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英不仅带领乡亲种好田地的同时,她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种好田地,有了收成,吃饭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要想富,光解决吃饭问题则不行,得要发展经济。磨沟谷属于山区,她就发动乡亲们发展养殖业。山里有句俗话:穷不离猪,富不离树。她想来思去,决定每户至少养上两头猪,另外还养鸡、羊、牛等,这样算来,每年养殖业这一块各户就很多;接着,她又带领乡亲们发展经济产业,郧山大地特有的经济作物就是香椿,她让乡亲们把磨沟谷的荒地都栽上香椿树,每年春未夏初的时候,乡亲们都把采撷好的香椿进行腌制,然后远销于沿海城市,乡亲们又获得了一笔丰厚的收入。
乡亲们的腰包都鼓了起来。田立英又对磨沟谷进行了规划,把磨沟谷打造成人间的世外桃源,让乡亲们把房子都集中在一起,并规划出广场、学校、医院。乡亲们都说,田支书是他们最好的村干部。
乡亲们都富了起来,田立英感到欣慰,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又感到空虚无聊,便思念起立雄哥。要是立雄哥现在还在,该多好呀!她一定会给他生好多好多的娃儿。曾经,谷里的姐妹们劝她再嫁了一个男人,但她摇了摇头说:“俺的心里已经装不下别的男人了。”她的心里只立雄哥。立雄哥是伟大的,也是光荣的,是她的榜样。有时,她更想念四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田地头爷爷待她如自己的亲孙女一般,特别在十年动荡期间,田地头爷爷保护她;还有阿娘及银谷、铜谷两位姑姑,都待她如亲生女儿一样。与立雄结婚后,她们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每天疼着她,工作上支持她,指导着她,不让她受到一点委屈。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得到四位老人的消息很少,张同志在后来的时光倒是来过磨沟谷几次,但带来的消息都是道听途说的,不可靠,但有一次说得像是真的。张同志说:“四位老人去了西北农场改造,西北农场实际就是关押犯人、让犯人劳动的地方。那里的活儿很重、很累,四位老人肯定早已不在了。”那天,听了张同志的话,她伤心地落下了泪水。后来,十年动乱结束以后,她去过郧城一次,找到张同志,张同志帮她去档案馆查了查,结果是只记载了几个字:田光增、红三妹、红四妹、红五妹病死在西北农场。
四位老人不在了,但田立英无时无刻都在怀念他们,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心愿,四位老人病死在西北农场,魂儿肯定还在四处游荡,她想把老人们的魂都引回来。于是,她在磨沟谷北沟向阳的地方选了一块好平地,自己砍了些树木,钉了四个木匣子。这些活儿本来都男人做的,但她没有请谷里的木匠,自己亲自一枚一枚钉子钉下去,整整钉了一个月时间,钉成了四个很大的木匣子。
那天,当田地头爷爷、阿娘、银谷姑姑、铜谷姑姑被红卫兵押走之后,她伤心了三天,整天六神无主的。她想去郧城救四位老人,可她人生地不熟的,况且现在是民主政府,一切都得讲道理。大个子红卫兵给她阿娘、银谷姑姑、铜谷姑姑定的是女匪首的罪名,对于这个罪名,她不陌生,她曾经在土匪窝生活过。但阿娘及两位姑姑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什么民主政府还要缉拿她们归案呢?她想不通。更想不通的是田地头爷爷,这么一个和蔼可亲的干瘪老头儿,怎么又成了十恶不赦的地主呢?后来,这些想不通的事情,她就不想了,反正人也不在了,再想也没有用。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田立英由当年风风火火的疯丫头变成了六十多岁的老妇人了。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头发已经斑白了。磨沟谷的乡亲们都住了高大的楼房,每家都有私家车,更不用说电视、手机了,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她想,要是四位老人能看到眼前的日子,脸上一定会露出幸福的笑容。
前些年,她还在村上干着支书,可后来村来了几个大学生,说是省城派来的大学生村官,如今是年轻人的天地,她就退下来了。不过,她是退了下来,但谷内的乡亲们见了她还是支书长、支书短地叫着,包括那些大学生村官。那些大学生村官们,就如当年的她,有着一腔的热血和激情,并且有着十足的干劲,让他们带着乡亲们走上小康生活之路。她很想把这些事情跟四位老人叨唠叨唠。
四个木匣子实际上就是四副棺材。做好四副棺材之后,田立英又用了四天时间挖了四个墓穴。然后,又用了三天时间,把四副棺材分成一节一节搬到了墓地。
