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雁鸿的头像

雁鸿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9/07
分享
《山海无间》连载

第一十二章

山妹攥着铁蛋寄来的信,去大塬砖瓦厂找踩踏泥巴的海歌。

海歌的父亲名叫王大愣,母亲名叫陈仙姑,村庄人称他俩是牛郎织女配。他们生育了五个女儿,姐姐分别名叫“王花、王好、王月、王圆”,妹妹名叫“王丽”,“花、好、月、圆、丽”是村庄里的“五朵金花”,吸引着方圆几十里的帅哥、帅弟的青睐,家里的门槛被求亲的人踏破无数条。除了王丽还在读书,花、好、月、圆均已出嫁。王花嫁给了一位副科级别的乡镇干部,吃着皇粮,达官显贵;王好嫁给一位人民教师,跟着丈夫闻粉笔墨水,教师虽然社会地位不高,却有充足的时间种田、种菜,生活不比干部差;王月嫁给一位种地的同学,承包了大队的鱼塘,养鱼、养虾、养鳖鱼,虽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却三餐不离荤菜,还常常提着大篓、小篓的鱼虾送往娘家;王圆嫁给一家开着供销社代销店老板的儿子,光光从其父亲手上省下尺寸的布料、和短斤少两的糖,就可以让他穿衣、吃糖免票,口袋零钱不缺;小妹妹王丽不但是学校的校花,而且,成绩优秀,气质非凡,抽屉里塞满了小纸条,走在街上回头率99%。他的一个哥哥名叫“王江唱”,订婚了邻村一位医生的女儿,还没有结婚。

海歌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父亲给他取名:“王六”,人们就叫他:“小六子”。他长大后,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名字,觉得“海歌”比较气派,而且,可以与哥哥名字“江唱”相对应。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海歌”。他是山妹的发小与学长,比山妹大三岁,是“五人小伙伴”中的大哥。山妹在大塬山遭到狼群围攻时,是他奋不顾身的把她解救出来。他连续两年参加高考,都名落孙山。亲朋好友都劝他再去补习,明年再考。可他觉得自己偏科严重,数理化成绩不好,才选择读文科。第一次高考时,他还自我感觉良好,一直到成绩出来时,才知道只有语文成绩突出,其他科目一般般,尤其数学、英语只考了五十几分。第二年又补习了一年,数学、英语两科非但没有进步,反而感到头疼。他仔细地评估了自己的成绩,如果有文科中专,或许会考上。可是,省教育厅规定,理科生,可以报考中专,也可以报考大学。文科生只能报考大学,不可以报考中专。这样,就把他上大学的路堵死了。于是,他就干脆放弃了高考的念头,悄悄地到学校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卡。一上数学、英语课就低头看小说。对于这些情况,父母、兄长、姐妹却一无所知,依然鼓励他去补习,期望着他金榜题名。可是,他心知肚明,不想再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就拒绝了大家的好意。人们把中、高考当成农村青年改变人生的“独木桥”,只有金榜题名,才能摆脱种田的苦役,更是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而今,他的决定,是自己堵死了自己的活路。对他来说,种田,一万个不愿意。不种田,又如何生存?因此,有人邀约他一起去松花县一带育林造林,他又觉得不是长远之计。他感到眼前一片渺茫,不知所措。这时,哥哥猜到了他的心事。

哥哥王江唱,是砖瓦厂的股东,他征求了弟弟的意见后,找了李老板商量一番后,就把踩踏泥巴的活,承包给海歌。当时成品砖每块卖三毛钱。制作砖块坯子的砖瓦匠,从每块砖中抽取六厘钱。踩踏泥巴的工人,从中每块砖中抽取四厘钱。海歌从挖泥到出泥,工钱按照成品砖每块提成四厘钱。一个池子的泥巴可以制作一千八至二千块砖。他为了多赚钱,总是挖了满满一池子的黄泥踩踏着,大约可以制作成二千块砖。这样,他每踩踏完一池子的泥巴,就可以赚到八块钱,也就是一天可以赚到四块钱。这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所以,海歌对踩踏泥巴的活,很感兴趣,也很满足。他从挖山泥,筛泥土,踩踏泥巴,再用一副杉木压成的钢丝弓弦,将泥巴切成一块块,宛如拉丝糖的泥糕,抱到砖瓦厂的茅草棚下,堆成一座小山,交给泥瓦匠。总共要两天时间。砖瓦匠们用完一个池子的泥糕,也刚两天。所以,水牛在两天里,一天踩踏泥巴,一天犁田、拉车。而海歌没有休歇的时间。一开始,他觉得新鲜、有趣,又有丰厚的收入,身上充满一股使不完的劲。他戴着斗笠,穿着短裤与背心,任凭日晒雨打,任凭蚊虫虰咬。把高考的事,抛到九霄云外。

