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胡亥、赵高为修建秦始皇陵园和阿房宫,维持宫廷的庞大开支,指使地方官吏在民间横征暴敛,不断加重徭役和税负,致使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沸腾,各地时有民众反抗暴政的事件发生。赵高对此采取了严厉镇压的措施,引起社稷动荡不安,危机四伏。
赵高的所作所为终于引起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御史大夫冯劫等大臣们的强烈不满和反对。冯去疾、李斯与冯劫几次上书劝谏秦二世胡亥,不能任由赵高胡作非为,贻误国事,应当暂停修建皇帝陵和阿房宫,减少税赋徭役,减轻百姓负担,让农民致力于农耕,以维持社稷安定,恢复经济发展,冯去疾、李斯的这些提议都是朝廷当下亟需采取的重要举措。
不料,胡亥看了冯去疾、李斯的奏报,大为不满,发怒道:“修建皇帝陵,建造阿房宫,这是先帝的基业,岂能说停工就停工?朕刚刚继位登基,冯去疾、李斯等人就喋喋不休,胡言乱语,天下盗贼四起他不去治理,反而管到朕的头上了,真是岂有此理,他以为他是谁?”
胡亥召来郎中令赵高,把冯去疾、李斯、冯劫的奏折随手转交与赵高去处理。赵高看了冯去疾、李斯等人状告自己的奏折,恨得咬牙切齿,他见冯去疾、李斯等人已经成为自己专权横行的障碍,杀心陡起,决定设法除掉这几人,借以震慑那些尚在观望中摇摆不定的大臣。
赵高几经盘算,感到在北疆监军的右丞相冯去疾和御史大夫冯劫与军队将领关系密切,对自己更具威胁,应当首先除掉此二人。赵高遂以秦二世胡亥的名义,下诏斥责在边关抗击匈奴的冯去疾和冯劫散布对朝廷不满言论,违抗圣命,图谋不轨,意欲谋反,责令冯去疾与冯劫立刻返回咸阳听候处置。
冯去疾明白这是赵高蓄意报复,要除掉自己,他深知谋反是灭门大罪,如蒙冤回朝必死无疑,若抗旨不遵也是死罪一条,将何去何从?冯去疾陷入沉思。
戍边将领听说了此事,忿忿不平,皆劝说冯去疾道:“丞相大人,那赵高一手遮天,毒如蛇蝎,心狠手辣,您万万不可返回咸阳,以免遭遇不测!”
冯去疾问道:“我若不奉诏返回咸阳,又该如何?”
将领们说道:“丞相大人可以‘边关战事紧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义,暂不返回咸阳,以观动向,今后再做打算!”
冯去疾乃知书达理之人,他深知秦法严苛,有赵高把持朝廷大权,为自己扣上了“图谋不轨,意欲谋反”的罪名,岂有两全之策?冯去疾对众将领说道:“多谢将军们的美意,我若抗旨不遵滞留边关,也是对皇上不忠不敬的死罪。若不回咸阳,我这戴罪之人今后又将去往何处?然而,我冯去疾乃朝廷右丞相,国之重臣,对朝廷忠心不二,日月可鉴,又岂能为奸臣诬告的不实之罪下狱受辱而死?”
进退两难,思虑再三之后,一代忠臣贤相冯去疾与御史大夫冯劫不愿忍受屈辱,无辜下狱死于奸臣赵高之手,最终被迫在北疆大营内服毒自尽。
冯去疾、冯劫被害之后,赵高意犹未尽,他想到了左丞相李斯。李斯不但联合冯去疾与冯劫状告自己为非作歹,压榨百姓,而且掌握着与自己联手伪造皇帝遗诏,扶胡亥为帝,害死长公子扶苏的全部秘密,赵高决定斩尽杀绝,除掉最后的心腹之患李斯。
这天,赵高单独进入望夷宫,对胡亥说道:“启禀陛下,据臣所知,先皇在位时,左丞相李斯就屡次劝阻先皇不要立您为皇太子,对您继位称帝颇有微词。根据臣的情报,李斯与其子三川郡守(11)李由,自从陛下登基称帝以来即心怀不满,屡屡以下犯上,公开散布不满言论,且李斯的儿子李由手中握有兵权,他们李家与造反的贼首陈胜又是河南同乡,所以才导致剿匪不力,盗匪四起。李斯父子二人有谋反意图,对朝廷构成极大威胁,应追究罪责,予以严惩。望陛下明鉴!”
其实,秦二世胡亥并不相信李斯父子会背叛朝廷,但是他对李斯倚老卖老,居功自傲,以先帝托孤之臣和长辈自居,屡次规劝自己不可耽于酒色、荒废朝政而感到厌烦和恼怒,认为李斯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累赘。胡亥听了赵高的谗言,略一沉吟便点头对赵高说道:“准奏,朕命你立刻捉拿李斯,查办其罪!”
