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战役结束后,项羽看到彭城一带局势稳定,便命楚国上柱国(副丞相)项佗率一万兵力守卫彭城,自己带领其余部队返回齐国继续围剿田横的叛军。
身在齐国辅佐项羽作战的军师范增听说刘邦、张良及多位重要的文武大臣居然在三万楚军重围之中神奇地突围逃脱,甚是遗憾,不禁连连摇头叹息,他对下属说道:“身处绝境竟然逃命而去,简直匪夷所思,刘季命不该绝,此非人算,实乃天意耳!”
此时,范增看到刘邦手中的汉军主力几乎消耗殆尽,乘胜追歼刘邦的残余势力正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于是,向项羽献计道:“刘季虽遭惨败,但其意志未摧,国力受损不大,日后若恢复元气仍然是我楚国的最大劲敌,这从刘季退至荥阳后立刻招兵买马,扩军备战便可看出端倪,他的野心并未因彭城之败而有所收敛。当前,汉军数量锐减,兵力严重不足,士气低落,各路诸侯皆畏惧你的实力和威名,向你俯首称臣,愿听从差遣,而田横的叛军已遭重创,无力与楚军正面交战,西进征伐刘季已无后顾之忧,此时正是消灭刘季的最好时机。应当悉数抽调在齐国的楚军,联合各路诸侯军队乘胜追击,突破汉军的荥阳防线,彻底歼灭刘季及其残余势力,一举攻入关中,收复三秦之地,然后凭据关中的有利条件,待时机成熟后,再掉头向东逐个兼并各路诸侯,则称霸天下指日可待!”
军师范增的这番战略谋划可谓是高屋建瓴,抓住了关键与要害,假若项羽此时采纳范增的主张,立刻调集大军西征汉王刘邦,楚汉战争的历史怕是会重新书写。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气吞山河,神勇无二的楚霸王项羽却再一次做出了致命的战略误判。
项羽对范增说道:“亚父把刘季这个手下败将看得太重了。刘季的五十六万大军在彭城之战中被我的三万骑兵一击即溃,狼狈而逃,毫无还手之力,就凭他那点本事根本不是我的对手,且汉军主力几乎被全歼,汉国虚弱不堪,对于楚国来说,刘季已经算不上是一大隐患和威胁。我依然认为齐国田横的叛军才是楚国当前的最大祸害,当务之急是首先消灭田横的势力,彻底消除楚军的后方威胁,而后再集中兵力西征刘季,一举攻破荥阳,收复三秦不在话下!”
范增还要再劝,项羽抬手制止了范增,他说道:“亚父不必再劝,我已拿定主意,首先集中兵力尽快消灭田横,而后西进攻伐刘季!”
楚霸王项羽高傲和好胜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思维和行事,彭城之战后,项羽更加不把刘邦放在眼里,即便是刘邦已经占据了关中之地,不断向中原扩张,也仍然未能引起项羽的警觉和猛醒,项羽自信地认为,凭借自己的实力,随时可以把刘邦占领的土地轻而易举地夺回来。
项羽仍然把不肯屈服的齐国田横视为自己的最大对手,执意集中楚军全部兵力首先消灭田横,平定齐国之乱,然后再向西讨伐业已遭到重创的汉王刘邦,从而再次错失了彻底击败刘邦的战略机遇,使得刘邦此后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休整时间,招募军队,储备物资,恢复元气,最终卷土重来。
对于这年二十八岁的项羽来说,他一生的巅峰时期或许来得太早了些——这或许正是项羽的可悲之处。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阅历上,他似乎应该经受更多的历练,性格上更加趋于完美成熟才是,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巅峰状态,神勇无敌的项羽也难以例外。
然而,人生留给他的时间似乎太短暂了一些,巅峰过后,等待项羽的将会是什么呢?
汉三年(公元前205年)十二月,荥阳王宫中。
汉王刘邦茶饭不思,夜不安寐,整日冥思苦想,如何才能尽快扭转不利局面,掌握战场主动权?虽然张良举荐了韩信,彭越与英布三员大将,明确了战胜项羽的战略规划,怎奈手中却没有多少军队,被动地防守于荥阳一线,如何与实力强大的项羽相抗衡?
