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明然的头像

余明然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13
分享
《鄱阳湖文学背影》连载

第四十四章 元朝篇(二)抚州篇(1)

之前说过了广信,我们再来谈谈元代的抚州这个地方。在大元时期,从抚州这个才子之乡走来了以“草庐学派”,崇仁的吴澄、虞集为代表人物的,以金溪危素、临川朱思本饶介南丰刘埙危亦林以及南城程钜夫组合而成的文化及文学阵营。

“草庐学派”是元代的一个学术派别。周所周知,在我国的元朝时期出了两个文化大儒,他们一个是北方的许衡,另一个就是南方的吴澄。而我们今天提到的“草庐学派”,它的倡导者就是这个崇仁的吴澄先生。

许衡对于汉蒙文化的交流,程朱理学传播以及朱陆合流有较大影响。与姚枢、窦默等讲程朱理学慨然以道为己任。对程朱理学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提出了之说。由于许衡精研程朱理学而不拘泥旧法便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他那著名的治生论。他说言为学者,治生最为要务。元代有人赞扬他说,继往圣,开来学,功不在文公下。

而崇仁的吴澄,便是在当时与许衡二分天下的元代大儒。当时号称“北有许衡,南有吴澄”。许衡主要是承传程、朱之学,而吴澄则主要是折衷朱、陆之学。但从其论学的实际来看,吴澄是元代“和会朱陆”的突出人物。对于朱、陆之学,他既看到了其相同的一面,也看到了其不同的一面,他企图解决朱、陆之间的两派矛盾,进而和会朱、陆。在理学上,吴澄确实谈了不少朱学的内容;但对于朱、陆的分歧,他又基本否定了朱熹的“道问学”论,而接受了陆学的本心论,提倡读书问学当以陆象山的“尊德性”为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朱熹哲学方法与体系的矛盾。因此,草庐学说是折衷朱、陆两家的产物。

吴澄经常在乡居筑草庐数间,并在其中讲学,因此,世人称其为“草庐先生”。吴澄的学说是以折衷朱、陆的学说为特点,在哲学上主理气结合说。他认为“理者,非别有一物在气中,只是为气之主宰者即是。无理外之气,亦无气外之理。人得天地之气而成形,有此气即有此理,所有之理谓之性。此理在天地,则元亨利贞是也。其在人而为性,则仁义礼智是也。性即天理,岂有不善”。然天理与性虽相通,但“人之生也,受气有或清或浊之不同,成质有或美或恶之不同”,故需学习、修养,以“变化其不清不美之气质,则天地之性,浑然全备”,“即当用功以知其性,以养其性”。

故其先反之吾心,非空守其心,而是主敬以修养之。主于敬,则心常虚,虚则物不入也。主于敬,则心常实,实则我不出也。其后求之经书,亦非徒诵习文句而已;必敦谨其行而有实践,非徒出入口耳而已,须就身上实学。指出朱、陆二学虽门径不同,但在维护封建道德方面则是一致的,三纲二纪,人之大伦也”;“朱、陆二师之为教,一也他的主要弟子有元明善、虞集等

吴澄终生治经,孜孜不倦,从年轻时校订五经”起,到中年又采拾群言以己意论断,再条加记叙,并努力探索朱熹研究五经未尽之意,直至晚年方才修成《五经纂言》。除了《诗纂言》外,其它的如《易纂言》《书纂言》《礼记纂言》《春秋纂言》四种以及《易纂言外翼》《仪礼逸经传》《孝经定本》《道德真经注》等书,均为《四库全书》所著录。黄宗羲在《宋元学案·草庐学案》中评赞吴澄说:朱子门人多习成说,深通经术者甚少。草庐《五经纂言》,有功经术,接武建阳,非北溪诸人可及也。

的确如此,吴澄撰修《五经纂言》,在编次整理经文的同时,还特别对其内容从义理方面加以疏解,深入探讨其微言大义,发明张大朱熹之说。他摆脱了汉唐以来,局限于文字训诂的治经方法,在五经研究上完成了由汉、唐的典制训诂转入宋元的义理疏注这一发展过程。毋庸置疑,这确是朱子门人所不及的经学成就。即使在元代,研究五经者虽然不乏其人,但唯有吴澄的成就最为显著。

