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宋期间,吉州还走出来了以杨万里的“诚斋体”为代表的吉水文化及文学的阵营,他们是杨万里、罗大经、杨邦乂等人。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后世誉为一代诗宗。绍兴二十四年登进士第,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累官至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
杨万里不仅是一位爱国者,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力主抗战,反对屈膝议和,在上奏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陈国是,力排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面对中原沦丧、江山半璧的惨痛局面,他曾痛心地发出:“为天下国家者不能不忘于敌,天下之忧,复有大于此者乎”的感叹,提醒大家要时刻都不要忘了备敌谋敌、御敌制胜的国策,主张利用“以守代取”的积极、慎重策略,稳步推进,先夯实国力而后图恢复计,以求取得最终的胜利。
杨万里立朝刚正,遇事敢言,经常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得不到大用。他一生视仕宦富贵犹如敝履,随时准备放弃。任京官时,他就预先准备好了由京城返乡的盘缠,锁在箱中备用,还不许家人置物,以免离职回乡时,行李多就成了累赘,就这样,他成了个“日日若促装”的待发者。这与那些斤斤计较、谋求升迁、患得患失之辈成了鲜明的对照。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洁,不扰百姓,不贪钱物。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应有余钱万缗,他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而归。退休南溪之上,据自家老屋一隅,仅避风雨。当时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这正是他一生清贫的真实写照。
杨万里的诗,在南宋当朝就有很大的影响,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南宋学者、政zhi家、文学家赵汝愚的门生,南宋诗人姜特立曾经在《谢杨诚斋惠长句》一诗中这样赞杨万里道:“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朱熹的门生项安世也曾经在《又用韵酬潘杨二首》一诗中盛赞杨万里说,“四海诚斋独霸诗,世无仲氏敢言篪。周公费誓傅禽父,宣圣中庸授子思。钟子期家应善听,邮恤后定能绥。真傅更在吟哦外,大节如山不授麾”。我们不难从“四海诚斋独霸诗”这一句中读得出来作者对杨万里真切的仰慕之意。
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中,不仅广泛地向诗坛前辈们学习,但他又绝不为前朝的旧法所困,而是立志要赶超前人的创作。他曾经豪迈地在《迈使客夜归》一诗中说:“笔下何知有前辈?”把他励志开宗立派的志向表露无遗。他还在《跋徐恭仲省干近诗》这样说:“传宗传派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诗中的黄指黄庭坚,陈谓陈师道,陶是陶渊明,谢为谢灵运。正是他以这种不肯傍人篱下、随人脚跟的开拓创新精神,终于“脱尽皮毛,自出机抒,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诚斋”特色的诗风。
杨万里步入诗坛时,师学江西诗派,诗作重在字句韵律上的着意,到了50岁以后,他的诗风便有了很大的转变,能够自觉地由师法前人进入到师法自然了,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诗歌讲究的是所谓的“活法”。什么是“活法”呢?就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
杨万里的诗歌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气势,在状物姿态,写人情意方面,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的委曲细腻功力。他的“诚斋体”诗歌,具有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鲜明特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杨万里还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汲取生动清新的口语入诗,往往“假辞谚语,冲口而来”,因而形成通俗浅近、自然活泼的语言特色。
杨万里一生留下了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他在充任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因往来江、淮之间,亲眼看到沦丧的大好河山和中原遗民父老深陷在水深火热之中,心中郁积着因国家残破而带来的巨大耻辱和悲愤,他的爱国主义诗歌创作,表现得最为集中也最为强烈。他曾经在《初入淮河四绝句》中这样写道:“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莺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唱出了灾难深重中爱国士人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此外,他的《题吁胎军东南第一山》《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诗篇,或是寄托家国之思,或是呼吁抗战复国,或是歌颂抗战将领,或是讽刺权奸卖国,这些作品都是直抒爱国思想的千古名篇。
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诗篇,不像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杨万里曾经在《题刘高士看云图》中说:“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他不仅创作一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还有不少是反映农民生活诗篇。例如,他的《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校歌》以及《歌舞四时词》、《插秧歌》等,都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欢乐,具有比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杨万里并不仅仅是诗歌创作的成就斐然,他在散文创作中,亦不乏佳作迭出,深为世人道。他不仅为文能兼擅众体,更是师法唐代的散文大家韩愈、柳宗元俩人。他的散文作品中密栗深邃、雅健幽峭之处,颇与柳宗元相似,友人皆以此来推崇杨万里。
杨万里一生勤勉,写作不断,相传他创作了二万多首诗歌,现存诗四千二百首,诗文全集共一百三十三卷,书名《诚斋集》存世。另有《杨文节公诗集》四十二卷,《诚斋诗话》一卷。
罗大经,号鹤林,南宋吉州吉水人。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进士,历仕容州法曹、辰州判官、抚州推官。在抚州时,因为在朝堂之上闹起了矛盾纠纷,被株连其中而遭到弹劾被罢黜。此后再未重返仕途。遭罢黜之后的罗大经,闭门求学,博览群书,专事著作。大经素有经邦济世之志,对先秦、两汉、六朝、唐、宋文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和精到的论述。他取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中“爽气金天豁,精淡玉露繁”之意写成的笔记体文集《鹤林玉露》一书,对南宋偏安江左深为不满,对权臣误国多有抨击,对百姓疾苦深表同情,其中有不少的记载,可与史乘互作参证,补缺订误。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先秦、两汉,乃至六朝、唐宋的文学流派,文艺思想,作品风格,都有过中肯而又有益的评论。另外,他还著有《易解》十卷行世。
罗大经的主要成就,就在于他编撰了《鹤林玉露》一书,因为此书详细考订了文学史和政zhi史上的一些公案。该书分甲、乙、丙三编,共18卷。半数以上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记述宋代文人轶事,有文学史料价值。例如书中的乙卷四《诗祸》一则,记载了宋理宗宝庆、绍定年间的江湖诗案一事,有助于后人对江湖诗派的了解;卷三的《东坡文》一则,议论苏轼的文章是深受《庄子》《战国策》的影响。因为罗大经善于作文,其议论起来自是深具眼力见的;卷五的《二老相访》一则,记载的是杨万里与周必大晚年的亲密交往过程,这可与史书中所记载的杨、周二人不合,做对比性研究,便可一见端倪了。
由此,我们不难从他们身上看出,在两宋期间,富饶而又美丽的鄱阳湖流域,的确是一个诞生流派的地方,这里不仅诞生了“江西诗派”,与此同时,还诞生了“诚斋体”诗派。罗大经的文言轶事小说集《鹤林玉露》一书的编写成功,标志着鄱阳湖流域的文学批评渐成风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