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忘忧草(waxzsg)的头像

忘忧草(waxzsg)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7/06
分享
《 高铁 高铁》连载

第八章

第八章

站在桥上极目远眺,一轮火红的朝阳正在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腾......

今天又是个大太阳天!

建设和长水各自在两段滑梁段衔接处的桥唇上之前插竖向筋的插孔里插一根钢筋棍,用来挂吊篮和安全带。然后将吊篮放到正好适合操作的位置,人再下到吊篮里。站稳后,掏出挂在脖子上的工具袋里的锤子、矬子,娴熟自如地进行操作。(通常,修面的工人会剪一只废弃的旧裤脚或衣袖,缝成一个小工具袋,将锤子,矬子,刷子,砂纸等工具装在袋子里以备用。)吊篮长七十公分,宽五十公分,四周围了一圈半米高的钢筋围栏。两头分别系了根钢丝绳,便于悬挂。这是他们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尝试、摸索,不断改进,用竹胶板制作出来的一种简易便捷的辅助劳动工具。早先他们也制作使用过吊板之类的工具,因为出过一场事故,后来就改用这种吊篮。在操作过程中,人一动,吊篮就会随之而动;人在吊篮上操作需得屏息静气,咬紧牙关。一手握锤子,一手捏矬子,全神贯注,小心谨慎地暗暗用力使巧劲,一点一点地先将外梁两段滑梁段衔接处的棱痕锉出一丝浅浅的细纹。再把矬子、锤子放进工具袋,掏出砂纸和刷子,一边细细地打磨,一边轻轻地刷,悄悄地吹......他们每挫一下,每吹一口气,吊篮就会随着他们的动作幅度摇摆不定。他们必须稳住劲儿,尽力保持身体平稳。经过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锻挫,打磨,吹刷;再锉,再磨,再吹刷......一寸一寸地两段滑梁段衔接处的棱痕就一点一点地变得光滑如镜了。

在这种劳动环境下,要是没点胆量,那就难免两腿打颤,浑身发软。别说站在上面干活了,就是站在地上观看都会心惊胆战,毛骨悚然。有人说修面这活就不是人干的,那不过是胆小鬼的托词罢了。当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胆大心细,他们也是久经磨砺,才练就了一身胆大心细的本事。所以修面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全然不在话下。

要说危险,在这里,修面只能排第二。最危险的活还数锉毛。不过锉毛这活还得等过完一个六月天,让桥梁晒够了太阳再干。总之无论干什么活,不管多么危险,他们从来都没怕过,也从没畏惧过。这不光是为了挣钱,因为这些被常人看起来不寻常的劳动却是他们的劳动生涯中必须完成的再寻常不过的劳动了。

等建设和长水修完面,前一段滑梁段已经完全达到凝固标准,可以开始拆模了。拆模就是拆除内模里面用竹胶板制作的箱梁以及倒角(用来将内模四周的平行直角倒换成三菱形或多菱形的一种辅助模具)。拆完内模,接下来进行脱模这道工序。脱模就是通过拉倒链使外模完全脱离桥体。拉倒链之前,人们得先把挑梁移到凝固好了的桥面上,把铁链穿进梁杠上的钢丝绳。脱模这道工序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脱底板。脱模的过程全凭双手将悬挂在梁杠上的一根根铁链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循环往复不停地拉拽。在人力的作用下,庞大而又笨重的钢模板一毫米一毫米地向下移动,直到完全彻底脱离桥体。接下来脱顶板也就是侧模,同样是通过拉铁链的形式使两边的侧模向下移动,直到完全彻底脱离桥体。在拉铁链的过程中有可能是从上往下拉,也有可能是从下往上拉,所以人们就把这道工序统称为拉倒链。

因为脱模的过程只能使钢模板脱离桥体,所以,脱完模,接下来还得滑梁,使钢模板向前移动到下一段将要滑梁的位置。

常言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盖楼房首先得打地基,建设高铁桥梁首先也要打好地基,它的地基就是底板和侧模。每一段滑梁段施工的第一步首先得安装好侧模和底板,完成了这道工序也就为高铁桥梁施工建设打好了根基。有了牢固的根基,就可以逐项完成后面的工序了。