自从四位老人被押走之后,伤心欲绝之后,她就四位老人的遗物全部整理起来,放在了自己的屋里;每每想念她们的时候,她都会把这些遗物翻开看看,仿佛四位老人就在他的身边。她把这些遗物也都搬到了墓地,把四位老人各自的遗物分装在她们各自的棺材里,然后把棺材放进了墓穴里,她做的是四个衣冠墓。最后,她立了四块碑,并亲自凿上了碑文,做罢这一切,她似乎欣慰了许多。这样以来,没事的时候,她就可以跟四位老人说说心里话,说说磨沟谷的见闻。另外,她还在四座墓穴的四周栽上了刺柏,一年四季常绿。
在四座衣冠墓的旁边,她建了一座墓,没有衣冠及遗物,也没有匣子,她隆起了一大土堆,前面立了一个碑,碑文是:朝鲜战场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以此来纪念她的立雄哥及磨沟谷的英雄们。
田立英自从支书的位子退下来之后,她每天都会去学堂,现在不叫学堂了,叫学校,当然,教她的吴老先生早已作古,来的都是些大学生,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们不仅教孩子们识字、算术、还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绘画,要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她去学校,不是教孩子们的文化知识,而是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讲战争年代的英雄事迹。孩子们都竖着耳朵听呢。
讲着讲着,她情不自禁把手伸进了怀里,从里面摸出了一个锦囊,又打开锦囊,从里面取出一张纸,一句一句地读着,孩子们也一句一句地念着:
“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红军是苏维埃政府指挥的军队,红军是共产党人领导的军队。红军的基本主张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工人增加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驱逐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建立工人、农民管理政权的苏维埃政府。
红军里面的人,都是工人、农民、贫民、士兵出身,所以他们能代表穷人的利益。红军里面不要豪绅、地主、资本家当兵,因为他们是剥削压迫穷人的。红军里面是平等的,指挥员(军长、师长等)与士兵的关系,绝对没有像国民党军队的官长那样辱打士兵、克扣军饷的事情。总而言之,红军是代表群众利益的,国民党军队是代表地主资本家利益的。不过,国民党军队中的士兵也是穷人出身,所以红军欢迎国民党军队的士兵加入到红军中来。
红军与穷人关系特别亲。红军所到之地,欢迎群众谈话,欢迎群众开联席会。红军一到哪里,就没收土豪的粮食、东西,分配给穷人,帮助穷人免除一切捐税,不缴租,不还高利贷。
中国有红军已经八年了。现在中国的红军总计有八九十万人,活动在十几个省,大部分红军是在江西和四川。全国红军的总司令是朱德同志。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日”
田立英念得很动情,孩子们也学习很认真,几遍下来,孩子们都全记住了。
正是在这张红军传单的影响下,郧山大地的穷苦人民在饥饿贫困的年代,他们忍辱负重、勇于斗争,没有波澜壮阔的画面,有的只是赤胆忠心;如郧山大地里的沟沟壑壑生长着的高大香椿树,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默默无闻地向穷苦人们及人间大地奉献着沁人的香气及可口的香椿芽。
郧山大地的乡亲们一代代薪火传递,一心向着党,永远跟着党走,正积极奔向小康之路。
1981年,田立英将珍藏了46年的红军传单《什么是红军》交到郧西县档案馆,现存于郧西革命烈士纪念馆。
若干年以后,在红军传单的影响下,郧山大地的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长眠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魂,他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郧山后代奋勇前进,涌现出了全国人大代表胡安梅,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魏登殿,全国扶贫先进个人翁新强……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沉眠于郧山大地革命先烈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