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野微风的头像

山野微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8/28
分享
《汉初风云录》连载

第四十三章 项羽杀子婴焚秦宫屠咸阳 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

鸿门宴之后不久,项羽率领大军进入了咸阳。项羽不忘秦国灭楚之恨和叔爷爷项燕、伯父项梁被秦人所杀的血海深仇,进入咸阳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派人杀了秦王子婴及其全家以泄心头之恨。可怜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虽然降于刘邦,献出咸阳和传国玉玺,却仍然未能保住自己与妻儿的性命,以身为秦朝殉葬。

杀了秦王子婴之后,项羽意犹未尽,竟下令放火焚烧咸阳宫,熊熊燃烧的秦宫大火遮天蔽日三个月不息,秦朝历代积累的辉煌付之一炬。咸阳百姓远远地见到秦宫燃起大火,皆无奈地摇头叹息,有的痛惜地流下泪来。

然而,他们此时还对项羽抱着些许幻想,以为秦朝灭亡之后,会有贤明君主治理天下,开始一个崭新的朝代,完全没有料到,可怕的死神紧接着就降临到他们头上了。

项羽心中的仇恨到此远未化解,秦宫大火烈焰滚滚,浓烟腾空之际,项羽再一次做出丧失理智的举动,在并未遭到咸阳军民抵抗的情况下,项羽下令诸侯联军在咸阳进行了残暴的屠杀抢劫。

连日来,几十万联军将士肆意杀戮咸阳无辜的平民百姓,劫掠城中财物和年轻妇女,咸阳城内大街上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倒毙于血泊之中的遇难者不计其数,昔日繁华的秦都咸阳变成了人间地狱,其惨状令人发指。

从项羽第一次屠戮襄城,到巨鹿之战后于新安诛杀秦军二十万降兵,再于此次火烧秦宫,洗劫咸阳,屠杀城中百姓,一生中数次遇到抵抗即大肆屠城,杀害城中军民,项羽的残忍暴戾比起当年坑杀二十万赵国战俘的秦国名将白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是人称“杀神”的白起虽然一生斩杀敌军上百万,也未曾有过在攻破敌城后屠戮城中百姓的先例。然而,正如后来唐代诗人曹松有诗句云:“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也正是残酷的古代战争的真实写照。

后人已经无从揣测项羽当时的心思,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项羽从未想过要长期驻扎在咸阳,有朝一日以关中为战略大本营争霸天下,抑或是此刻的项羽已经怒恨难耐,只想尽情宣泄心中对暴秦的切齿痛恨而获得快感,根本就没有打算安抚当地百姓,争取秦人的拥护。

攻入关中,进驻咸阳,号称拥兵百万的项羽一时间威震天下,他的人生辉煌可以说达到了巅峰。然而,这次凭感情用事,杀害已经投降起义军且并无大罪的秦王子婴,火烧秦宫,屠戮咸阳,却使得项羽彻底失去了关中地区的民心。当然,依项羽的性格和做事方式,他从来就未曾想过要“讨好”秦人,争取关中民心,占据关中这块帝王之地实现霸业,这不能不说是项羽最终败于刘邦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失策之一。

项羽的一系列暴行,令关中民众极为震惊,秦人无不痛恨项羽的冷酷无情,这使得项羽进入关中后即很快便彻底失去了秦人的信任。秦地军民见秦朝已亡,项羽残暴,而沛公刘邦亲民仁厚,体恤百姓,严禁扰民,得到了秦人拥护,便纷纷到灞上投奔刘邦,加入刘邦的队伍,此消彼长,刘邦反而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占据咸阳之后,项羽遂派使者到彭城向楚怀王熊心报捷请功,项羽原以为会得到楚王的大加赏赐,没想到楚怀王早已掌握情况,仅冷淡地答复道:“寡人悉知,沛公先入关中,如约封其为关中王,其余论功封赏!”

项羽见楚怀王竟然如此无视自己的战功,对巨鹿之战全歼王离的北疆秦军精锐,再降服章邯的二十万骊山大军只字未提,不禁恨得怒火中烧,咬牙切齿,项羽对军师范增说道:“这熊心着实可恶,三番五次从中作梗,压制项家,偏袒刘季,我打算返回彭城后即刻废了他的王号,杀了此人以泄我心头之恨!”

