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正月十五一早,我打开大门,用钨丝火机点燃鞭炮,红纸筒瞬间被强大的力量炸碎,红纸屑即刻被冰冷的北风吹散,被落地的雨点淋湿。屋外太冷,不宜久呆,我急忙关门走进书房备课,准备开学给学生上网课。
8点多钟打开手机,沉静了几天的学校微信群突然出现了一条“教育系统紧急组建第三批抗新冠肺炎志愿预备队员”的新信息。
教师也可以当志愿者?那也好,久呆在家已烦躁至极,去一线抗疫也是教育者应尽的责任与使命,正中吾怀。没与夫人商量,我决定报名。但我不想马上报名,因为全校有两百六十多教师,我是57岁的人了,若第一个报名担心被扣上“好出风头”的帽子。
一直没有人留言。9点多钟,办公室主任写道:请接到短信通知的教师加入市防疫支援预备队群。
不是说报名吗?怎么学校指定人去了?
9点半,何华老师留言:“还可以报名吗?我报名。”
“可以。”主任写道。
我随后跟上写道:“我是共产党员,报名。”随即,扫二维码入群等待分配工作。
谁知,何华老师写道:“主任,二维码进不去。”
有人写道:“分组咋不见我名,有年龄限制吗?”
进入市防疫支援预备队微信群不长时间,我就被群主移出群了。
不是说不限年龄吗,为什么踢我出群?
“我们超过50岁,人家不要了。”一位老师在学校群写道。
另一位老师写道:“听说需要40岁以下的。”
主任写道:“刚刚问了上级,为方便管理,分组名单里没名字的老师暂时退群,待教育局按报名情况分好组后再进群。没分组的同志先退出来!找我报名后再上报教育局。”
“招即来,来能战,战必能胜!”何联华老师写道。
原来如此。我立刻找到主任的微信联系。
“你已是第三批志愿者。”主任。
我写道:“好,我在家等通知。”
主任竖了三个大拇指头点赞。
下午4点,主任把学校第三批防疫支援预备队人数名单公布出来:欧树、温云、何强、何水、何华和我共六位。
全校两百多教师,难道就批准我们六位老师去?还是只有我们六位报名?不是说一个组10人吗?怎么我校不够一个组的人?
忽然被电话声吵醒,原来学校工会委员何强打电话给我,一看时间已是深夜11点。
他通知我明天早上7点半到市政府,8点出发。并把我拉进“抗疫44组”微信群。进群后才知道41-54组140人去大路边凤头岭,55-74组200人去丰阳二广高速南行服务区。我们第44组还有四位是其他学校的老师。
为了养足精神,我马上调好闹钟入睡,睡梦中,何强又打电话来说:“提前一个小时出发。”
我一看手表已是凌晨5点半,马上起床,吃饱出门。6点40分到达距家2公里外的市政府门口时已是满头大汗。
大巴车上,大家都没有讲话,闭目养神,只能听见车里机械的声音。
三辆大巴8点钟来到凤头岭高速检查站。我们一下车,就听到高音喇叭反复播放“打开车窗,服从检查,文明驾车”的声音;整个检查站的路边都插了不少彩旗,各条通道边都挂着不少春运安全、全民抗疫等内容的红布黄字标语。这有点像小时候看到农业学大寨的劳动场面。空中飘着丝丝微雨,路边的枯草染上黄湿湿露珠,凉风也发出一丝丝鸣响。脸和手感觉一阵阵冰冷。
我们穿上刚发放的塑料雨衣,戴上口罩、手套、防护帽,很像医院里的医务人员,也像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更像法卡山的排雷战士。
9点半钟,教育局党委邹副书记通知我们组长带领上岗,我们来到了第二道站台上。原来一共7条通道,一条通道两个组分两行。我们44组和43组同一条通道,两组人员面对面分10对站在站台上当测温员。
我们每个人领到了一个红外线温度计,组长简单说明了使用方法。我们拿起温度计走到自己的岗位上。我们44组,从左到右分别是肖丽、罗俊、温云、何强、欧树、何水、欧剋、何华、谢英和胡军。对面43组是市卫校的老师。我对面是一位女教师,大家都戴着口罩,谁也不知道谁的真面目。
小车从我右侧而来,胡军组长指挥着小车司机。车多的话,一次安排九辆车进来,我们9对“测温员”各测一辆。我把从电视上看到车站对待乘客的方法运用下来,示意小车停在面前,走到驾驶位边,举起左手打招呼,微笑地对车里的司机和乘客说:“你们好,请测量体温!”然后右手把温度计举到距对方前额两三厘米处停下,再勾拉按钮看温度,没有异常就报:“正常。”全车人测量完毕后放行。我把左手往左边伸出,并祝福他们“一路平安”。有些司机点点头就开车,有些司机则微笑回应:“你们辛苦了,谢谢!”有些小孩子大声说:“叔叔辛苦了!”每每听到这些话,心里暖暖的,脸和手也不凉了。
如果遇到体温超过37.3度以上的人就要重测。因为小车里开空调的缘故造成表面体温高。我便微笑着解释:“现在有点高,停一下再测。”对方都很配合等待,如果连续两次都高,就叫客人把头伸出窗外过会再测,没有异常再放行。
这样,来一辆测一辆,来一批测一批,一直重复相同的话语、动作。虽然直挺挺地站在四面通风的大棚下,冷风萧瑟,但我感觉比平时上课好,因为各种工作人员共协助,每位司机乘客都配合,测温工作单纯不复杂。
车多时,我们每人都要上阵,车少时,左边的老师就辛苦些,因为来一辆车的话只让最左边的第一对人员负责测温,一下子来七辆车的话,我才上岗。这样,在没有任务时只傻傻地站在原位待命,那时才有时间可以看看周围的情况。
当然也有不耐烦的时候,那就是红外线温度计有时不灵,拿到办公室去换,拿回岗位一用又不行。有人说,温度低会失灵,可以去火边热热,或用手捂住温度计头。所以,不时看到一些老师走到站台中间,到比人还高的电炉下为温度计取暖。
人就是这样,忙碌时感觉时间很快,清闲时感觉时间很慢,感觉北风很冷,双腿打颤。于是原地踏步、紧握双拳、转转身体驱驱寒。忽然传来一股饭菜香味,旁边的老师说饿了,我一看手表已是12点钟。
12点半轮到我们吃快餐,大家狼吞虎咽,五六分钟吃完饭菜。马上回到岗位待命,一直干到下午5点钟。
工作结束,大家一起拍照纪念。这时的天空少云,夕阳斜照,地面干爽,微风拂面。虽然站了一天,但心旷神怡,登上回城的大巴,准备再投身到网上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