古往今来,人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使得天堑变通途,都是为了方便出行,从而达到深入探索和了解外界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桥梁建设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高速铁路桥梁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关键技术。桥梁作为轨道的下部结构,为确保高速运行下的安全性、平稳性和乘车舒适性,以及结构、自振频率、横竖向挠度徐变上拱限值等要求。设计者设计出了符合车桥动力,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以及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整体性能的高精密度的高铁桥梁。为实现列车能够平稳连续运行,并且保证跨区间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应力值的可靠性,在列车下部结构的刚度、工后沉降、沉降差上面都有着极为严格的限制。轨道的平顺性要受桥梁挠度制约,挠度过大,就会致使结构物承受的冲击力增大,从而降低舒适度。列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如果轨道不能维持稳定状态,就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达到这些标准,首先要保证高速铁路桥梁在横向和竖向上都具有足够大的刚度,保证桥梁良好的整体性,最大限度的控制因为混凝土的原因而产生的徐变上拱和不均匀温差现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施工过程中桥梁出现较大挠度和振幅,进而以保证轨道的高平顺性和乘客的舒适性。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从工期要求和技术特点综合考虑,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从最初采用简支箱梁结构形式进一步发展为悬灌连续梁形式。

因为悬灌连续梁形式是通过一段一段的滑梁来完成的,所以人们将高铁桥梁的建造过程统称为滑梁,将每一段桥梁统称为滑梁段。在高铁桥梁建造过程中,尽管每一座桥梁的跨度有所不同,但滑梁的程序都是相同的。无论任何一种桥梁,不管采取哪种建设形式,它的第一步施工过程都是从桥墩开始的。人们首先得在桥墩上面修建一个正方形的大平台。这个平台也就是桥梁的零号段,人们简称它为零方块。零方块建成后,吊车将钢模板等等一应的滑梁工具和器械、材料吊上平台。紧接着在零方块的两边支架挑梁,安装挂篮、滑道等一应的机械工具。在挑梁上端横亘着一根梁杠,梁杠上挂着的挂篮连接着倒链和钢模板。安装好了所有滑梁机械架构,就可以开始第一段滑梁。滑完第一段梁,接下来依次滑第二段、第三段......

滑梁这道工序主要使用油泵将挂篮往前推动。人们在滑梁段的两边各使用一只一百五十吨重力的液压千斤顶,一头顶住两边的轨道,另一头连接着油泵。油泵一开启,液压千斤顶就会推动轨道上的滑轮带动挑梁上的挂篮向前移动。滑轮每向前移动至30厘米后,就得关闭油泵。这时,等候在滑梁段两边的工人立刻取出轨道最后面那根用来固定挑梁的竖向筋,再插进移动到前面的轨道孔里,拧紧螺帽。再重新开启油泵,继续向前推动轨道;继续取出最后面那根竖向筋插进移动到前面的轨道插孔里......直到将底板推动到完全脱离上一段桥面,再推动两边的侧模,直到侧模彻底脱离上一段桥面,然后对称合缝。

这天早上,秦建设他们这个班还没把侧模滑到三分之二,天就暗沉了下来。白炽灯一亮,头顶上就起了一团一团的黑云。老天托不起了黑云,黑云就分散成牛一群马一群,前呼后拥地急忙朝西滚涌,就跟黑山老怪在后面追赶它们一样。

余有善把竖向筋上的螺丝拧得再也拧不动了,拎起管钳,昂头焦虑地望天。他断定云走低,这雨肯定要下成气。他们惯常认为西边的地理位置要比东边低,云往西走,就是在走低。雨一下,又得歇着,他怎么可能不焦虑呢!

