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是明末清初时的大埕上黄村人。少年苦读,后中进士,入翰林院任过史官,历任礼部待郎、吏部待郎、礼部尚书等职。是在建树的书法家、诗人、政治家,著有《笔耕堂诗集》98首。
今日得宽余。手上并无黄锦诗集,就上网页上看,按顺序摘了六首,期得管见。
和友人 其一
谈经依壁水,握鉴倚珠渊。道岂雕虫著,玄应罔象传。
多材逢匠石,神马识方甄。岭外文风转,应知星斗悬。
首联,写的是情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瀑布前的一个潭边执卷谈体会、见解。颔联,总论观点,认为道理全不在小可的文字中,更无可见的玄机。站位很高。颈联,把人们普遍的认识倒了个:多材才见著名的石匠。匠石用了典。有好马才遇到懂得识别鉴定的方家。尾联是结论。岭外,应该是岭南。可推写诗时,黄锦还没有在南方。悬字有多义。可以作高挂、没着落(玄)、远、牵挂来解。结合前几联,以及黄锦的职务、性格、修养、抱负,作玄妙不明解可能贴切些。表达了他对于时局的不安。
和友人 其二
名德倾兰省,高文压艺林。东人瞻北斗,海国式南金。
起草当年事,传经百代心。悬知施化雨,朴棫满江岑。
首联,比较明确。兰省原是指秘书省,明代应该指翰林国史馆。可见这个友人是黄锦的同事,诗作于他在翰林任史官的时间。颔联,东人和海国,不知所指。因为东人,可以是东家主人,如果典起《诗经》则可作陕以东解。海国,可以是近海地方,也可以是岛,但不可能指日本。史载黄锦任史官时曾经参与修校《二十一史》。这诗有可能是他在与同事出游,心中挂念工作时所作。颈联,正好说明这一点。尾联,承前联意思,提出寄望。表达了诗人对于同事的尊敬和对于工作的庄重。
小结:黄锦所集98首中,和友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类诗,借景写景写得闲适、从容、大气、古朴。多外用典,用《诗经》多,尤其用《雅》为最多。可能与他在礼部工作、从事礼典、参阅诗经有关。98首中,也有一些是他亲自起草的国家重要仪式用的祭诗。但这类诗,书之又及友人,多有对于友人的褒赞,分寸得宜。同时,寄予了一些思考,表达了一些观点。多有与众不同的高识。
曾经有人概括他诗作的特点,大意是冲淡如王摩诘,入世、关注民生、庄重如杜少陵。这两首,可见一二。
访五子山无用禅师
石林高几许,金刹隐中峰。白日空山梵,清飙静夜钟。
竹窗回翠壁,危磴俯长松。坐听无生语,何时杖锡从。
宋明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盛行,理应对明末清初的诗人有重要的影响。儒释道融合可能是多数文人的文化内里。黄锦诗集不知以什么为序。如果按年份为序,这首诗就可能写于黄锦三十多岁时。三十多岁,现在是个年轻人,明代则是个中年人了,有这样的老成也是自然的。李白取得道士的文书上。王维是诗佛。苏东坡自称居士,与佛印大和尚有诸多公案流传。自古以来,诗与佛道俱是一体。黄锦访禅师而留诗作也是儒家自然的事。
无用这个法名真好。五子山,检索有多个地方,但以四川剑阁老县城普安西北处最出名。黄锦为京官,公干、游历到四川,也是有可能的。虽然在当时的交通条件和制度的束缚下,难度很大,但为了理解诗意,作这样的理解也挺好的。
首二句,给了一个全景。是空间。次二句,一日一夜,空和钟形成空灵的意境,出了声音。接下二句,移步换景,出了动态、颜色和险的特点。尾联,引入我,表达了自然淡泊的心境和追求。
这一首,诗中有画,直追摩诘。
送黄石斋年兄谪编户归闽 其一
平生负伊吕,此去混樵渔。吾道非耶是,行云卷且舒。
芳兰淹腐井,款段服金车。勿叹升沉隔,庄周一梦蘧
送黄石斋年兄谪编户归闽 其二
来作朝阳羽,归应纵壑鳞。蛾眉偏见妒,夜月漫生嗔。
安石登山剧,子云载酒频。北窗高卧后,谈笑论天民。
黄石斋就是黄道周。年兄就是同科进士互相的尊称。黄道周比黄锦大四岁,也是实际上的兄长。而且二人同进翰林,同任过史官,在礼部任过职,同在史、诗、文、书法上有建树,同在抗清、反对重用小人奸人上有难得的一致。同黄姓,一个闽南人、一个潮州人,处处同声同气。是难得的知己。
编户,就是编入普通百姓的平民。
其时情景,可想而知。
其一,首句,就直言。伊吕,指伊尹和吕尚,泛指重臣。表明了诗人对黄道周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混樵渔,一个进士、翰林出身的尚书,编入平民户名,可想见是什么滋味。当时,黄锦自己也已以年龄和身体为由告退故乡潮州。更可想见。第二句是劝:不要去想是非了,看行云的卷舒吧。第三句,禁不住自己又表明了对是非的看法:芳兰淹腐井,款段服金车。明明白白表明自己对个末代明皇朝的不满。最后一句,也不知道是劝慰自己还是同道黄年兄。
其二,第一句,对句来写。古体写法,不计韵脚。用了典,对比,极尽劝慰。阳羽,太阳。因传说太阳中有三足鸟。壑鳞,也是用典。“纵壑鱼”,典出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黄公,此句大意是:来时像心向太阳的奔赴(是啊,当年三十出头,中进士、入翰林院,何等快意。),回去就当是久被束缚的鱼放纵于大沟大壑。您要想开着,放开点,没有什么的。但是,像前一首一样。不知道黄道周是不是受了劝,黄锦公自己就抱不平了。
第二句,蛾眉,典出《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予以善淫。”用意可知。全句是为黄道周中正、贤、忠、有才能而受人忌妒、暗地里妄加陷害抱不平。
第三句,继续用典。安石是指谢安。谢安有战功之后,也是后遭皇族疑忌。子云就是子云亭的子云。典出汉书。子云是杨雄。杨雄是赋家、经学大师、文字学家。却命运不济,怀才不遇。是再一次的赞与叹。必须肯定的是,黄道周的才学怕不在两人之下。古人作赋,或有过言,而黄公惺惜之大黄公,几乎是实情。哎。
那怎么办呢?北窗高卧后,谈笑论天民。您老兄就安心回去吧。此后,卧榻高枕,面向北京的方向,对于政府、人民,您就以局外的人,当是轻松的话题就好了。没什么的。
此两首,最见杜甫风。但是二黄所历,比杜甫残酷多了。杜甫远离中央,只是经历民间疾苦,目睹安史战乱。两黄官至尚书,又直面权奸、年青而无常的皇帝,外有倭寇、元兵,何等艰险、严峻。
六首读来,窥见:
一、黄诗好用典。多出诗、骚、史。
二、多直赋,少起兴。与唐宋诗不同。
三、多出于现实生活而作。用情真挚。不强作新赋。
四、思想内容上境兼三教,有理学之风。
我从小与乡里人一样,以黄公为骄傲、文脉。东里旧时,少有大儒、大书院,黄公公祖也曾经因抗倭而中落。一身大才、浩洁,似出于天然的大泊山、大埕海。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