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野微风的头像

山野微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7/30
分享
《汉初风云录》连载

第二十九章 高阳狂生郦食其投奔刘邦 首提民以食为天治国之策

为了争取时间尽快进入关中,刘邦事先精心选择了一条最便捷的进军路线,即从巨野(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出发,首先向西行进六百里,攻取军事重镇荥阳,然后继续西行二百里拿下洛阳,过洛阳沿崤函古道继续西行三百余里便是函谷关,一举攻破函谷关便再无秦军阻挡,然后经潼关向西长驱直入三百里即到达秦朝都城咸阳。

由巨野至咸阳直线距离大约一千六百余里,算上行军作战,耗时不过三个月便可抵达咸阳。然而,让刘邦没有想到的是,计划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之大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告别了彭越,刘邦率起义军绕开昌邑沿黄河向西进发,不料,队伍走了大约不到二百里,在城阳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甄城东北一带)遭遇了秦朝北疆援军的一支警戒部队。这股秦军人马虽然为数不多,却十分骄横,认为眼前的这支起义队伍衣衫不整,兵器杂乱,不过是一伙乌合之众,首先冲出城来向起义军发起攻击,欲一举消灭这支队伍。

刘邦看到这支秦军装备精良,不像地方武装,不敢大意,遂命樊哙、曹参、周勃、灌婴等人上前迎战。秦军哪里料到这股起义军中竟有如此众多的猛将,个个武艺高强,作战英勇,经过短时间交战,秦军即被击溃,来不及返回城内便弃城而走,向西面方五十余里的杠里城(今山东省菏泽市甄城北)逃去。

刘邦见起义军获胜,精神大振,哪肯放过这股秦军,遂带领队伍紧追不舍,秦军残部还未来得及全部逃进杠里城,起义军就如影随形般追了上来,守城的秦军慌忙关闭城门已经来不及了,起义军将士乘势杀入城中,杠里城的守军仓促间无法阻止有效抵抗,死伤者不计其数,最终有的弃城而逃,有的缴械投降。

攻克了杠里城,刘邦看到再往北即是黄河,通往巨鹿的道路沿线秦军据点大部分被扫平,对彭城的威胁也随之消除,楚怀王交给自己的第一个使命已经完成,进军关中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刘邦立刻率起义军继续向西进发。

刘邦大军一路西行十分顺利,所到之处,那些被秦军打败的起义军散兵游勇纷纷前来归附,沿途各地许多小股揭竿而起的反秦武装队伍也都仰慕沛公的名声,赶来投靠于刘邦,因而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日渐壮大,竟迅速发展到十万之众。

而此时,救援巨鹿的楚军因为上将军宋义在安阳滞留四十六天拒不启程,已经被项羽怒而杀死,项羽率援军正在巨鹿城下与王离、章邯的秦军主力展开殊死决战,刘邦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督促队伍加快行军,与项羽的西征大军展开了一场进军关中的暗中较力。

就在西行的路上,刘邦再次遇见了年轻将领、平阳人(今山西省临汾市)柴武,正带领自己的四千人马缓缓而行,刘邦见是柴武不禁大喜。

原来二人曾在东阿之战中相遇,刘邦对作战勇猛、性格谦和忠厚的柴武十分欣赏,柴武也甚为钦佩刘邦的大度仗义,只是后来刘邦与项羽奉项梁之命去攻打外黄(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二人便再未谋面。

后来,项梁在定陶遭到章邯袭击不幸战死,幸而柴武的军营未驻扎于项梁大营附近,所以未受损失。柴武见项梁起义军被秦军消灭,自己势单力薄,无力与秦军相抗衡,只好独自率领自己的人马离开定陶,在秦军后方兵力薄弱的地方流动作战,不想竟在此地遇到刘邦。

柴武与刘邦重逢也是格外兴奋,他看到刘邦为人做事从容大度,率直仗义,有长者之风,认定刘邦是个干大事之人,值得信赖,便干脆将自己的全部人马交与刘邦统领,自愿在刘邦帐下做一名将军,跟随刘邦进军关中。后来,柴武成为西汉一代名将,开国功臣,忠心耿耿侍奉刘邦与汉文帝两代君主。此是后话。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四月,刘邦率领起义军自杠里出发,向西南方向行进五百余里,一举攻下了号称“中原之中”的重要城邑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刘邦下令起义军在颍川暂做休整,设法筹集粮食物资。

