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素,号云林,江西金溪人,唐朝抚州刺史危全讽的后代,元末明初历史学家、文学家。
他从4岁那年起,就开始读书,到了15岁时,便精通了《五经》。他曾拜读于吴澄门下,后尊李存为师。吴澄对他十分赏识、大力引荐,让他得以广交天下的文学名士。当时的范梈、虞集、揭傒斯等人对他渊博的学识也很折服,对他甚是钦服。
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经大臣引荐,危素出任经筵检讨,负责编修宋、辽、金三朝国史以及注释《尔雅》一书。《尔雅》注释完成后,顺帝奖给他金银和宫女,他一概没有接受。至五年,改任国子助教,七年,又改任翰林编修,负责编纂后妃等传和宫廷纪事。
他修纂《元史》的“后妃列传”时,他苦于手头上没有现成的,可以佐证的资料,再加上他不相信手边上那些已经被整理过的资料,就曾经特别买了许多食物去送给一些白发的宦官,用自己的俸禄去买动一些皇亲国戚,向他们打探后宫的有关情况,并设法去获知当时的实际情形,然后才着墨写书,一点儿都不肯敷衍马虎,这才得以成史。十一年,擢升为太常博士,后任兵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侍郎、大司农丞。十七年,升礼部尚书。十八年,参中书省事,专任甘肃平章事,总西部兵马。他整治边防、任用贤吏,安抚边民,力图中兴,深得皇太子赏识,称他“澄清忠义,清白起家”。不久,进御史台治书侍御史、中书左丞。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他官拜参知政事。
有一次,上都发大火,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的宫殿失火,元顺帝下令重建大安、睿思二阁。由于危素“为人侃直,数有建白,敢任事”,他便以以民间疾苦为由,苦谏朝廷不要大兴土木,并亲自到河南、河北、江淮一带去发钱、发粮,赈救灾民。至正二十四年,危素为翰林学士,奉旨出任岭北行省左丞。后弃官,隐居房山达四年之久,潜心史学著作的攥写。
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的闰七月,朱元璋率部攻入大都,危素欲跳井自杀,但被他的诗友以“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为由被劝止下来了。当朱军兵士要冲进史库搞破坏时,危素便急告镇抚使吴勉,这才使得《元实录》一书得以被保存了下来。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危素被任命为翰林侍讲,与宋濂同修《元史》。朱元璋曾经多次召见危素,询问元朝兴亡的缘由,并令其撰写《皇陵碑文》。不久,危素被劾,罢官一年。后又官复原职,兼弘文馆学士,并赐小车,免朝谒。太祖常赐酒宴与诸学士,时有诗词酬唱。危素虽然总是在最后将自己的诗作呈上,却往往独得明太祖称赞,说危素“老成,有先忧之意”,彼时,危素已经70多岁。洪武五年正月二十三日,公元1372年2月27日,危素卒于和州含山县寓所,后归葬金溪高桥。学士宋濂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危素历经宋元两个朝代,并且都曾经担任过朝中的大臣。但封建统治者出于种种考虑,并未将其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加以宣扬。《明史》以及历代编纂的《抚州府志》和旧的《金溪县志》,也只将他放在“文苑”中予以介绍。其实,他在史学领域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宋、辽、金三史本是危素执笔编纂,却被署名为元朝的宰相脱脱主编,他反而成了次要的人物。危素不仅博学,而且善于古文诗词的创作。其诗歌的创作成就在元末的地位较高,影响也很大。他的诗气格雄伟,风骨遒劲,诗作收集在《云林集》2卷中。他的散文被誉为元代一大家,有文集《说学斋稿》4卷。清人王懋称其文“演迤澄泓,视之若平易,而实不可及”。此外,还有《尔雅略义》19卷,以及《草庐年谱》、《元海运记》等。在《太和正音谱》中有《危太仆后庭花》杂剧1本,近代学者王国维怀疑它是危素撰写的作品。
众所周知,在元末明初,中国的学术界出了一个声名赫赫的危素。只要是研究中国的历史,“二十四史”是必然绕不过去的一道弯,也是必不可缺的重要历史文献,而二十四史之中的宋、辽、金、元四部史书,就浸透了危素的心血与汗水,因此,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是不言可喻的。由于危素早年在元廷之上,就因为参加《宋史》《辽史》和《金史》的编修,而名重当时,故而到了明代时期,他又因为与宋濂一起同修《元史》,便奠定了他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崇高地位。
