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教育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无论贫穷与富贵,即使家庭贫困也不必有所怨言,因为出身只能决定一个人的童年,决定不了一生。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从而学到知识,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李母。
李母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皆以务农为生,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抱负,不肯安于现状,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她的父亲曾尝试倒卖药材,将家乡盛产的药材运转到外地贩卖,虽然并未取得理想的成功,却也大大增加的生活阅历,空暇居家之时,常把自己在各地的趣事讲给儿女们听。她的母亲是个爱书之人,曾收废品补贴家用,收到大量的废旧书籍,不愿再当废品卖掉,都留给自己的儿女们阅读,希望能让他们学到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李母受家庭影响,从小志向远大,一心努力学习,考出这片大山,只可惜天违人愿,因为十年文革,使得她一度荒废学业,最后只考上一所普通师范院校,毕业后分配到村里小学教书。
古来农村包办婚姻,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实际上父母并不能一手操办儿女的婚事,主要得靠媒人——媒婆。农村专门有以做媒为生的媒婆,给未婚男女拉红线,事成就能收取一定数量的谢媒礼钱。即使在倡导自由恋爱的新世纪,由于农村人的贫穷落后,不少适龄甚至大龄青年找不到对象,使得媒婆这一职业依然存在。每个村里都有出名的媒婆,她家就相当于农村的婚姻介绍所,拉拢成无数次婚姻,组建了无数个幸运或是不幸的家庭。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国家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但农村人缺乏法律观念,大都较早结婚,甚至抱着越早越好的想法,晚了也许条件好的对象都让别人挑走了,于是很多人不到法定年龄就结了婚,登记时先改掉户口本的年龄,据说得花一部分钱,为省钱可以先结婚后登记。李母知道农村女子结了婚就意味着她的一生定下来了,再也走不出这片大山,因此一直不愿结婚,直到二十三岁那年,在当时已算是十足的晚婚,迫于各方压力,以及对前途的茫然,终于无奈地选择了认命,经媒婆介绍,与李父结为夫妻。
两人从认识到结婚不到一个星期,属于名副其实的“闪婚”一族。闪婚族大多是不幸的,因为不了解对方的一切,结合在一起后难免会有各种纷争,最终导致“闪离”。相对而言,李父李母属于幸运的那少部分,两人性子还算合得来,虽然常因琐碎事吵架,但每次都很快言归于好,相濡以沫度过了半生。李母相中的是李父的人品,认为他靠得住,诚实、肯干,还有一门手艺,能养家。而李父认为自己是祖坟冒青烟才有人肯嫁他,至于女方条件根本顾不得想。因为当时他贫困之极,只有一间借钱新盖的砖房,里面空空荡荡的,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在农村房子是婚姻的必备条件,若连婚房都没有,那只能打光棍了。
结婚时两人没办婚礼,甚至没拍婚纱照,简单登记领证后就完成了婚姻大事。李母看重实际,得知盖房借的钱还没还后,便与李父商定一切从简,贫穷拒绝无谓的浪费。李父更加认定这是天赐姻缘,想自己能有如此体贴的妻子,实属莫大的幸运,因对妻子于心有愧,就满门心思干活赚钱养家。所幸的是相比农村几乎全部的女性只是务农,李母身为教师有一定的薪水,而且后来几度涨工资,大大分担了李父身上的压力。两人奋斗多年,终于过上了好日子:欠债早已还清,有了一定数量的存款;房子重新装修了一遍,盖了门房和厢房;各种家具齐全,由李父亲自打造;也有了家电,尽管只是一台21英寸的长虹彩电;还有了两个好儿子,这是最令他们满足的。
父债子还,换而言之,父母愿子实现。李父李母自己实现不了的理想,理所当然的交托给自己的儿子。他们盼望自己的后代能脱离农村,离开这个山里的世界,到大城市过上好日子,再不受苦受穷。途径只有一条——考学,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走出这片大山。只有接受教育,学到知识,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李父最关心俩儿子的考试成绩,但他工作时间太长,回家后累得吃口饭就躺下了,第二天还得赶早上班,教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只能压在李母肩上。
人生四师:家庭、学校、书籍、社会。前三项授人以理论,后一项使人融于现实。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阶段,能塑造孩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极为重要。李母身为教师,深明此理,从孩子未入学时就展开教育,精确的说是只教育小振飞一人,小振远幼时一直在奶奶家住,很少回来。李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教育小振飞,教他识数、运算、读拼音、认字写字、背短诗。李母把教育和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以便孩子更好的学习、记忆,比如问电线上有几只小燕子,飞走一只还剩几只;锅里有几张饼,妈妈又放进去两张,一共有几张?教孩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背乘法口诀。手把手的教写字,从坐姿、握笔方式开始,教导孩子要一笔一划的写好字。教认字用形象法,说一字是一条线,二字是一加一两条线,人字有两条腿在走路等等,还破费买来注拼音有图画的识字卡片;指着院子里圈养的鹅鸭教孩子背骆宾王的《咏鹅》,晚上对着月亮教孩子背李白的《静夜思》。
