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言武的头像

言武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3/03
分享
《两淮风云》连载

第一十三章 杨都堂改判成大义,马教主恼羞赴黄泉

俗话说好人自有好报。同杨廷胜约定好启程时间,当天吃过中午饭便各自回家来做准备。次日早饭后,仍由陈旺财赶一辆马车,先在韩家湾村接上韩卫华,而后再赶到大杨庄接上杨廷胜,三个人汇到一起,紧接着便往珠城火车站赶来,到达火车站广场,等韩卫华把杨廷胜从马车上搀扶下来后,陈旺财赶着马车返回了韩家湾村。韩卫华则领着杨廷胜走进了购票大厅,由于当时那个年代车次比较少,一天只有一趟火车进京,因此两个人买到的是当天晚间十点的车票。登上火车后,经过两天一宿的长途旅行,于第三天中午到达了北京火车站。下了火车,来到车站广场,爷儿俩并未急着打听京城九门提督衙门在什么地方,而是找了家小饭馆,打算先填饱肚子,而后再去拜见杨都堂。

匆匆吃完中午饭,在结账的同时,韩卫华向饭馆老板打听起了九门提督衙门位于京城的具体位置?饭馆老板告诉爷俩,九门提督衙门设在崇文门大街,距离火车站并不是很远,徒步走着去的话,用不上一个时辰,要是乘坐黄包车去,半个时辰就能赶到。谢过饭馆老板走出门,爷儿俩抬手招来一辆黄包车,坐上后,直奔崇文门大街而来。

果如饭馆老板而言,坐上车不久,黄包车便在一处从未见过像城堡似的巨型衙门口停了下来,车夫告诉二人,此处便是京城九门提督衙门。付过车钱,爷俩战战兢兢地向大门两边四名站岗威武的士兵走了过去。

自然不敢再叫混驴子,走上前,杨廷胜小心翼翼地向其中一名哨兵问道:“军爷,我向您打听个人,杨武军、杨大人是不是在此公干?我有事想要见他,麻烦您帮忙进去通禀一声。”

“混账,我们大人的名号岂是你随便乱叫的,就凭刚才这句话就该掌嘴,还不快滚,我们大人怎会见你这样的乡巴佬?”该名哨兵厉声怒喝道。

看见哨兵态度蛮横,韩卫华连忙上前解释道:“这位军爷,你有所不知,这位大爷是杨武军大人的三叔,今天从千里以外赶来,是特地前来看望他侄儿的,还烦请劳您大驾,帮忙通报一下。”

看着两个打扮得都不像城里人的一老一少,该名哨兵半信半疑地叮嘱二人,站在门口稍等,自己则转身走进了衙门以内。不大工夫过后,紧随哨兵从门里走出来一位三十左右岁的年轻军官,来至跟前便和蔼可亲地问道:“请问二位,你们是来找都堂大人的吗?快随我来,都堂大人有请!”

在年轻军官的引领下,爷儿俩走进了衙门以内,沿着一条笔直宽广的大道往里行进大约半里路,接着向右一拐,爷儿俩看见在一处带有台阶的厅堂走廊下面,站着一位四十多岁,身着一品官服,但未戴官帽高大精壮的男子。

看见三个人走过来,这位官员快步从台阶上迎了下来,紧走几步,来至跟前,上前一步便抓住杨廷胜的老手,接着无比激动地说道:“三叔,果然是您老人家,侄儿不孝,一直也未回家看望您老,快快请进客厅说话。”

确定该官员就是杨都堂后,韩卫华连忙趋前一步就要下跪,被杨都堂伸手拦住。

自见面就未舍得松开手,一直将杨廷胜拉进会客厅坐下,青年军官连忙给三人各倒上一杯水,而后自觉地走了出去。通过交谈得知,早年杨都堂也曾经往家里写过信,但由于种种原因,杨廷胜却没有收到,后来时间一长,不见回信,再加上公务繁忙,调动频繁,杨都堂渐渐误认为老人已不在了人世,所以便打消了回乡省亲的念头;而杨廷胜虽风闻侄儿当了大官,但既不见有书信回家,也不见本人回乡省亲,由此误认为杨都堂是记了小时候,婶子对待他不好的仇,因此便不好意思进京来攀亲。

