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传岭人的头像

传岭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8/17
分享
《离乡进城》连载

第八十五章 走进大学

一九七七年的春天,实现了我多年的梦想,走进了大学,那是一件多么令人快乐和幸福的事啊!

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我是生长在穷山沟里的孩子,我以前的祖祖辈辈,经济贫穷,生活困难,文化空白。父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读过一本书,认过一个字,不知道什么是文化,用当地人的话说,把“一”字当成扁担。家里不但没书,没有纸、笔、墨、砚文房四宝,连字纸也没有。我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送我上学读书,希望我能认识自己的名字,会数钱,出门不被人骗了。没想到我还上了大学,这不知跨越了多少个世纪,多少代人啊!

我离家的那一天,父母看到我要上大学了,十分高兴。给我准备了衣服、被子、床单、枕头、毛巾、脸盆、牙膏、牙刷,还有馒头、饼子之类,进尽了作父母的心意。父亲把我送到车站,等了很久很久,一直看我上了班车,班车启动,到班车出发。他看到我要乘车远去,就象孩子把一只风筝放上了天一样地高兴。

看到父亲高兴的样子,我激动地热泪盈眶,以万分欣喜的心情地与父亲告别。

随着汽车速度加快,我离开了车站,眼前闪过一排排老旧低矮的居民住房和工厂厂房,街边零星的小树,还有野草、尘土、碎石、瓦砾、垃圾、污水、黑烟......

汽车出了城,我看到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有推鸡公车进城卖柴的,有背着背缕卖粮的,有挑着菜篮卖菜的,有从城里往家里挑粪的,有搭着背包进城赶场的......

眼前的情景,唤起了我往日农村生活的情景。我想,我要永远告别农村的生活了,不能辜负过去的时光啊!

坐了四、五个小时的车,我来到了绵阳汽车客运站。

我从来没有到过绵阳,下车只见满街高大的房屋和法国梧桐。我不知道绵阳农学院在哪里,在家时只听人说,在火车站旁边的西山观。然而,火车站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只好背着行礼,一边走,一边问,走了五、六里路,来到火车站。我又走了两、三里路后,沿着一条弯弯曲曲,坡坡坎坎的小路,跟着其他学生爬上了西山观。

西山观在一个小山坡上,山坡上长满了松树、柏树、香樟、桉树,还有一些杂树。虽不是古木苍天,也可谓绿树成荫。浓荫之间呈梯式的一排排的红砖灰瓦房屋,看样子,上面是综合楼,中间是教学楼,下面是住宿楼。在一排排楼房下面,有一个很大土坝,旁边有一幢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会议室和厨房。从山下上山,除了一条小路,还有一条土马路,直通山顶的综合楼,综合楼大门前挂一块招牌,上面写着“四川省绵阳农学院”。

我到教学处报了到,安排住进宿舍,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绵阳农学院前身是遂宁农校,前两年试办大学后,通过申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大学。按大学规格设置课程,进行教学。是一所新大学,与其他大学相比,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对我来说,感到极大的满足了。

这所大学,比我当年读书的小学校,可算得上大学了。我的小学在一个生产的祠堂里,祠堂位于小土包下面,是四方独立的小木屋,中间一道大门,两边两扇窗子。开间不过两丈,入深不过三丈。门前有三、四级台阶,然后进入教室,教室里搭了三排桌子,前面是讲台,安一张讲桌,挂一张黑板,地面全是泥土。我来到眼前这所大学,算是上了天堂。

我对这所大学有一种全新感、美好感、归属感。

学校设置了农学专业,畜牧专业,林果专业,机械专业,农经专业等。其中,农学专业是最大的专业,有五个班,三百五十名学员。

我报的是农学专业,立志农业生产。我生长在农村,从事过多年的农业生产,依理说,我对农业是很熟悉的。但是,学习专业知识时,我却感到一片陌生,十分茫然。到底要学些什么内容,采取怎样的学习方法,我一时不知所措,脑子里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是,学好这个专业,对我来说,是我的全部,是我的未来,是我的希望。

来到这所学校,我就像进入了知识的海洋,面对广博的知识,我如饥似渴。也许,是因为我孤陋寡闻,见少识浅。但是,这对我的学习,无疑大有好处。

我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对开设的所有课程,感到新鲜,感到美妙,感到珍贵;所有老师讲的课,我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学,认真完成作业。我要珍惜来之不易学习机会,争取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我已懂得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决不浪费时间。除了上课时间,下课还要挤出休息时间学习。寒暑假、星期天、节假日,除了做一些生活上需要做的事情,仍要坚持学习。

那个年代,电影对我吸引很大,在家时,只要听说哪个地方放电影,火上了房也顾不得。逢年过节,为了买一张电影票,看一场电影,挤得头破血流,也再所不惜。来到学校,每周星期六、星期天,学校下边的厂区里都要放电影,是免费的。我再也不去看了,即使有人叫我,我也不去看。不是我不想去看,而是学习知识对的吸引力远远大于电影对我的吸引力。

我做过的一件至今后悔的事情,就是上学的第一年放暑假,老师留我在校观察试玉米验田,而且有人指导。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可是我想回家,就放弃了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为了加强对课堂学过的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我喜欢与同学结对子互相帮助。即在课余学习期间,经常与另一位同学共同学习,一方合上书本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向另一方讲述,让对方看着书本校正讲述的错误和缺失,以确保记忆的准确、完整和牢固。这个学习方法,以往学习的过程中我没有使用过,别的同学也没有使用过,只有我和结对子的同学使用,似乎是独创,而且效果很好。

在大学里学习与以往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半天上课,半天自学。这叫我反而感到不习惯,我很喜欢听老师讲课。大学里有很多老师,每个专业都有一个,或几个,有不少老师知识丰富,妙语连珠,讲得很好。他们不仅是讲专业知识,而且讲了很多有意义其它知识,大大开拓了我的视野,启发了我的思维,激活了我的思想,从而使我有效地掌握了思想方法,认识方法,理解方法,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除了对知识的渴求,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我是“社来社去”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国家不包分配工作,意味着要自谋职业。面对这个问题,我解决的根本方法就是扎实学习,再扎实学习。我埋头苦学,不敢懈怠,心想多学一些知识,学的扎实一些。哪怕是别人都看不起的农业知识,我想只要学习的广泛,积累的厚实,掌握的扎实,今后一定会有很大用处的。我牢牢记住,“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

说句心里话,我进的大学不好,而且小。然而,我却不敢小视,奉为神圣的殿堂。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