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福林的头像

王福林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1/04
分享
《人生》连载

第二百六十章 到中学任教

260

这一年,秋季开学的时候,林陆的儿子林霄已经开始上学。林陆每天吃过早饭把儿子往自行车前边一放,父子俩便往学校走。林陆边走边教儿子念古诗。林霄很快说学会了几首唐诗。每当坐到父亲自行车前边的时候,他就主动为父亲朗诵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古诗《登黄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林陆为儿子解释说:“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水旺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得此名。诗中的白日,指太阳。依是依傍的意思。尽是消失的意思。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一层城楼。《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考上了进士,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被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向东方,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诗句中,画面宽广辽远。

林霄尽管还没有完全理解古诗的含意,但是经过父亲的反复教他,他也就逐步理解了诗人的处境,以及诗的意境。

暑假期间,林陆参加了河川县教育局招收代课教师的考试,结果考中。秋季开学的时候,他被分配到河川县柳树镇中学。柳树镇中学属于县直中学,他教高二年级二十班的语文,并任班主任,还兼任着四个班的政治课。柳树镇中学在柳树镇街上,离古树村十来里路,跑校肯定是不行的,只得住校。他和一位姓黄的化学老师住在一间宿舍里。黄老师每天三顿饭都去教职工食堂吃饭。刚开始林陆也跟着去食堂吃,后来为了省钱便从家里带来了猪肉和山药白菜,在火炉上了自己做饭。中学老师要比小学老师宽松自由一些,上完课就可以回宿舍,在宿舍内备课,很少有教师坚守在办公室里。

林陆担任着班主任,不得不经常出现在班级,这是他当民办教师时养成的习惯。好在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均已成人,他们不象小学生那样难管理,有班干部就足矣。何况班内有好几名是从霞光学校考到柳树镇中学的学生,原雪山便是其中之一。

林陆给二十班教语文非常认真负责,每上一课都要把每篇课文讲透,让学生充分理解,并从中吸取营养。尤其对那些课文中的小说,讲得更加认真和仔细,像《竞选州长》一文,他不但讲了课文的内容,还讲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小说的深刻思想。

学生们听得认真,对林陆的教学水平非常满意并且加以赞赏。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