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廷自安史之乱后,便由盛转衰,各地的藩镇趁机做大,国家又由之前的大一统陷入到了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代。在北方的广大地区,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割据势力。五代一共存在了53年的短暂时光,前后更换了八姓十四位帝君。后梁太祖朱全中(原名朱温)因了一时的做强,便将唐王朝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而黄巢之乱以后的唐朝,更是疮痍满目,眼前出现的是“极目千里、无复烟火”的凄凉局面。 唐朝灭亡之后,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五代的依次顺序为朱全中的后梁、李存勖的后唐、石敬瑭的后晋、刘知远的后汉、郭威的后周,总共五个朝代,即中国历史上的“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公元的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到了公元的923年,盘踞在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消灭了后梁,建立了后唐。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及其部属。后唐在历经了明宗李嗣源的扩张与整顿之后,国力逐渐强盛起来,但内部权力倾轧 四分五裂,在发生内乱之后,被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引来契丹军被灭国,随后,石敬瑭建立了后晋王朝,并自立为帝。 不久之后,由于契、晋之间关系的恶化,契丹军迅速南下灭了后晋,并建立起了辽国。与此同时,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政权,以图收复中原之地。之后,郭威篡后汉而建了后周,后周世宗柴荣苦心经营帝业,在夺取后蜀四州、南唐十四州、辽国两州之后,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但可惜的是,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因突然身患重病而被迫班师回朝,不久之后,便不幸因病亡故。柴宗训即位后不到半年,就被赵匡胤发动的黄桥兵变所篡,建立起了北宋王朝,结束了混乱的五代时期。 在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马楚、南唐、北汉十国中,江南地区有南吴、南唐、吴越国、闽国等国。湖广则被荆南、南楚、南汉等占据。十国中的南唐国力最为强盛,它先后攻灭了闽国、楚国,但在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迅速衰退,最后败于后周的手下。两川地区有前蜀、后蜀两个政权,是仅次于南唐的两股势力,然而,他们由于耽于安乐,最后亡于中原。北汉是十国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国,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祟所建。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之后,相继扫荡群雄,最后于公元979年,基本上统一全国,至此,全面终结了十国割据的局面。 尽管五代十国时期的军阀割据,使得战火纷飞,天下动荡不宁,但是。,在那一时期里的鄱阳湖流域却依然从硝烟弥漫的尘空里走来了董源、巨然、徐熙、李颇、王定保、沈彬、孙鲂、宋齐丘、元德昭、钟传、卢光稠、危全讽、谭全播、刘江东、曾文辿这些鄱阳湖地域文化及其地域文学艺术界的代表人物。 在五代十国的这一时期里,鄱阳湖流域诞生了以南昌人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以徐熙为代表的中国画流派之一,被后世称为五代花鸟画派一支简称“徐派”的“徐家野逸”画派。以王定保、沈彬、孙舫等人为代表的诗人、文学家群体,以卢光稠、危全讽、元德昭为代表的地方人杰方阵等。 董源,中国五代时期的南唐画家。江西钟陵人,(亦即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李璟执政的那一时期里。中主时,董源任北苑副使,故世人又称其为"董北苑"。自南唐灭亡并入大宋之后,被宋代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 董源善于着墨山水并兼工禽兽画的画法。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他的山水多画江南景色的“平淡天真”。米芾曾盛赞董源的山水说:“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五代的《画鉴》里是这样记载的:“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中国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并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董源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平林霁色图卷》等遗世。 