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明然的头像

余明然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2/09
分享
《鄱阳湖文学背影》连载

第七十章 清代抚州篇(2)

蔡上翔是抚州市金溪县东门镇蔡家村人,清代学者、文学家、史学家。从小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为文纵横有致。

蔡上翔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二十六年1761年高中进士,初授四川东乡,即天的宣汉县知县。在官8年,清廉政肃,不受托赠,不偏听偏信,深得巴蜀民心,《四川通志》将其列为“名宦”入传。

他在为官之余,潜心研究唐宋古文之精妙,其诗文不落俗套,奇思横出,自成一家。后因父丧归家,不再出仕,在金溪县城东麒麟山麓一条小巷家内,辟一“东墅”书屋,一心从事著述。

早年,他一些行文恣肆洒脱,捭阖纵横之文,风格“为文纵横驰骤,不拘一格”的作品到了晚年,则全心沉潜唐宋各大家之中,深得各家大意,博学而笃。特别是在古文的治学上他的奇思横出,奥衍雄深,自成一家。

蔡上翔最大的成就,便27个春秋,嘉庆九年1804年撰写完王荆公年谱考略25卷以及另附《杂录》2卷一书。他针对自宋以来,历代政客、俗儒对王安石的攻击,积极参阅正史及博览百家杂说数千卷,经慎密考证,祛疑辨妄,不阿流俗,不附众说,采用按年系事的方式,就荆公的人品、抱负及熙宁变法的真相和变法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深度的辩诬,为后人研究王安石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蔡上翔倾毕生精力著有《东墅文集》20卷,《东墅诗钞》4卷,《不求甚解录》4卷,《论语续言》4卷,《从政录》1卷,《王荆公年谱考略25卷另附《杂录》2卷。《金溪县志存其记2篇。

王谟亦是抚州市的金溪县临坊,也就是天的抚州市南城县沙洲镇临坊村人。清代文学家、考据家。

王谟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中举人,次年会试落第,侨居南昌,在私人的教馆中当先生。十年后的乾隆四十三年高中进士,授知县,不久辞官,请改学职,选授建昌府学教授。终日采经摘传,搜罗散失旧闻,以补史书之缺。

王谟主要成就在古籍整理史学考证、辑佚方面。他才识雄伟,精力过人,好博览考证,雅慕考据学家郑樵、马端临的学识,终日采经摘传,搜罗散失旧闻,以补史书之缺。在中进士前,他就《江西通志》中的一些人文古迹进行辨伪纠讹,补正遗缺。其著《江西考古录》,针对旧志所述金溪栅城之说,进行辨误:“栅城非周迪所筑,而是南朝余孝顷率兵二万屯于工塘,连八城以逼周迪,并以洛城为中心,用树栅围之,即后称之栅城。林适昂《江西志》以为南唐后主置,更是错误”。他又因六朝五代人物残缺,而江西人文见于史籍更少,于是广征博采,编成《豫章文献录》52卷。这些都填补了史学领域的空白,保存了许多珍贵文献。所辑《汉唐地理书钞》,多录古代地理佚文,具较高学术价值,在地方史志辑佚、编纂及理论方面均有重大贡献,为后世方志修纂家重视。

一生佚文献丰富,功绩显著。主要有《汉魏遗书抄》,收书500余种,刊行者有经部108种一说为96种。《汉魏丛书》辑佚书86种,又94种;《汉唐地理书抄》分前后两编8册,都500余种。辑佚之书对地理学、方志学、文学、经学的研究提供了资料。著述有《豫章十代文献略》也叫做《豫章文献录》)52卷。功绩显著。巨著成,辞归,仍不顾年老体弱,笔耕不辍。86岁卒。另有《汝麋玉屑》、《江西考古录》、《汝麋诗抄》、《文抄》、《逸诗诠》、《尔雅后释》、《家语广注》、《尚书杂说》、《左传异辞》、《论语管窥》、《经说》、《十三经策案》、《读书引》《江阳典录》等24种功绩显著。

亦工诗文,著有《汝麋诗钞》8卷、《汝麋文钞》12卷、《汝麋玉屑》20卷、《逸诗诠》3卷、文抄12卷。还撰有经说杂著数十种:《三易通占》、《尚书杂说》、《韩诗拾遗》16卷、《左传异释》、《夏小正传笺》4卷、《论语管窥》、《孟子古事案》4卷、《补孟子释文》7卷、《尔雅后释》、《家语广注》4卷、《不语述》16卷、《补史纪世家》5卷、《江右考古录》、《古今人表》、《竹书纪年考》、《十三经策案》20卷、《读书引》、《酒中正》9卷等,凡200余卷。

