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明然的头像

余明然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13
分享
《鄱阳湖文学背影》连载

第四十三章 元朝篇(二)广信篇

从鄱阳湖上的广信地区来看,回望元代这一时期的文化及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见,从大元的烽烟深处走来了乐平的马端临、鄱阳的汪元亨、赵友钦,贵溪的陈苑、方从义、张留孙等人,他们在元代的文化及文学艺术的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端临,是宋末丞相马廷鸾的次子,江西乐平众埠镇楼前村人。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潜心治史,专心著述,以毕生精力,著下史学巨著《文献通考》,是一位名垂千古的大史学家。
 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十九岁的端临以父恩补承事郎,二十岁漕试(乡试)第一。当时北方蒙古早已虎视眈眈,垂涎中原,贾似道擅权误国朝野昏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马廷鸾感到大势难挽,便痛心称病辞官,挂冠归里,著书教子。年轻的马端临也以侍父疾为由隐居家乡,不求仕进。
 端临自幼好学,终日埋头苦读于父亲那积书连楹的“碧梧精舍”中,足不出舍,晨昏质问,默诵沉思,夜以继日,还规定自己每天抄书五十张纸。隐居后,在父亲的朝夕教诲指导下,更是废寝忘食地博读强记。
 宋亡元立。宋丞相留梦炎降元,任吏部尚书。他原是马廷鸾的好友,对端临的好学及才干是十分清楚的,便想举荐端临出来做官。马端临既不愿对元朝俯首称臣,又无意于官场倾轧,便婉言辞谢了,专心在家著书立说。
 马廷鸾逝世后,端临于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被征为学官,初任乐平慈湖书院山长;延佑五年,公元1318年改任浙江衢州柯山书院山长;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赴浙江台州路任教授3个月。这时,他已经69岁了,由于他的一再要求,才得以告老回家。
 端临深受其父严谨治学的影响,立志业绍箕裘,继承父业,要在著书立说上取得成就。端临看到,自班孟坚而后,至司马光止,所作史书皆详于理乱兴衰,而略于典章经制,虽有杜佑作《通典》、宋郑樵著《通志》,但均有明显不足处,所以马端临自早岁起便立志缀辑材料,著一部典章制度方面的书,来弥补历史上的这一缺陷。为实现自己的这一宿愿,马端临阅其尽其父留下的大量藏书和文书档案。他在任书院山长期间,也积极广泛地搜集资料,积四十年之努力,穷四十年之功夫,遂写成了《文献通考》一书。此书约成于元大德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07年。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皇帝下旨,调马端临文稿赴杭州行省府校勘刊印。时至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马端临才在儿子马志仁、外甥费山的护送下,赴省校刊。书成,对朝廷震动很大,不少人极力推荐,元廷也再三致意马端临三人赴任京官,端临坚辞不受,他和子、甥回到家里,一如既往,过着清贫恬静的隐居生活。
 《文献通考》、《通史》、《通志》合称《三通》。《文献通考》被史学家誉为《三通》之首。这是一部囊括我国元代以前所有典章制度的鸿篇巨著,重要史籍。元英宗御批《通考》是“治国安民,济世之儒的有用之学。”清乾隆帝给予它“会通古今,该治载籍,荟萃源流,综统同异,莫善于《通考》之书。其考核精审,持中至正,上下数千年,贯穿二十五代,于制度张驰之迹,是作得失之林,固已灿然备矣”的高度评价。
 马端临除《文献通考》外,还著有《大学集传》、《多识录》、《义根守墨》等。可惜,这些著作如今都已失传了。同治版的《乐平县志》载其所作的《明经堂记》一篇。

汪元亨,别号临川佚老,饶州鄱阳人元代时期的文学家。他于元至正间出仕浙江省掾,后迁居常熟 官至尚书。由于汪元亨生在元末乱世,他的厌世情绪极胃为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篇》说他有《归田录》一百篇行世,见重于人。现存小令恰一百首,警世》的作品二十首,题作《归田》八十首。

