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楚华的头像

杨楚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8/24
分享
《红丘陵的烛光》连载

第一十七章 听课

下课了,张秋实回到办公室,陈志民问起了学校的近况,张秋实向陈志民介绍:学校有小学六个班,中学六个班,公办教师十二人,民办教师十四人。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上半编的课,工友不上课,编制紧,教学任务很重,中学教师每人每天平均三节课,我们小学教师每人每天四节课。一天备课、看作业、上课机械地运转,晚上有时还要给学生刻写资料,难得的一个星期日,还得回家挣工分。真正累死了!

“你说累,生产队的那些青年们都羡慕你们轻闲呢。天晴不要晒太阳,下雨天,身上不拖泥带水。”陈志民说。

“也是,在这一点上,比农民确实要轻松一点,因为这是不同方式的劳动。但是,与公办教师比,同样是脑力劳动,绝大部分民办教师的工作量比公办教师还重些,他们拿几十元一月,我们却只有七元钱的津贴,学校对住宿开餐的要求却又是一致的。七元钱在学校吃了,攒不了几个零用线。与公办教师,我们无法比,但与农民比起来,却又有点自豪与兴奋。”张秋实说。

“我们本来就是农民,无端地去跟人家国家工作人员比啥呢?依我看,如果我是民办教师,工作态度比公办教师更要认真些。”陈志民接过张秋实的话说。

“为啥呢?”张秋实不解地问。

“因为我们是当地人,所教的学生,不是叔叔、伯伯、舅舅、阿姨的子弟,就是三邻四舍的朋友、熟人的孩子,民办教师比公办教师更多一重嘱托,更多一份责任。”

“志民,还是你在部队锻炼了几年,思想觉悟比我高得多,我以前从来没往这方面想。”

“上课铃声响了,你有课吗?陪我去听听课,学点经验。”陈志民对张秋实说。

“我看看课程表。哦,这节课王老师有课,在这个学校,相对来说,语文课只有王老师上得好些。我本打算批改作业,下午再改吧,我陪你去。”张秋实提了根板凳,领着陈志民来到了王老师的课堂。

一声齐刷刷的“ 老师好!”学生们整齐地坐下。张秋实在教室后方靠墙的地方,放好凳子坐下,背靠在墙壁上。陈志民拿了一个笔记本,坐到张秋实的身旁。

讲台上的王老师,虽年过半百,经年的粉笔尘染白了他的双鬓,但精神很好。只听他操着红丘陵的方言(虽然已经提倡推广普通话,但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教师,有几人能用普通话教学) ,朗声说:“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花开花谢,草木枯荣,候鸟迁飞,蛙鸣鸟唱等等自然现象。每出现一种自然现象,我们就知道进入了什么季节,科学上把它叫做物候。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有关物候知识的科普文章。

王老师简单地导入课堂,在黑板上写下文章的标题

大自然的语言

接着,王老师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摘抄课文中的重点语段和句子,明确大自然说了什么,听了大自然的语言,你明白了什么。

王老师手里似乎攥着一根线,牵引着学生的思维,与学生们展开讨论,学生们也踊跃发言:

“燕子飞回来,桃花、李花开放,春天就来了。”

“布谷鸟叫,割麦插禾,不要违了农时。”

“枫叶飘落,秋天到了。”

王老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大家出身农村,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这些物候,你还知道哪些?把它写在日记本里。王老师巡回检查指导,发现有个学生的《蚯蚓滚灰》写得好,就让他念给同学们听,一起分享。

蚯蚓是一种好全气性的低等动物。它有六喜: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喜带甜、酸的食物、喜同代同居;还有六怕:怕光、怕震动、怕水泡、怕闷气、怕农药、怕酸碱。

俗话说:”蚯蚓滚灰,晒了东西赶紧收。”这就告诉了大家:看到蚯蚓滚灰的现象,就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这位同学一读完,教室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好!写得好!”学习委员大声说。

王老师抬了抬手,示意叫好的学习委员站起来,趁机发问:”你说好,请你告诉大家,好在哪里?”

“他详细地介绍了蚯蚓的生活习性,运用谚语,写出了一种物候现象。”学习委员大声地回答。

王老师趁机点拨:《蚯蚓滚灰》之所以写得好,来源于这位同学平时认真仔细的观察,观察是写好说明文的基本功。

离下课还有几分钟,王老师总结性地向学生们介绍,这种文体叫说明文,简要总结了文中的说明方法,指出写作说明文要注意的地方。

下课了,陈志民跟着王老师进了办公室。“王老师,听了你的课,颇受启发,但要我上讲台,真还不知道从何下手。”

“志民,你初来乍到,生疏并不奇怪,你上中学时,虽不在我班,但我听秦校长说起,你的悟性很好,经历一段时间,就会慢慢熟悉的。”

王老师毫不保留地向陈志民传授了四点教学经验。一是引入课堂要言简意赅,要能激起学生对所授课文的兴趣;二是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手里要有一根导引学生思维的绳子,放而不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理解课文,获取知识;三是让学生动脑的同时,动手模仿课文,学用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做好课堂小结,让学生记住本堂课的重点,攻破难点。末了,王老师特别强调: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最好不批评。教师,要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绝对不能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下课了,是午餐时间,陈志民跟在王老师身后,向食堂走去。所谓食堂,实际就是旧祠堂的一间厢房,十多个平方。没有饭桌,也没有凳子。

张秋实一走进食堂,就叫了起来,“好久不开荤了,今天托志民的福,让嘴唇沾几个油腥。老师们,今天就算陈志民请客,大家自己掏钱,每人三毛。”

陈志民还没买餐票,张秋实替他交了。

只要不下雨,篮球架旁,就是老师们吃饭的地方。端一碗饭,菜倒在饭上,或蹲或站,边吃边说些风味人情,兼带发布各式各样的新闻或者道听途说、小道消息。

民办教师江华农,一手端着一个碗从厨房出来,手里却没拿筷子,远远地绕过站在一块吃饭的教师们,朝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却被老民办教师李楚湘截住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