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袁州,我们折返身体一路向西偏北而行,然后,再登舟顺赣江而下,一路顺风顺水,不几日便来到了赣北的浔阳江头,踏上了江州大地。进入江州以后,一路沿九岭山道傍着修河往西北而行,便进入了幕阜山的深处,在山的深处有个义宁州,就是清代湖南巡抚陈宝箴的老家。
陈宝箴是九江市修水县桃里竹塅村人,算得上是晚清政坛上的风云人物。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年入义宁州学读书,成丰元年辛亥,1851年乡试中举人。起初,他在家乡随父亲一起操办团练事宜,后因率团练协助官军克复义宁州城有功,被咸丰皇帝谕以知县后补并尽先选用。1860年,入京会试未中曾一度留京,与四方俊雅之士交往。1862年往安庆谒见两江总督曾国藩,被尊为上宾,1865年被保荐觐见皇帝,授予候补知府。1875年授辰、靖、永、沅道官职,1880年改任河北道,1890年任湖北按察使,二十年甲午,1894年调任直隶布政使,翌年秋,升任湖南巡抚,一直到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发动的政变。百日维新宣告失败,陈宝箴以"滥保匪人"被罢黜。陈宝箴一家四代在他的引领与感召下一共走出了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五位杰出人物,后人称之"陈氏五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宝箴在任湖南巡抚期间,积极以“变法开新”为己任,积极推行新政,开设时务学堂,办矿务,整顿吏治,革除旧习,启用和向上推荐维新人物谭嗣同、梁启超等人。1898年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维新时,他在湖南率先响应,成为全国诸省中之佼佼者。先后设置矿务局、铸币局、官钱局,大力兴办电信、轮船及制造公司等新型实体,创立南学会、算学堂、时务学堂,公开支持谭嗣同等刊行《湘学报》《湘报》,使湖南维新风气大开,成为全国最有生气的省份之一。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2月,湖南矿务总局在省城长沙正式成立。又拟奏了《湖南矿务简明章程》,对办矿的方法、经费、股份、矿质等问题作了若干具体规定。随后开始了大张旗鼓的招股建矿工作。同年还与长沙绅士王先谦、张祖同、杨巩、黄自元等商议,创办了和丰火柴公司和宝善成机器公司,倡议创办的这几个企业,实际上是长沙也是湖南最早的企业,是湖南近代电信业的开拓者。他曾经与湖广总督张之洞商议,接设湘鄂两省间的电线,湖南一段自长沙省城起,沿湘阴、岳州、临湘一带驿路安设,至湖北蒲圻县境,计程225公里。全线竣工后,在长沙设立电报局,收发官、商电报,为湘省设立电报局之始。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先后建起了常宁水口山铅锌矿、新化锡矿山锑矿、益阳板溪锑矿、平江黄金洞金矿等大型官办企业,其中以水口山铅锌矿为第一,铅锌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委任宁乡秀才廖树蘅督办水口山矿,独创"明坑法",顺利排去积水,使采矿效率大大提高。新化、益阳锑矿的大量开采,使长沙省城的炼锑业开始产生。1896年起陆续有民族资本家在灵官渡开设大成公司、湘裕炼锑厂。灵官渡则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矿产品转运码头。矿务政策对后任的经济决策影响甚深。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5月,力行奏请新政,并提出兴事、练兵、筹款三策以挽救危亡。7月,出面保荐杨锐、刘光第参与新政。9月,又奏请调湖广总督张之洞入京总理新政。但反对维新派"民权平等"说,也不满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对湖南守旧顽固势力的攻击采取妥协态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9月21日慈禧借力发难,幽禁光绪,通缉康梁,杀谭词同等"六君子"于京城菜市口,戊戌维新变法运动惨遭失败。农历八月二十一,亦即是10月6日朝廷发出惩处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的上谕:"湖南巡抚陈宝箴,以封疆大吏滥保匪人,实属有负委任。陈宝箴着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伊子吏部主事陈三立,招引奸邪,着一并革职。"
那年冬天,被罢免的陈宝箴、陈三立父子携家眷及陈宝箴夫人黄淑贞的灵柩,一同离开湖南巡抚任所,迁回江西老家。全家老幼扶柩而行,并未回修水县的竹塅村,而是在南昌市的磨子巷赁屋暂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2日,陈宝箴猝然去世,终年69岁。