前两天,很多人就已经感应到了要下雨的征兆。比如手指胀疼得难以自如地捏合,腰酸背疼得整晚难以入眠,这都是他们的身体的某个部件因长期劳碌受损而发出的警报。有着这种深切体会的人表面上看似是在为自己的身体比天气预报还要灵念而炫耀和沾沾自喜,可心头却不禁暗自担忧,只怕辛辛苦苦挣下的这点钱到头来换不回身体的健康!往往就在那一念之间,恨不得抛下所有的欲望和艰辛,回去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逍遥自在日子!可每当这意念稍稍冒出个头,就被他们生生掐灭。一头是疲惫的身体想要停下来,一头是家庭的责任和重担必须挑起;他们想歇着又怕歇着,唯有任凭两种折磨在身体里漫延蚕食;还不得不装做若无其事的把啥都放下,结果他们就剩劳动了。

一拨一拨地黑云压到了人们的头顶上。人憋不住,老天爷也憋不住。一声闷雷从云端炸响,一道闪电迅即撕破黑云。倾盆大雨从裂口里喷涌而出,在一顶顶安全帽上、一副副黑黝黝的光背上快乐的跳起了舞。

桥面上很快就积了半寸厚的水,油泵停止了“嘟嘟嘟”的吼叫。

公司领班勒令大家停工下桥。此刻才十点二十几分,离准点下班还有一个多小时呢。他们多想干到正点下班啊,可他们又不想看到人为的,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

他们心有不甘的停下手里的活,依依不舍的往楼梯口走着。提前收工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他们的工钱多半是在来工地之前就与老板协商谈妥了的,只要有个基本合乎他们心中所期望的劳动报酬,不管是否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力等值;不管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如何;多数人基于长期打算,基本上不会跟老板讨价还价。按照工队规定,不管上夜班还是白班,每人每天必须保质保量干够十个小时的活,才能算出满勤。夏天,白班早上六点准时上工,干到中午十二点收工;这样的话,上午就能干六个小时的活。下午三点上工,七点收工,干四个小时。中午就能多休息两个小时。冬天早上七点上工,干到中午十二点收工;吃完午饭,一点就得上工,六点收工。白班工人收了工,吃完晚饭,夜班工人接着上工。人歇桥不歇,周而复始,依次轮转。不管干白班,还是干夜班;不管几点上工,几点收工;为了方便核算工钱,秦志远工队惯常都是以十个小时做为一个满勤日来给工人打考勤核算工钱。所以没有人不想出满勤的!假如做散工的话,如果老板每天按一百五十元给他们开工钱,那么他们每个小时的劳动报酬就是十五块钱。这样很便于核算。如果干包工,偶尔一天挣个五六百元也是有可能的。不管是干散工还是干包工,他们只想多干,多挣!一旦碰上下雨天,这一天的工钱就要泡汤。此时还差一小时三十多分钟才到十二点。大家心知肚明,今天上午没干到位的这一个多小时差额,秦志高自然会在考勤表上注明的,这早已是顺理成章的规矩了。今天他们只能挣三个小时零二十分钟的工钱!他们无奈地朝下走着,脚下少了平日的快活轻盈。有人甚至一步三回头,仿佛在担心雨中的桥梁没有他们的陪伴该是多么的孤单啊。不由得去想:要是每天都晴着该多好,这样就不会耽误他们干活,不会耽误工期,不会耽误他们挣钱了!他们在不断地摒弃着他们身上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因为他们早已不是望天收,指靠一亩三分地维持生计的纯粹的农民了,他们是农民工!早先,他们时刻铭记的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如今,他们信奉的是有钱就不怕没饭吃!

可毕竟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天要下雨,又岂是人能奈何得了的!

他们从一座又一座桥上走了下来。

地上的灰土就像受了伤一样,结了一层薄薄的痂,尘埃落定。雨下成气了!大地正在变得湿润起来。老天不往下泼水了,而是撒起了一条一条的细密雨线。

有人挥舞着湿沓沓的早已咕涌不起来的衣衫,欢呼雀跃地你追我赶。有人沉闷不乐的踽踽独行。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