很快到了八月,同学们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起初,海歌故意不闻不问,避开人群走路。有一天,邻居王叔扛着锄头去菜地除草,正好在一条小巷子遇上海歌,便堵住了去路问他:

“海歌,我们强子考上公安大学了,听说你没有考上,还去补习吗?”

“不补了!”海歌说了一声,从王叔腋下穿过,冲向砖瓦厂,甩掉斗笠,喘着粗气,倒满了圆池子的黄泥,并输灌了山涧水。牵着缰绳,挥舞着竹枝鞭子敲打着牛腚子,绕着池子踩踏泥巴。海歌的脚印与水牛的蹄印密密麻麻,相互交错。松散的山泥,经过水的浸泡,尤其是经过海歌与水牛的踩踏,渐渐的变黄、变韧性,显示出一道道拉丝的痕迹。经过能工巧匠的制作,经过瓦窑的熔炼,制作成砖块瓦片,运往全国各地,成为民房、高楼大厦的主要建材,以“大庇天下寒士”。

山妹头上扎着两条短辫子,别着一枚蝴蝶形发夹,身着一件的确良梅花衬衫,一条蓝色的直筒裤,脚穿一双灰色的塑料鞋,鹅蛋形脸庞显得清纯、红润。她手里攥着信,静静地站在池埂上,仔细打量着海歌,一言未发。

海歌脱掉身上的背心,只穿短裤,背上晒成一个龟壳型的烙印,两条胳膊晒成了烤火腿,像煮熟的土豆,脱了一层层白皮,流淌着脓水,铺满了吮吸血液的苍蝇。他挥舞着竹枝鞭子,敲打着牛腚子,深一脚浅一脚的踩踏泥巴。

山妹知道海歌是在惩罚自己的肉体,与命运抗争。平时,当她把水牛送来时,也会帮助他挖泥土、筛黄泥,减弱他的工作强度。海歌也觉得山妹是一位纯洁、善良的姑娘,有什么心里话,也会跟她说说(包括新思想, 新见解)。他认为一个初中毕业生,百分之八十的文字都会认识了,基础够夯实的了。可以博览群书,吸收文化营养,强壮自己,他便鼓励她多看书。在他稍作休息的时候,他与她坐在泥巴池子旁边茅草棚下,他向她讲中外名人,讲唐宋八大家,讲花木兰替父出征,讲穆桂英挂帅,讲千古才女李清照的故事。山妹总是听的津津有味,她觉得海歌的肚子里埋着一座知识宝藏,有说不完的新鲜话题。有时,也会引来周边闲人的倾听,甚至引发一些猜测,说他俩在谈情说爱。在海歌的影响下,山妹喜欢上了书籍,常常抱着书本,边放牛,边阅读。山妹阅读书籍的来源,主要由海歌、李果提供。但她阅读的范围很广,科普、法律、文学、历史、人物传记等等,无所不读,而且是坚持不懈,很快就把他们的书架翻遍了。她借不到书,就赶着水牛距离高山镇比较近的山上放养,砍完一担柴火,打了一竹篓猪草后,就跑到镇图书馆看书、借书,或到供销社图书柜台以买书的名义阅读新书。夜晚,她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在煤油灯下,读书、写

日记、写文章,熬到了三更半夜。她会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文章,第二天,请教海歌修改。

山妹为了报答海歌,常常以母亲的名义,邀请海歌到她家里,冲了杯鸡蛋浓茶补身子,烧了一盆浓茶汤加入食盐搅拌着,拿着鹅毛沾浓茶盐水,清洗他胳膊上的脓汁。海歌从牛大妈母女身上感觉到特别的温暖,又觉得有些愧疚。