汪元亨和贾仲明同为元代后期曲家。所作杂剧有《斑竹记》、《仁宋认母》、《桃源洞》三种及南戏《父子梦栾城驿》,可惜今皆不传。散曲今存《小隐余音》一套百首,散见于《雍熙乐府》、《乐府群珠》、《南北词广韵选》等集子,隋树森《全元散曲》也有收入。只是历代记载不一,清代的钱大昕所著《补元史艺文志》列其有《小隐余音》《云林清赏》各一卷,而近人卢前有《小隐余音》缉本行世 

汪元亨今存散曲内容看,多警世叹时之作,吟咏归田隐逸生活的趣兴之词例如他的小令醉太平《警世》折桂令《归隐》诸作,既表现出他对腐朽没落社会的憎恶感情,又反映出他全身远祸、逃避现实的悲观情绪和消极思想。在文学艺术上,他的散曲风格豪放,语言质朴,善用排比,一气贯注,其中,也不乏有些潇洒典雅,情味浓郁,互文比喻,耐人寻味的篇章

陈苑,江西贵溪人。世称静明先生。《宋元学案》立有《静明宝峰学案》一节,以述其学,可惜他没有著作遗世。

何谓《静明宝峰学案》?其实,《静明宝峰学案》指的是在宋元学界中以陈苑、赵偕二人为代表一个学术流派,被时人称之为静明宝峰学”。

静明宝峰学派”源于陆九渊本心陈苑、赵偕承继陆九渊的衣钵,他们认为万物有存亡,道心无生死理之根夫人心者,亦何尝一日混绝主张穷明本心存心养性。要究明本心,必须以静虚为主,先静其心,心静则视听言动皆得其正

自元以来,程朱学盛行一时陆学渐次势微。后来,朱学又被朝廷设定为科场的必考科目,成为了朝廷的官学。便有一些尊崇程朱理学之人,他们听说陈苑、赵偕二人陆氏心学,便常常加讥讽和损毁,但是他们二人不为外面的非议所动,坚定不变倡陆心学的信念,持之以恒,重修象山讲堂,授徒讲学不衰,因形成了当时的静明宝峰学派

陈苑年轻时得陆学著作,读之便尊奉不移。他经常此岂不足以致吾知邪?又岂不足以力吾行邪?而他求邪?”故此。他便以倡导和弘扬陆学为己任,终身追求不悔。他广开门庭,授徒讲学,门生颇众。在当时,由于北方的许衡、赵复等人大力提倡朱学,科举试亦以朱子理学为必修科目,天下非朱子之书不读,以作为进身求的阶梯。对陆学绝少有人问津的局面,陈苑不顾周围的压力山大积极导和振兴陆学。

重振已经势力微的陆学,他困苦终其身,而拳拳于学术异同之辩。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元代中期,陆学鄱阳湖地区一度出现了振兴的现象。正如全祖望所言中兴之者,有静明,渐东有宝峰

由于陈苑没有什么著作传世,他的思想只能从其门人那里略知一二一传数学弟子甚多,著名者有:祝蕃、李存、舒衍、吴谦、曾振宗、闵甲、陈麟、桂彦良、乌本良、向寿、李善、罗拱、危素、张翥、徐震、上官岊、刘礼、李孝谦等,其中,祝蕃、李存、舒衍、吴谦,江东四先生

据李存所说,陈苑的学说大抵谓圣贤之业,之见于言语文字者,无非明夫人心,而学者亦必于此乎究。他所倡导的明心,正是陆九渊的发明本心。陆氏主张心即理,所谓心亦称本心。他认为一切道德准则均根于本心。所谓发明本心,也就是革除心蔽,清除欲望,彻底反省人所固有的仁、义、礼、智之心,恢复心体的本然状态。陈苑坚持陆九渊的这一思想,同样认为,只要去除私欲,就能究明本心。其弟子李存对此深有所悟,他说吾心之灵,本无限碍,本无翳滓,本无拘系,本无浪流。其有不然者,己私赋之也,非天之所予者。发明本心之后,就可以达到万物皆备于我、我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他的另一个弟子有言万物皆我,我即万物说的便正是此意。