解释开彼此间产生的误会后,叔侄俩更加亲热起来,正聊得兴高采烈,忽见刚才那名已经走出去的青年军官进来报告说摄政王有请都堂大人过府议事。闻报,杨都堂当即站起身,恋恋不舍地告别道:“三叔,太对不住您老人家了,晚上,我本打算要陪您老多喝几杯的,今天恐怕不行了,不过,没有关系,既然来了就多住些日子,我一定抽时间陪您老多吃几顿饭。”紧接着叮嘱青年军官道:“刘参军,一会,你把他们二人领到礼宾客房安顿住下,一定要选上好的房间,饭菜也要安排最高档的,不许稍有怠慢。”

虽从未住过如此舒适的房间,也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美味佳肴,但韩卫华仍然是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第二天刚吃过早饭,便见杨都堂红光满面地推门走了进来,甫一坐下,韩卫华便上前一步,扑通一声跪在了杨都堂的面前,并声泪俱下地恳求道:“请杨大人救我兄长性命。”

杨都堂见状,一边伸手搀扶,一边吩咐道:“小兄弟不必这样,快请起来,昨天下午,我只顾跟我三叔说话,忘记问你是谁了?有什么事,尽管起来讲,只要是我能够办到的,本都堂一定尽力帮忙。”

重新坐回到座位上,韩卫华即把马三等羊族人在怀远城里是如何横行霸道;韩卫国又是如何带领韩家湾众村民特地进城教训马三等,以致失手打死人,而被关进大牢,并恳请杨廷胜陪同专门进京来请托都堂大人救人,等等一系列情况详细向杨都堂讲述了一遍。

见侄儿没有立即表态,杨廷胜也跟着恳求道;“武军,韩卫国秀才可是为了咱全县汉民才惹上的官司,你身为怀远汉民的后代,总不能置若罔闻,见死不救吧?否则的话,将来你还有何面目踏上家乡那片热土?”

听了两个人的热切期盼,杨都堂昂声表态道:“这个韩卫国还是真是好样的,照三叔刚才这么讲,看来,我是想不管都不行了。今天,我本打算要带你俩到京城各风景名胜去逛逛的,现在看来又去不成了,这么办,我现在就到刑部去找曹尚书,跟他探讨探讨,看看如何操作才能够把这起案子办得圆满。你俩先不要着急,我估计最多不超过明天应该就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眼见杨都堂已经答应帮忙,韩卫华、杨廷胜爷俩千恩万谢地将杨都堂送出了门。

言而有信,第二天下午,杨都堂手里拿着一个特大号信封从外面走了进来,坐下后,即对杨廷胜道:“三叔,你们俩要是不着急回去的话,就在这多住几天,若是急着回去解救韩秀才,那就坐今天晚上的火车回去。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正好有公事,我要派刘参军也到安徽省城安庆去一趟,你们俩就顺便与他同坐一列火车,如果你俩认为如此行事可以的话,那现在我就安排刘参军前往火车站去购买车票。”

杨廷胜与韩卫华听后,一致表示回去的越早越好,以免在外时间长了,家里人挂念。

得到两人的明确答复,杨都堂一边把手里的大号信封往韩卫华手中递,一边嘱咐道:“年轻人,回去以后即把这封信交给胡县令,他看过信,就知道应当如何处理这起案件了,请尽管把心放在肚里,判处结果肯定会令你满意的。”韩卫华连忙起身将信封接在了手里。

接着杨都堂又走到杨廷胜身边,在掏出一张银票放进杨廷胜手里后,情真意切地说道:“三叔,这三百两银子,是侄儿孝敬您的一点心意,钱虽不多,但也差不多够你和我三婶养老了,千万牢记,一定要保重好身体,今年抑或是明年,我一定告假回去看望您二老。今天夜里,你俩都还要坐火车,虽然买的都是卧铺,但总不如睡在这里安稳,现在抓紧时间多休息一会,我这就命刘参军前去购买火车票。” 一边说,一边迈步走了出去。