等小振远入学后搬回家住,李母就俩儿子一起教,首先教会查字典,叮嘱他俩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记住,这样下次才不会被同一个字难住,平时常让他俩竞赛,看谁背诗背得快,看谁识得字多,优胜者有奖品奖励,当然,落败者也有安慰奖。小哥俩天性好强,都抢着给妈妈背诗、读卡片上的字。李母心里颇为满意,想俩儿子就是好,产生良性竞争,竞争使人进步嘛。
等到小哥俩稍大些,李母开始用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儿子,讲她知道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皇帝的新装》、《撒谎的匹诺曹》、《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美人鱼》、《丑小鸭》等等,再讲寓言故事:《龟兔赛跑》、《掩耳盗铃》、《揠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自相矛盾》、《农夫和蛇》、《东郭先生和狼》等等,还讲古代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囊萤夜读、沙上学字、牛角挂书、程门立雪等等。每讲完一个故事,她都给俩儿子讲解这个故事是要告诉人什么,听过后应该学到什么。
李母完成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后,把教育任务转交给学校,开始第二阶段的学校教育。由于小学实行的是由始至终教一班的制度,从学前班开始教到五年级升学,李母不能亲身教子,只能交托给同事,叮嘱一定要严加教导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打骂任可。她说是这么说,同事可不敢当真打骂孩子,遇事顶多训两句,罚罚站。不论教学任务多重,李母每天都抽出时间辅导俩儿子功课,检查作业,自己批改后详细指点给孩子错误在哪里,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该怎么办,于是小哥俩交上的作业从来没有错误。老师批改多次后索性一勾了事,不再浪费时间看具体对错。
功到自然成,李母下得苦功没有白费,俩儿子的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几乎没掉下过前五名。李母对孩子的成绩很满意,却又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因为他俩太贪玩了,放学后做完作业就出去玩,在家的时候守电视看动画片,或是听评书,再就玩五虎、和尚赶庙、老虎吃山羊等棋类游戏,放假一出去玩就是半天,等中午吃饭或晚上天黑的时候才回来。她认为太过浪费时间,想那么多时间要用在学习上,肯定能多学到很多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拿年级组第一名也不是没可能。当然,这只是她一厢情愿的想法,爱玩乃是孩子的天性,她心知不能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做的事,以免产生逆反心理,那就得不偿失了。她身为小学教师,明白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能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夯实的基础,极为重要。但她认为小学教学任务太轻,六年的光阴学到的东西太少了。她甚至认为小学那些知识自己在家就可以教,不必去学校,想是这么想,明显不切合实际,孩子是必须上学的,不然怎么考学,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才是她的最终目的。为了避免孩子虚度光阴,她决定引进书籍,让他俩利用空余时间自学,从书籍中学到知识。
她先给俩儿子灌输书籍的重要性,引用古今中外的名言: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托尔斯泰言道:“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某位思想家所讲:“一本好书无异于一个好的朋友。”讲完理论再找书。家里有一大书架书,但几乎都是小学教材和教师参考书,另有《毛泽东语录》、《邓小平文选》等理论老书,没有适合孩子看的。李母曾考虑买书,但很快就放弃这个想法了,一则路程太远,村里没有书店,买书得去二十多里外的市里;二则浪费资金,一本书就要十几二十块钱,不划算。买不如借,她想小学有图书室,听说有上千册藏书,只是不对外开放,但自己身为老师,借来肯定没问题,放学时和拿钥匙的校卫张师傅打个招呼,说明自己想为儿子借书回去,让他跟去记录一下数量。张师傅年已五十多岁,和老伴一起住在学校里,拿着学校大门钥匙和办公室钥匙,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他没念过书,很尊敬老师,打开门让李母随便带书回去,说不用计数了,选完你锁上门就行了,返身自己走了,想反正图书室只是个摆设,领导从不光顾,根本没数,即便少几本也没什么。因为图书室没有对外开放,书上都有了大钱厚的灰尘,李母爱书,找扫帚先打扫一遍卫生,才选书回去。
