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明然的头像

余明然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04
分享
《鄱阳湖文学背影》连载

第二十九章 两宋篇(六)抚州临川⑤

一路啰里啰嗦地就南丰的文学团队做了一个简要的阐述,下面,我们不妨走进金溪去跟以陆九渊、陆九龄、傅子云组成的文学团体来一番近距离的对话。众所周知,陆九渊、陆九龄俩兄弟是“心学”掌门人,曾经发生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著名的“鹅湖之辩”,就是发生在他们俩兄弟跟朱熹朱文正公老夫子的身上。

陆九龄,陆九渊之兄,江西省金溪县陆坊乡青田村人,人称复斋先生。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进士及第,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学者号称“二陆”。其六世祖陆德迁因避乱于五代末从江苏吴县迁居金溪县青田,为金溪陆氏之始祖。

其父陆贺,字道卿,悉心研究典籍,以学行受到乡里尊敬。其家几代同堂,家道整肃,著闻州里。陆贺生有六子,分别为陆九思、陆九叙、陆九皋、陆九韶、陆九龄和陆九渊,兄弟六人均学识渊博,号称“陆氏六杰”。老大陆九思,字子疆,中举后封从政郎,著有《家问》一书,为陆氏治家的准则。陆九叙,字子仪,善于持家,以经营药铺为业,保证全家人的财政供应,公正通敏,时人称其为五九居士。陆九皋,字子昭,举进士,授修职郎,文行俱优,率诸弟讲学,学者称其为庸斋先生。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并称为“三陆之学”,三陆之学,源自于陆九皋处。

陆九龄自幼颖悟端重。及长,补郡学弟子员,自诸子百家至阴阳、星历、五行、卜筮无所不涉,后入太学,司业汪应辰荐他为学录。其时,由于秦桧当国,不事礼法,遂归家,从父兄讲学。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中进士,朝廷本来拟任他为桂阳军教授,但他以双亲年老道远为由,请求改兴国军,没想到他还没有去赴任,湖南的茶民发起了暴动,他便主持乡郡的“义社”,率门生及乡人习武,防御暴动人员入境。等他到了兴国郡治,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阳新县时,立即着手整肃学规,劝士兴学,一时之间兴国郡里是学风大振。后改调全州教授,未及赴任便即病卒了。

陆九龄长期跟随父兄研讲理学,为学注重伦理道德的实践。认为“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出发点。自古以来圣人相传的“道统”即是“心”,离开“心”犹如“无址”而“成岑”。为学主张“治人先治己,自治莫大于气,气之不平,其病不一,而忿懥之害为尤大”,要使“身体心验,使吾身心与圣贤之言相应,择其最切己者勤而行之”。批评繁琐支离的治学方法,要求“尽废讲学而务践履,于践履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从而做到“习到临利害得失无惧心,平时胸中泰然无计较心”。反对“弃日用而论心,遗伦理而语道”。他对求学者循循善诱,启发这些人去自悟其道。

他和陆九渊参加“鹅湖之会”,虽与朱熹观点不同,但友情不断。有“珍重友朋情切琢”的品格。晚年与张拭互相以书信论学。吕祖谦称其"所志者大,所据者实"。其著作有《复斋文集》。陆九龄学穷性命之原,其于字画也未必屑于求工,所书端稳深润有法度,临学之士或有所未及。

陆九渊,南宋哲xue家、官员,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故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进士及第,初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有感于靖康时事,便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曾上奏五事,遭给事中王信所驳斥,遂辞官还乡讲学。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改任升知荆门军。他在任内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

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鼻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与朱熹不合。他主张“心(我)即理”的学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而非是“我为六经注脚”。明代的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学说,成为后来的“陆王学派”,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一生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陆九渊出生在一个九世同居、阖门百口的封建世家,他的八世祖陆希声曾在唐昭宗时任宰相,五代末因避战乱迁居金溪,遂“买田治生,赀高闾里”,成为地方上有名的豪门大族。金溪陆氏家族经过几代的变迁,到陆九渊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落了不少,家中也只有10余亩左右的菜田和一处药铺、一处塾馆。但陆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以仍然保有宗族大家的节气与风度。

陆氏一族有家学渊源,陆九渊的八世祖陆希声的“论著甚多”,高祖陆有程“博学,于书无所不观”。到陆九渊父亲这一代虽已家业衰落,只靠经营医药和教书授学来维持家计,但仍“以学行为里人所宗,尝采司马氏冠婚丧祭仪行于家”。陆氏一门家风整肃,闻名州里,甚至受到孝宗皇帝的称赞。

陆门治家依靠严格执行宗法伦理,同时,也靠家庭成员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各尽其能,各供其职。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从小耳濡目染,长大成人后亲自管家,这样的生活经历对于陆九渊形成对社会国家的参与意识有很大的影响,也许,这就是陆氏兄弟形成“专务践履”之学的原由。

陆九渊出生时,其父因为生的儿子多,就打算让乡人收养了他,长兄陆九思的妻子那时也刚好生有儿子,陆九思就叫妻子来给九渊喂奶,而将自己的儿子抱去给别人寻奶吃,陆九渊成人后便侍兄嫂如侍父母。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做事喜欢究根问底,总要提出自己的见解来。他在三四岁的时候便问其父亲"“天地何所穷际?”陆贺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长大后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说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奥妙。

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三十四岁的陆九渊考中了进士,初任隆兴府靖安县主簿,后调建宁府崇安县主簿。大约在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监正,不久,又迁“编修敕令所”的“删定官”。由于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又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他曾经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在任“删定官”时,他便“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在朝廷论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陆九渊在朝中提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得到孝宗赞许。同年,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去了位于江西贵溪的象山书院讲学,当时,象山书院汇集了天下四方的学者在内。

