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耳东的头像

耳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20
分享
《大埕散志》连载

第七十八章 末世悽凉景

黄锦《笔耕堂诗集》收入九十八首作品,其中哀悼孙子的绝句有十首。中国自古重诗如史。因此,无论从诗学,从黄锦生平,品读这十首,都很有意义,很有必要。今日试释一二。

哀桂孙十绝

人生苦不慧,慧反惜无成。生灭同朝菌,何如早不生。

朝菌,是指朝生暮死的菌类,比喻极短促的生命。其他的都很直白,连韵也不押。直接表达了哀叹、哀伤。

哀桂孙十绝 其二

生来如掌珠,死去委泥土。想是再来人,尔去归何处。

再来人,是指转世再生的人。头两句,对比,写实。后两句,是将哀伤寄托。

哀桂孙十绝 其三

见汝试前茅,此心为顿开。谁知梦幻间,歌哭相随来。

两次写实,对比,一喜一伤间,愈加悽悲。

哀桂孙十绝 其四

尔父北归没,尔今省回亡。总为功名误,何如守耕桑。

进一步写,孙子的父亲原来先前已经不在了。真是双倍的悽惨。后面是感叹。也可见桂孙的父亲、黄锦的孩子也是取了功名的。北归和省回,可以理解为回到北方、去南方省亲回来。也可理解为从北方回来和为省亲回到南方故乡。这个等有了新的材料再考。

哀桂孙十绝 其五

一胞同四孤,尔为诸孤长。母霜父未葬,尔独能无怏

四兄弟,作为长孙,母亲也老了,父亲也不在了,你能独自安然吗?

哀桂孙十绝 其六

娶妇今六载,止遗一女婴。诸弟俱未婚,尔目安能瞑。

从婚姻、家庭、遗女角度写,再一次反问。

哀桂孙十绝 其七

世界尚倾仄,大厦谁能支。尔今舍我去,念子泪双垂。

世界和大楼都倾斜无支了,孙你可以忍心。从自己的角度深入进去。

哀桂孙十绝 其八

尽日望花开,未开花蕾谢。枉费抱瓮公,置之东篱下。

抱瓮,语出《庄子.天地》,喻抱瓮而灌,不用机心者。用在此处,用意深远。

哀桂孙十绝 其九

□□前解愁,提起愁益甚。吾其奈我何,自思还自谶

前两字佚失,可能与酒有关。黄锦在悲伤中回顾自己。也不知自谶何事。想起一个伟人得知自己的长子在外战亡,哀叹:始作佣者,断子绝孙。真不想黄公作此等自谶。

哀桂孙十绝 其十

老氏观白骨,庄生说浸假。俛仰同一丘,谁是长年者。

老氏是指老子。至此,只好求之老庄了。老来丧子孙,望着坟冢,都不知谁是老者。

从诗的内容看,黄锦这名叫桂的孙子已经生了一名女儿,他已经是曾祖父了。年龄可能已经过了五十。黄锦是1589年出生;1642年,以病乞归;1644年,55岁时,北京失䧟。黄锦失子、失孙,应该是在50岁左右。又因诗中提到“见汝试前茅”,其时尚能顺利地组织各种考试,因而应该是北京失䧟之前。但是,这样,诗中讲儿子的北归,孙子的省回,可能是在50岁后。因为就算几代人很早成家,50岁做了曾祖父对于一个读书人、高官来讲,还是太早了。结合诗中描写的情景,应该是回乡之后。所以,北归,应该是从北归来。省亲也应该是回到家乡。从诗的这一层,首先看到的是,如此家境和历史背景、大概时间。这是组诗在史料上的意义。

诗的形式,是不用押韵的古绝。有材料介绍,“锦专心致志于诗经,习书史,能文善书,更熟掌故”,于是可见。大埕,虽然近柘林港,但岭南之东,与福建、江西、现在的珠三角中心在教育、文化上联系不广泛,不深入。岭东之间,书院、私塾的交流、共享,可能也有限。加上,黄锦在祖父一代中落,他父亲苦加经营,严加课子,黄锦的学习条件并不会太优越。东里旧时,也没有大儒。现在,《东里志》记载有云峰书院,载有诗人雅集盛会,并录 了诗,算是当时盛会。所以,黄锦的成才还是靠自身的禀赋和努力为多。大埕山海、民风、民族的血性,可能是一个滋养的方面。第二,可能是在福建繁盛发展的理学。第三可能是明代的复古文风。这一个方面,也可能基于潮州学子对于韩文公的天然推崇。之后,加上翰林院时间的研学,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诗学审美。这是这一组诗的第二层意义。

这组诗,字字见情,如珠悲泪斑斑可见。这个情和悲又句句附丽于具体的表达中。这个表达,既有对事实的讲述、分析,也有感叹,统一而集中地表达黄锦的价值取向。这组诗虽然以质朴面人,但其中也不露机巧、信手拾来,用了典。体现了黄锦不计名利、天然淡泊、重亲情、爱子孙的人格和价值观。这是读了这十首的第三个收获。

读后,感伤前贤,忝作一诗:

乱世更添子孙殇,

泊山如剪实苍茫。

家国齐喑无可伤,

空留诗句接断肠。

(泊山是指黄锦家乡大埕的大泊山连峰)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