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路狂歌的头像

一路狂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6/26
分享
《祖厉源》连载

第七十三章 周兴文弄墨

周兴文在宿舍里接待了哥哥,问了问家里的情况,就送哥哥到了学校门口,让他到街上买着吃点东西再回去,弟兄俩就分手了。

不少乡下来的学生一到星期六下午,就要请假回家去拿些吃的,赶星期天晚上返回学校,而周兴文几乎没有回过家,他的星期天都是在山上度过的。

周兴文一般都是前一天准备好上山的吃喝和书本,天一亮就背上书包从学校出来,绕过汽车站,穿过旁边的东城巷,就是东山根了。这里有一条人工修筑的排洪水渠,过了水渠,就上了东山。山上有大片的树林,杂树丛生。钻进树林,高树蔽日,绿草遍地,很少有人来打扰,偶尔听到一两声鸟鸣,更显得幽寂惬意。随便找个什么地方都是安心看书的好去处。

周兴文在东山上树林里,一呆就是一天。他读课本,做题,有时候也看看从学校里借来的文学书。树林里寂静无人的时候,他就会大声地朗读那些优美的诗文,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诗人或演说家。

有时候,同宿舍的牛清阳和王凯他们也会陪他来山上读书。大家各自找好地方看书,累了就坐在一起讨论问题,或谈天说地。

对他们来说,读书就是一切,时间就是一切,哪怕是一个星期天都不能轻易放过,他们很少到街上去逛,或者到别处去玩。

学校里的时间更宝贵,每天晚上十点钟下晚自习,再过不了多久,所有教室就统一熄灯。熄灯之后,大多数同学都回宿舍去,只有少数人留在教室里温习功课。每晚,周兴文也要在教室里多呆上一两个小时来学习。

有人点着蜡烛看书,周兴文点不起蜡烛。他就用家里的土办法,找一个墨水瓶,里面灌上煤油,在瓶盖的中间钻个小孔,用废铁皮卷成一截圆筒,把棉花搓成的捻子穿在圆筒里,插进瓶盖上的小孔,就是一盏简易的油灯了。从商店里买来一斤煤油,就可以点上一个学期。跟他同铺的牛清阳有时候也留下来看书,周兴文就和他坐在一起,共用一盏油灯。

有的时候,看书过了十二点,就有老师到教室里来检查,督促他们回去睡觉,但大多数的晚上没有老师来,他们就可以看书到一点钟。

一年来,周兴文的学习一直是班上拔尖儿的,大家都很钦佩他的用功,连老师都高看他一眼。

前不久,班上组织学生到会师楼参观,回来后要求写一篇作文。

没过几天,带他们语文课的班主任王风颂一大早把周兴文叫到教室外面,问他,那篇题目叫《会师楼下》的作文是不是周兴文自己写的。周兴文以为他的作文和什么人的文章雷同了撞车了,生怕王风颂怀疑自己抄袭,赶紧辩解,一口咬定是自己写的,他没看到过有什么人写了和他一样的文章,绝对不是抄来的。说话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脸都急红了。

王风颂看他急赤白脸的样子,笑了笑说,周兴文你别急,你的作文写得很好,我不是说你是抄的,就是想问一下你,我想把你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上读一下,愿不愿意。

周兴文明白了王老师的意思,自己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就说,我那篇作文,当范文读恐怕不合适吧。

讲评作文的时候,王风颂一上来就声情并茂地诵读了《会师楼下》,底下的学生们一个个支起耳朵睁大眼睛听着,都在私下里猜测会是谁的作文,有人说是王老师写的下水作文,也有人说是老师从报刊上找来读给他们听的。

读完了作文,王风颂给大家说,这篇作文不是报刊上来的,也不是我写的,就是咱们班同学写的,大家听了这篇作文以后,你们说说它的特点在哪?

于是大家当堂评价作文,有说文采飞扬的,有说思想深刻的,也有说构思巧妙什么的。最后,王老师说,你们说的都对,但是这篇作文,最让我满意的地方是,全文用了七十多个成语,而且都十分准确恰到好处,简直就是一个成语使用手册嘛。作文我会刻印出来发给各班张贴,供大家学习。大家想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我告诉你们,就在你们中间,他叫周兴文。

这时候,早把头脸低到桌面以下的周兴文,脸上发烫,心跳有声,他听见教室里发出一片喝彩声和鼓掌声。

周兴文心里想,如果此时,亲爱的刘桂琴也能和他一样坐在教室里,感受一下这种来自精神深处的欣慰,那该有多好啊。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