赵高得到秦二世允准,立刻派下属手持皇帝诏书和尚方宝剑以谋反罪拘捕左丞相李斯及其家人,李斯落入阴狠歹毒的赵高手中,其下场可想而知。
但是,狱中的李斯此时还对秦二世胡亥抱有幻想,他天真地以为皇上会念及自己乃朝廷重臣,曾为先皇嬴政出谋划策,推行新政,开疆扩土,为秦朝开国做出过卓越贡献,定会让自己免于一死甚至官复原职,于是,李斯在狱中提笔给秦二世胡亥写了一封申诉信,为自己做无罪辩护。
李斯在信中回顾了自己师从荀子学成帝王之术,然后入秦为朝廷服务凡三十年的经历。从秦国逐步崛起到强盛的秦朝建立,自己辅佐秦始皇为秦朝建立了七大功绩,李斯归纳为:一,灭六国建立秦朝;二,驱蛮夷扩大疆土;三,废分封巩固皇权;四,筑宗庙颂扬君主;五,修文字统一度量;六,修驰道车辆同轨;七,减刑罚轻徭薄税。
可以说,李斯的这些功绩桩桩件件皆可称之为不世之功,无人能比,不可抹杀。
然而,年迈而自信的李斯此刻大概忘记了,他曾经的同伙——郎中令赵高牢牢掌控着朝廷大权,他的上诉状根本不可能送到秦二世胡亥手里。赵高看了李斯写给皇上的申诉信,哪里有认罪伏法请求宽恕之意,字字句句在为自己歌功颂德,炫耀业绩,于是妒恨更盛,下令狱吏对李斯施以严刑拷打,逼其供认谋反之罪。
可怜李斯尝遍了自己亲自发明的种种最惨无人道的酷刑,被折磨得遍体鳞伤,终于知道了什么叫作生不如死。最终,李斯经不住酷刑拷打,只好签字画押,承认自己意图谋反。赵高将李斯的供状呈送秦二世胡亥审阅,于是,胡亥下旨,将李斯腰斩于市,夷灭其三族。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须发皆白的李斯同家人身穿囚衣,戴着枷锁被押往刑场。李斯对小儿子含泪苦笑道:“汝可记得当年我们父子牵着黄狗,自由自在地游玩于家乡田园之间,捕捉狡兎乎?只可惜往日情景永不复再现矣!”
李斯落得这般下场,其实早就有其思想根源。
李斯出身贫寒,年轻时做县里的小吏,常见到厕中老鼠肮脏不堪,偷偷摸摸吃着污秽的食物,见到人或犬类靠近便惊恐而逃。但是官家粮仓中的老鼠,却毫无顾忌,在高高的粮囤上饱腹终日,不用担心来人或恶犬打扰。李斯对此深有感触,他曾对人感叹道:“人之贤或不肖就如这鼠类,在于处境不同矣!”
李斯认为:“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意思是说,骂人最难听的字眼是卑贱,做人最大的悲哀是贫穷。生活的不如意,还怨天尤人,这不是一个有为者应有的情怀。因此,做高官,得俸禄,位极人臣,光宗耀祖,享受荣华富贵,是李斯一生的追求。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保住自己的地位,可以趋炎附势,不择手段。
然而,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当一个人达到人生巅峰的时候,稍有不慎,前面也许就是无底深渊,万劫不复!
临刑前的李斯大概终于有所感悟,但为时已晚。
可怜被誉为具有“远见卓识”的一代大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秦朝开国元勋李斯竟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早知如此,何如当初秦始皇在世时便急流勇退,告老还乡,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而李斯为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荣耀而首鼠两端,助纣为虐,参与沙丘宫之变,篡改秦始皇遗诏,辅佐昏君篡位,逼死长公子扶苏,误国殃民,样样皆是死罪。李斯虽为秦朝开国和强盛做出过卓越贡献,却无法抵赎他的矫诏叛逆、欺君误国之罪,最终竟落在作恶多端的昔日盟友赵高手中,惨遭腰斩灭族,不得不说是上天报应,在劫难逃,令人喟叹。
除掉了左丞相李斯,奸贼赵高总算是清除了所有敢于公开对他表示不满的文武大臣,几乎掌握了朝廷的全部权力,向着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又迈出了一大步,赵高遂以秦二世胡亥的名义下诏,自任为秦朝丞相兼郎中令,独揽朝廷军政大权,任命自己的兄弟赵成统领宫廷护卫,从此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10)秦代尊右,一般以德高望重之人担任右丞相,冯去疾作为右丞相名义上尊于李斯。
(11)三川郡,秦置,治所在洛阳,因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水三条河流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