这天,刘邦因为心中烦闷,便把谋臣郦食其找来饮酒叙谈。
饮酒间,郦食其询问刘邦:“老夫观察汉王这些天来一直眉头紧锁,忧心忡忡,不知所为何事?”
刘邦对郦食其说道:“唉,还不是为了当前的战局而焦虑不安?”
说到这里,刘邦端起酒杯与郦食其对饮一杯,问郦食其道:“项羽当前实力空前强盛,威名大震,各诸侯国皆对他俯首称臣,惟命是从,汉军短期内难以与他匹敌。先生有何良策,可迅速扭转当前敌强我弱的不利局面?”
郦食其抚着胡须略一思索,回答汉王道:“原来大王是为此事焦虑。依老夫看来,当下诸侯各国虽纷纷声言归附项羽,其实皆各怀鬼胎,首鼠两端,暗中窥视,摇摆不定。老夫倒有一策,请大王定夺!”
刘邦听郦食其说已有计策,转忧为喜,忙说道:“郦先生有何良策?快快请讲!”
郦食其端起酒杯仰首喝了一大口,咂咂嘴品一下滋味说道:“好酒。”然后抚一下胡须说道:“大王可知,距今大约一千三百年之前,商汤王战胜了夏桀王,便把杞国之地(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封与夏桀的子孙,以安天下;五百余年之后,周武王联合各部落军队战胜了商纣王,也曾把纣王的后代封于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从而天下大治。秦灭六国之后,废诸侯而实行郡县制,被灭国的诸侯王室后裔失去了自己的城邑土地,因而怨声载道,蠢蠢欲动,皆欲光复故国,夺回自己的土地,因而战火再起,天下大乱。所以,大王要战胜项羽,须先争取民心。”
刘邦听到这里,便问郦食其道:“先生说到争取民心,那么本王该如何去做?”
郦食其答道:“老夫以为,大王若是效法商汤周武,重新封赏六国的后裔,授予他们王印,恢复其国号,各诸侯国的王室成员与百姓定会对大王感恩戴德,皆愿重归大王麾下,忠心臣服于您,听从您的号令。如是,则项羽就被孤立起来,惧怕于大王的实力与威望,自然不敢轻举妄动。然后,大王再联合诸侯国战而胜之,称霸天下岂不是指日可待耶?”
刘邦听了郦食其的分析感觉很有道理,此谋略不但易行,且不用兴师动众,大动干戈,兵戎相见,甚合自己心意,不禁大为欣喜,当即采纳了郦食其的主张。
刘邦对郦食其说道:“先生好主意,本王就命你速去找工匠采蓝田之玉,刻六国印玺,完工之后,带上王印去各诸侯国传本王的诏令,准其复国称王,听从寡人号令!”
“喏,大王放心,老夫凭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让诸侯服服帖帖服从大王调遣!”郦食其见自己的主张被汉王刘邦采纳,喜滋滋地告辞刘邦出了王宫,去找玉匠篆刻诸侯王印去了。
郦食其刚走不久,张良便进宫来见汉王刘邦,商议下邑之策的实施事宜。刘邦见张良到来,便颇为得意地把郦食其的主意给张良说了一遍,兴奋地松口气说道:“项羽专横无道,不过暂时强大,各诸侯国没有得到项羽的好处,并非真心归顺于他。按照郦食其的这个办法行事,不用大费周折,天下诸侯将很快背离项羽,听命于本王,岂不快哉?再者,即便事情不成,也不会失去什么,不过几块玉石而已,呵呵......”
张良未等刘邦把话说完,便皱起眉连连摇头说道:“恕在下直言,大王此念头谬矣,这郦食其老先生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也,要是真得按照郦食其说的去做,您的宏图大志必将毁于一旦,无可挽回!”
刘邦听了心中一惊,他知道张良素来心细缜密,没有考虑成熟的想法绝不会轻易说出,于是急忙问道:“子房为何有如此一说?郦食其的主意竟能坏了本王的宏图大业?”