王聘珍是抚州南城人,为人厚重诚笃有古人风。嘉庆已巳以拔贡生就博士选,而学丰遇啬,晚更抱西河之痛郁郁不得志遂卒

王聘珍初自垂髫,受书于父,口授《大戴记》,凡诵习几数十载。惜旧注之少,且又不尽允当;乃禀承庭训,博访通儒,融会郑氏说经诸书,分节注之,成《解诂》十三卷,《目录》一卷。以为大戴与小戴同受业后苍,各取孔壁古文记,非小戴删大戴,马融足少戴也。礼察保傅,语及秦亡,乃孔襄等所合藏,是贾谊有取于古记,非古记采及新书也。三朝记曾子,乃刘氏分属九流,非大戴所裒集也。稿前后数易。他对正文校的特点是,反对据他书如《孔子家语》以及唐宋类书来增删《大戴礼记》的字句,“惟据相承旧本,不复增删改易。其显然讹误者,则注云某当为某,抑或古今文异,假借相成,依声托类,意义可通,则注云某读曰某而已”。他对正文注解的特点是:“礼典器数,墨守郑义,解诂文字,一依《尔雅》、《说文》及两汉经师训诂。有不知而阙,无杜撰之言”。能使三千年孔壁古文无隐滞之义,无虚造之文,用力勤而为功巨矣,别有《周礼学》、《仪礼学》残稿,亦收王氏《续经解》中。

曾燠亦是抚州南城人。曾经官至贵州巡抚。清代中叶著名诗人、骈文名家、书画家和典籍选刻家,被誉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

曾燠自幼聪颖过人,少时随父亲宦游到北京,京城里的曹宿见其诗文秀美,“多折行辈与论文”,有少年才俊之名。曾燠的仕途是比较顺畅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顺天府乡试,次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派往翰林院研习国书。四十九年任户部主事。五十三年,在为父守孝满服以后,补湖广司,人值军机处,升贵州司员外郎都察院副都御史。五十七年,朝廷考核各官政绩,曾燠被定为一等,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出使江南一带。后升两淮盐运使。嘉庆十二年1807升湖南按察使。十三年,调湖北。十五年,迁升广东布政使。二十年,再升贵州巡抚

曾燠在宦海浮沉达半个世纪,主要业绩有二项,一是治理贵州军民政务,二是治理两淮盐政。嘉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曾燠就任贵州巡抚。赴任伊始,曾燠抓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教化,“于圣渝广训各条后附以解说,刊发城乡民户,广为化导”。曾懊治黔的第二件举措是治理屯军。乾隆初年,贵州实行按户授田,护卫苗疆,被称作“最为良法”。然而,到嘉庆中期,则“日久旷废,军田有与苗田界址不明者”。有鉴于此,曾燠奏请“悉行划拨,拟定章程”,俱被嘉庆帝采纳。上述措施的实行,对于维护贵州地方社会治安,发展地方经济,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两淮盐区是清代著名的大产盐区,生产海盐。以淮河为界,分为准南、淮北两部分,计有23个盐场。乾隆、嘉庆年间,每年缴纳盐课银220余万两,占全国盐课近三分之一。因而,两淮盐政受到清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曾懊先后两次赴两淮任职第一次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因京察一等,获特授两淮盐运便第二次是道光二年1822年的闰三月,因朝廷感到“两淮疲惫日甚”,特命为母守孝刚满服的曾懊以巡抚衔巡视两淮盐政,准用二品顶带。

燠为官之余,倡导风雅,曾辟“题襟馆”于邗上,“周植花木为倡和之所”,延纳四方名流唱和,与宾从赋诗为乐。还曾捐款在京师修建南城会馆,并经常前往讲学。工诗文,其诗清转华妙,文擅六朝、初唐之胜。在清代中叶文坛上,为文磊落风雅,体正旨深,兼以才力富艳负盛名于世洪亮吉北江诗话》称其诗“如鹰隼脱鞲,精采溢目”。他的骈文与邵齐焘吴锡麟洪亮吉刘星炜袁枚孙星衍孔广森齐名,并称为“国朝骈文八大家”。不止如此,他还是开清代按地域论诗人新例的诗论家之一,毕生辑录2000多名江西本籍诗人的诗作编辑纂成《江西诗征》94卷,对江西历代诗人均作了中肯同时,他还辑有《江右八家诗》8卷,颇具艺术眼光对有代表性的清代江西八位诗人作了中肯的评价,对清代诗歌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

曾燠对家乡麻姑山甚为钟爱,为此,他留下了不少诗文,至今在龙门桥上仍可看见他手书的对联“天驾彩虹沧海括苍之洞,云飞银汉匡庐漱玉之亭”。

一生著有《赏雨茅屋诗集》22卷、《骈体文》2卷、《外集》2卷、《义学轩》、《西溪渔隐》各l卷。其骈文佳作被编入《八家四六文钞》。

曾燠还是一位著名的典籍选刻家,热心家乡和国家的文化建设,先后选列了《骈体正宗》12卷,书中选录毛奇龄、陈维崧、毛先舒、陆圻、吴兆骞等42家文172篇,正编12卷、补编1卷。著作以六朝为宗,尤尊徐陵、庾信、任昉、沈约诸家,所选文章,不无偏好;还先后选辑了《苏文忠公奏议》2卷、《虞文靖公诗集》8卷、《江右八家诗》8卷、《朋旧遗诗》18卷、《江右诗征》120卷,以及《续金山志》12卷、《吕子易说》2卷、《邗上题襟集》等刊行。另外,还有一部他选编的清朝诗集 《清真集》,由于晚年多病,最终末能完成,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1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谢谢编辑老师将序号调整一致,谢谢。辛苦了!

余明然   2020-05-13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