范增摇摇头劝说道:“籍儿冷静,现在时机尚未成熟,不可除掉此人。楚怀王熊心在你叔父项梁战死后,一直想掌握实权,欲疏远和排斥项氏家族,确实可恶,但此人在各诸侯和民间尚有一定威望,暂不可杀。现在局势还不明朗,各路诸侯人心不齐,各怀鬼胎,还须借用楚王的名号凝聚军心,号令天下。至于军事上的事,我们兵权在握,只管放开手脚去做,不必理会这个楚王!”

项羽听了点头说道:“亚父说得是。这楚怀王本就是我项家所立,如同玩偶,废了他不过是举手之劳,既然亚父说此人还有用处,那就暂且留他一条活命,日后再算这笔账!”

范增抚着胡须低头思索片刻,对项羽说道:“依老夫看来,这个熊心不但不能杀,还要升他做皇帝!”

项羽听了不解地问道:“亚父何来此说?不杀他已经是便宜了他,为何还要立他为帝?”

范增答道:“籍儿你想,秦朝已灭,大局已定,过几日就要分封诸侯王,你若称王楚国,这个楚怀王熊心该置于何处?”

“那亚父的意思是?”项羽听范增说要扶立楚怀王为皇帝,一时没有明白亚父的意思。

范增说道:“这个楚怀王熊心颇有心机,善于拉拢人心,不能让他继续呆在彭城,否则势必影响你的威望和今后的执政。我们就立他为‘义帝’,名义上地位在你之上,然后以此为由为义帝建新都,将熊心迁往南方偏远之地,如此,即可避免他网罗自己的势力,干涉我们今后的行动,又能向各路诸侯展示你的宽容大度!”

项羽听了,略一思忖点头说道:“好主意,还是亚父思虑周全,那就这么定了,过几日我便向诸侯们宣布,立熊心为义帝,号令天下!”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向各诸侯提议,楚怀王熊心贤德仁厚,深受拥戴,立楚怀王熊心为义帝,位同天子,建立新都,择日迁往长江以南距彭城两千六百余里的长沙郡郴县(今湖南省郴州市)。

各路诸侯首领心里明白,项羽此举实际上完全架空了楚怀王,并将其隔绝于南方的荒僻偏远之地,义帝之位形同虚设,但此事与各诸侯切身利益并无多大关系,因而无人站出来公开表示反对。

义帝熊心看出了项羽的心思,坚决不同意迁都,项羽便派人对熊心施加压力,来人对楚怀王说道:“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方显帝王之德望广大。长沙郡地方辽阔,山水秀丽,适宜定都,这是上将军的一片好意,还望义帝遵从天意民心,即刻迁往长沙称帝,若是您执意拒绝,怕是今后与上将军不好相处!”

义帝熊心身边的重要大臣叔孙通(77)、吕臣等人看到项羽如此专横跋扈,深感再也无法与其共处,便纷纷不辞而别,离开彭城远赴关中去投奔刘邦。面对项羽的威逼,熊心明白自己势单力薄,手中无兵无权,无力与项羽抗争,百般无奈之下只好答应择日启程迁往长沙郡。

在范增的协助谋划下,项羽对于今后治理天下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从长远利益考虑,吸取秦朝推行郡县制的经验教训,为了稳定大局,巩固自己的地位,安抚各路诸侯,决定实行分封制,按各路诸侯首领的所在地和功劳大小割地封王。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78)二月,项羽在鸿门大营召集各路诸侯首领,以义帝熊心的名义,宣布分封决定。

项羽身为楚国上将军,联军统帅,因为楚都彭城地处原楚国版图的西部,因而自立为“西楚霸王”(79),为诸王之首,分别授封各路诸侯首领王号和领地:

一,汉王刘邦,都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

二,雍王章邯,都废丘(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三,塞王司马欣,都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

四,翟王董翳,都高奴(今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

五,西魏王魏豹,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六,河南王申阳,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七,韩王韩成,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

八,殷王司马卬,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

九,代王赵歇,都广武(今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十,常山王张耳,都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

十一,九江王英布,都六县(今安徽省六安市北);

十二,衡山王吴芮,都邾县(今湖北省武汉市邾城);

十三,临江王共敖,都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

十四,辽东王韩广,都无终(今天津市蓟县);

十五,燕王臧荼,都蓟城(今北京市房山区);

十六,胶东王田巿,都即墨(今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

十七,齐王田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十八,济北王田安,都博阳(今山东省泰安市)。