看过盖有刑部大印的公文,又看了九门提督杨都堂的亲笔来信,胡县令当即对韩卫华道;“韩秀才,本县已经完全明白了刑部和杨大人的意图,明日即升堂判案,后天上午,你可到老西门西边的荆山脚下前去接韩卫国秀才。”

升堂判案这天上午,怀远县衙大门内外,可谓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早饭过后,胡县令便早早地来到了大堂之上,看着一干原、被告俱已押解到案,胡县令一拍惊堂木,吩咐升堂。

三班衙役各自站定,围观众人屏住呼吸,只听胡县令判决道:“经询问被害人,当事人,以及多名证人,本县业已查明,羊族人马三目无王法,藐视纲纪,长期带领本族多名青年马本古、马本甲,马本木、马本草,马本水、马本和等横行怀远城里,多行不法,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持久多次抢劫民众财物,,不仅如此,还殴伤多人,情节极为恶劣,罪行极其严重,按律应当严惩,首犯马三已死,依法不予追究,其余六犯各杖责五十,以儆效尤,并记录在案,下次若有再犯,定严惩不贷。来呀!拖下去,打!”随着胡县令一声令下,众衙役连忙将跪在堂下的六名

羊族青年拖了出去。五十大板打下去,只打得几个羊族小青年一个个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行完刑过后,胡县令接着判令道:“本县孝义乡韩家湾村村民韩卫国,虽为阻止马三等恶行,但出手过重,致死人命,按大清律例发配山西,现押回大牢,择日解赴。”宣判完毕,胡县令随即又一拍惊堂木,宣布退堂。等把韩卫国押走后,众衙役随即关上了县衙大门。

听完胡县令的判决,又看到韩卫国被重新押回了拘押所,与韩卫华同来探听判案结果的向怀智疑惑不解地问道:“四哥,你不是说,胡县令已经答应明天就释放二哥吗?怎么现在判成发配山西了?”

韩卫华听后,意味深长地笑着答道:“五弟,天机不可泄露,明天中午,我保证你能够与二哥坐在一起喝酒。”

一大清早就被两名差役从牢房里披着枷锁押解出来,韩卫国此时的心情,可谓灰暗到了极点,不仅如此,还一方面担心韩卫华、韩振洪等冒险在途中将自己劫走,而触犯王法,又另一方面担心此一去,还能不能够活着回来与妻儿团聚。

由于拘押所距离荆山西麓并不是很远,因此就在韩卫国胡思乱想之际,两名差役押着韩卫国便来到了荆山脚下。根据县太爷临出发时的交代,两名差官立即叫住韩卫国,并掏出钥匙打开了套在其身上的枷锁。分别之时,两名差役明确告诉韩卫国,押解到此,他们俩就算完成了任务,致于何去何从,下一步就任由韩卫国自己了。

正一头雾水,不明白因何被突然释放,忽见有两匹骏马从城里方向朝自己飞奔而来,来至跟前,还没等马停稳,就见两匹马上骑着的两个人翻身跳下了马,韩卫国定睛仔细一看不是别人,一个是四弟韩卫华,另一个自然便是五弟向怀智。

劫后重生,三兄弟激动的紧紧地搂抱在了一起。当看到韩卫国毫发无损后,韩卫华讲明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杨都堂自作主张,擅自将刑部判下的发配山西,意指山西省,改成了怀远县荆山以西,同时在亲笔信中向胡县令承诺,尽管照此行事,不管上面将来是否有人追究,责任都全部由自己扛着,与胡县令无关。胡县令秉承杨都堂的意图,这才令差官将韩卫国押到荆山以西就打开了枷锁,释放回家。

亲眼目睹了胡县令对整个案件的判决过程,第二天又风闻韩卫国被押到荆山以西就释放回了家,马步盖是既气又怒更窝火,其他的羊族人大多也跟着愤愤不平,就在韩卫国回到家的当天晚上,马步盖又把本族有威望的十几个人召集到了自己家里,经过反复讨论,当时在场的诸羊族人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带领怀远城里所有的羊族成年男子前往省城去上告;另一部分则主张,从明天开始,率领本族所有男女老少一齐都到县衙门口去集体喊冤,以逼迫胡县令重新改判。听了众族人的争论后,马步盖认为率领族中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到省