面,便分别从吴澄的道统论、天道观、心性说三个主要方面,的理学思想进行简要的概述与分析。

道统论儒家道统说,始于唐代古文家韩愈。韩愈为了辟佛反老,特提出儒家圣人传道的道统。他的此说一倡,遂为后世儒家所祖述,道统也就成了儒学名流自谓得孔门心传、以抬高自己身价的工具。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人就是如此,吴澄则更有甚之。他19岁作《道统图》,便慨然以接武朱熹继承道统自任。对于道统,吴澄曾有这样的论述道之大原出于天,神圣继之。尧舜而上,道之元也;尧舜而下,其亨也;诛泅邹鲁,其利也;镰洛关闽,其贞也。分而言之,上古则羲皇其元,尧舜其亨,禹汤其利,文武周公其贞乎!中古之统,仲尼其元,颜曾其亨,子思其利,孟子其贞呼!近古之统,周子其元,程张其亨也,朱子其利也。孰为今日之贞乎?未之有也,然则可以终无所归哉?

从以上的这段文字中,就充分地体现了吴澄道统论的几个主要观点:其一,以天为道统之原。韩愈的道统始于尧舜,而吴澄则借用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之说,视天为道统之原,尧舜继之。这显然反映了宋代以来儒家的宇宙本体观念。其二,高度重视宋代理学。吴澄根据《周易》的元、亨、利、贞排列,把道统的发展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阶段,每个历史阶段又分为元、亨、利、贞四个小段,并且,他还特别把两宋的理学排在儒学发展的“近古”阶段,亦即是其中的最后阶段,处于“贞”之终结时期的最高位置,这就表明了吴澄对于两宋理学的极端重视态度。其三,他自我标榜是朱子的传人。吴澄在《道统图》中,将近古理学阶段从周敦颐发展到朱熹,按序排列为元、亨、利,而处于终结的“贞”却有意留下了一个空缺。显然,在这里吴澄的本心是想以“贞”为自任,从而跻身于宋儒诸子之列,成为朱熹之后道统的继承人。

天道观是探讨太极、理、气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学基本内容。吴澄的天道思想,主要包括自然观、太极与理气论。关于天、地、日、月和人、物的形成,吴澄认为皆本于“一气”之论。他曾经说过:“天地之初,混沌洪蒙,清浊未判,莽莽荡荡,但一气尔。及其久也,其运转于外者,渐渐轻清,其凝聚于中者,渐渐重浊;轻清者积气成象而为天,重浊者积块成形而为地。天之成象者日月星辰也,地之成形者水火土石也。天包地外,旋绕不停,则地处天内,安静不动。天之旋绕,其气急劲,故地浮载其中,不陷不堕,歧伯所谓大气举之是也。天形正国如虚球,地隔其中,人物生于地上。地形正方如搏骰,日月星辰旋绕其外,自左而上,自上而右,自右而下,自下复左。吴澄的所谓“气”是具有实体性的,是形成天地人物的基本质料,他的这种认识,在那一时期里应当说具有一定的唯物论因素的。

然而,吴澄却又并未把作为宇宙的本原,而只是提出将宇宙本原,分别置太极”的范畴。对于气与理的关系,认为:自未有天地之前至既有天地之后,只是阴阳二气而已。本只是一气,分而言之则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行即二气,二气即一气。气之所以能如此者何也?以理为之主宰也。理者非别有一物在气中,只是为气之主宰者即是,无理外之气,亦无气外之理。吴澄认定理是气的主宰者,但它又寓于气中,理气不可分割

太极的关系,吴澄则视理为太极精神本体。在他看来,天地生灭,人销物尽的变化反复,统统是由于太极为之。太极之所以能起到主宰宇宙的作用,是由于它本身包含的动静之理,能随气机之动静而动静。但太极本身又是冲漠无朕,声息泯然”的无增无减,无分无合”的由此又可见,吴澄是把太极作为宇宙的本原,而太极本身却是一个寂然不动的绝对体,他的这种宇宙观无疑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

