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运河阳光的头像

运河阳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5/02
分享
《京东往事(第二部)》连载

第一章

一、从南坑到百亩良田,再到东燕高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东燕高速在早先不叫“东燕高速”,而叫京哈高速,坊间传闻说这是一条起自京东,一直往东北方向延伸,沿着它径直走就可以到达北国冰城哈尔滨。这条高速公路在过了北运河与温榆河大桥之后,便紧贴着运潮减河逶迤向前,等能看到新屯村和她东面的大秦铁路之后,东燕高速的走向便于不经意间朝向了东北方向,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道极缓的弧形,仿佛一条泄了劲的弓箭的弦,再后来它便与铁路线相并行,向东北方向的燕郊奔去。

这条高速公路从它1990年开建到建成通车,这样的以“京哈高速”名之差不多有十年时间。在它过潮白河大桥,进入到燕郊境内之后,那修建工程却没有了响动,一直不见“河北段”开工建设,直到十年之后,在它的南面,那条原先被称作“京沈”的高速公路,竟是被改称为了“京哈”,而新屯村前面的这条叫了十年“京哈”的高速公路竟被改称为“东燕高速”,意即京东至燕郊的高速公路。

古人常说做人做事“名正则言顺”,而相反,“名不正则言不顺”,看起来起名字、叫什么还真是大有讲究,不应该是随随便便的。但就新屯村村民而言,这似乎与他们关系并不大,高速公路叫什么名字与他们关系不大,但是这个村的土地却是实实在在地被占了的,听说所给与的是很合理的,但村里得到的补偿却是少的可怜,那不老屯村的村民竟自组织起来到乡政府去讨说法,而新屯村的村民却是袖着手看热闹,仿佛这事不关他们,更无关他们的切身利益,所以去管它做什么,争它做什么?

那时还没有《行政诉讼法》,所谓“民告官”也只是传说而已,你一个平头百姓,怎么有胆量去告一级政府,那不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吗?实际上,新屯村被占了的土地远比不老屯的要多,而且那都是良田,但这个村子里的人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那书记刘国成也因为岁数大了,且老伴儿过世有几年了,如今才刚讨得了一位后老伴儿,这时的刘国成早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锐气,只想平平安安得过且过。

说来,您或许以为“善恶有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传说而已,但那位乡里的负责人却在五十多岁就因为喝酒而殒命,则是那时这个乡的老百姓都知晓了的,是遮盖隐瞒不了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新屯村的南面原来是有百多亩面积的湿地,被这个村子里的人称作“南坑”,在民国二十八年华北地区发大水的那一年,大当家的谢明伯、二当家的谢明仲的儿子大牛、二牛就是在这里被淹死的,这件事也因此改变了谢天辉一家人的命运。这在前面交代过,不再赘言。

后来到了文革末期的1975年,村书记刘国成请来了公社农机站的两台推土机,将南坑夷为了平地,南坑消失了,南坑龙王也便逃之夭夭不知所终。南坑里的芦苇和竹林消失得没了踪影。

但百亩良田真就在眼前,谢军出得院门就可以瞧见绿油油的麦田,过了五一节它们变成了土黄色,五月末它们即变成了金黄色;麦子收割后村人开始忙活着种棒子,等到棒子秧到了齐胸高的时候它们开始吐穗,像是姑娘装饰自己的素色的头绳儿,棒子秧本身则是青绿色的,要不怎么叫“青纱帐”?等到中秋节后,它们又变成了枯黄的颜色,秋风起处它们相互摩擦发出来的声音也变得愈发的酥脆了……

在城乡差别巨大的年代,城市代表着居民户口与优质的城里人的生活,农村代表着落后和贫穷,那样的年代土地是不被尊重的,有的农民自己就轻视脚下的这片土地,连农民自己都觉得它可有可无。

土地在一些农民的眼中既不值钱,新屯的村民对它的价值便不放在心上,修这“京哈”究竟占了村里多少土地?占地补偿是个怎么样的情况,是每亩地补偿几千、几万还是几十万,别说普通村民说不上来,就是谢军的妈妈当时做村长的岳淑平也全然不知,乡里的领导对此讳莫如深。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笔款项被乡里截留了,按照不老屯人的说法,乡里截留了大头儿,给村里的补偿恐怕就只是个零头儿!这要在现在,村民们能干?而在当时,新屯村被占土地修“京哈”这件事,到后来便悄然无息不了了之了。而新屯村的一整块百亩良田被从中间拦腰切去,那谢军再也不能推开院门,就可以看到无边的田野,和南河岸边黛青色的白杨的树冠!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