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野微风的头像

山野微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9/15
分享
《汉初风云录》连载

第五十三章 刘邦兵出函谷关攻略中原 刚烈王陵母自刎促儿归汉

汉军兵出武关在阳夏受阻,这让汉王刘邦意识到彭城方向楚军防守严密,汉军与楚军正面作战并不具备优势,应当适时转移战略进攻方向,首先征服实力薄弱的中原各诸侯国,然后伺机扩大战果。经过一番仔细考虑,刘邦决定自函谷关(河南省灵宝市北王垛村)出兵,首先攻取较为弱小的河南国和韩国。

这年十月,汉王刘邦亲率十万汉军东出函谷关,沿黄河南岸前进,攻克东北方向五十余里的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然后迅速进逼至陕县东面三百里的河南国都城洛阳。

汉军很快兵临洛阳城下,刘邦一面命汉军摆开阵型,准备向洛阳城发起进攻,一面派使者进入洛阳城劝降河南王申阳。

申阳素来敬佩汉王刘邦仗义仁厚,又刚在阳夏吃了汉军的败仗,心里明白自己的实力远不及汉军,申阳见这次是刘邦率军亲征,汉军将士斗志正盛,知道抵抗也是徒劳,于是决定向刘邦投降。

河南王申阳召集文武大臣说道:“汉王刘邦亲率大军兵临城下,我军难以抵挡汉军进攻,且彭城距离洛阳近千里之遥,霸王项羽正在齐国与田荣鏖战,远水难救近火。寡人以为,那楚霸王项羽专横跋扈,性情暴烈,反复无常,而汉军乃仁义之师,日渐强盛,所向披靡,从长远来看,我等屈从于项羽受其指使,还不如归顺汉王,免得徒然牺牲河南国军民的性命,连自己的妻儿老小都无法保护。不知各位大臣意下如何?”

河南王申阳的这一主张得到了文武大臣的一致赞同,于是,申阳放弃抵抗,派出使者向刘邦提出愿意献出都城洛阳投降汉军,以求洛阳军民得到善待。刘邦闻听大喜,当即接受申阳的条件,对申阳以礼相待,留在身边做了谋臣,汉军进入洛阳城,秋毫无犯,刘邦随即下诏将河南国设为河南郡,河南国遂灭。

刘邦顺利平定了河南国,经数日休整,便率汉军向东南方向二百八十里的韩国都城阳翟进军。新任韩王郑昌不肯投降,率韩军抵抗,刘邦遂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进攻郑昌的军队。

此韩信并非汉军大将军韩信,而是韩国王室后裔,其身材高大威猛,武功不凡,有勇有谋。秦灭六国后,韩信便隐匿于民间观望时局,后来,韩王成在张良辅助下光复韩国,便任命韩信为将军。刘邦率起义军经过阳翟时,想干出一番作为的韩信因为仰慕刘邦的贤德仗义,便跟随刘邦的西征队伍进入关中,再入汉中,颇有战功,得到刘邦的赏识。

韩王郑昌的军队抵挡不住韩信的进攻,退入韩国都城阳翟据守,韩信带领汉军向阳翟发起猛攻,最终攻破城池杀入城中,韩王郑昌见大势已去,只好束手就擒。

汉王刘邦毫不费力地攻取了河南、韩国,大为欣喜,遂下诏安抚当地军民,收编其军队,韩信生擒韩王郑昌,攻灭韩国,立下大功,刘邦对韩信的表现十分满意,当即封韩信为韩王,韩信也因此成为刘邦第一个封王的汉军将领,足见刘邦对韩信的欣赏与信任。此后为区别于汉军大将军韩信,人称韩王韩信为“韩王信”。

汉王刘邦见此次战役目标已经实现,便留下部分兵力守卫阳翟,随后率汉军主力驻扎于洛阳一带休整部队,观察形势,考虑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至此,汉王刘邦已经先后征服雍、塞、翟、韩、河南五个诸侯国,攻占了中原东部黄河南北两岸的大片土地,与关中之地连成了一片,加上巴蜀、汉中的封地,刘邦控制的区域已经今非昔比。加之齐国田荣兼并临淄、济北、胶东三国,赵王歇与陈余占据常山国和代国,燕王臧荼吞并辽东国,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还不到一年时间便已经所剩无几,而此时此刻楚霸王项羽还在齐国与田荣苦战,无暇顾及汉王刘邦的不断东扩。

就在这时,汉王刘邦与他的一位同乡故友在洛阳邂逅相遇,此人就是刘邦的沛县同乡王陵,率领自己的人马自南阳(河南省南阳市)前来洛阳投靠刘邦。

刘邦见了久别的王陵十分惊喜,遂与王陵叙谈别后的情况。因为王陵的母亲知书达理,性格刚强,王陵幼时丧父,是母亲独自将王陵抚养成人,刘邦因此格外敬重王母。

落座寒暄几句之后,刘邦便十分关切地接连问王陵道:“兄弟,老夫人身体可好?这次是否与你一起前来?现在安顿于何处?我理当马上去拜见老夫人!”

