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野微风的头像

山野微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11/17
分享
《汉初风云录》连载

第六十八章 刘邦派随何劝九江王归汉 英布归顺汉王与楚军大战(上)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王刘邦看到韩信在北方战线打开了局面,形势大好,而项羽此时还在齐国与田横作战,无暇对付汉军,便把目光转向南方——项羽的侧后翼九江国。

为了在南方取得有利的战略地位,牵制项羽,汉王刘邦按照在下邑(今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与张良制定的战略规划,决定派能言善辩,做事机灵的谋臣随何(122)秘密前往九江,争取说服九江王英布归顺汉国,配合在正面战场与项羽作战的汉军行动。

九江地区(今安徽、湖北及江西一带)幅员广大,物产丰饶,九江王英布手中兵力雄厚,原本英布应当感恩敬畏于项羽,但是,他却反感于项羽专横霸道的做事风格,不愿听从其差遣,企图与项羽保持距离,敬而远之,独立于封地九江享受安逸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分封不久,齐国田荣起兵反叛,项羽为迅速消灭田荣的抵抗势力,平定齐国之乱,决定调集九江国的军队参战,于是派使者赴九江都城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市)告知英布,让他即刻率九江军队北上齐国,联合楚军打击田荣的叛军。

英布曾做过囚徒,服过苦役,参加血战无数,封王之后在领地的日子正过得安逸快活,无忧无虑,不愿再卷入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事,他知道齐国人勇猛善战,不易对付,且要长途跋涉近两千里,北方的生活饮食不惯且不说,深入齐国境内作战更是艰难危险,因而,英布不愿为了项羽的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家将士的性命。

但是,英布想到项羽封自己为九江王,毕竟于自己有恩,又惧怕项羽发怒与自己翻脸结怨,不敢断然拒绝项羽的命令,经过再三考虑,英布便以有恙在身不宜出征为由,抽调了四千人马,让一名手下部将率领前往齐国增援项羽。

项羽见英布不但没有亲自率领九江军主力前来参战,而且仅仅拼凑几千人来敷衍自己,十分恼火,便派使者携自己的亲笔书信来到九江都城六安,严厉斥责英布。

英布接到项羽的来信,以为是催促出兵,急忙展开信件观看。只见项羽在信中说道:“九江王台鉴。本王念你昔日随本王攻入关中,立有战功,封你为九江王,让你得享荣华富贵,原以为你会知恩图报,听从号令,助本王一臂之力,岂料你竟忘恩负义,对本王的命令消极搪塞,敷衍应付,虚与委蛇,实属抗令不遵,有负于本王对你的信任和封赏。因军务在身,本王暂且不与你计较,望你好自为之,三思而行!”字里行间透露出项羽的愤怒和不满。

英布看罢项羽的斥责信,虽然心中忿忿不平,却慑于项羽的霸道和实力,不得不隐忍下来。他对身边的将领说道:“他项羽是西楚霸王,我英布乃九江王,在反秦战争中战功赫赫,本就该享有王者的尊号,与他项羽地位平等。我并非是他的臣民,他凭什么对本王颐指气使,呼来喝去?长此以往,我岂能一忍再忍,受他呵斥与羞辱!”自此,英布对项羽更加不满。

就在这时,汉王刘邦派来的说客随何来到九江都城六安求见英布,英布听说来人是汉王的使者,不知何事,忙请入客厅,屏退左右,与随何交谈。

随何说明来意之后,英布十分吃惊,心中暗想,若是归附刘邦,就是反楚的罪名,那楚霸王项羽性如烈火,睚眦必报,岂能善罢甘休?再说,自己因为没有按照项羽的命令,亲率大军支援项羽伐齐,已经引起了项羽的极大不满,若是彻底背离项羽投靠汉王刘邦,后果怕是难以预料。

英布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不仅关系到眼下享有的荣华富贵,更是关乎自己与妻儿的身家性命,于是犹豫不决,难下决断,在房中搓着双手来回踱步,沉吟再三,没有马上表明态度。

随何看到英布这幅神情,不出自己所料,知道英布有所顾忌,便问英布道:“请问大王,您身为九江王,与项羽一样同为一国之主,为何甘愿臣服于楚霸王项羽,俯首听从他发号施令?”

