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年
李振飞出生在北方的农村,确切的说是山村。这里两山夹着一水,名为丽水。丽水两旁各有一个村落,河东的村子就是李振飞的家乡——杨家营子,另一个村子名为西山。
李母讲过杨家营子这个村名的由来,据祖辈所言,最初一户姓杨的人家定居这里,就起了这个名字,代代相传,难辨真假。
丽水发源于南部山区,由南及北,贯通全县,流经这里时却已流量衰微,村子里的孩子们常到河里玩闹,多半人带着罐头瓶,在河里摸鱼,带回家去烤食。天气热的时候,有的孩子索性在河里洗澡,直到一次上游突发大水,河涛汹涌,卷走了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家长们方才如梦初醒,严禁自己的子女再到河里去。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尽管有着沉痛的教训,随着时间的推移,脑海中的记忆很快淡去,便又到河里嬉戏玩乐,家长们虽也口中呵斥,管得却已并不严苛了。
杨家营子东面临山,山势虽然算不得险峻,但却重峦叠嶂,连绵不绝。李振飞的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俗语有云:“日久生情”,可是李振飞的父母非但对家乡的山水毫无感情,反而大有厌恶之意,极为渴望逃离这个山里的世界,不料天违人愿,双双出山未遂,于是这个重担就压在了下一代身上。振飞的含义是振翅高飞,振飞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振远,含义自然是振翅飞远,足见李父李母用心良苦。
也许是受了父母的影响,振飞从小就对山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向往,终于在四年级时奋勇登上了一座在村子里看起来最高的小山包——大闹包,然而他还是失望了,因为在山顶上,他所看到……依旧是山,山连着山,一眼望不到尽头。
“二心很聪明。”几乎人人这样对李母说,每次李母都谦虚地笑着,说上几句客气话,尽管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小振飞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他总是忘掉过去的事,而且很难记得起来。二心是振飞的小名,李母从小一直这么叫他,使得别的老师也这样叫他,再后来连同学都这么叫。振远的小名则是大心。
振飞上初中时,曾努力回想小时候的事情,只可惜儿时的记忆犹如得手后的小偷,早已消失地无影无踪。对此小振飞很是遗憾——毕竟一个人的童年是最为纯真美好的,也是最值得回忆的。倒是李母常常缅怀过去,给振飞讲讲他小时候的趣事,稍微给他一丝安慰,但令他泄气的是自己对李母所言毫无记忆,就当是听别人的故事。
李母是一名小学教师。中国古来尊师重道,有“天、地、君、亲、师”之说。近年来复有“园丁”、“春雨”、“蜡烛”、“人梯”、“孺子牛”之名,还被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如何称呼,李母身负巨名。
古来名利不分家,但凡事都有例外,振飞幼时,李母的月工资极低,形同古时的九儒十丐,还得说是小城市的乞丐,可见古今联系之紧密。对此李母不顾自身利益,反而为国家考虑再解释,说是因为自己属于民办教师,算不上正式教师,得转为公办教师后,才能涨工资。
小振飞根本不了解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有什么区别,只知道妈妈一天到晚辛苦受累,所得到的工资却稀少地可怜,就为妈妈很抱不平。幸亏李父辛辛苦苦做工,赚的钱比李母多上几倍,才使得这些年尽管坎坎坷坷,总算挺过来了。李父是一名木匠,每日骑着一辆自行车早出晚归,去离家十几里外的厂子里做工,赚取薪水。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教师的工资也水涨船高,渐渐赶上直至超过了人均生活水平。李母因教龄时间长,顺利转为公办教师,所得的工资芝麻开花节节高,是以李母终于得到了“利”。
“名”与“利”仿佛是一对失散多年的兄弟,终得聚首,使得李母振奋不已,也因此对国家感激涕零。知恩图报乃是人之常情,李母为了报答国家这份加薪之恩,全心全意投入到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方面去。对此小振飞很是不平,主要是因为李母顾此失彼,放在学生身上的精力一多,放在他身上的精力就少了,李母常常为了学生将小振飞一个人扔在家里——锁在家里,怕他跑丢了。
小振飞六岁前的岁月几乎都是在炕上度过的,李母总是把小振飞放在炕上,身边放些小玩物,就锁门去学校教课了。等到中午回来,吃过午饭,再把小振飞放在炕上,等晚上回来,如此直到振飞六岁那一年。
——这些当然都是李母后来讲给振飞听的。
据李母讲,振飞能生下来就是种幸运,当时国家提倡计划生育,口号响亮而具诱惑:“少生优生,幸福一生。”而且超生要罚款的,穷的罚一两千,富的甚至上万。因为家里太穷,李父李母本来都不想要振飞了,但就因为医生一句话,改变了李父的决定,使振飞得以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句话是:“肚子里肯定是个男孩。”李父想自己俩哥哥都各有俩儿子,凭什么自己少一个,于是痛下狠心,坚持要了振飞,尽管被罚一千多块钱。