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陆九渊出知荆门军,上任之后政绩显著,社会风气大变。时任的丞相周必大称赞他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

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他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即是所谓的“尊德性”。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的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心”学说,这才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因此,“新学”被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而事实上,王阳明才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与朱熹两人都是理学家。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也不过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铄的,也就是说,不是靠外力来强加的。

朱陆之辩的目的,就是在于穷此理,尽此心。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养心。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自称这种方法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至于读书,则最重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

陆九渊与朱熹二人有过两次会讲,对后世颇具影响。第一次的会讲是在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的“鹅湖之会”,在鹅湖之会中,朱熹主张先博览而后归之于约,他认为以陆九渊的教法太简易了。陆九渊则主张先发明人的本心而后使之博览﹐他认为朱熹的教法太支离破碎了。第二次的会讲是在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朱熹请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堂﹐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事,朱熹认为陆九渊讲的切中了学者内心的隐微深固之疾﹐应当共守勿忘。

陆九渊是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祖师。对于陆氏心学,陆九渊曾自称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他认为孔子之后其学“自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乃得其传者”。对于伊洛渊源,他也不否认自己的思想与他们之间的联系,他曾说:“韩退之言:‘轲死不得其传’。固不敢诬后世无贤者,然直是至伊洛诸公,得千载不传之学。但草创未为光明,到今日若不大段光明,更干当甚事?"他认为“伊洛”虽得儒家正统,但二程之学只是理学的草创阶段,有待于“我”来进一步发明。陆九渊的这些说法自然包含着理学的道统观念以及自诩为承担道统的意识,这却也正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陆氏心学与孟子思想及伊洛渊源的关系问题。陆九渊思想是自得于孟子,但他是受孟子思想的启发,用孟子"先立乎其大"、"心之官则思",以及"求放心"等命题,来阐发二程理学中"心性"的层面,而与道德践履的思想趋于逻辑上的统一,这也就是陆九渊在理学中的理论贡献。朱熹晚年曾经劝学者要兼取两家之长﹐并对陆表示敬意。也有人曾经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著有《象山全集》行世。

陆九渊官位不显,学术上也无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所谓心既是孟子所说的我,认为我生万物生,我死万物死。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心学”。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的;“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陆九渊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

陆九渊自己承认王安石是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他认为王安石在学术上没有触及到根本上,不敢苟同其政治改革。他去官归里后,就在学宫内设讲席,四处的贵贱老少都赶来听他讲课,一时之间,"“从游之盛,未见有此”。

陆九渊是中国南宋时期最富有个性的哲学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在程朱理学集大成之际,他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和深邃的理论洞察力,最早发现了理学在内化道路上,潜在的支离倾向和教条隐患,成功地开拓出了一条自吾心上达宇宙的外化道路,为宋明新儒学思潮的从朱子学到阳明学的心学转向,创造了必要的学术条件。

傅子云,字季鲁,号琴山,江西省金溪县人。在儿童时代,就登陆九渊之门求学。因其年少,陆九渊便让他先从邓约礼学习,做寻晋的弟子。学以明善知本为先,言行中规中矩。

有一次,陆九渊自京师还家,子云入太学,俩人相见于途中,便共游桐江,在这一次的同游中,陆九渊与他一起探究儒学的奥旨,在一问一答之间,陆九渊特别喜欢上了傅子云这个学生。等到天山精舍筑城之后,九渊令设一席于旁,时常命傅子云代讲。公元1191年,陆九渊出守荆门之时,便将天山精舍托付给他照管。一时之间,傅子云居象山精舍,身边的从游日众。就从那时候七,他收下了弟子叶梦得,为朝廷发现和培养了一个人才。叶梦得是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他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是傅子云的得意高足。傅子云后来曾任瓯宁主簿,决讼断狱必依经义而行。尝言“场屋(指科举)之得失穷达不与焉,终身之穷达贤否不与焉”,时人以为名言。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袁甫持节西江,任江西节度使时,由于他是陆象山的二传弟子,极力提倡象山之学,于是在贵溪建象山书院。象山书院建成之后,在陆九渊诸多弟子中,只有傅子云岿然上座其间,这是因为他乃陆九渊的第一高足之故。傅子云恪守师说,深受陆九渊“六经皆我注脚”的思想影响,从不拘于旧日经传注释的束缚,敢于自抒己见,他认为郑注《周礼》,“半是纬语,半是莽制,可取者甚少”,由于他身体力行,全心全意构筑陆派门户,为“心学”的创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陆九渊称赞他“人品甚高,非余子比也”。傅子云一生著有《易传》《论语集传》《中庸大学解》《童子指义》《离骚经解》等文集。

傅子云留下的文学作品不多,仅存一首《赠桂琴隐先生》遗世。诗云:“五载飞鹰迅,孤踪病马羁。望东尝把酒,倾盖便论诗。玉在山俱润,泉寒练正垂。二雏方刷翼,行矣陟天池。”

通过对以上金溪文化及文学阵营的简单陈述,我们不难发现,金溪这块丰厚的土地,是诞生哲学家的摇篮,从“陆门六子”到“三陆之学”的缘起,转而延伸至“二陆心学”的萌芽以及后来“陆王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足以证明这里是一座文化的富矿,对我国自宋代以后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心学”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门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1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谢谢编辑老师将序号调整一致,谢谢。辛苦了!

余明然   2020-05-13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