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运河阳光的头像

运河阳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4/19
分享
《京东往事》连载

第一百五十七章 新屯纪事(七)之三十七

(七十八)东坡之于密州:豪放中的婉约

其实,谢新觉得苏东坡是一个有才华重情义还很有意思的人,他的那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是作者酒酣之际写下的,其中不免有几分“酒壮怂人胆”的意味,有酒后的真实的想替朝廷出力的万丈豪情,同时也有几分戏谑的天真之态,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了展示出了苏东坡的酣态与憨态。酒后的苏东坡似乎是顾不了那么多了,他要借着酒兴出门狩猎,你看他自称“老夫”,他将头发向后撩去,他左手牵着一条狂吠着的黄狗,他的肩上面扛着一只苍鹰,随着太守出城狩猎的将士们各个训练有素且锦帽貂裘,大队人马奔赴战场一般的城外山峦间的训练场。太守我今天要亲自披挂上阵,像当年的英雄孙仲谋一样去骑马射虎……

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作者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他曾致书友人鲜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东坡居士是个懂得生活的豪放派词人,他在行政能力上,在地方治理上都有令后人叹服的记录,杭州的“苏堤”便是他任职杭州时的“政绩”,谁能不服气呢!而在生活上,东坡居士更是以酷爱美食而闻名。他出生于天府之国,母亲不仅是一位能读懂《汉书》的知识女性,更是一位厨艺高手,川人尚食的传统和母亲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得苏轼不仅喜欢美食而且是位烹饪高手,他的“东坡肘子”、东坡肉以及梅菜扣肉等等美食,让人不能不叹服大文豪,在饱餐了美食之后生出豪情万丈,在那种情况写出来文学作品能不让人拍案叫绝?!

月光极好的夜晚,那似水如纱般的光线从窗口招进来,旅人与游子会常常想起李太白的那首《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而到了三五月圆之夜,当一轮明月升上了中天,当温凉华润的秋风轻轻地吹动衣襟的时候,你会想起什么?当然会想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了,这便是苏东坡的那首绝美的《水调歌头 仲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巧不巧,巧不巧?和上面的那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样,是在密州这个地方写下的,两首千古流传的上好佳作,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山东密州所作,真是了不得!谢新心里这样想到。

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性格有其万丈豪情的一面,但他也有温婉柔肠的另一面。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性格“敏而谨,慧而谦”。作为进士之女的王弗,并没有向苏轼夸耀自己通晓诗书,每当苏轼读书的时候,她则在旁终日不去,欲有遗忘,她便给予提醒,于是苏轼又惊又喜刮目相看。王弗一十六岁即嫁给十九岁的苏轼,可惜天命无常,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王弗卒,年止二十七。情深恩爱发妻王弗的去世,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大文豪苏轼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生却屡遭贬谪直至流放岭南,可谓颠沛流离,多次被贬,两次被流放。1093年,当时的高太后,一位北宋的女政治家,一位赏识并保护苏轼的老太后死后,苏轼因为政见的不同再度被贬至岭南的惠州。三年后,随同前往的妻子王朝云病逝,苏轼两任妻子也早已去世,此时的苏轼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苦可想而知。

三任妻子王朝云原是苏轼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但王朝云也先苏轼在惠州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其葬于惠州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1097年,已值花甲之年的苏轼再度遭谗言而被贬至海南儋州……

在北宋早期,诗和词不是并列的,如果说“诗”是高雅的是文人士大夫的最爱,那“词”则大多是用来消遣娱乐的,是歌女们抱着琵琶或是抚着古琴且弹且唱的。而后来苏东坡出现了,这个北宋时期的杰出的文学家的出现,将“词”的地位和艺术水平提高到了与“诗”不相上下的地步。他的那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扫佳人才子百结愁肠的词风,而被公认为宋词中豪放派代表。而当时的柳永,人称为柳七郎的,则是宋词中“婉约派”的代表。

(七十九)婉约中的别离凄切

说到宋词“婉约派”,谢新自然想起了高中语文课本里的那篇《雨霖铃·寒蝉凄切》,这是柳七郎在第四次科举应试落第之后,愤而离开京师,且与情人离别时所作,其中的苦与悲浸透在字里行间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婉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女词人李清照,绿肥红瘦的那首精致如玻璃心的小诗,给了读者多少享受和畅往——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个不知烦恼为何的翩跹少女,在那样的一个下午,与同伴消遣饮酒不觉醉了,而第二天一早醒来,便觉凉风习习,空气中有丝丝的甜意飘了进来,只记得昨晚刮风了,也下雨了,外面的海棠花怎么样了……这情景不能不令谢新想到了《红楼梦》中的——

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这便是《红楼梦》里著名的一回,“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从中读者可以看到作者曹雪芹对于史湘云这个人物的真情与深爱,同时湘云的酒后之态,这样的情境怎能不使人联想到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是怎么样的潇洒、畅快。全词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而那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则让读者领略了,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而丈夫赵明诚也死了,女词人这时期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