王陵听了刘邦的问询,不禁垂首潸然泪下,哽咽着对刘邦说道:“唉,罪过啊,母亲已然过世。我悔不当初心胸狭隘,为了一己之私没有跟随大哥入关,是我害了可怜的老母矣!”

刘邦听了大吃一惊,忙问起王陵事情的经过。

原来,王陵与汉王刘邦在沛县共同起兵反秦,楚怀王熊心封刘邦为武安侯,命其西征咸阳,出身贵族且心性高傲的王陵很是瞧不起刘邦,早就有意与刘邦分道扬镳,另立旗号。他对自己的下属说道:“刘季乃一沛县泗水亭长,无甚文化,言语粗鲁,土里土气,能有多大本事?却被楚怀王封为侯爵。如今他带领几万人马进攻大梁,荥阳,洛阳接连受挫,更无可能攻破函谷关先于项羽进入关中,跟着他干不成什么大事,不如我等脱离刘季另立山头,称霸一方,共享荣华富贵如何?”

王陵的这一提议得到了下属将领的一致赞同,于是,王陵一路上留意可以长期驻留的地方,欲效仿诸侯割地一方称王。

刘邦率领西征队伍途经南阳盆地时,王陵见这地方粮草丰茂,有山有水,景色秀丽,适宜屯兵和居住农耕,便不辞而别离开了刘邦,带领自己的五千人马在南阳一带驻扎下来。为了保存实力,观察局势,王陵采取中立态度,坐观刘邦和项羽相争,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不料,好景不长。项羽在征伐齐国田荣之前,得知王陵此人有勇有谋,所率军队有一定的战斗力,目前已与刘邦分道扬镳,占据南阳一带保持中立,便想把王陵招到自己帐下为将,扼守南阳这一战略要地,防止汉军自武关出兵南下进攻楚国。

按照常理,以西楚霸王项羽的地位和声望,他完全可以派使臣前往南阳面见王陵,陈说利害,许以官职,劝王陵归顺自己,这才合乎礼数,彰显楚霸王的胸襟和气度。

然而,令人极其难以理解的是,为人傲慢,任意而为的项羽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采取并非明智和不那么光明磊落的下作做法:不去设法游说王陵归楚,却派人把王陵的母亲自沛县接入彭城楚军营地予以软禁,企图让王母去信劝说儿子王陵归顺楚国。

项羽的这一要求当即遭到王母的断然拒绝,她对项羽说道:“霸王岂不闻: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吾儿王陵或追随刘邦或拥兵自立,由他自己决定,老身哪里能替他做主?我劝大王还是不要费这个心思罢!”

项羽听了王母所言,心中极为不悦,但是仍不愿放弃,他听说王陵极为孝道,敬重其母,于是,项羽派人到南阳告知王陵,来彭城楚军营地面见老母,意图胁迫王陵归顺楚国。

王陵是个大孝子,听到母亲被项羽软禁在彭城的消息,马上明白母亲实际上是被项羽扣为人质,若是自己拒绝前往彭城,母亲怕是性命堪忧,焦虑之下,王陵来不及细想,遂打算立刻亲往彭城楚军大营探望母亲。

王陵手下将领急忙劝阻道:“将军不可亲往,人人皆知楚霸王项羽心狠手辣,专横跋扈,扣留老夫人已知其居心不良,如今并未见到老妇人的只言片语,项羽的传话断不可轻信。若将军亲入楚营未能让项羽达到目的,怕是有去无回,有性命之虞矣!”

王陵听了下属劝说,冷静一想觉得有道理,不明底细贸然前往确实有些鲁莽,于是,王陵便马上派使者赶赴彭城探视母亲,问明情况,打算接母亲来南阳居住。

项羽见王陵没有亲自前来,很是失望,仍不肯罢休,便告诉使者回去转告王陵,尽快率军前来归顺楚国,以便与母亲早日团聚。

性格刚烈的王陵母看到项羽如此霸道,仍然不打算放过儿子,心中不禁担心焦急,她深知王陵的秉性,他如果来到彭城见自己的母亲留在楚营,必然不会离去,为了老母的安全将不得不被迫为项羽所驱使,她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王母主意已定,见王陵派来的使者准备返回南阳,便对项羽说道:“大王,既然使者就要回去见吾儿王陵,老身便送他一送,让他给王陵带几句话。”于是,王母便陪着使者走出营帐。

王母看看左右无人,拉着使者的手含泪嘱托道:“我知陵儿是个孝子,他必听我言。请使者大人回去告诉陵儿,项羽心胸狭隘,为人残暴,终难成大器。汉王刘邦贤德仁义,深得民心,将来必能击败项羽,成就大业,让他切勿再三心二意,首鼠两端,因老身在楚营便前来归附项羽。就当老身已死,让他率军速去洛阳投奔汉王,辅佐汉王争霸天下,光宗耀祖,庇荫后世!”