她最初带回家去的是童话、寓言、小故事类的书籍,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益智故事》等等,她认为童话故事能丰富想象力,情节还引人入胜,最适合孩子看。小哥俩果然都看得津津有味,看完还要求妈妈再带书看。李母倍感欣慰,又带回名人传记和历史故事类的书籍,有《世界一百名人》、《拿破仑传》、《毛泽东传》、《二十四史故事》等等,她希望名人不屈不饶的奋斗事迹能让俩儿子的意志力更坚强,历史故事用来开拓思维视野。小哥俩同样看得入迷,看完还让妈妈带新书回来。李母认为俩儿子识得字已足够多,就打算带文学名著回去,她在选书时颇为踌躇,国外的名著她只喜欢莎士比亚和高尔基的作品,莎士比亚的悲喜剧她认为不适合孩子看,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还可以,就带回来,国内四大名著在电视上已演过多遍,不需要带了,她精挑细选甚久,带回的是《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小哥俩看过《童年》和《在人间》,却对《诗经》等国内名著不感兴趣,抱怨说没意思,还不如背唐诗宋词呢。李母想想也是,那几部名著对孩子来说的确深奥了些,也枯燥了些,俩儿子虽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却都喜欢故事类的书籍,既然兴趣缺乏,就不能强迫他们看,于是送回去重新挑选一番,带回《封神演义》、《隋唐演义》、《孙子兵法》和《唐诗宋词三百首》。这次小哥俩都看得下去了,还挑喜欢的诗词背给妈妈听。
小哥俩上到四、五年级的时候,放假时被妈妈带去小学图书室,让他俩自己选书看。振飞喜欢看故事类的书籍,选本历史故事书一看就入了迷,忘却了时间,等哥哥叫回家吃饭才回过神来。他看完历史看地理,尤其是有彩色插图的旅游类书籍,看得极为心动,想自己将来一定要去那么多美丽的地方,看完地理看名著,外国名著大都看不下去,觉得枯燥无味,只有莎士比亚、大仲马、马克吐温的看着还不错,《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等,再就是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国内四大名著只有《红楼梦》没看,另外看过不少现代名著,鲁迅、老舍的诸多作品、巴金的《家》、《春》、《秋》、沈从文的《边城》等等,感觉写得都很好。振远开始也喜欢看故事类的书籍,后来就什么书都看了,极具随意性,看到哪本书名感兴趣就看哪本,连佛学和哲学类的书籍都看。振飞一次发现后大为惊奇,问哥哥这类书你也看得下去?多枯燥无味啊!振远笑笑说哥要成为天下第一的大智者,看这类的书是必须地,小弟你等着瞧吧!看哥大成之时思想有多么多么的深邃,就是现代的柏拉图、苏格拉底,人人都用崇拜的眼光看哥。振飞当时还不知柏拉图苏格拉底是何许人也,问明是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后就不理哥哥了,自己接茬看历史故事。
振远刚上初二时就已“大成”了,他拍着胸脯对弟弟说哥已经饱读诗书,都撑着了,现在就是天下第一的大智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小弟你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哥好了。振飞撇嘴说我不懂的问妈就行,你总没妈知道的多。振远傲然说哥现在懂的比妈多,妈懂的哥都懂,妈不懂的哥也懂。振飞用不屑的眼光看哥哥,说你这是典型的骄傲自大,不知道天高地厚。振远说小弟骑驴看唱本好了,等妈再教训哥时看哥怎么驳倒妈,证明哥比妈还强。事实证明他并不是只会说大话,他用从各类书里看到的深奥理论,数次把妈妈辩驳得哑口无言,等晚上兄弟俩临睡前再向弟弟炫耀,说看了没,事实胜于雄辩,哥已经超过妈了,现在不是小时候了,没必要再把妈当成无所不知的神,以后哥就是神,你顶礼膜拜哥好了。振飞一时无法辩驳,唯有心里暗暗叹气,想他说的也有道理,妈妈虽说是老师,但听她讲只上过普通师范学校,因为工作繁忙,也没时间多看书,懂的东西也不见得太多,自己只要多看书,就能比妈妈知道的多,就能超过妈妈。
兄弟俩小时候都极为崇拜妈妈,认为妈妈就是无所不知的,什么不懂都问妈妈,妈妈也总能给出答案,甚至感觉连爸爸都是博学多才的,有天晚上他雅兴大发,非要教俩儿子《三字经》,一板一眼的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他读一句让俩儿子读一句,当时小哥俩都看着爸爸发呆,觉得爸爸简直是私塾里的教书先生,那么文雅,那么帅气,比当老师的妈妈还像老师。只可惜等到长大一些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爸爸认得字有限得很,查字典也不会,他喜欢看报纸,常把厂子里不要的报纸拿回家看,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俩儿子,他俩也不知道的就让查字典。振飞有次想教爸爸怎么查字典,看偏旁部首、数笔画等等,但爸爸没两天就忘了,还让儿子帮着查。随着兄弟俩看的书越来越多,对爸爸的崇拜之情渐渐消失殆尽,也不再那么依赖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