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承熙的头像

何承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5/29
分享
《老邪》连载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跟着来人,走进一间超大的会议室,里面坐满着人,桌上放满着大大小小的盒子。台上站着一个戴眼镜的长发男,正在讲解节目录制的过程。来人让我站在旁边先等一会儿,说制片人正在讲话。我点头表示感谢,又不敢坐下,只好站在一旁,听制片人讲话。

大概过了几分钟,制片人讲完注意事项,把话筒递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就朝我走了过来。两个人握手寒暄之后,制片人告诉我,这里面的藏品都是经过海选的,让我先把东西拿给专家看看,如果适合上节目,再回到这里,等待拍照。拍完照之后,会有工作人员带你去化妆。最后,才能进入演播大厅,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依次上台录制节目。

介绍完毕,制片人带着我穿过长长的走廊,拐进一个通道,再绕过一个大厅,步行上到二楼,走到一间屋子门口,见几个人正在排队,便停了下来。我猜想,他们与我一样,也是开后门进来的。果然,制片人走到门口,用手指轻轻敲了敲门,门开了一半,从里面探出一颗脑袋。那人见是制片人,便把我让了进去。就在关门的一刹那,我听见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声,一个男人操作东北腔骂了一句:啥玩意儿!

进去之后,我发现电视上经常见到的几位专家,正坐在沙发上,拿放大镜低头看东西。一个中年胖子,很费劲地蹲在地上,从两只硕大的皮箱里,一件一件往外掏东西,里面工作人员,按不同类别,将东西递到相应的专家手里。几位专家刚看完一件,就不耐烦地一摆手,对工作人员说:不用看了,下一位!胖子一听慌了,嘴里不停地解释说:我大老远从外省过来,很不容易,还请专家仔细看看!专家没理会,自顾自地聊天去了。胖子还想解释,遭到工作人员驱赶,只好慌里慌张地包着藏品,匆匆离开了房间。趁此机会,我机智地打开箱子,拆开包装,提前做好准备,等待专家掌眼。

轮到我时,白头发专家上下打量了我一眼,然后对工作人员说:以后注意点,不要什么人都往里带!工作人员连忙解释,说我是制片人的朋友。白头发专家“哦”了一声,接着问道:要是瓷器,请邱老师看!我虽然紧张,但多少还是见过世面,故作淡定地说:蔡老师好,久仰大名,今天专程来拜访您的!蔡老师一听,脸上露出微笑,不停地说:好,好,什么东西让我看看!见此情景,我赶紧递上早已准备好的两件藏品,放到专家面前的茶几上。

我带来的是两件杂项,一件明未清初的竹雕笔筒,可惜无款。另一件是蒙古贵族餐刀,刀把镶宝石,刀鞘包裹的是鲨鱼皮,带象牙筷。餐刀没问题,就是不知道价格。但笔筒风格酷似朱三松,一直吃不准,所以急切需要专家定夺。

蔡老师首先上手的是餐刀,抽出刀刃看了一下,又抽出了象牙筷,对旁边的专家说:这是一把好刀!几位专家一听,一起围了上来,对着藏品小声地指指点点,最后,我不知道听谁嘟囔了一句:可惜了,这次名额满了!

紧接着,他们又拿起笔筒左看右看,又小声讨论了一番,之后,各自回到自己座位。这个时候,蔡老师忽然发问:这只笔筒你怎么看?我一看机会来了,便把自己想法一股脑儿倒了出来,最后着重强调了一下我的观念:这是明未清初朱三松的作品!蔡老师听完,又露出温暖的笑容,他反问了我一句:何以见得?我便把朱三松的作品风格,一一道来!蔡老师听完一阵哈哈大笑,扭头对旁边的专家说:这个小伙不得了,是做过大量功课的!我听完特别激动,同时也引起专家们的集体大笑!

笑完之后,蔡老师板起脸,一脸严肃地说:我认为这是一只老笔筒,风格也像朱三松的,至于是不是他的,还需要考证。目前所见到的朱三松作品,都以小件为主,你这件这么大,所以不好说是不是他的。但至少是件老笔筒,价格也不会低,十几万总要的!

评完笔筒,蔡老师接着评价蒙古餐刀,他说:至于这一件,是大开门的东西,至少到清代中期,是当时贵族用的。我看了一下,这个鲨鱼皮很珍贵,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大型捕鱼设备,极难捕到深海鲨鱼。再加上,还有一副老牙筷子。包括刀把上的红珊瑚,都出自台湾海峡。还有绿松石,也都是老的。当然,价格也不低,我认为,几万块总是要的。

说到这里,蔡老师突然话风一转,他不无遗憾地说:可惜了得,这两件东西上不了节目,因为你没来海选,总不能把别人的东西拿下,让你上,别人也不愿意,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一听,虽然有些遗憾,但确定东西真,上不上节目,已经不重要了!见此情景,我一边鞠躬,一边快速收拾好东西,就急匆匆退了出来。里面的工作人员把我送到门外,见到制片人,就竖起大拇指说:您这朋友太牛了,东西太好了!制片人听完,也很高兴,连忙问:能上节目不?工作人员说:这期不行,安排下期!制片人很满意,就带着我往外走。我用眼睛余光扫了一眼,发现门口等候的藏友,对我投来羡慕的表情!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