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能伟的头像

王能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5/28
分享
《香椿树》连载

第一百零三章 再现红军传单 

田光增走出涝池堡,他行走在郧山大地的沟沟壑壑,感觉到无比的轻松。虽说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生活也是没有规律,食不果腹,但他却在干一件他认为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兴致非常高,其它所有事情都可以放下。只要能寻找到小立英,这也是儿媳高玉秀出发时的愿望。

这些天,他一直在想,生前一定要完成这一夙愿,不论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把田立英找到,让田家的香火得以延续,前半生为了权利和生计苦于奔波,且登上了堡主之位,也享尽了荣华富贵。如今,世道变了,涝池堡也改月换天,他是个地主,是被贫苦人民打击的对象,然而,正是由于他的开明,能洞察世道,在艾翠花的劝导下,主动让出了土地。这些天,他化装成了乞丐,在郧山大地的各个村庄行走,寻找田立英,也见了不少村庄正在闹革命,有些顽固的地主,被贫苦人民绑起来,套上麻袋,立在河边。然后,每个贫苦人民扔一块石头或一块土疙瘩,地主被打得鲜血淋漓,有的被活活地打死,那就是阶级斗争。因为贫苦人民与地主争夺土地,有着根本的利益关系,是两个不同的阶级,斗争的结果肯定是正义压住邪道。

每每想到这里,他感谢老婆艾翠花的睿智,暗自庆幸自己,若做个老顽固,到死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因此,尽管眼前的生活与在涝池堡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他的心里非常阳光,看到路边的葵花盛开的时候,金黄色的花儿闪着金光,他便以自己就是一棵向日葵而自诩,因为太阳让他看到了光明,以前的涝池堡总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没有生机,经过民主革命之后,在艾翠花的带领下,到处都是一副生机勃勃的劳动场面。同时,也让他感悟道:人生在世,心得永远向着太阳,这样,你才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自己的二儿子田习文和儿媳高玉秀都是红军,他们的孩子就是红军的后代,是革命的种子,他得寻找到她,并且保护她。因为红军的心胸永远是向着太阳的,和他的心一样,活明白了这一点,他也就不枉此生了。

另外,茫茫郧山大地,与孙女立英同龄的姑娘多得去了,根据儿媳高玉秀的描述,立英的眼睛大大的,脸很白皙,面容身段很像她,儿媳高玉秀本身就是个美人坯子,开始还心存芥蒂,瞧不上高玉秀,那时是因为地位的悬殊。这些天,随着自己的思想的转变,他心里也佩服自己的这个儿媳妇,不仅是因为心善,传播着人类的真善美,而且带领乡亲们闹革命,与田习文可谓是比翼双飞,巾帼不让须眉,是一位真正的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在与高玉秀分别的时候,高玉秀特意走到他面前说:“爹,寻找小立英的事情就拜托阿爹了,小立英的身上有一个锦囊,那是我和文大哥留下的信物,锦囊里面面有一张文大哥留下来的红军传单,我就是读着这张传单长大的,并逐渐成为一名共产党人。”儿媳对他说出了这一段话,用意很明显,怕他在寻找小立英的过程认错了人,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同时,也把寻找小立英的重任交给了他,因为婆婆艾翠花忙于涝池堡的民主政府事务,抽不开身,其它人都要北上。只有他对寻找孙女的事情感兴趣,同时,让他也对红军传单感兴趣。

红军他是见过的,早些年,红二十五军曾驻扎郧山大地很长时间,这些红军战士从不抢夺财物,对于他们这些开明的地主,只要贡献一些伙食后,也没有打压,只是对他们讲红军的政策,红军的目标等等。当时,他根本不知道红军是什么样的队伍,他看到的是这些红军战士和穷苦人民打成了一片,帮助穷苦人民种地。二儿子田习文就是那时候受红军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并且去了北方,他了解的也就这么多了。对于这张红军传单到底写的是什么?他根本没见过,一种欲望从心底滋生,一定要见识见识这张红军传单。

田光增郧山大地转悠了很长时间,终于转到了虎寨。虎寨是虎头岩和白岩寨的合称,他并不陌生,久闻大名,且过去的恩恩怨怨他记忆犹新,往事不堪回首,他也不愿意去回忆。过去的事情就如过往云烟,云烟总会消失,就让它消失在过去的记忆之中。如今,他又回到虎寨,没有人认识他,他是以一个老乞丐的面貌出现的。虎寨的乡亲们很热情,给他吃的喝的,与涝池堡一样,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人自由平等。他没有去人口集中的寨子中心,只是沿着寨子边缘打探消息,因此他与九棵树前的场地上的田红军并没有会面。

