出营应战。两人战了几个回合,辛胜向后败退,樊於期猛追。约追了五里路,桓齮、王贲两支伏兵突然杀出,樊於期大败,想收兵回城,但已经来不及了,王翦的兵满城遍布。樊於期奋力拼杀,左冲右突,杀开一条血路,城中军士连忙开城门,放他入城去了。

王翦马上包围此城,接连发动进攻。形势危急,樊於期每天日以继夜亲自在城内巡察。

这夜,杨端和求见长安君成峤,声称:“有机密事求见。”成峤见是旧日门客,便将他接进内庭。杨端和让成峤屏退左右,然后告诉他说:“秦国的强大您是知道的,即使六国联合起来也不能战胜秦国,您今天想靠着这一座孤城来对抗,绝不会侥幸取胜。”成峤说:“樊於期对我说,秦王嬴政并非先王所生,我才这样做,这不是我本意。”杨端和说:“樊於期倚仗他的匹夫之勇,不考虑成败,挟你去做冒险的事。现在他传檄各郡、县,没人响应,而王翦正在猛烈攻城。城被攻破后,你靠什么保全自己呢?”成峤说:“我想去赵国、燕国,联合诸侯,你看这样可行吗?”杨端和说:“赵肃侯、齐湣王、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都搞过联合的事,但刚合即散,一无所获,所以搞不成是必然的。六国之中谁不畏秦?你无论去哪国,只要秦国派人去威胁一下,他们就会把你捆起送给秦王嬴政,那时你还想活命吗?”成峤愣住了,问他该怎样做。杨端和说:“王翦知道你是被樊於期诱惑的,他有一封密信,要我转交给你。”说着,杨端和把信呈给成峤。成峤打开一看,信中大意:“论亲缘你是国王兄弟,讲尊贵已经封侯,怎么能听信无稽之谈,自取灭亡,岂不很可惜吗?你若能斩了樊於期,带着其首级回来认罪,我会为你保奏,秦王嬴政也会宽恕你。如果你迟疑不决,悔之不及。”成峤看完信,泪目,说樊将军为人忠诚正直,我怎么忍心杀他?杨端和叹道:“你这是妇人之仁。你若不同意,我就告辞了。”成峤说:“让我想想再商议。”杨端和要他将此事保密。

第二天,樊於期驾车来到成峤这里,对他说:“秦兵进攻很猛烈,人们都有些惊慌,看来这座城很快就守不住了,我愿和你先去燕国、赵国避一避,再从长计议。”成峤犹豫着,说:“我的宗亲家眷都在咸阳,现在远避他国,能收容我们吗?”正说着,外边有人来报:“秦兵在南门挑战。”樊於期再次催促成峤说:“你今天不走,以后就出不了城了。”成峤仍犹豫不决。樊於期只好提刀登车,从南门出来再与秦兵交战。杨端和劝成峤登城观战,见樊於期在秦宫中苦战,最后终因人困马乏,抵挡不住,奔回城下,喊叫:“开门!”杨端和持剑立于成峤身旁,大声说:“长安君已率全城归降秦军了,樊将军请自便吧!谁敢开城门就杀!”成峤左右都是杨端和的亲戚,他们竖起降旗。成峤做不了主,只是望着樊於期流泪不止。樊於期长叹:“孺子不值得辅佐啊!”

秦兵把樊於期团团围住,因为秦王嬴政有令,要活捉樊於期,所以不敢施放冷箭。樊於期重新杀开一条血路,往燕国方向跑去……王翦追了一阵没追上。杨端和让成峤开城门放秦兵进城。王翦把成峤幽禁在公馆中,派辛胜去咸阳报捷,并请示发落长安君。

秦太后听到风声,忙代长安君请罪,请求赦其死罪,并乞求吕不韦为之说情。此时秦王嬴政已长大成人,英俊聪明,志气高远,遇事机敏决断,虽未亲政,但并不事事都由太后和吕不韦做主。这次,虽然太后和吕不韦都来求情,但秦王嬴政主意已决,对此无动于衷。得到捷报后,秦王嬴政立即派使者去告诉王翦,命他在屯留将长安君斩首。凡是跟随成峤的军兵官吏也一概斩首。全城百姓都迁到临洮(在甘肃省泯县),同时悬赏捉拿樊於期:“有谁能擒献,奖赏五座城池。”成峤知不能被赦免,在馆舍中上吊自缢了。王翦割下他的头,悬挂在城门上。军卒官吏有几万人被杀,因屯留百姓附和了成峤,全被迁到临洮,一时,屯留成了一座空城。

平息了长安君之乱,秦王嬴政便有意为蒙骜报仇,召来君臣商议伐赵。刚成君蔡泽奏道:“赵、燕两国之间有着世仇,现在燕国归附赵国并非出于真心。臣想请大王派臣出使燕国,让燕国给我们送来人质,俯首称臣,孤立赵国。然后,我们和燕国共同讨伐赵国,借以扩大河间之地,这对我们有着莫大的好处。”秦王嬴政同意了,于是蔡泽去见燕王姬喜。

蔡泽到了燕国,对燕王姬喜说:“燕、赵都是强国,两国打了两次仗,栗腹、剧辛被杀。大王忘记了国仇吗?反而臣服赵国,这太不公平了!”燕王姬喜说:“寡人并不是真心情愿与赵国和好,只是目前我们力量不够,不足以和赵国相抗衡,有何办法?”蔡泽说:“现在秦王嬴政要和五国算‘合纵’的帐。我以为燕和赵是世仇,你们跟随赵国出兵攻秦也是迫不得已。大王如果能派太子去秦国做人质,再请求秦国派一位大臣来燕国做丞相,那么秦燕之间的关系就如胶似漆了。集结两国兵力,去向赵国报仇雪耻恨,不在话下。”燕王姬喜听信了蔡泽的话, 就派太子丹去秦做人质,并请求秦王嬴政派大臣来燕国做丞相。