《清史稿》卷四百六十四《陈宝箴传》:"宝箴思以一隅致富强,为东南倡,先后设电信,置小轮,建制造枪弹厂,又立保卫局、南学会、时务学堂,延梁启超主湘学,湘俗大变。上皆嘉纳,敕令持定见,毋为浮言动,并特旨褒励之。"《湘学报》曰:"陈右铭中丞,亟力图维,联属绅耆,藉匡不达。兴矿务、铸银圆、设机器、建学堂、竖电线、造电灯、行轮船、开河道、制火柴凡此数端,以开利源,以塞漏,以益民生,以裨国势。善于立法,而不为法所变。"
康有为:"师陈义宁,抚楚救黎蒸。变法兴民权,新政百务兴。"
曾国藩:"议事有陈同甫气,所居在黄山谷乡。 万户春风为子寿,半瓶浊酒待君温。"
雷发达是江西南康府建昌县梅棠乡新庄,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人。他是清初宫廷"样式房"的掌案,也就是总设计师,后世称其为"样式雷",被誉为近代世界著名的建筑艺术大师。
清代初年,雷发达与堂兄雷发宣,因以建筑工艺见长,应募赴北京修建皇室宫殿。雷发达年近70才被解役回家,一生著有《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工程营造录》等著作遗世。
雷发达一共生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雷金玉、雷金鸣、雷金升。长子金玉承继父业,到光绪末年,已传到第六代孙雷建昌的手上,掌管"存式"房长达二百余年。他们参与设计的建筑物除了皇宫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四园以及三山、三海、二陵等。
雷发达在担任修建皇室宫殿工部样式负责人期间,虚心向人求教,融会贯通,技艺很高。康熙中期,他修建了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规模最大的要数太和殿了,因为太和殿也就是人们泛称的金銮宝殿。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先后称奉天殿、皇极殿。清康熙初重新修建,改名太和殿。工程开始时,因缺少大木梁,雷发达建议拆取明陵楠木旧梁柱充用。上梁之日,康熙率文武大臣亲临行礼,正当上梁之际,大梁因卯眼不合,悬而不落,工部长官相顾愕然,唯恐有误上梁吉辰,急忙找来雷发达,并授与冠服,雷袖斧猱升,急攀梁上,高扬钢斧,只听"笃、笃、笃"连响三声,木梁"轰隆"一声,稳稳地落了下来。刹时,鼓乐齐鸣,文武百官,三呼"万岁"!上梁礼成,康熙皇帝龙心大悦,当即召见雷发达,面授发达为工部营造所长班。因此时人留下"上有鲁班,下有长班,紫徽照令,金殿封官"的歌谣。以后,规模宏大的圆明园工程开始,调任雷发达为圆明园楠木样式房掌案,也就是担任工程任务的总设计师。
由于雷发达善于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譬如中国古代建筑群采用中线南北纵深发展,采取对称布置等的方式。使得他在进行清宫设计时,并不墨守成规,既在中线上的建筑物保持严格对称,又对主轴两侧轴线上的各建筑物采用大致对称,而显灵活变动的新格局。这样,不但突出了中心又体现了"居中为尊"的思想,而且形成了统一并有主次的整体。由于雷发达在建筑设计方面功勋卓著,成就斐然,人们便从此称誉为"样式雷"。
高心夔是九江市湖口县城山乡高大屋村人。咸丰九年进士,两次考试都因在"十三元"一韵上出了差错,被摈为四等,后官吴县知县。与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和黄锡焘等人一起曾为清末宗室贵族肃顺的幕府,号称为"肃门五君子"。
高心夔出身书香门弟,自幼好学不倦,颖悟异常。咸丰元年举人,"计偕人都,宾于尚书肃顺之门"。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湖口县,其父遇难。高心夔锐意复仇,在乡训练500名乡兵。后间道拜谒正在九江驻防的曾国藩,表示愿将部下归曾指挥,陈说攻破太平军之策,为曾所器重,延入幕府,参赞军事,师久无功,再入京师。咸丰九年贡士,咸丰十年补廷对,列二甲,铨选县令不就,遂南归,奔走于楚越之间。李鸿章督军德州,心夔佐其军幕。后论功以直隶州知州发江苏,先后两次署吴县知县,共4年。曾治理县西南的横金故渠。又驱赶高景山寺僧,亲自将泥像投入湖中。第二次署吴县事时,治娼过激,反而被老鸨所诬,告至上官,终被免官。卒年仅49岁。他的挚友,时任江苏按察使的李鸿裔叹息他:"嗟乎,伯足负干济之才,士不得志,年未五十郁郁以殁。"并检其文稿付梓,名曰《陶堂志微录》。
高心夔学识渊博,精研小学。工诗,多拟魏晋古风,自成一家,尤好渊明诗,故自号"陶堂"。在遣词造句上较多生新创奇。诗风沉雄峭拔,诙诡不测,属近代以拟古诗歌为标榜的"汉魏六朝诗派"主将之一。王闿运《湘绮楼说诗》评其诗风,曰:"高伯足诗少拟陆机、谢灵运,长句在王维、杜甫之间。中乃思树帜,自异湘吟。"亦好讥时人的名士李慈铭也不得不称高为:"实名士也,文学为江右之冠,己未,庚申两榜中人,罕能及之者。"高心夔博采众长,矜求新古,在近代诗坛中成为"鹰扬于楚蜀"的名家。
高心夔的篆刻功底深厚,不落恒蹊,是能于浙、皖两派外,别开生面者,现仍存有其不少刻印作品。善书法,所临颜帖,几可乱真,现存江苏宜兴"东坡书院"的匾额,即为心夔所书。
他一生既工诗文,又善书法,兼擅篆刻,著有《陶堂志微录》5卷、《陶堂遗文》《恤诵》《碑求九》各一卷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