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楚华的头像

杨楚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1/12
分享
《红丘陵的烛光》连载

第一百二十五章 冠军

二中校长扯过一条纸巾,揩干了嘴角的油腻,问贾局长:“不知你是否看过小陈的教学论文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陈确实有独到的造诣,我让我校语文教研组,运用、实施小陈的教研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小陈的这本论文集,也值得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推广。”

贾局长似乎怕忘记,从包里找出笔记本,向二中校长问清了书名,掏出笔来记在了笔记本上。“这书,你在哪里买的?”

“不知新华书店是否有卖,我没去打听,是我在省教育出版社任编辑的同学给我寄来的。我那同学说,这本书很畅销,不久前又出了二版。教师整天同文字打交道,能出书的人可不多。一年时间就能出二版的,就更为鲜见。小陈,你这稿费,该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陈志民还没回答,杨主任就插了出来。”他可把全部稿费都捐给了秋实助学基金会,用来资助有困难的学生。”

“那个助学基金会的报道我看过,原来主人就是你?我原以为是与你同名同姓的商家富豪,没想到竟是你这个待遇低廉的民办教师。小陈,你了不起,我为我们教师队伍有你这样的典型而骄傲。”贾局长由衷地赞叹。

“感谢领导们的抬爱,秋实助学基金会的主人,是一个被开除后经商的民办教师,他富了不忘教育,心系贫困学生,他的品德才是高尚的。我只是加入其中,尽我所能,做了一些我想做的事情。如果说我所做的事情对社会,对人民有一点意义,那也是我应该做的,因为我在党旗下举过手,宣过誓。”陈志民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喜欢张扬自己。

“小陈,你也不必太过谦虚,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汇报,与言过其实的夸夸其谈是有严格的区别的。”杨主任转过头来,看着贾局长,说:“贾局长,秋实商行与我教育局的院子相邻,所以这事我很清楚。那个被开除的民办教师叫张秋实,也是陈志民带他经商致富的,助学基金会也是陈志民提议,两人出资,以秋实商行的名义挂牌的。开始的基金是两百万,现在扩展了好几倍。”

“这么优秀的民办教师怎么会被开除呢?”贾局长不解地问。”

“他是因为超生二胎被开除的。我想问问局长,像他这样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还能不能重回讲坛?”陈志民关心别人,超过了关心自己。

“这个事,我不敢答复,因为牵涉到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杨主任,你回去跟局里说,让他们对张秋实的情况作个详细的调查,写好汇报材料,我将提交市局党委讨论。如有可能,再出面与贵县协调。”贾局长诚恳地答复。

陈志民在贾局长和市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来到省里参加中学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比武。

教学比武的场地,选择在和郡中学。和郡中学是与省师大附中齐名的省重点实验中学。也是全省仅有的可向全国名牌高校推荐学生的两所学校之一。

学校门口竖着”博学格物,笃行致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十六个烫金大字,向众人显示着学校的办学理念。

和郡中学,不愧是省重点的实验中学。学校被青山绿水环抱,环境优美雅致,清新怡人,建筑风格传统而又现代,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互相辉映,彼此映衬。高品质的现代化教学楼、综合性实验楼、气势恢宏的体育馆、舒适优雅的学生与教师公寓,宽敞干净的学生餐厅等主体建筑,有序排列。园林、雕塑及校道,颇具匠心、恰到好处的安排。一走进校园,就让人耳目一新。

学校电视台、多媒体教学系统、广播系统、监控系统、冷暖空调系统等各项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吃过了午饭,陈志民跟随学校工作人员参观了多功能报告厅、阶梯教室、直录播教室、音乐教室、合唱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劳动技术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以及科技活动、综合实验等多种功能室。

来到体育馆场,这里有标准的塑胶田径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形体训练室、体操房、乒乓球房。

陈志民参观了各项设施后,不胜感叹,在这样环境里学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幸运、最幸福的孩子。

比武课放在直录播教室里。听课的有省内教研专家、名牌的高级教师,各市主管教学工作的副局长、教研室主任。听课的人多,集中在一个小礼堂收看直播课堂实况。

参加教学比武的对象,来自全省十三个市及省城各区的代表二十余人。首先分组初赛,初赛的优胜者,再进入决赛,最后进入了专家评审阶段。

专家组评审时,不断调播课堂直播实况,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对照,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比较。评审结果出来,陈志民获得了全省中学语文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的第一名。

消息传出,省报、市报、电视台的记者鱼贯走进和郡中学,颁奖大会的镁光灯下,身着普通、俭朴中山装的陈志民,把那些西装革履的靓男丽女们比下了台。

人们一阵阵地喝采,贾局长和市教研室主任高兴得跳了起来,手掌拍得震山响。

陈志民成了全省的教学名人,也就成了大忙人,记者来了一拨又一拨,拍了照片,又录视频。

省教育厅决定在和郡中学大礼堂举行记者招待会,陈志民这个穷山僻壤出身的半泥腿子,第一次站在台上答记者问。

“请你谈谈获得冠军的感受。”有记者提出。

“荣誉不是头顶的光环,而是肩上的责任。责任将激励我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不敢有一丝懈怠。我将全心身的投入,让优良的教法惠及更多的学生。”

“在你的教研路上,有没有让你难忘的帮扶你的人?”有记者提问。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