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运河阳光的头像

运河阳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4/16
分享
《京东往事》连载

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屯纪事(七)之二十九

(六十二)找“削”的货

本以为胜利完成任务的姚众敏锐地感觉到从四面八方聚焦过来的目光,他枣弧形脑袋连同脖子又变得僵硬了起来,脸颊火辣辣的似乎比刚刚还红了。他心中不解,不是好好地读完这一段了嘛,怎么会这样?!

这时候吴老师说话了,“你们那里管头皮屑叫什么?头皮消吗?还‘小煤消路’,我看就是一个找‘削’的货!高中要照你这么上,还甭三年,两年你就会变成‘吃货’了!”

教室里发出来窃窃的笑声,只听吴老师继续说道,“还‘轰轰郁郁’,那叫‘蓊蓊郁郁’,知道不?我就奇了怪了,你怎么不读成‘轰轰有有’呢,那不是长得更像!多好的一篇文章,照你这么读,不是把好东西给糟践了?一颗老鼠屎呀,坏了一锅的好粥哟!”

吴老师发出啧啧的惋惜声。而原来窃窃的笑声忽然变成了一种抑制不住的公然地开心的咯咯声,差一点就变成了哄堂大笑,以宁秀池、年扬为首的几个男同学乐得合不拢嘴儿,差一点儿就拍了桌子,就连娇小的付菊芳也咯咯地乐出了声儿。

然而讲桌后面的那张面孔却愈发的威严,让姚众不敢正视,他将枣弧形的脑袋压得低低的,恨不得钻进桌洞儿里去。这样的挖苦讽刺外加贬损从这个时候起算是拉开了幕布,吴老爷子对他不满意的学生丝毫不留情面,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即便是女同学,如果哪天点儿不正,也绝不会逃过被严厉批评的霉运。

然而奇怪的是,在背后没有一个学生因为被吴老师“骂”而怨怪他老人家,个别同学比如年扬、赵勇之流,还常常以挨了吴老师的讽刺挖苦似的教育方式而心生自豪,他们觉得能够得到吴老爷子的特别关注那是一件难得的事情,别人想叫吴老师数落,人家吴老师还懒得理你呢,是不是!而姚众在这样的一通连卷带挖苦地教训过后,他的语文成绩非但没有往下出溜,反而是折着跟头往上走,在班上始终处在中上游的位置。

那个时候坐在姚众后面的是宋玉增,这个五大三粗的黑胖子戴了一副白边眼镜,就好像是在一张油黑的脸上贴上去两只圆圆的白眼圈儿一样。宋玉增平时说话时声音是细细的,比蚊子的声音大不了多少,如果光听声音不见人,你会以为说话的是位体型顺溜儿的白面书生。在嘿嘿儿地乐着感受完吴老师对姚众的教育与点评之后,宋玉增似乎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他表现得很是冷静、沉着,几乎一字不差地把第三段给读完了,虽然有些像白开水一般没有多少味道。其实这第三段正是作者转换心境的重要一段,从开始的“心里颇不宁静”,到这里的“这片天地好像都是我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吴老师同样是从眼镜框上方将目光投过来看了看宋玉增,之后还流露出些许的苦笑,想来老先生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惆怅,这个班学生的语文水平也真是够“十五个人看半个月的”。老先生边自己一句一句地读,边就逐句地讲解,谢新虽是语文水平差强人意,但有时候对于文字的理解还是满深刻的,他感觉到一种身心被放飞一般的愉悦,就像是初春时节在田野里放飞风筝,或者是在夏日的黄昏时候看白云在湛蓝的天空飘过,他似乎嗅到了一股迎面而来的春天的伴着泥土气味儿的芬芳气息。

(六十三)月夜荷塘图

后面一句“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很快成了经典,那当然是在这个宿舍的钱世峰的推介下完成的。钱世峰似乎是对这四句排比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喜爱,他时不时地像唱歌一样地将“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几句拿出来朗诵,日子长了,这个宿舍的所有同学,就连时春光也记得烂熟于心了。于是,“我爱这个,也爱那个;爱第三个,也爱第四个”就像暮春之后的麦田一样在这个宿舍里被反反复复地演绎着。

这是一篇极美妙的散文,而它的核心又是第四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mi)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由宋玉增后面的钱世峰朗读。这位同学显然是提前做过准备,阅读过这篇文章,他是深深感觉到了这第四自然段的美和妙:作者在这里转换了心境,好心情代替了原先的“颇不宁静”,于是天和地便都换了颜色,就连空气中也是充满了芬芳的荷叶的气息。

钱世峰在朗读这一段落的时候,不可以用“沉着”来形容,而必得用“投入”或“沉浸”来描述,当然如果说他像“作者自己在朗诵”那自是有些过分的,“曲曲折折的荷塘的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在读这段起首的语句的那一刻,钱世峰的平缓却饱含情感的读诵,便迅速将同学们带入到了那个满月在天、月光苍茫的晚上,就像是电台里播音员在朗读高尔基的《海燕之歌》时仅仅十几个文字就能将听众带入到那样的情境中一样,钱世峰用他的声音诠释了他对这一段落的理解。在朗读“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时,他把“弥望”和“田田”读得稍重,似乎他对这两个词语和作者朱自清有着共鸣,那一刻,就只有这两个词语能够恰到好处又恰如其分地将荷塘在月光下的美景概括了出来。这就是文字的功能,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钱世峰投入地朗读着,同学们跟着他迅速地沉浸到了荷塘、月色之中,这个时候,他腮边的疤痕变成了他那张脸的独特的装饰,成为了他的独特印记。

当谢新与姚众一干人等对于“弥望”和“田田”等陌生词语尚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那钱世峰却仿佛对其有着老朋友一般的理解,并深深沉醉于散文所营造出的意境之中。接下来的文辞,就如一幅“月夜荷塘图”一般迷蒙又清晰地展现在了同学们的眼前:那荷塘的水面上,数个裙裾高高的婷婷玉女在清风中摇曳起舞,叶子中间的荷花或身形袅娜,或含苞羞涩,或如闪亮的星,又如出浴的贵妃。微风起处传来缕缕清香,或有或无或浓或淡,仿若远处高楼上传来的渺茫的歌声……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