李家算是个大家族,不算振飞的祖父辈,光他的上一辈就有三个伯伯,两个姑姑。振飞的爷爷共有四个儿子、俩女儿。只是一个儿子没养大,幼年因病夭折了;长子结过婚,生了俩儿子、一女儿,也因病英年早逝了,孩子的母亲自己养不活仨孩子,无奈改嫁他乡,带走那个女儿,留下俩儿子,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振飞的二伯也有俩儿子、但有仨女儿。再加上振飞的两个姑姑各有两三个孩子,还有从祖父辈算起的旁支、母亲那一族的亲戚,振飞这一辈的孩子就数也数不清了。
本来家长们都知道应该计划生育,多生孩子大大增加生活负担,但说是那么说,想就不那么想了,皆想如果一个孩子中途养不活,或者孩子长大不孝顺,那不白养了嘛,为了增加养儿防老的安全系数,宁愿被罚款,也要多生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虽然国家的口号是:“生男生女都一样”,但在早已根深蒂固的农村人思想里,只有男娃子才能养老送终,女娃子终将是泼出去的水,有去无回。
振飞出生后,李父李母曾有过一次争吵,为了谁在家看孩子,毕竟孩子刚刚出生,必须有一个人照顾。李父嫌妻子工资少,让她辞职在家带孩子。李母一口拒绝,说自己目前虽然工资少,但工作稳定,而且一旦转正,工资自然就高了,又说你现在工资是高,但不稳定,厂子时有倒闭,或有黑心的包工头卷款逃跑的事发生,有你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证明。李父学历不高,理论知识远远不及自己的妻子丰富,轻易被说服,一狠心辞了职,想反正市郊的木工厂那么多,就是再找工作也应该不费功夫。
李父只在家看了一年振飞,其间养兔子为业,希望能挣一点是一点,只可惜钱没赚到,反而赔了。一年到头,兔子突然得了一种传染病,死个精光。面对着满院的死兔子,李父李母欲哭无泪,一咬牙挑个儿大的炖着吃了,小的只能忍痛埋掉,虽然养了一年兔子,但养大就卖,夫妻俩还从来没吃过兔肉,趁此机会总算开了荤。
后来振飞听到这里时怕得要命,说爸妈你们也不怕得传染病?多危险哪。李母笑笑说当时什么都顾不得了,就想着不能白养一回兔子,白花那么多钱,幸好后来也没什么事,估计那种病只能传染兔子,传染不上人。振飞叮嘱爸妈以后再不能吃病死的动物肉了,一次没传染上那是幸运,总不可能次次都那么幸运。李母笑着应了,继续讲。
当时李父李母吃是吃痛快了,日子还得往下过。李父万般无奈之下和妻子商量,想再出去干木工,毕竟只靠李母一人的工资,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李母也想不出别的法子,只得答应了。幸好小振飞已大了些,性子很乖,平时不哭不闹,总一个人在炕上爬着,摆弄李父给他做的小玩物。闲暇时候,李父用钉子和木条木块给小振飞做了些手枪、机器人之类的玩具。于是小振飞就一直生活在炕上,在那些小玩物的陪伴下度过自己的童年,直到入学。
小振飞渐渐长大了,到了六岁那年,他终于知道要争取自己应得的母爱,于是每当李母上班之时,他连哭带闹,借以增加妈妈在自己身边的停留时间。李母渐渐失去耐心,索性把小振飞带到学校,让他入了学。
尽管小振飞还不到入学年龄,但李母心想让小振飞提早入学,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还甩掉了自己一个包袱,一举双得,何乐而不为呢?虽然学校规定满七岁才可以入学,但因李母身份特殊,学校领导自然法外开恩,声称凡事都有例外,于是小振飞就提早开始了他的学业生涯。
“二心是个非常优秀的好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问,课后及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振飞的班主任每次都是这样向李母汇报的。
李母满面笑容地听着,十分满意,她看重的是最后一句,因为她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前途就是光明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振飞在老师们的宠爱下度过了小学,考试成绩也如李母希望的那样,总是名列前茅,在小升初升学考试中,振飞的成绩破天荒地得了全校第一。以前振飞虽然总是位列前几名,却从未夺魁过,这次竟然考了第一名,令振飞一家极为惊喜。最令小振飞高兴的却还不是“名”,而是“利”——二十元钱。
那次考试中振飞的数学得了满分,满分就是好,说全校第一也可,说全国第一还行。李母听校长说这次考试是全县统考,县里只有两名学生数学考了满分,另外那名学生还是县城里的,振飞这次可真是为学校争光了。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学校里居然出了个状元,使得校长大喜若狂,脸上仿佛贴了金子一般,竟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了二十块钱,奖给了小振飞,以资鼓励。李母更是激动地热泪盈眶,想自己居然培养出了一个“状元”儿子,得意之极,一时间竟也被冲昏头脑,说这钱小振飞可以自由支配。
小振飞闻言呆住了。他从来没有拥有过这么多钱,应该说他从未拥有过钱,虽然年年都给压岁钱,但只在兜里存留一天就会被收回去。李母给的理由冠冕堂皇:是在为他存学费,小振飞自然不能有也不敢有丝毫异议。