当田光增走进寨子的时候,寨子口的两游击队员把守寨子大门。这年月,由于战乱,逃荒的人很多很多,郧山大地还算和平,因为小日本的战火还没有蔓延到这里,逃荒的人都到这里讨一口饭吃,郧山大地的乡亲们很好客,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帮中国人谁来帮?他们乐于施舍,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那些逃难的人们。再者,眼前的社会大环境是民族统一战线早已形成,所有国人都扭转枪口,一致对外,只要你不是小日本鬼子,虎寨的大门都敞开着。

当他走近寨门的时候,其中的一个队员见是一位老者,便主动打招呼,将兜里的一个香椿大饼递给他,说:“大爷,饿着了吧,快吃。”田光增确实有些饿了,接过香椿烙饼就吃起来;另一个队员怕他噎着,又把自己挂在腰间的水壶递给田光增。他吃了几口香椿饼,接过水壶又喝了起来。边喝边说:“谢谢游击队的同志们!”这让他确实感到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府是真正为人民的政府,心里升起丝丝的温暖。

吃饱喝足之后,田光增说:“我想进寨子里再讨些饭吃。”

两个游击队员说:“大爷,你去吧。”

田光增进了寨子,就到寨子边缘一些人家去讨饭,讨饭是为了生存,他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打探立英在虎寨被劫时的情景,想找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一个和他年纪大小的老人正拿着斧头在劈柴。田光增主动上去搭讪:“老哥,你这把年纪,身体还这么刚强。”

劈柴老人见是一个逃难的和自己年纪相仿的老人,就让出了半边板凳,并把自己的旱烟袋点燃让给田光增抽。

田光增也不客气,接过旱烟袋说:“谢谢老哥。”并接过老人手中的斧头帮着老劈起柴来。

两个老人便你一句话我一句说开了。

田光增说:“老哥,早些年,听说虎寨闹过匪,是吗?”

老人说:“老弟,你不知道,那次闹匪可凶着呢。不过,那些牛心山的土匪好像是义匪,只抢粮食,并没有伤害乡亲们,倒是把游击队队长高玉秀的女儿立英给掳了去。”

这些话是田光增心窝上的话,正是他想知道的。于是,他忙问:“为首的匪首是不是红三妹,是个女匪首,这伙土匪现在落脚何处?”

老人说:“老弟,这可我不知道,我们是山里的穷苦百姓,与土匪打交道少,而且这些土匪来无影去无踪的。”

田光增听了老人的话,相信老人说的是真话,把自己知道全部都告诉了他,至少他已经证实立英确实被女匪首红三妹给掳了去,而这伙土匪是牛心山的土匪,要想再得到更多的消息,那就得去牛心山探查情况。

于是,他谢过老人后,问了牛心山的方向,就向牛心山奔去。

走了几天,田光增终于到了牛心山,结果与他的想象背道而驰,昔日的牛心山已经不复存在。倒是在牛心山脚下遇到一庄户人家,通过打听,庄户人家说,牛心山的土匪由于发生内讧火拼,早已不复存在了;匪首彪爷已死,其女儿红三妹是个义匪,从不打劫穷苦人家,至于落脚何处,他无从知道。但庄户人家坚信,红三妹带领的兄弟们早已改邪归正,不再干那些劫道绑票的事儿。因为这么多年,他再没听过红三妹的名号了,就说明早已洗手不干了,可能看中了一块好山好水好地,可能在那儿带领兄弟发展生产自力更生。

庄户人家就说了这么多,田光增为了答谢人家,便掏出一块大洋表示感谢,可庄户人家死活不收,说自己无功不收禄。最后,庄户人家告诉他,根据他的判断,牛心山在北边,红三妹可能去了西边,因为东边是郧城,不便落脚,南边是虎寨和涝池堡,那里是人民民主政府,所以,最有可能就是去了西边。土匪的生存能力是很强的,只要遇到好地方,他们又可以建立起一番新天地。

田光增谢过庄户人家之后,就往西边乞讨去了,他也想过,东、南、北三个方向他都行走了很长时间了,就是没去西边;加上刚才庄户人家的猜测,他就更坚定了内心的想法,立英就在郧山的西边地界里。