五代至北宋的初期,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后人概括为“北派”和“南派”两支。董源的《潇湘图》被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巨然在北宋期间,为谋求在北方的艺术地位,不得不效法李成之作,如仿李成的寒林山水,在构图和笔法上都略异于董源,但意趣仍是江南画。巨然的画艺远不及董源广博,专以山水为长。 巨然的山水画构成,虽然是师承董源,但风格不同于董源的秀逸奇伟,但他却是自成一格,多于峰峦岭窦之外,下至林麓之间,喜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等。画中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爽气情人。虽然巨然的这些表现内容与董源的作品在大体上相近,但不同的是巨然在自己的画中糅入了一些北方山水画的意象构图,再加上他的笔墨与董源相比较,更趋于粗放,一般情况下,并不多作云雾迷蒙之景,但是,在他的画中散发出来的浓重湿润之气却丝毫也不亚于董源的画作。 巨然一生专画江南山水,他所画的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缀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为伍,置以细径危桥茅屋之间,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尤其擅长以董源的长披麻皴法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对元明清三朝以及近代的山水画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画作有《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等传世。 徐熙出身于“江南名族”,为五代南唐时期的杰出绘画艺术家。江西钟陵人。 他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为官,郭若虚称他为“江南处士”,沈括则说他是“江南布衣”。公元的975年的时候,他随李后主归宋,不久便病故了。后人将其与后蜀的黄筌并称为“黄徐”,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评价,为五代、宋初的花鸟画两大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徐熙的性情豪爽旷达,志节高迈,他善于画花竹林木,蝉蝶草虫,其妙与自然无异。他经常漫步优游于田野园圃,所见景物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园蔬药苗。每遇景物,必细心观察,故传写物态,皆富有生动的意趣。画法上一反唐代以来流行的晕淡赋色,另创一种先以墨写花卉的枝叶蕊萼,然后赋色的表现技法进行创作。他所作的禽鸟,形骨轻秀,所画的花木,改变了前人细笔钩勒、填彩晕染的方法,而采用粗笔浓墨,草草写枝叶萼蕊,略施杂彩,色不碍墨,笔不掩迹,人称“落墨花”的技法,“下笔成珍,挥毫可范”。其作品“意出古人之外”而创立“清新洒脱”的风格。可谓“骨气风神,为古今绝笔”。所作禽鸟,形骨轻秀。所画花木,改变前人细笔钩勒、填彩晕染方法,而用粗笔浓墨,草草写枝叶萼蕊,略施杂彩,色不碍墨,笔不掩迹,人称“落墨花”。时称“江南花鸟,始于徐家”。“下笔成珍,挥毫可范”。使得自己的作品“意出古人之外”从而创立了“清新洒脱”的风格。可谓是“骨气风神,为古今绝笔”。 宋代的沈括形容徐熙的画是“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的作品。这种题材和画法都表现出了徐熙作为江南处士的情怀和审美意趣,与妙在赋彩、细笔轻色的“黄家富贵”不同,从而形成另一种独特的风格,被后人称为“徐熙野逸”。然而徐熙为南唐宫廷所绘的“铺殿花”、“装堂花”,于“双缣幅素上画丛艳叠石,傍出药苗,杂以禽鸟蜂蝉之妙”,则“意在位置端庄,骈罗整肃,多不存生意自然之态”。他的这种富有装饰性的绘画,也构成了徐熙绘画的另一种风貌。 徐熙的孙子徐崇矩、徐崇嗣、徐崇勋皆善画。进入北宋后,由于当时“黄家富贵”成为北宋宫廷花鸟画的标准,徐崇嗣便效诸黄之格,创造了一种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的没骨画法。北宋宣和御府中所藏徐崇嗣画,“率皆富贵图绘,谓如牡丹、海棠、桃竹、蝉蝶、繁杏、芍药之类为多”,与野逸画风已有所不同。 徐熙以一介布衣,游戏笔墨,将当时已经成熟的水墨山水画的技法融入花鸟画中,开创了花鸟画新风格,与黄筌的细笔重彩形成两大流派。此后花鸟画的发展在此两大流派的基础上不断演进变化,逐渐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格局。 李颇,五代十国南唐后期的江西南昌人,他善于画竹,作品的气韵飘举,落笔生辉,不求小巧,而多放情任率。落笔便有生意。作品有《折竹》、《凤竹》、《冒雪疏篁》、《宣和画谱》、《图绘宝鉴》、《图画见闻志》 等图传世。 从董源和徐熙等人的绘画成就来看,它足以证明在五代十国的那一时期里,鄱阳湖流域的艺术氛围浓郁,画坛人才辈出,成绩斐然,代表了当时中国画坛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