这次他身得巨资,一呆之下,明白过来,欢叫一声就冲了出去,生怕妈妈后悔再把钱收回。他跑到小卖部,花六块钱买了一副兄弟俩觊觎已久的象棋,还买了一点平日里只可远观的好吃零食,余下的钱如数交给了李母,说是补贴家用。李母又高兴一次,想振飞这么小就知道体贴父母,长大后一定孝顺。小振飞却忙着找哥哥振远下象棋去了。
振远从小生活在奶奶家里。李父每天天光不亮就骑车赶去厂子里做工,直到晚上天黑后很久才回来,自然不能照料孩子,李母每天要去学校里教书育人,也抽不开身,于是振远断奶不久就被送去奶奶家。
只可惜奶奶家也并不宽敞,因为是老房子,地方不大,还得养活大伯遗留下来的两个孩子,是以勉强安置下振远,却已容不得振飞,所以年小一岁半的振飞只能一个人被锁在家里,终日与木偶相伴。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振远入学,才有所改观。振远同振飞一样,尚且不到入学的年龄,李母就让他入了学。因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再加上他也懂事了些,不必费心照顾,就让他搬回来住。
振远回来后,小振飞终于有了玩伴,但哥哥要去上学,所以平日里小振飞依然一个人静静地守在炕上,但心情却已截然不同了。他心里充满了期待,等着哥哥放学归来,与自己玩耍,直到自己入学。
振飞的天性是开朗的,或许是小时候太孤寂了,他入学后极为好玩,每天尽快完成作业,就跟着哥哥到外面找其他孩子玩闹。小振飞的班主任也曾似不经意向李母提过,说二心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贪玩了,但李母沉醉于振飞出色的考试成绩,对这些心目中的小事便不闻不问了,她想孩子嘛,谁小时候不爱玩啊,长大些懂了事就会好了。振飞的班主任见她如此,便不再说。
振飞头顶有两处没有头发,一在额头正中,一在耳上,面积不大不小。据李母说,耳上那处天生就没长头发;额头上的是因为他小时候太淘气,弄倒李父的大高粱架子,砸了一下子,以后就不长头发了。“大高粱架子”指的是李父那辆超老牌自行车。
振飞一直怀疑自己总忘事就是被那一下砸的,想爸爸那辆老古董车又高又大又重,自己大了都这么瘦小,小时候肯定是一细且短的竹竿,砸一下得砸死多少脑细胞啊!局部性失忆都有可能。但李母意见不同,说他总忘事只是因为他没用心记,对什么事都不上心,平时背课文、古诗词非常快了,比平常人快多了,说明他记忆力是没有问题的。振飞虽然有所怀疑,但也想不出辩驳的理由,也就不再追究了。
他还有两个缺陷,一是牙没长齐,用别人的话说是里出外进的,小振飞因此常被同学取笑,回家求教妈妈。李母说是因为他从小挑食,还不爱刷牙,才长歪的,刚开始时没发现,后来发现也晚了,没办法矫正。振飞郁闷得想都怪妈妈,连自己牙没长齐这么大的事都没发现,可见她当时有多么忽视自己的成长,但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另一个缺陷是大舌头,小振飞说话总是吐音不清,常被大家笑他大舌头,回家问妈妈为什么自己舌头比别人的大。李母说那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变,只能顺其自然,但如果多说话练出来就行了,常说嘴里顺嘛。于是振飞没事就跟哥哥对练嘴皮子,果然到了初中,再没人说他大舌头了,因为他比谁都能说,一说就和连珠炮似的,别人都插不上嘴。
时光匆匆逝去,不知不觉间,振飞已度过了初中生活的前两年,迎来了初三。然而,他的生活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年,哥哥振远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丽城一中。
丽城就是县城,距村子有百里之遥,虽非很远,却也不近,而兄弟俩从小都没出过远门,为了不使振远孤单的居留外地,李母打算也让振飞到那里去读书,兄弟俩也好有个照应,何况县城学校的教学质量肯定要比村子里好得多。恰巧李母一个表兄前来祝贺振远高中名校。李母心中暗喜,将此事向李舅托出。
李舅可是个大人物,家资甚富,人脉也广,只是不常与李母往来,这次李母见他亲自屈尊前来,自然不肯错过机会,希望李舅能将振飞转到丽城去读初三。李舅闻听李母所言,当即许诺,说丽城四中的康校长与他是朋友,而且是不一般的朋友,让振飞去那上学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李父李母自然是万分感激。
李舅果然不负众望,时隔不久,好消息传来——四中方面已经同意让振飞去那里插班学习。李母高兴非常,张罗着请李舅吃饭,忙得不亦乐乎。
临行的前一晚,振飞独坐在屋门口的台阶上,仰望长空,但见夜幕漆黑如墨,几颗散落的寒星装饰着辽阔的苍穹,显得那般静谧。晚风徐徐吹过,带来一丝凉意。振飞默默思索着以后的事,脑海中却是一片空白,感到茫然。但他明确的知道:一种全新的生活即将开始,自己将离开温暖的家,离开熟悉的故乡,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老师和同学,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而前途……却是一片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