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传岭人的头像

传岭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8/06
分享
《离乡进城》连载

第一十一章 初知思考

一个人会不会思考问题,其中包括学习上的问题,工作上的问题,生活上的问题等等,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好坏至关重要。

谁不会思考呢?也许有人会说这话在说的很奇怪。

我小时候,就不会思考。读小学的时候,我对老师讲课好不好,似乎是没有什么感觉,也不会辨别,只是被动接受老师讲课的内容。老师说好,我就说好;老师说不好,我就说不好。这可能与我的大脑发育,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不够有关系。

到了读中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种现象,有的老师讲课讲的好,很受学生欢迎,大家喜欢听;有的老师讲课讲的不好,不受学生欢迎,大家不喜欢听。这种现象,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每到上课时,我都不由自主地要听哪些老师讲的好,哪些老师讲的不好,有意无意地加以辨别、品评。我把两个讲语文课的老师加以对比,同样讲一篇课文,原来他们的差异很大。

讲的好老师,语汇丰富,妙语连珠,在课文内容表达上,思路活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讲到天上,讲到地下;讲到古代,讲到现代;讲到国内,讲到国外。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十分有趣,引人入胜。讲的好的老师,讲课的表情丰富,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面部伴随着讲课的内容,神情多变,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风云变幻;一会儿庄重严肃,一会儿幽默诙谐。讲话的声音,又与神情相呼应,有时激情奔放,如狂风,如雷霆,如大江奔流;有时悠扬婉转,像春风,像雨露,像山溪流泉。伴随着神情声音的变化,加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课文的内容绘声绘色,出神入化地传达给学生。讲台,已不是讲台,成了精彩的舞台;老师,已不是老师,成了出色的演员。难怪学生喜欢听,欢迎这样的老师。

讲的不好的老师,一走上讲台,教室里笼罩阴霾,就使学生感到很难受,叫学生听课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下去。怎么去形容呢?一看到老师走上讲台,我便想起在家里,走到阴暗的屋角里,看到一把被父亲丢弃的,长期不用的砍柴刀,躺在一堆垃圾上。刀口又卷又缺,生满了铁锈,扑满了灰尘。只要一看到,便感到厌恶,浑身都不舒服。这样说虽然对老师有点儿不尊重,可是话丑理端。

由于能思考辨别老师讲课的好坏,于是,我在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学习的方法,认识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观察事物的方法,等等。在听课的过程中,得到的收获远远不止课本上的东西。

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有课外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阅读书报的能力。老师安排我们拿着报纸到街上去,给公众读报。当我听到老师安排这样的活动时,心里很高兴,因为这样的活动的确新奇有趣。可是,真正拿着报纸往街道走去的时候,心里又害怕起来了,一种胆怯怕羞的心理油然而生,叫我进退两难,一心只想打退堂鼓。这时我又想,如果老师不安排这样的活动,或者我不去,就不会遇到这样的难题了。不遇到这样的难题,又怎么会想到要去破解难题呢?于是,我壮起胆子来,硬着头皮去了。可是,真正来到商店、摊点、茶房、市场,给人家读报时,不免心跳、脸红、眼花、耳烧起来,读起来报来,如同顿锯锯活木柴一般,一句三顿,语无伦次,一时间无地自容,心想真不该来啊!即使人家没有人笑话我,我也感到羞愧难当。经过这次遭遇,我想到以往听别人读书、读报,那么自然,那么流畅,那么动听,是怎样练成的呢?于是,在心里又开始思考起来。第一次读报,肯定是失败了,一想到下次还要去读时,心里就感到十分害怕。那么,失败有没有进步呢?我却不明白,一直心里打着一个问号。直到第二次,再去给别人读报时,发现没有心跳、脸红、眼花、耳烧的感觉了,这才明白,第一次虽然失败了,但是进步了。我感到真神奇,人经过了失败,就会有进步了。后来反复经过几次,什么也不怕了,读起报来自然,流畅,动听,与那些读的好的人相差不离。我想,这大概就算是成功了吧。我以前听老师经常讲:“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把这个话背的滚瓜烂熟,牢记在心。但一直不知道这个话是什么意思,没想到在老师安排读报的这个简单活动之中,一下子便真正明白了它的意思。

人们常说读了书,就有文化,有知识了。我也信以为真,我读了书,就是有文化,有知识了。可是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一天,我到公社去开完会,和生产队里的几个社员一起回来。一路上,他们谈天说地,古今中外,家长里短,话题不断,滔滔不绝,非常热闹。人人都有话说,唯有我一句话也没有说的,十分的难受。我一路都在想,想找一句话与他们说说,可是一直没有找到,直到与他们告别回家也没有找到一句话说。

这次,实在是使我尴尬难受。我想我读了书,又有文化,又有知识,为什么在人群中想与人说话,却找不到一句可说的话说呢?与我同路的那几个人,他们多半是文盲,个别虽读过书,有文化,有知识,也没有我读的书多,没有我的文化多,没有我的知识多。为什么他们说起话来,话题不断,滔滔不绝。而我却挖空心思,搜索枯肠,一句话也找不到呢?

我带着这个疑问,后来又相继听了几个能说会道的人说话。听了他们说话的话题,说话的方式,说话的语气,才发现,他们虽然没有文化,却颇有经验和知识。丰富的经验和知,就是他们说不完的话题。有文化的人可以学到知识,没有文化的人也可以学到知识。有文化的人,如果不再学习知识,可能比没有文化的人的知识少;没有文化的人,如果努力学习知识,可能比有文化的人的知识多。所以,一个人的文化与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这引起了我,对利用文化学习知识的重视。

一次,我们很多人在路上走,一边走,一边说笑话。有一个文盲老汉,讲一个怕老婆的男人,被老婆打得钻到了床底下。老婆打不着他,喊他出来。他大声说:“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可是因为大家没有听到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我听几个没有文化的领导干部在大会上的精彩讲话,一个是我们县的县委第一书记,另一个是我们大队的书记,他们一天学也没有上过,一个字这也不识,讲起话来滔滔不绝,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都夸他们口才好,我则认为,是他们善于积累社会知识,善于思考现实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早就强调思考的重要性。我以前还不懂得,读中学以后,便初步知道了思考,并获得了一些思考的方法。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