这个时候,由于起义军队伍扩大,粮草消耗大增,军粮已经所剩无几,急需补充,但颍川城内并无多少粮草储备,刘邦便派人四处打探秦军的粮草物资储存于何处。数日后得知,颍川东北方向二百余里的高阳县(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阳镇)一带有秦军据点,仅有为数不多的秦军地方部队守卫,于是,刘邦决定率起义军向高阳进发,伺机夺取秦军的粮草物资补充起义军队伍。

队伍行至高阳县境内,刘邦命暂停行军,派出骑兵打探何处囤有秦军的粮草物资,正在这时,有护卫进来报告:“禀报沛公,高阳人士郦食其求见!”

刘邦问萧何道:“这个高阳人郦食其是什么来头?”

萧何答道:“在下听说这个郦食其乃一介儒生,好读书,爱喝酒,虽然只是个陈留县门吏(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却颇为清高,目中无人,人称‘高阳狂生’。”

刘邦听了说道:“哼,又是个自视清高的狂妄儒生,我倒要会会此人,看看他是何德性!”

郦食其乃高阳县一名穷儒生,这年大约六十几岁年纪,虽家境贫寒却喜欢读书,颇有些学问,其人思路敏捷,能言善辩,狂放自傲,自视甚高,因为言辞犀利,得理不饶人,就连当地的豪强富绅也不愿招惹他,害怕自讨没趣。

当年起义军首领项梁率大军路过高阳附近,友人劝说郦食其道:“郦兄,凭你的学问才华,若前去投靠楚国武信君项梁,定能得到赏识,谋个官职,施展才能,光宗耀祖,何乐而不为?”

然而,郦食其却并不看好项梁,他认为项梁虽然势力暂时强大,作战勇猛,声望极高,却并无远大志向,缺乏战略眼光,难成大事,并没有去投靠项梁,依然四处游荡,终日饮酒,天天喝得烂醉,最终为了生计,便在陈留县混了个看城门的差事,不但悠闲自在,还不耽误读书。

然而,郦食其却不忘时时观察天下形势,他早就听闻刘邦为人仗义豁达,爱惜人才,善纳众言,深得民心,所以对刘邦的动向格外留意。郦食其认为,刘邦虽然当下实力不强,尚无多大名气,却是个可以成就大事之人,于是郦食其认定刘邦就是那个值得自己倾力辅佐之人,当听到刘邦率领起义军西征关中路过高阳的消息,郦食其便立刻前来起义军营地投奔刘邦。

刘邦本就不喜欢舞文弄墨之人,当他听萧何说郦食其是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儒生,满腹经纶,自视甚高,便从心里瞧不起这个郦食其。听见护卫禀报郦食其前来求见,刘邦便打定主意故意捉弄他一番,看看这个号称“高阳狂生”的郦食其究竟有多大能耐。

郦食其跟随护卫一直走进刘邦的寝室,一进门顿时一怔。只见刘邦衣衫不整,头发凌乱,大咧咧地半躺在卧榻上,闭着两眼,伸着两条腿,正让两个侍女为他洗脚捶腿。

郦食其见刘邦这副模样,心中十分不快,不由得皱起眉头,脸上现出不满的神色,既然这刘邦这般无礼,郦食其也不对刘邦行大礼,只是挺身略一抱拳,说道:“高阳儒生郦食其前来拜见沛公!”

刘邦睁开眼看了看郦食其,继续洗着脚说道:“嗯,你好啊郦先生,久闻大名,甚是佩服,请随便坐,不必客气。”

其实,刘邦并没有叫仆人为郦食其备座,分明是故意怠慢戏弄这位来客。

郦食其哪里见过如此无礼之人,敢于这般轻慢自己,他看着刘邦,发怒道:“我曾听说沛公不爱读书,轻视文人,举止粗鲁,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沛公欲领兵西征,志在攻取咸阳,称王关中,而今我见沛公对待宾客如此傲慢无礼,不懂规矩,岂是成就大业者之作为?依老夫看来,沛公的举止哪里是抗暴秦、打天下,您的言行举止分明是帮着朝廷皇帝攻打起义军,老夫今日算是看走了眼,就此告辞!”