英布没有细想过随何的这一问题,随口答道:“我投奔项羽参加反秦战争,又一路跟随他攻入关中,因屡立战功,霸王封我做九江王,他于我有恩,我自然应当以臣子的身份面北服从于他。”

随何听了英布这话摇摇头,笑笑说道:“呵呵,大王怕是言不由衷,并未说出全部实情。”

“随大人此话怎讲?”英布问道。

随何答道:“英布将军与楚霸王项羽皆是诸侯王,各有自己的领地,您面北臣服于项羽,一定是认为楚国足够强大,可以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与荣华富贵寄托于楚霸王。但是,那楚霸王项羽攻伐齐国田荣,命你率军亲往,你却称病拒绝,仅让手下一名部将率四千人马去支援项羽,可见大王不愿真心服从项羽的号令;汉王刘邦当年攻占彭城,后来与项羽大战于城南,大王本应立刻领兵驰援项羽,解彭城之围,且九江与楚国是邻国,理应出手相助,而大王却按兵不动,袖手旁观,这难道就是大王所谓的向项羽面北称臣吗?大王虽然口上说臣服于楚霸王项羽,其实心中不满于项羽的专横霸道,不愿听命于项羽,想保持中立,保存实力,静观时局变化,这对于身处项羽近邻的大王来说,不啻是玩火,不仅达不到置身事外,保持中立的目的,而且委实危险万分矣!”

英布听了随何所言,暗暗佩服这位汉使竟把自己的心思和当前处境看得一清二楚,但是,英布并不认为自己会处于危险之中,于是问随何道:“先生方才所说确实是我的真实想法,但是若说我英布处境危险,不知从何说起?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随何接着说道:“大王其实应该明白,楚国虽然暂时强大,貌似天下无敌,但是项羽却背负着新安杀降,屠戮咸阳,背信弃义,弑杀义帝的骂名,而汉王刘邦兵出汉中,平定三秦,进军中原,深得民心,其威望与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彭城之战虽遭重挫,但是汉王毫不气馁,退守荥阳建起坚固防线,深沟高垒,重兵把守,固若金汤,严阵以待。有秦时敖仓之粮,巴蜀关中之兵员物资支援,业已迅速恢复了元气,不日定可扭转战局,向项羽发起反攻。而项羽的楚军如今深入齐国境内镇压田荣反叛难分胜负,粮草运输常被汉军切断,欲攻不下,欲退不能,士兵疲惫,斗志低落,要想撤军恐齐军追击,若再进犯汉国又恐力所不逮,委实是捉襟见肘,进退维谷,一筹莫展。所以在下看来,用不了多少时日,项羽实力将被严重削弱,最终必败无疑。若是大王不与汉王结好,仍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寄托于危机四伏的楚霸王项羽,与汉王为敌,怕是结局不妙,窃以为大王前途堪忧矣!”

英布听罢随何这一席话,感觉随何所言利害分明,分析得很有道理,便点头问道:“那么,依先生所见,我英布该当如之奈何?”

随何答道:“恕在下直言,大王当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果断离弃项羽,归顺汉王,辅佐汉王与项羽争夺天下,共享荣华富贵。汉王刘邦胸怀天下,仁义宽厚,善纳谏言,有识之士无不认为将来得天下者必是汉王,大王莫再犹豫不决!”

“这......”英布听随何说让自己马上弃楚归汉,助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心中胆怯,抚摸着络腮胡须,口中嚅嚅道。

随何见状说道:“其实,大王可暂时不与项羽挑明此事,只须暗中调集军队做好准备,等待汉王号令,待汉军在正面战场扭转战局,大王在必要时再出兵在项羽后方牵制楚军,协助汉王一举击败项羽。若汉王夺得天下,封赏诸侯,这淮南之地必定非大王莫属,到那时,大王便可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逍遥快活,何乐而不为?”

英布斟酌再三,也感到归顺汉王刘邦对自己更为有利,最终接受了随何的规劝,答应背楚归汉。因为担心事情泄露遭到项羽报复,英布与随何约定,此事暂不宣扬,眼下只在暗中配合汉军的军事行动,待时局明朗之后,再宣布归顺汉王刘邦,与项羽决裂。

随何见英布仍然有所顾虑,知道继续对英布施加压力反而适得其反,便答应了英布的要求,打算另找机会,促使英布公开与项羽宣战。

九江王英布与汉使随何正在客厅里密谈细节,不料项羽派来的信使忽然到来要见英布,王宫护卫见是项羽的使者,不敢阻拦,使者轻车熟路,大摇大摆地进入英布的王府,打算传达项羽的命令,再次催促英布亲率九江军主力前往齐国增援。

英布与随何忽然听见管家在外面高声说道:“禀报大王,楚国使者到!”

英布听了脸色大变,情知不妙,二人还来不及躲避,使者就进了客厅,因为随何在身边,英布左右为难,手足无措,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楚国使者觉察到英布有些慌张,又见到一陌生人正与英布交谈,顿时起了疑心,手指着随何质问英布道:“请问大王此人是谁?从何而来?所为何事?”

英布听见楚使连续发问,顿时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楚国使者的追问。

随何见英布还是对项羽有所忌惮,担心英布变卦,方才与其商谈的成果前功尽弃,再说项羽的使者独自进入英布的王府,绝不能让他活着出去,随何索性把心一横,一不做二不休,立刻站起身来对项羽的使者高声喝道:“我来回答你。我乃汉国使者,九江王已归顺我汉王刘邦,正商议立刻起兵消灭项羽!”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