除西楚霸王项羽以外,共计分封一十八名诸侯王,皆向项羽面北称臣,服从于项羽节制。名义上义帝熊心位尊于项羽,但实际上熊心既无兵权又无威望,名存实亡。

秦朝时设三十六郡,项羽割九郡(80)作为楚国领地,由于历史的原因,魏国被韩国隔成东西两块,而魏国都城大梁(河南省开封市)位于韩国东面这块地盘上,项羽看到魏国地域广阔,大梁一带不但经济繁荣,而且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了削弱魏国,项羽命魏王魏豹向西迁徙八百余里,建都于河东郡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所以称魏豹为“西魏王”,项羽遂将大梁划归楚国所有。

魏豹畏惧于项羽的实力,自然是不敢违抗,只好迁都于河东平阳,但是从此对项羽心存怨恨。

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多路诸侯心怀不满,愤愤不平,只是不敢公然反对,但是,却为诸侯间战火再起埋下了不祥的种子。

对于如何分封刘邦的领地,项羽与军师范增早已经过了深思熟虑。为了遏制刘邦的发展,预防其返回关中,觊觎中原,项羽采纳了范增的提议,将西部偏远的巴蜀之地(今重庆、成都、陕南、鄂西一带)封与刘邦,因汉水发源于巴蜀,所以封刘邦为“汉王”。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的理由是,自春秋以来,秦国便同时拥有关中,汉中和巴蜀之地,巴蜀和汉中自然是关中的一部分,封与刘邦不违背楚怀王先入关中者即为关中王的承诺,刘邦虽然心中愤懑却也无话可说。

刘邦刚进入关中的时候,拥兵十余万,兵多将广,战斗力不弱,其实力可说是仅次于项羽位居第二,刘邦满以为项羽会按照楚怀王的诏令宣布封自己为关中王,未曾想,被项羽兜头泼了一瓢冷水,不但没有受封关中王,而且连自己的军队也被项羽削去大半。

在鸿门大会上,项羽宣布完分封结果,当着各位诸侯王的面对刘邦说道:“巴蜀地区较为安定,又无战事,沛公无须保留如此之多的军队,你可自选三万人马带往巴蜀,其余交由本王调拨给其他兵力薄弱的诸侯国,以维护社稷安定!”

刘邦听了不由得怒气填膺,心想你项藉说巴蜀属于关中,封我为汉王也就罢了,我的这十万军队可是仰慕我刘季的名声投奔我而来的,为攻入关中人人奋勇争先,不畏流血牺牲,岂能你说瓜分就要瓜分?简直欺人太甚!

刘邦刚要站起身来当场申辩,身旁的张良急忙拉住刘邦的衣袖,对他使了个眼色,微微摇摇头,示意刘邦不要开口。

此时的刘邦与张良已经看出了项羽将巴蜀之地划为“汉国”的意图。

项羽将关中地区分别封与秦朝降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这样,就把关中地区与项羽的楚国自北向南连成一片,牢牢控制了自巴蜀向北经关中出击中原的各处要塞通道。而巴蜀地区东有巫山,北有大巴山、米仓山,南有云贵高原,西有青藏高原,周围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山势险峻,无路可行,从而将刘邦永远困闭于偏远的西部巴蜀地区无法施展。

一向谦恭隐忍的刘邦对此深感屈辱与愤怒,分封完毕回到灞上军营之后,刘邦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对张良和萧何说道:“这项籍实在太过专横霸道,我刘季先入关中,进入咸阳,为了不伤和气,我将咸阳让与他项羽,没想到他不但抗拒楚怀王的诏令,将我发配到这西部蛮荒之地,竟然还蛮横地瓜分我的军队,我岂能一再忍受他这般羞辱?不如趁项羽返回楚国之际,我亲率汉军对项羽发动突然袭击,打他个措手不及,溃不成军,让他知道我刘季岂是任人摆布的软弱无能之辈!”

说到这里,刘邦握起拳头重重地砸在几案上。

萧何听了急忙劝阻道:“汉王万万不可。目前我军不但没有这个实力,而且时机也远不成熟。现在各路诸侯皆听从项羽号令,若我军以仅有的三万兵力袭击项羽,各路诸侯合围过来,则我军必遭灭顶之灾。巴蜀之地虽偏远荒僻,却十分安全,可远远地避开项羽的威胁,大王暂时前往巴蜀,忍辱负重,养精蓄锐,招纳贤士,扩充实力,将来定可攻取关中,进而称霸天下矣!”