陈苑授徒讲学,独倡陆学。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得以使陆学思想传播,由是人始知陆学黄宗羲评论说陆氏之学,流于浙东,而江右反衰矣。至于有元,陈静明乃能独得于残编断简之中,兴起斯人,岂非豪杰之士哉!虽然陈苑的行为受到后世称道,但其陆学的继承上并无创新之举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影响终究有限他的思想只不过仅仅是元代文学思潮中的一股细流而已。

但是,由于静明宝峰学派笃信并守陆学,使陆学在元代一度中兴。后来的陆氏心学”能够得以更好地传播及开启明代的阳明心学”说,起到了积极的连接和重要的桥梁作用。静明宝峰学派主要著作有赵偕《宝云堂集》李存《俟庵文集》桂彦良《清节集》乌斯道《春草集》王桓《明白先生集》,危素《危太朴集》,张翥《蜕安集》等。

方从义,江西贵溪人元末著名道士画家。他早年入道,师从永嘉人金月岩修道家之学,为龙虎山上清宫正一派道士,金月岩去世后,他离开龙虎山游历全国各地,往来于大江南北,曾经在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到大都,也就是天的北京,结交了不少文人、画家和达官贵人,元代名臣危素称他为"方外之交",画家张彦辅曾为之绘《圣井山图》相赠,在当时很有名气,由于不喜谈论时事,独好画,不久即思南归,但这次北游使他大开眼界,对他的画有很大促进。

方从义善画,又兼工诗文、书法。其画初师董源、巨然米芾,又学赵孟頫、高克恭之法。画风潇洒,笔致跌岩,意境苍茫,无尘俗之气,以幽为其画特色。他善画云山墨戏,笔下的景色多是冷寞,幽闭,尘俗绝少的地方:高山奇峰,深谷幽涧,古树老屋,野水孤舟,给人以深沉、奇特和悲壮之感。他早年的画严谨,晚年不拘于形,用笔奔放,满含激情。传世不多,人以礼求之,始为出其一二。尝言:"太行、居庸天下之岩险,其雄杰奇丽,皆古之名画,余所顾见者今皆见之,而有以慊吾志,充吾操,吾非若世俗者区区而至也。"盖学仙之颖然者,由无形而有形,虽有形终归无形,画能如是,其至矣乎?

《图绘宝鉴》录其作品四十余件,现存的官方藏品有六件,私人收藏有多件:《山阴云雪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云山图》藏上海博物馆,《白云深处图》藏上海博物馆,《武夷放棹图》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高高亭图》、《神岳琼林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后人认为他的画有点"外道",所以尽管其画格极高,艺术造诣精深,却因为过于不重形似,故影响不如黄公望,倪瓒等人。

张留孙又名张宗师,是北京东岳庙的开山始祖。他是信州贵溪人,自幼从伯父学道江西龙虎山上清宫,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是张宗演弟子,为代的道教领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南宋亡,张宗演应元世祖忽必烈召去大都,留孙从行。次年,宗演还龙虎山,留孙留大都,忽必烈授以江南诸路道教都提点之职。后来,他经历成宗、武宗、仁宗、英宗四朝,备受宠遇,历次加封为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开府仪同三司等职

张留孙对元代道教的复兴起很大作用。蒙古进入中原之初,道教全真受到重视,势力日盛,后与佛教发生冲突,在蒙古统治者主持下,两教先后举行三次辩论。由于统治者偏袒佛教,致使道教受挫。至元十八年,忽必烈下令禁道书,这对道教是个沉重打击。面对如此严酷的形势,张留孙通过太子真金向忽必烈进谏,这才让禁道之事得以缓和下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1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谢谢编辑老师将序号调整一致,谢谢。辛苦了!

余明然   2020-05-13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