使者听了施礼说道:“诺,老夫人放心,在下一定把您的话如实告诉王将军,还望老夫人保重!”

就在使者转身踏上马车的时候,早有准备的王母顺势抽出使者身上所佩宝剑,说了声:“我的陵儿,你好自为之,母亲去也!”说罢便挥剑自刎而死。

项羽见王陵母竟以这种方式彻底断绝了王陵归附楚国的最后希望,不禁恼羞成怒,竟残忍地下令将王母的遗体投入沸腾的油锅内煎煮以泄心头之恨。

王陵听到使者归来含泪诉说母亲死去的情形,禁不住跪地大哭一场,深深悔恨自己当初因为个人成见而脱离刘邦拥兵自立的错误举动,他看到项羽如此残暴无情,连母亲的遗体都不能放过,从此对项羽彻底绝望并深恶痛绝,发誓为母亲报仇雪恨。当听到刘邦率汉军驻扎在洛阳的消息之后,王陵便按照母亲的生前遗愿,带领自己的全部人马离开南阳向北前来洛阳投奔刘邦。

刘邦听了王陵的遭遇,也不禁扼腕叹息,为王陵之母的大义刚烈之举感动得流下泪水,遂对王陵加以好言抚慰,任王陵为汉军将领,带兵作战,王陵果然不负母亲生前的殷殷嘱托,对刘邦忠心耿耿,作战英勇,屡立战功。

王陵的母亲死后,当地百姓敬重这位德义高洁的老夫人,冒着被杀头的风险,自发地将王母的骸骨收殓埋葬于彭城之南不远的郊野(今江苏省徐州市王陵路)。

汉军击败项羽之后,王陵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来到彭城,披麻戴孝行至南城门,大哭着跪行数里来到母亲墓前长跪不起,向母亲表达自己的哀恸与悔恨之情,其情其景令见者无不潸然泪下。

王陵母的高风亮节感动了无数后人,因而王母的陵墓历朝历代都有人祭扫修葺,虽历经两千余年风雨沧桑,至今保护完好。

后来,明代诗人程敏政在《陵母墓》一诗中赞叹道:

“夜台千古閟荒山,智母名高宇宙间。

不向楚庭先伏剑,王郎应自乞身还。

教子扶王不二心,几人回首愧缨簪。

当廷死诤遵慈训,始觉君侯孝最深!”(99)

清代诗人袁希颜更是在《王陵母墓》一诗中称颂道:

“一剑兴亡决,斯言寄远人。

中原谁共逐,天子岂无真。

义莫从新主,恩堪断老亲。

至今留墓草,如报汉家春!”

汉朝开国后论功封赏时,汉高帝刘邦不满于王陵当初轻视自己,不愿跟随起义军入关而中途离去的举动,并考虑到王陵在平定三秦之战中未有战功,因而故意不给王陵封赏。王陵明白自己有错在先,并不邀功请赏,只默然无语,淡然处之,毫无怨言。直至将近一年后,刘邦才下诏封王陵为安国侯,封地在安国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县),给予王陵食邑五千户的高等级待遇,位列开国功臣榜第十二位,让王陵感激万分。

其实,刘邦心中十分喜欢自己这位同乡王陵忠厚耿直,直言敢谏的秉性,认为王陵是值得信赖托付之人,在临终前的人事安排中,刘邦为了大汉江山稳固,不计前嫌,嘱咐皇后吕雉若丞相曹参去世,即任命王陵为右丞相,在诸位重臣中位最尊。但是深谙用人之道的刘邦深知王陵性情耿直,不善变通,不适宜独立处事,便安排精明的陈平任左丞相,协助王陵处理朝中事务。

果然不出汉高帝刘邦预料,刘邦去世后,皇后吕雉掌控朝中大权,此时,吕氏家族已经成为除刘氏皇族之外的第一大家族,势力显赫,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逐步实现刘吕两大家族共治天下的愿景,吕后欲封立吕氏家族成员为王。吕雉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夫君刘邦生前订立了白马盟约,约定凡异姓称王者举国共诛之,自己也是签约者,不宜擅自做出有悖于白马之盟的决定,于是,吕雉便召集右丞相王陵,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朝廷重臣前来议事,以试探他们的心思。

性情耿直的王陵听了吕后欲封吕氏为王的打算之后,当即反对道:“启禀太后,以汉朝法律,不应立异姓人氏为王,且先帝在世时与我等订立白马之盟,凡异姓称王者,天下共诛之,恕为臣不敢赞成太后的决定!”