田光增的一双布鞋走破了,他就在山坡上拔了些龙须草搓成草绳缠上,在他的心中,早一天找到立英,就可以让她少受一天的罪。在他的印象中,土匪不是人,他还害怕立英染上一些土匪的不良习气,那样,麻烦可就大了,所以他一心趁早找到立英。可世上的事儿总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他越是想早找到,可就是越找不到。

因为磨沟谷的金谷自从牛心山变故以后,落脚磨沟谷,实行闭关自守,乡亲们也实施了民主改革,实施的是“有田同种,有福同享”的那种自由平等的生活方式,谷外的十八盘的山道上设置了三道明、暗哨,谷外的饥民只要过了十八盘,进了谷口,金谷就让他在谷内安生,不许再出谷。至于谷内的日常生活用品,她会派游击队员专人去购买。所以,要想打探到磨沟谷内的情况,比登天还难。

田光增郧山大地的西边转悠了几个来回,与磨沟谷擦肩而过,就是没寻着磨沟谷。他有些灰心气馁,难道孙女立英已经被土匪撕票了?这不可能!因为儿媳高玉秀很肯定地告诉他,立英在红三妹的手中,红三妹是义匪,不可能杀害小孩的。

田光增坐在路边休息,脸上渗着汗珠,掺杂着泪水,泪水汗水,一把辛酸泪!

“空即是无,无即是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阿弥驼佛!”一个化缘的和尚路过他的身边,口中念着禅语。

田光增没在意,猛然间出现一个化缘的和尚,倒把他吓了一跳。他抹了一把眼睛,定睛一看,化缘的和尚长得浓眉大眼,正值壮年,有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他正烦恼,何不向和尚化化缘,指点迷津。于是,他从怀里摸出了一个大洋,递给和尚,说:“师傅,我想寻找孙女,可就是找不着,你能指点迷津吗?”

和尚接过大洋,双手合十道:“阿弥驼佛!缘在天边,缘在眼前。”说罢,便径直向前走去。

田光增的腿脚情不自禁地跟着和尚去了。殊不知,这和尚就是很多年前的李孝诚,他自从出家之后,就在郧山大地到处化缘,对于郧山大地所发生的事情他心知肚明、了如指掌,当然对于田光增寻找立英的事情他更清楚。此次奇遇田光增就是为了给他指路,让他快点找到立英。当然,磨沟谷是他经常出入的地方,他也是为了经常去看自己的儿子李立雄,不过,他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去化缘,有时也会碰见金谷,就是过去的红三妹——他的妻子,但他每次都巧妙地躲开了,看到儿子李立雄快乐地成长,他也就心满意足了。当然,他更知道和立雄一起的那个女孩就是立英,是高玉秀的女儿。两个孩子在一起读书、玩耍快乐成长,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看了也很欣慰。学堂的老先生教得也很卖劲儿,两孩子学习很积极,常常班上的桂冠。

有一次,他又想念立雄了,便去磨沟谷化缘,他的庙宇有几处,遍布郧山大地,在离磨沟谷不远的一处山峰,他自己动手建了庙宇,取名:太庙。意为“太上老君”之意,庇佑俩孩子不受磨难,茁壮成长。他经常出入磨沟谷化缘,十八盘的明、暗哨对他已习以为常了,从不对他进行盘问和搜查。

立雄和立英正在河边玩耍,玩了一会儿,立英说:“立雄哥,我这儿有一个锦囊,里面有一张红军传单,内容写的可好呢,我念你听。”

立雄说:“好,立英妹妹,你念我听。”

此时,李孝诚化缘正在俩孩子背后的树丛里,为了不惊动俩孩子,他在树丛中静静地听着。

立英嘟着嘴巴,用很圆润的嗓音念了起来:

“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红军是苏维埃政府指挥的军队,红军是共产党人领导的军队。红军的基本主张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听罢之后,立雄说:“这种传单很好理解,讲得就是红军和乡亲们的关系,就像鱼水关系。”

立英说:“俺阿爹、阿娘就是红军,长大后,我也要去参加红军。”

立雄说:“你去,我也去,把传单给我,我也念一遍并记下来。”

立英把传单递给立雄,俩孩子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读了起来。

初升的太阳映着哗啦啦唱歌的溪水,微笑印在他们的脸上。

李孝诚隐藏在树丛里静静地听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