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
太久没住,房间很多灰,我偷偷把房间收拾好,躺在床上。这个学期就像梦一样,但这绝对不是梦,我捏紧拳头,也绝不可能把它当做一个梦就这样丢掉。徐小龙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快乐与悲伤,都是如此的真实,他滴在我手背上的泪,滚烫得像融化的铁水,在我每一次闭眼的时候,这手背就阵阵作痛。
我知道了,我要去找徐小龙,我要把他找回来,什么狗屁脱身不脱身,我一定要把他找回来!我一口气跑去山腰的秘密基地,那基地早已人去山空,除了那几块石头什么都不在了,那辆银色的山地车也不在了。晚上我又赶去徐小龙家,在门外大声喊着徐小龙,没人应我。我又绕到房子背后,在上次跳窗的地方对着二楼喊,也没人应我,徐小龙家一个人都没有,难道去北京了?
第二天一早,我妈来敲门:你干奶奶刚才打电话过来,叫你暑假就去他那吃饭,和小林一起学习,顺便多陪下你表弟,他昨天摔倒,鼻子都出血了,你干奶奶哭得哟,烧了好几炷香,跪了一下午求神仙保佑。
我穿好衣服打开门,低着头说:妈,我不想去干奶奶家吃饭了,我就在家自己做吃的,我挺会煮面条的,而且我还想去图书馆看看书,去干奶奶家跑来跑去太浪费时间了。
我妈看了看我,说:那好吧,也不用在家吃面条,你就去我餐馆那吃饭。忙的时候还能帮我搭把手。
我点点头,那些想说的话,比如为什么让我做小林的傀儡,比如我的心电图等等都憋了回去。
我妈看了看我身上的衣服,转回自己的房间,拿出三盒崭新的白色衬衣递给我:你是天天在学校踢球锻炼吗?唉,这段时间你也长高太多了,你看看你,身上的衣服裤子鞋子全部都小了,脚拇指挤得鞋都鼓出来了,你不痛吗?唉,这三件衬衣是你那死老鬼的,他一直没舍得穿,你拿着穿,都是牌子的,别瞄了,都是镜面的没花纹。
我松了口气:你不忙了吗?
我妈说:学生放假了,店里吃饭的人就少了,一会换上衬衣,跟我上街,去给你买鞋和裤子,头发也这么长了,也要剪。去洗个头我们就出门。
洗好头,我妈看着我问:怎么头发也不擦干?
我早就习惯了和徐小龙在凌晨带着擦不干的头发往外跑。我说:我就喜欢这样。
我一定能找到徐小龙,换好我爸以前没穿的衬衣,心情好了一些,自从他俩离婚后,这是我爸给我留的为数不多的东西,我突然有点舍不得穿,我妈正在房间收拾,算了还是穿吧,不然她又会生气。
走在街上,风很清爽,阳光绚烂而不燥热,白色的衬衣更白了。我好像已经有很久很久没逛街了,尤其是跟我妈逛街。小的时候只要跟我妈走在街上,她就会紧紧拉住我的手,一边用力拉着一边跟我说:你要跟紧妈妈听到没有?没跟紧就会被人家用一个袋子装进去扛走,把你卖到外国去。
每次我妈说这个话的时候,我都吓得瑟瑟发抖握紧她的手,然后左右环顾,怀疑四周所有看起来像坏人的人,同时注意他们手中是否拿着一个塑料袋。
我妈走在前面,看着她的背影,有点感觉怪怪的,自从过年去了舅公家,我总感觉我妈变了不少,但又说不出是哪有了变化。
她愉快地跟遇到的熟人打招呼,一边打招呼一边指着我给人家介绍:这是我儿子。
熟人们纷纷惊叹我长这么大了,接着还不忘变相夸一句:看起来就是对姐弟。
即使只是匆匆而过的熟人,几秒钟的时间她也一定要说上那句:这是我儿子。
我在心里撇撇嘴:你不一直说我是从河里捡来的吗。
卖衣服的店主要集中在步行街,我妈绕了段路还买了袋水果,估计是又要去杨阿姨家。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我们一家人租了这个杨阿姨的一楼和门面做生意。在我记忆中,杨阿姨是一个极热情极好的一个人,每当我爸妈吵架,舅婆不在的时候,她总会搂着我在一旁劝架,极力分开他们,偶尔还会给我们带一两个菜。所以这十年来,有空有机会,我妈就会带着我去杨阿姨家坐坐,送点水果来感激她当年的帮助。
绕了两条街,我们来到了杨阿姨家,杨阿姨家是自己修的房,三层楼。一见到我们,胖胖的杨阿姨就立刻开心地笑着起来迎接,我赶忙喊了声“阿姨好”。杨阿姨笑容满面地拉过我妈的手说:今天怎么有空来了,来就是了,还带什么东西,晚上在我家吃饭。
杨阿姨看到我,吃了一惊:小伙子长这么大这么高了,小的时候还抱着我哭,这一转眼啊。
杨阿姨一边打量我一边对里屋喊道:莹莹妹,快出来看看你林子哥。
好一会没动静,杨阿姨又喊了一声,一个女生才“啪嗒”着拖鞋一脸不情愿的从房间走出来,看到我妈喊了声“阿姨好”,然后斜了我一眼,一声不吭就进了屋。
跟在她身后的狗依然还记得我,跑了出来,嗅着我的裤脚,对我欢快地摇着尾巴,看着这狗,我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又一下想不起来。
杨阿姨笑着对我妈说:这两个冤家,从小闹到大,天天吵架,天天打架,不过林子有点好,从来不还手,人好啊,以后就给我做女婿算了。
我脸皮一热,摸了摸头说:杨阿姨,我早就忘记小时候的事了。
杨阿姨突然转过头对里屋的莹莹吼了一声:你姐今天不在家,你给我好好写作业,没写完今天就不要吃饭!
我妈连忙打圆场。在杨阿姨家坐了会后,我妈就带我去了步行街。
给我买了鞋和裤子,理了发,我妈提着我换下的鞋裤,取下我的耳机叮嘱我别迷路,然后就往店里赶去。看着她风风火火却又憔悴的背影,我似乎能体会到朱自清写《背影》时的心情了,似乎也能体会到,他父亲非要自己翻过月台,亲手给自己儿子买橘子的心情了。
图书馆在小镇一条安静的大路旁,二楼和三楼都是,自从小时候我妈发现了图书馆这么一个安静又可以免费看书的地方,每到寒暑假就给我书包塞两瓶水和吃的,然后就把我扔在这看书,也不怕我被坏人拐走了,到点了再来接我。
我戴上耳机,双手插兜。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竟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陌生感,这几个月来我完全没有留意这个小城的变化。河边那些破旧的老屋基本都被拆了,还修起了高大坚厚的防洪堤,那两条白色漂亮的雕着石狮子的防洪堤,像两条守卫这个小镇的巨臂往远处延去;不止是河边,很多房子都被拆了不少,戴着头盔的人们拿着对讲机在原址上指挥着建新的房子;小镇竟然开了好多家银行,银行里的人一个个笑容满面,在干净明亮的大厅喜笑颜开地数着钱;路上车来车往,只有几米宽的路竟有了白色的斑马线和红绿灯;路边卖吃的卖奶茶的五颜六色的店也多了起来,曾经一个只卖盗版录像带和十几块儿童手表的商场,竟然整整齐齐地堆起了空调冰箱等各种家电,仔细一看,竟然还有笔记本电脑和卖车的业务。各式各样的漂亮商铺在我眼前呈现,我仿佛成了郦道元那本《水经注》中叫王质的樵夫,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