太阳照在头顶上,头发冒着青烟,大地蒸发着水蒸气,一条黄狗卧在茅草棚下,伸着舌头,张缩着肚子。海歌牵着缰绳,挥舞着竹枝鞭子,驱赶着水牛踩踏泥巴。豆大的汗珠从他的毛孔里挤出,流过疮口,如刀割似的疼痛,黄色的脓汁与白色的汗水混合着滴在泥浆上。他突然感到浑身乏力,眼花目眩,倒在泥浆里,失去知觉。山妹见状,急忙将信塞入裤兜,跳下池子,把海歌连抱

带拖地拉上池埂,平放在茅草棚子下。她用指甲掐了掐他的人中,他渐渐地有所反应。山妹跑向水桶打了一茶缸的凉茶。海歌在唠叨着:“考上了,考上了!”山妹摆晃着海歌:“海歌,谁考上了?”

海歌在昏迷中,做了一个梦,梦见同桌的王强,拿着两张《录取通知书》,在操场上狂奔,大声喊着:“海歌,我们考上公安大学了。”海歌刚好在三楼的教室里,参加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语法知识、选择题、阅读分析极为得心应手,很快就完成。写作部分,模拟的作文题目是《毁树容易栽树难》,海歌把题目倒过来写,先写栽树难。写家乡的村民为了保护几十公里长的溪流,能够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农田,祖先们在溪流两岸种植了一大片阔叶林,规定祖祖辈辈不能在这片森林放牧,砍柴。整座森林,树木挺拔,郁郁葱葱。这就是栽树难。再写毁树容易。生产队为了发展经济,发动社员,利用一个月时间,把该片森林砍光,卖给造纸厂,这就是毁树容易。再把题目引入培养人才。在贫困农村,有一位女子生下儿子后,不久,丈夫患重病不治身亡,女子为了培养好儿子,选择了终身不嫁。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儿子培养成才,考上大学。这也是“栽树难”。然而,儿子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为了应酬去了卡啦0K厅,在饮料杯子遭人投入冰毒,从而染上毒品,被判刑坐牢。这就是“毁树容易”。海歌在作文的结尾处划上句号。就听到强子的呼喊声,急忙套上笔套,将钢笔插入胸前口袋,跑下楼梯,冲向操场,拥抱着强子,两个人各拿着一瓶可乐,从操场奔向县城的街道上,边喝、边跑、边喊着:“我们考上啦!我们考上啦!”引发一大群人,追逐着、狂呼着。

海歌苏醒后,倚靠着茅草棚的柱子,发现自己浑身泥浆坐在地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山妹告诉他中暑晕倒了,是她把他拉上池子的。他从山妹手中接过茶缸,仰着头喝光了凉茶。山妹从裤兜里掏出铁蛋写给她的信,递给海歌说,她想把大塬大队荒芜的茶园承包下来。海歌看了铁蛋的来信,询问她承包茶园的想法。山妹告诉海歌,父亲欠下的旧债,以及买牛借来的钱,还没有还清,又没有其他收入,心里挺郁闷的。估计荒芜的茶园租金不高,可以赚点钱,或许是一次好机会。海歌也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又担心她势单力薄,会遇到许多困难。他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风险。管理茶园,看似简单,做起来并非容易。要除草、要施肥、要修剪,还要防虫害,防干旱、防山洪冲毁,防霜冻侵袭。茶树长出新叶又要采摘、制作、销售,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他要她三思而后行。山妹告诉海歌说,她收到铁蛋的信后,就开始行动了,找了一些有兴趣的亲友,商量承包茶园,大家都表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乐意帮助她,把茶园经营好。这才打消了海歌的顾虑。

山妹受到铁蛋的启发,又征得海歌的同意。她认为海歌文化水平高,又见解独特,能把事情看的透,看的远,不易出差错。她就去找大队领导,想把大队500亩的茶园承包下来。

谁也没有想到,马铁蛋和王海歌这两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因为茶的话题,无意中进入了牛山妹的内心世界,成为影响她一生的两个男人。这是后话。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