张良说道:“大王您想一想:商周时期距今一千数百年,那时的世道,局势,人心皆已与当今大不相同,那时的办法怎能拿来就用?在下偿闻,当年商汤灭夏,周武伐纣,皆已称霸天下,名扬四海,万民拥戴,社稷安定。商汤王料定自己的力量能置夏桀于死地,周武王自信能震慑商纣王的宗室后人,所以,为减少杀戮,争取民意,安定社稷,他们才敢于封赏夏桀、商纣的后人。但是,如今楚汉两国正处于战争状态,大王尚且处于劣势,有把握置项羽于死地吗?当年,周武王战胜商纣王,有能力打开国库分发粮食钱财以安抚天下百姓,大王能做到这点吗?周武王灭掉商朝之后敢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诏告天下不征百姓粮草,而大王还要与实力强大的楚国长期作战,胜负难料,各诸侯为了自保而背汉归楚,各有打算,大王自问,依您现在的实力和面临的局面,能像商汤、周武那样做到免征军粮,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吗?”
张良的一连数问,让汉王刘邦无以回答,刘邦细细一想顿时清醒了许多,如实答道:“嗯,子房你问得好,寡人现在确实不具备商汤、周武那么强大的实力,你接着说下去!”
说到这里,张良察觉到自己的情绪有些激动,便略作停顿冷静一下,然后进一步对刘邦说道:“请大王再想一想,您麾下的那些谋臣勇将,他们之所以甘心情愿远离家乡父老和宗祠, 生死不惧地跟随您打天下,为了什么?不就是希冀将来能够得到一块小小的封地安居乐业,封妻荫子,颐养天年吗?今天大王若是公然将土地重新封与六国诸候的王室后裔,那就是倒退回春秋战国分封割据的时代,国家归王室控制,百姓无一寸土地,那么,您的这些立下战功的将领谋臣将两手空空,一无所获,他们为之奋斗的梦想将顷刻间化为泡影,倍感失望。若是,则必然引起怨愤,要公开背离大王,各自返回本国去侍奉新主,或是离开军队回家乡与亲人相聚,祭拜宗庙去了,还有谁会不计一切地继续追随大王流血拼命,与项羽争夺天下呢?”
说至此,张良抚了一下胡须,归纳道:“况且,即便大王承诺将土地重新分封与六国诸侯后裔,授予他们王印玉玺,他门就真得俯首帖耳听从大王的号令吗?今后靠什么掌控他们?依项羽当前的实力,罕有对手,各诸侯国皆畏惧于项羽的强横,对其唯唯诺诺,即便是大王重新封立六国,这些人还不是照样对项羽俯首称臣吗?有谁愿意自寻死路与项羽相抗衡,转而臣服于大王,听您发号施令呢?所以,如果大王真得采纳了郦食其的主张,扶立六国称王,那么,您称霸天下的宏伟理想也就从根基上垮掉,再也无法实现了。大王难道没有看到,那势力强盛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不正是在施行分封制以后,为平息诸侯反叛而四处征战讨伐,导致百姓徭役税负加重,苦不堪言吗?即便是大王具备了这个实力,难道愿意重蹈项羽的覆辙吗?”
汉王刘邦听了张良的这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大梦方醒,彻底明白自己差点犯下无可挽回的重大失误,连连点头称是,随即以手拍案,大骂郦食其道:“这个老书呆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几乎毁了本王的大事,简直迂腐至极,蠢不可言!”
慢慢冷静下来,刘邦叹口气对张良说道:“唉,多亏子房提醒,不然几乎酿成大祸。只是本王焦虑于当前局势不利,有些考虑不周,操之过急,以至于听信了郦食其那呆子的一派胡言乱语,害得本王差点就前功尽弃,毁于一旦,断送了大好前程!”
张良施礼说道:“大王不必焦虑自责。常言道:‘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107)还好大王及时意识到重新封立诸侯国的害处,当机立断,制止了郦食其的行动,并未造成不利影响。只要坚持我们的既定方针,循序渐进,养精蓄锐,壮大实力,一旦时机成熟,扭转战局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张良走后,刘邦立刻召来郦食其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命郦食其把尚未刻完的六国印玺全部毁掉,从此不许再提分封诸侯一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107)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西汉刘向编纂,原作者已不可考。典故说的是战国时候楚顷襄王不听大臣庄辛勤勉治国的劝谏,将其赶出了楚国,秦国趁机发兵进攻楚国,占领了楚都郢城。楚襄王逃亡陈县,后悔当初不听庄辛的劝谏,派人去赵国请回了庄辛。庄辛对楚襄王说道:“见到兔子再去放狗去猎兔,丢了羊再把羊圈补好,还不算晚。”鼓励楚顷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