城去告状,既不现实,还有可能被官府误认为是集体闹事而被抓,如若出现这样结果的话,那就更得不偿失了;如果带领全体男女老少全部到县衙门前去集体喊冤,应该也不可行,因为这么做也难以避免有寻衅官府之嫌疑。经过综合考虑,马步盖最后决定,一方面连夜写份状纸再挨家逐户让本族人都签名按上手印,第二天派两名聪明机灵的族人赶往省城,前去把状子投送到安徽省巡抚衙门;另一方面,明天吃过过早饭后,由自己亲自率领本族中年龄偏大的一部分老年男女前往县衙门口去击鼓喊冤。

闻听鸣冤鼓咚咚直响,胡县令即令陈师爷打开衙门察看究竟,当看见是马步盖带领一部分羊族老年男女在门前喊冤后,陈师爷返身进门向胡县令作了汇报。胡县令当即吩咐陈师爷到衙门外去劝解马步盖等人回去,并告诫此案已经审结,不可在官衙门前无事生非,否则定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一连三天,马步盖等人得到的都是陈师爷同样的回复,这天下午,前去省城上告的两个族人又回来告诉他,巡抚大人已经明确表态,该案已经刑部核定不可能再予改判。由于急火攻心,当天夜里,马步盖发起了高烧,天亮之后,尽管神志还算清醒,但已起不了床。

马步盖的大儿子马本单见此情景,一面吩咐二弟马本双前去延请郎中过来救治,一面纠集起来几十个头脑简单,平时好勇斗狠,敢于冒险的羊族青壮年气势汹汹地往怀远县衙闯来。尽管连击了几阵催堂鼓,但就是不见有一个人从衙门里出来,气急败坏之下,马本单所带领的这伙野蛮莽汉不禁恼羞成怒,开始集体上前用力撞击起了县衙大门,就在县衙大门被撞开的一刹那,十几支黑洞洞的枪口,早已经对准了他们。目睹此情景,马本单等只好停在了原地,不敢再往里冲。

正在马本单与众羊族青壮年进退两难之际,这时,只听一位高个子捕头高声命令道:“不想死的都给我蹲下,谁也不准乱动,否则,就地正法,格杀勿论。”

马本单及羊族众青年一个个只好乖乖地蹲到了地上,等所有羊族人都在地上蹲好,这位捕头接着说道:“我们胡大老爷神机妙算,早就料到你们羊族人中有些不法分子会借机犯上作乱,不过,胡大人说了,今天只抓几个带头闹事的,其他人暂不追究,只是放你们回家以后,都必须要好好地反躬自省,下次倘若再犯,老账新账一起算。好汉做事好汉当,你们之中,今天谁是带头前来寻衅闹事的?请自动站出来,免得相互麻烦。”

听完捕头的命令,马本单和三个自命不凡的浑蛋硬着头皮从地上站了起来,在把其他羊族众青壮年都驱逐滚蛋后,众衙役将马本单等四名莽汉披枷带锁关进了大牢。

原来几天前,马步盖带领一帮本族老年男女前来县衙门前请愿遭到拒绝后,胡知县便料到这帮羊族人决不肯善罢甘休,于是,令众衙役日夜在县衙内持枪戒备,正好马本单等人撞在了枪口之上。

小儿子被人打死了不算,现在大儿子又被关进了大牢,马步盖更加地心急如焚起来,尽管不断地请医治疗,但还是在患病一个星期以后,撒手离开了人世。

马步盖呜呼哀哉以后,原先那些横行不法,身上劣迹斑斑的羊族人一时之间失去了主心骨,这帮人个个人心惶惶,深怕马本单的案子牵连涉及到自己,于是,纷纷变卖家产房屋搬离撤出了怀远县城;而那些老实本分,奉公守法的羊族人则永久地留了下来。从此,他们与怀远城里的汉民百姓和睦相处,和谐共生,至今一百多年来,再也没有发生过成规模的民族纠纷。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韩卫国带领韩家湾村众村民前往怀远县城打得这一架,既打出了怀远城里汉人百姓和羊族百姓一百多年的友好与和平,又平息了两个民族人民之间,由来已久的民间纷争。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