再进一步来看,吴澄还把太极等同于天、帝、神、命、性、德、仁等范畴。按照他的解释,太极就其全体自然而言叫做天,就其主宰造化而言叫做帝,就其妙用不测而言叫做神,就其赋与万物而言叫做命,再就物受以生而言叫做性,得此性便叫做德,就其具于心而言叫做仁。如此一来,吴澄的所谓"太极",不仅是宇宙的本体,是普照天地的万能神,而且它还具有道德的属性,是人生最高的理想和极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理。

心性说,是讲应该如何认识天理,并做到与之合一,这是理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朱熹的观点是持之以格物,格物而致知。陆九渊的观点是持之以本心“发乎心”之论。而吴澄的观点则是和会朱陆”两个人的观点他认为对于事物的认知,应该在“发乎心”的同时加以“格物”和“致知”来得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心性说。

吴澄平生著作有《吴文正集》100卷、《易纂言》10卷、《礼记纂言36卷、《易纂言外翼》8卷、《书纂言》4卷、《仪礼逸经传》2卷、《春秋纂言》12卷、《孝经定本》1卷、《道德真经注》4卷《冲虚真经解》等并行于世。

虞集祖籍成都仁寿,也就是天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其父虞汲曾任黄冈尉,宋亡后,随父迁居江西崇仁二都,即天的石庄乡定居

虞集自幼聪颖,3岁即知读书,4岁时由母杨氏口授《论语》《孟子》《左传》及欧阳修、苏轼名家文章,听即能成诵。9岁时已通晓儒家经典之大旨。14岁时师从著名理学家吴澄,对儒学世界观有了进一步认识。元朝统一全国后,虞集先在江西南行台中丞董士选府中教书。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被荐入京为大都路儒学教授。不久,为国子助教。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元仁宗即位,虞集任太常博士、集贤院修撰。其时,曾经上疏论学校教育问题,其间多有真知灼见,为仁宗所赏识。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又改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集贤修撰。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为国子司业,后秘书少监。

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他与王约一同随泰定帝去上都,用蒙语和汉语讲解经书,上都大臣为其博古通今的学识所折服。泰定帝升任他为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他建议京东沿海土地应让民开垦,筑堤以防潮水涌入。这既可逐年增加税收,又使数万民众得以在京师周围聚集,增强保卫京师的力量。这些主张虽未被采纳,但后来海口设立万户之计,就是采用其说。文宗在登位之前,就对虞集有所了解,登基后,即命其为奎章阁侍书学士。文宗有旨采辑本朝典章制度,仿效"唐、宋会要",编修《经世大典》,命虞集与平章事赵世延同任总裁。后赵世延离任,由虞集独专其责。虞集呕心沥血,批阅两载,于至顺二年(1331年)全书编纂而成,共计880卷,是研究元朝历史的重要资料。书成后,文宗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他以眼疾为由乞外任,未被允许。直到文宗及幼君宁宗相继去世,才得以告病回归崇仁。

至正八年五月二十三,也就是公元1348年6月20日,虞集病逝于家。朝廷敕封他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仁寿郡公,谥号"文靖"。

虞集学识渊博,精于理学,能究极本源,研精探微为元代"儒林四杰"之一。他认为道德教化是国家治本的大事,选用人才必须为众所敬服。主张理学应贯穿于雅俗之中,是元代中期文坛盟主,诗文俱称大家。他的章大多宣扬儒家传统,倡导理学,歌颂元室。他的典雅精切,格律谨严,深沉含蓄,纵横无碍于精切典雅中见沉雄老练,体裁多样,写作七古和七律的诗歌,与杨载、范梈、揭奚斯齐名,人称"虞、杨、范、揭",为"元诗四大家"之一。朝廷宏文高册,多出其手。他的诗作中,有不少作品涉及抚州故土山水风土人情。

虞集一生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各50卷,《虞文靖公诗集》《虞伯生诗》遗世。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1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谢谢编辑老师将序号调整一致,谢谢。辛苦了!

余明然   2020-05-13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