吕雉听了王陵这话颇为不满,顿时沉下脸来转而问陈平与周勃道:“左丞相与太尉大人有何不同看法?”

陈平恭恭敬敬地施礼答道:“启禀太后,先帝一统天下,执掌朝政,立刘氏子弟为王,适宜。太后临朝执政,代行天子之职,立吕氏子弟为王辅佐太后,有何不可?在下并无异议!”

周勃看一眼陈平,也低头施礼说道:“臣附议,谨遵太后决断!”

吕雉听后欣喜地说道:“如此甚好。还是你们二人识时务,善解哀家的想法,不愧为先帝的肱股之臣!”

事后,吕雉遂按照自己的意愿颁布懿旨,逐步开始封赏吕氏家族成员为王。

王陵对陈平、周勃的举动极为不满,认为二人如此妥协迁就吕后,是乱了朝纲,今后还有何法度可言?

退出未央宫之后,王陵怒问陈平道:“先帝驾崩,尸骨未寒,太后便公然违背先帝嘱托,撕毁白马盟约,立吕氏家族成员为王,这是大逆不道之罪,你们二人皆为朝廷栋梁之臣,不加阻止反而赞成,究竟是何居心?将来有何面目去地下见先帝之灵!”

陈平笑眯眯地拍拍王陵的肩头,低声劝说道:“丞相大人请息怒。敢于据理力争,直言相谏,劝阻太后而无所畏惧,我等皆不如王大人。但是,左右周旋,保全朝廷安定,稳固江山社稷,大人却不如我等矣,您慢慢想想就会明白了,呵呵!”

王陵听罢一怔,仍然不甚明白陈平话中的含意,只好独自郁闷不平。不久,皇太后吕雉传旨:升任王陵为太傅,削去其右丞相一职,任陈平为右丞相,处理军政事务,升任审视其为左丞相,专职掌管内宫之事。

王陵心里明白,太傅乃皇上的老师,平时掌管教学礼法之类,实际上是个有职无权的闲职,不得过问朝中军政大事,这分明是吕后为报复自己反对立吕氏为王,而夺去了自己的实权,于是,王陵愤而辞去朝中一切职务,称病回家闭门不出。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王陵因病去世,谥号“武侯”。此是后来之事。

书归正传。却说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汉王刘邦看到关中局势基本稳定,雍王章邯被困于废丘插翅难逃,便命大将军韩信带领周勃、樊哙继续围攻废丘,自己自洛阳班师返回关中栎阳(古县名,秦置,今陕西省西安阎良区武屯镇一带),考虑东进大计。

栎阳曾是战国时期秦国都城,在咸阳东北方向一百八十里,东距函谷关三百六十里,此处交通便利,商贸发达,适宜屯兵和物资储备。同年六月,刘邦考虑到未来与项羽的激烈战略对抗,为缩短运输距离,确保汉军的粮草辎重补给需求,决定自南郑迁都至栎阳,在此地建立汉军的后勤补给中转基地,刘邦命丞相萧何驻守栎阳,负责征调粮草兵员,及时运往前线以保证汉军作战之需。

定都栎阳之后,汉王刘邦体恤民情,广施恩泽,下诏在关中废除秦朝制度,建立汉国社稷,关中秦人参军与汉中百姓一样,全家免除一年租税徭役,关中百姓有功德者可赐爵位。为了广泛听取民间意见,巩固地方政权,诏令还规定,乡里推举德高望重之人担任“乡三老”,在此基础上再设“县三老”(100),掌管教化,参与地方议政,监督官员,提出任命和罢免官员的建议,这在当时,是保证朝廷清廉开明高效的十分进步的举措。

为防止匈奴人南下入侵中土,刘邦下诏在长安西北部的榆中(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一带设河上郡,调集人力物力在黄河北岸秦时建立的“河上塞”(鄂尔多斯黄河段)基础上,沿黄河修缮边塞,加强对北方匈奴人的戒备。

为了给农民增加耕地鼓励发展农业,刘邦下令夷平秦时在栎阳所修建的专供皇族成员狩猎、养鸟、游乐的草场、花园、池塘、庭院,腾出大量耕地分给当地百姓耕种粮食作物,饲养牲畜,这些利民举措受到当地秦人的热烈拥护,栎阳从此成为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最重要的大本营和战略基地,在楚汉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99)閟,读bì,隐匿,幽静之意。缨簪,冠上的配饰,达官显贵之意。

(100)“三老”是一种职位,由当地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负责教化、监督和参政议政,朝廷十分尊重“三老”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