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路狂歌的头像

一路狂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6/02
分享
《祖厉源》连载

第五十一章 春天来信

阳春时节,阳婆婆慈祥温暖,泉流河水清澈,草芽嫩绿可人,连空气里丝毫的风儿雨儿的信息,都是那样让人陶醉。

周兴文收到一封县城的来信,是他初中时的同学好友写来的,信上说,国家开始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了,马上就要恢复高考制度,不论出身地位,只要是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就有条件报考各类大学,恢复特殊时期以前高等院校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

这的确是一股鼓舞人心的春风,大好的消息啊。

周兴文为了证实这个消息的可靠性,趁星期天休息,专门去了公社大院一趟。公社办公室的文秘赵传新,在周兴文当民请老师这件事上帮过周家大忙。

周兴文向赵干事说明了来意,问赵干事:“真的要通过考试录取大学生,而不是推荐上大学了吗?”

赵干事并没有正面回答周兴文。赵干事说:“小周啊,你看,你当民请老师快一年了,生产队和大队的汇报材料反映,都说你很负责任,文化水平也不错。你知道,咱们宁家沟公社偏僻落后,外面的人不愿到咱们这里来当老师。咱们公社正在考虑选拔几个像你这样的年轻人送到师范学校去进修,然后转正,为我们这个穷乡僻壤的山区公社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呢。”

周兴文明白了赵干事说话的中心,他不愿意和干部绕弯子费口舌,就直接问赵干事说:“我想去读高中考大学,赵叔你给我出个主意吧。”

其实赵干事也就刚到四十岁,是个面情软心肠也软的人,被周兴文叫叔,心里还真不好说啥硬气话了。

沉吟半天,赵干事告诉周兴文:“村小老师的活儿你暂时还是干着。我呢,过几天就要去会宁城里办事,顺便到一中二中去问问清楚,像你这样的社会青年能不能上高中读书,我问好了就告诉你信儿,你看这样好不好?”

周兴文当然一百个愿意啊,凭他以前对赵叔的了解,他知道赵干事不会搞虚套套应付他。

兴冲冲走出公社大院以后,周兴文把自己当老师一年来积攒的零花钱凑在一起凑了两块九毛钱,买了一条大前门烟,放在赵干事的桌子上,对一脸惊诧的赵叔什么话也没有说,急匆匆地跑回家去。

过了一个星期,赵干事托人带话来说,让周兴文去公社一趟。

周兴文知道自己读高中考大学的事儿有了门路,跟他那个周老秀才的爹说了自己的打算。老秀才沉吟良久,对儿子说:“马上得天下者,该懂得陆生新语的重要了。”他完全支持儿子,还特意拿出家里积攒了好久的二三十个鸡蛋让周兴文给赵干事带去。

见了赵干事,周兴文除了一脸的信任和激动,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把一篮子鸡蛋放在赵干事的桌子底下,坐在会客的椅子上,两手很规矩地搭在膝盖上,恭恭敬敬地望着赵干事,等他说话。

赵干事也没绕弯子,就直接对周兴文说:“县城的一中二中现在都是考试招生,只要你有初中毕业证,就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只要你成绩够了就能上高中。怎么样?你觉得你能考上一二中吗?”

周兴文低下头,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低声对赵干事说:“赵叔,其实我这一年一直在看以前学过的书,还看一些高中的课本,我应该能考上的吧。”

赵干事觉得,再多提问题都没意义了,就给周兴文说:“那好吧,你回去继续教你的书看你的书,还有两三个月呢。过两天把你的初中毕业证给我拿来,我去一中时给你把名报上。”

周兴文完全信任他这个赵叔,就啥多余的话都不说了,站起来给赵叔深深地鞠一个躬,把篮子里的鸡蛋一个个摆放在床单上,提了空篮子,一路上风儿柔草儿青地回家去了。

实际上,赵干事这么真心诚意地帮周兴文,是有一定原因的。他高中毕业,没有被推荐上大学,却回乡支持农业学大寨了。本来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校园,谁知道三晃两耽搁,十年时光便付之东流了。他想从周兴文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生理想有能够实现的希望。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