刘埙,号水云村,学者称其为水村先生。江西南丰人。鄱阳湖流域著名的文人隐士刘镗先生的侄子,是宋末元初时期的学者、诗人及评论家。
刘埙是元初时期江西颇有名气的儒生。他生于宋理宗嘉熙四年,求学读书于麻姑山中,研经究史,网罗百氏,文思如泉涌。入元后,年五十五时为“盱郡学正”。年七十受朝命为延平路儒学教授。公元1311年,七十二岁时为南剑州学官。既满,诸生复留授业,三年乃归。卒于元仁宗延佑六年,享年八十。
刘埙与陈苑、赵偕等人,是元代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传人。他们“尊陆九渊为正传,而援引朱子以合之”。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朱学大盛,陆学受排挤。而刘埙却崇尚陆学,并竭力为陆九洲争正统地位。依他来看,陆九渊不仅是儒家道统的正传,而且是道统的“成终者”。他时常把朱、张、吕、陆四人相提并论, 而其中又推重朱、陆,以朱陆并称。尤其推崇陆九渊,认为“陆氏之学,将大明于世”。后来,明代产生了王阳明的“心学”,陆学果然得到了复兴。
刘埙一生博览群书,才力雄放,工诗文,尤长于四六句。他对中国古代戏剧,尤其是南丰的傩戏颇有研究,在他的《水云村稿》中,《词人吴用章传》记载:“至咸淳,永嘉戏曲出,南丰泼少年化之”的文字,是至今最早记载“戏曲”一词的史料,亦说明南丰戏曲文化之早之盛,是研究南丰戏曲文化的珍贵史料。
他还是元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其《隐居通义》列举了前代许多著名的诗人,如陶渊明、李白、王维、贾岛等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诗歌风格进行评析。通过对历代名家的评析,为人们认识诗歌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刘埙一生著有《隐居通议》31卷,《水云村泯稿》《水云村稿》15卷,《经说讲义》《哀鉴》《英华录》,计百余卷。
程钜夫,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今江西省南城县人,元朝名臣、文学家。
程钜夫五岁就学,由于他的家学渊源深厚,在长辈的谆谆教诲下,从幼年时代起就表现得出类拔萃。他文思敏捷,过目成诵,十七岁开始从学于龙渊先生胡自明,十九岁开始游学于临川“临汝书院”,从学于徽庵先生程若庸,和翰林学士吴澄是同窗,都是教育家李燔的三传弟子。
因叔父程飞卿于宋恭宗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任建昌军,即今天的江西南城县通判,程钜夫随其叔父来南城寄居。德佑二年,元军将攻南城,程飞卿献城降元,因程钜夫是叔父的嗣子,便被作为质子进京寓居。
至元年间,程钜夫被授为宣武将军、管军千户。元世祖忽必烈曾召见程钜夫,问他贾似道为何许人。他应对极详,忽必烈甚喜;忽必烈让他书写笔札以观其才能,他立即写了二十多幅笔札呈上,忽必烈很惊奇,问他担任何职,他禀告说是一千户。忽必烈对近臣说:"朕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听其言论,的确聪明有见识,可安排为翰林。"不久,丞相火礼霍传旨召他至翰林院,因见他年轻,就任命他为应奉翰林文字。忽必烈嘱咐他:“从此国家政事得失,及朝臣邪证,都应该为朕言之。”他顿首谢恩说:“臣本疏远之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敢不竭力以报答陛下。”程钜夫耿直敢言,深得忽必烈信任。不久后,升为翰林修撰,再任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纵观入元以来,程钜夫是元朝开国之后最先得到重用的南人之一,这与其机遇、才能、忠诚、通晓典章制度,且又熟悉江南情况、能与南宋遗民沟通感情是分不开的。
当时,大元朝廷将国人分成了五个等级,一等人为蒙人,二等人为鲜卑人,三等人为色目人,四等人为中原一带的汉人,五等人为江南一带的汉人。本来,南方汉人的文化程度就较高,但因他们原在南宋的境内,故而,元朝王廷就有意识地去压制、歧视他们。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至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282年,程钜夫向朝廷奏陈五事:一、取会江南仕籍;二、通南北之选;三、立考功历;四、置贪赃籍;五、供给江南官吏俸禄。他做的这五件事,是为了争取江南人与北方人有同等选拔提升的机会,享有同等待遇的权益,并促使朝廷制订章程,不管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应同样因功而获得奖赏,因贪赃枉法而受到惩罚。他的这些建议,朝廷基本上都采纳和使用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