郦食其说罢,转身就走。

刘邦听郦食其毫不客气地说出这番话来,不由得心中一惊,方知这郦食其绝非一般夸夸空谈的儒生,确有真知灼见。

刘邦急忙说道:“先生且慢!”

刘邦让侍女退下,自己穿上鞋子,站立起来整理好衣衫,对郦食其躬身施了一礼,正色说道:“刘季有礼了。方才礼数不周,多有怠慢,还望郦先生原谅,先生请入座叙话。”遂将郦食其引入客厅入座。

刘邦知道郦食其嗜酒如命,遂命人端来好酒好菜,请郦食其坐在上座,二人边饮酒边纵论天下大事,谈得无拘无束,甚是欢畅。

刘邦见郦食其果然知识渊博,通晓古今,说起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不由得对眼前这位老先生刮目相看,于是向郦食其讨教西行良策。

郦食其端起酒杯一口喝干,抚着胡须回答道:“禀沛公,实不相瞒,起义军目前的情况老夫略知一二,愿向沛公进言!”

刘邦起身亲自为郦食其满上酒,说道:“请先生不吝赐教!”

郦食其略一思忖,对刘邦说道:“王者,以民为天,若一个君王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则离败亡不远矣;而民则以食为天,百姓有田种,有粮吃,方才民心安定,拥护君主,江山才能稳固。如今,沛公率大军行军作战,也是同样道理,军队不可一日无粮,将士没有饭吃,必然军心涣散,斗志丧失,无法战胜强敌。沛公率军进攻关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必须有充足的粮草供给,不然则寸步难行!”

“民以食为天,说得好!”刘邦听罢郦食其这番话,若有所思,频频点头赞许,然后问道:“那么,先生可知这一带何处储有军粮物资?”

郦食其答道:“老夫正要告诉沛公。陈留县乃秦军屯粮之地,距此地不足六十里,因为紧靠秦军重镇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因而驻军不多,且皆是地方兵勇,戒备松懈,无甚战斗力。依老夫之见,沛公应当首先全力攻下陈留,夺得粮草物资补充军需,然后再图西进,方可无虞!”

刘邦听了郦食其提供的情况,十分欣喜,感到郦食其见解精辟,能指出事物的要害,对郦食其十分赏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当即采纳了郦食其的提议,召集众将部署攻打陈留的事宜。

第二天夜间,在郦食其的指引下,刘邦率起义军连夜自高阳发兵,向北急行军五十余里到达陈留,趁天色未明,向陈留城发起突然进攻。果然如郦食其所言,陈留的秦军防备松懈,又是地方军战斗力不强,遭到突然袭击尚不知这股敌军来自何处,县令不肯投降,被起义军所杀,陈留守军见县令已死,有的投降,有的弃城而逃。

起义军进入城中,果然缴获大批粮草物资,解决了急需的军粮问题,刘邦大喜,为表示感谢与奖赏,刘邦想起巨野东北方有座广野亭,便以此亭之名封郦食其为“广野君”,请郦食其留在自己身边担当谋士。

郦食其见刘邦果然仗义宽厚,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感到自己没有看错刘邦,遂将自己的兄弟郦商(60)找来面见刘邦,劝说郦商辅助刘邦反秦。

郦商自幼习武,智勇双全,早就敬佩刘邦的为人,见兄长已经追随了刘邦,自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兄长郦食其的建议,投在刘邦麾下为将,并将随身带领的五千人马一并交与刘邦统一指挥。

刘邦一天内接纳郦食其与郦商一文一武兄弟二人为助手,大为兴奋,遂封郦商为起义军大将,领兵做先锋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郦食其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民以食为天”论断的人士,该论断高度概括和揭示了古代君王治国安邦之本,即大力发展农业,首先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民无所忧,社稷才能安定,江山才会稳固。郦食其的这一重要贡献永载史册。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60)郦商(?―公元前180年),高阳(今河南开封市杞县高阳镇)人,郦食其之弟,西汉初年名将,战功卓著,在汉中独自领兵平定陇西,官至右丞相,侍奉汉高帝、汉惠帝两代皇帝。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