吕不韦想派大夫张唐去燕国,他乘车去张唐府上,请他前往燕国为相,想与燕联合伐赵,拓展河间之地。张唐推辞说:“臣曾为秦昭王伐赵,赵国四处缉捕臣,宣称:‘擒得张唐者,赏百里之地。’这次到燕国去必须得经过赵国,这不等于送死吗?臣不能去啊!”吕不韦再三恳求,张唐坚决不从。

吕不韦怏怏不乐,回府后,独自一人在客厅里闷坐。少庶子(少庶子指战国时年轻的家臣。)甘罗(甘茂之孙)问:“君侯闷闷不乐,有什么烦心事吗?”吕不韦眉头紧皱,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到燕国做了三年工作,燕太子丹已入秦为质,一切就绪,现在我请张唐到燕国为相,他竟不肯去。”甘罗说:“一点小事,这有何难的?请让臣前去劝说。”吕不韦不耐烦地呵斥道:“去!我自个儿上门都请他不动,你小小年纪还能有什么办法?”甘罗辩解道:“项橐七岁便为孔子师,臣现在已十二岁,君为何不让我去试一试?如果办不成,再批评我也不晚,怎么能小看他人,无故对人发怒呢?”吕不韦听了,有些惊奇,于是和颜悦色地说:“如果你能说服张唐入燕为相,事成之后,封你为上卿。”甘罗高兴地离开丞相府,去拜谒张唐。

张唐知甘罗是吕不韦的门客,猜到他的来意,看他年幼而轻视他,问他说:“小孩子何苦来我这里找不痛快?”甘罗说:“我是专门来警告你的。”张唐说:“什么意思?”甘罗问道:“卿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比如何?”张唐说:“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能征善战,百战百胜,攻城略地,不可胜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又问:“应侯范雎为秦相时,与文信侯吕不韦相比,谁权势更大?”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甘罗说:“当年应侯要攻赵,武安君阻止,应侯一怒之下,使武安君被逐出咸阳,死在杜邮。今文信侯请卿为燕相,卿坚决不肯去,文信侯能容纳你吗?恐怕您的死期不远了。”张唐毛骨悚然,惊恐不安,连忙感谢甘罗的提醒。于是听从甘罗的话,向文信侯请罪,立刻收拾行装,准备择日赴燕。

张唐出发前,甘罗对吕不韦说:“张唐虽听我的话,被迫去燕国,可他心中还是畏惧赵国,我想向君侯借五辆军车,我先去替张唐先生去赵国打通关节。”吕不韦知道甘罗的才华,就到秦宫对秦王嬴政荐举道:“甘茂之孙甘罗,虽年少,但聪慧过人,足智多谋。之前,张唐称病不肯赴燕,被甘罗说服了。甘罗又主动请求先到赵国为其先导,请大王准其前往。”秦王嬴政召甘罗入宫,见甘罗身高五尺,眉清目秀,秦王嬴政很高兴,说:“小子,看见赵悼襄王,你说什么呢?”甘罗回答:“观察赵悼襄王神色,见机说话。说话就像水波随风转,不能预定。”秦王嬴政立刻赐给他上等车马十乘,仆从百名,命他去出使赵国。

赵悼襄王听说燕、秦友好,正担心两国合谋攻打赵国,忽然听人报告,秦国派使臣来了,不敢怠慢,忙出邯郸城外二十里相迎。见使者年幼,感到纳闷,询问说:“过去替秦国打通三川道路的也姓甘,是先生什么人吗?”甘罗说:“臣的祖父。”赵王说:“先生多大年纪?”甘罗回答:“十二岁。”赵悼襄王说:“秦国没有年长的人来当使节吗?怎么会派你来?”甘罗说:“秦王嬴政用人,各因其任,年长的人担负大事,年幼的人担负小事。我年龄最轻,所以才出使赵国。”见甘罗反应机敏,言辞干净利落,赵悼襄王心中暗暗称奇,问道:“先生屈驾到敝国小城,有何见教?”甘罗说:“大王听说燕太子姬丹到秦国做人质了吗?”赵悼襄王说:“听说了。”甘罗又问:“大王听说张唐要去燕国做丞相了吗?”赵悼襄王说:“也听说了。”甘罗说:“提起燕太子丹到秦国,是燕国不敢欺骗秦国;大夫张唐去燕国做相国,是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两国就要和好了。”赵悼襄王说:“秦燕和好是为了什么呢?”甘罗说:“燕秦此举,别无他故,只为合攻赵国,在河间一带扩展秦国疆土。依我看,大王不如割让五座城池给秦国,满足秦国扩展疆土的愿望。然后我去劝说秦王嬴政,制止张唐去燕国为相,断绝秦燕的联合,反过来与赵和好。如此一来,上国要是去进攻弱小的燕国,秦王嬴政准不会去救。这样赵国得到的何止五座城池呢?”赵悼襄王听罢很高兴,立即赐给甘罗黄金百镒,白璧两双,把五城地图交给甘罗,让甘罗回报秦王嬴政,秦王嬴政高兴地说:“河间之地,靠一个孩子就拓展了。你小小年纪,才智过人啊!”于是不派张唐去燕,张唐也深谢甘罗。

赵国听说张唐不去燕国了,便知秦国不再帮助燕国,便派庞煖、李牧合兵攻打燕国,攻取上谷三十多座城邑,赵国留十九城,把其他十一城送给秦国。秦王嬴政封甘罗为上卿,又把过去封给甘茂的田地、宅院赏赐给甘罗。甘罗寿短,不久病逝,张唐亦故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