张良接着劝说刘邦道:“汉王息怒,萧大人说得极是。现在我军仅剩三万人马,绝不可意气用事,贸然对项羽用兵,这无异于以卵击石,自身难保。其实,细想一下,巴蜀绝非荒僻之地,那里不但农业发达,人口众多,且地势险要,有数条道路通往关中,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春秋时期秦穆公(81)东进中原受挫之后,正是看出了巴蜀之地的重要性,所以西征伐戎,平定后方,获得战略物资。秦昭襄王时期,注重兴修水利工程,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最终雄踞关中,攻略中原,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汉王应放远目光,暂时隐忍,屈尊于巴蜀,在蜀地休养生息,扩充军备,壮大实力,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兵出巴蜀,攻略关中,进而夺取天下不迟!”

刘邦听了张良与萧和的劝谏,渐渐地冷静下来,感觉自己方才的想法确实过于急躁鲁莽,欠缺考虑,如现在与项羽动武后果不堪想象,于是欣然采纳张良与萧何的提议,忍住怒气接受项羽的分封,率领三万人马离开灞上,经郿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走褒斜道向巴蜀进发。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波澜壮阔的反秦战争终于以秦朝的灭亡落下了帷幕,各路诸侯大军相别于灞水之畔,返回各自的封地。

然而,天下并未从此太平。

项羽实行分封制从一开始便存在一个致命的先天缺陷——他实际上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分封之后,各路诸侯王率领自己的军队返回封地,项羽手中的兵力锐减,仅剩一支以江东八千子弟兵为中坚力量的不足二十万楚军,还要在楚国边境各处军事要冲布防,兵力被分散。

而汉王刘邦实际上成为鸿门分封的最大受益者,从无立锥之地,得到了偏远广袤且十分富庶的巴蜀之地,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封国和战略基地,其发展潜力不可小觑,当然,这时的刘邦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其次,项羽欲遏制刘邦发展壮大,就应该将刘邦置于自己的有效监控之下,一旦发现刘邦有不安分之举,可及时给予打击。如今他将刘邦封在偏远的巴蜀地区,完全脱离了项羽的有效制约,刘邦可毫无顾忌的放手扩军备战,增强实力,在不为人察觉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壮大。

在政治路线上,项羽完全摒弃了秦始皇嬴政推行的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治国方略,实行分封制,不可避免地将面临各诸侯国争夺利益,重燃战火,项羽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弹压诸侯纷争,这实际上是将历史拉回到春秋战国时期,项羽虽成为霸主,却不能统一天下,前途坎坷而渺茫。

骄傲而自信的项羽显然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力量,他以为凭自己的实力、勇武和威望,足以像西周王朝那样通过实行分封制扩大自己的势力,令诸侯国俯首称臣纳贡,听从号令,绝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周王朝在推行分封制的过程中,除了封赏功臣,还大量分封王室成员子嗣为诸侯王,有效维护了周王朝的稳定。与此同时,周朝还实行了“宗法制”,即君主百年之后由嫡长子继位称王,以确保王朝的正统血缘关系和继承延续。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巩固了王朝的贵族统治,强化了王权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而项羽显然远远做不到这一点,他的分封制只是一个仓促间形成的粗略的雏形,极不完善。由于分封不均以及分封制本身的局限留下了隐患,此后形势的发展变化令项羽始料未及,与他原来设想的愿景大相径庭。

或许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了西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又是在汉中开始崛起,因而统一天下开国之后便称“汉朝”。此后逐渐产生了无比瑰丽而响亮的“汉族”、“汉字”、“汉服”、“汉文化”等一系列积淀着中华民族厚重历史的美好名称,此岂非天意乎?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释:

(77)叔孙通,生卒年不详,薛县(今山东枣庄滕州市官桥镇)人,初为秦朝博士,后归附刘邦,刘邦拜其为博士,太子太傅,后升任太常,掌管文化礼仪,司马迁尊其为“汉家儒宗”。

(78)秦灭后,暂无朝代,刘邦后来建立汉朝称帝,史书为了能将秦汉这两个朝代连续起来,以公元前206年秦灭、刘邦封为汉王起,称为汉元年。

(79)秦汉时期楚国分为东楚、西楚、南楚,其时项羽占据“三楚”大部地区,因项羽建都的彭城位于西楚,楚国又有楚怀王,因此项羽便自称“西楚霸王”。

(80)九郡,今豫东、鲁西南、安徽省淮北地区及江南部分、江苏省全部、上海市全部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

(81)秦穆公(?-前621年),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雍城(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区)人,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